上海戏剧学院报_第1页
上海戏剧学院报_第2页
上海戏剧学院报_第3页
上海戏剧学院报_第4页
上海戏剧学院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报2010年第12期总第217期本期四版2010年12月10日第1版上海戏剧学院六十五周年校庆主题晚会隆重举行楼巍宣布上戏校友会成立、校友网开通韩生致辞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广局、静安区领导到会祝贺本报讯12月1日晚,为庆祝建校65周年,上海戏剧学院六十五周年校庆主题晚会在上戏剧院隆重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市教委副主任王奇,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刘文国,静安区政协副主席罗华荣,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院长韩生,副院长刘志钢、孙惠柱、黄昌勇、宫宝荣,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葛朗,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以及校友和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共同观赏了这场充满祝福与温馨的晚会。92届导演系校友和晶和97届表演系校友黄浩担任晚会主持。韩生院长发表校庆65周年致辞,强调了上戏在戏剧教育界的重要地位及师生赋予的艺术使命,同时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楼巍书记郑重宣布上戏校友会成立、校友网正式开通。整场晚会共由9个节目组成,每个节目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上戏学子的多才多艺。戏曲学院带来的极具节奏感的敲击、琅琅的绕口令、形体和声乐的练习,为大家演奏了一段别样的《上戏晨曲》。舞蹈学院带来了芭蕾舞《春》,演员曼妙的舞姿,多样的动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寄托着上戏人对于母校未来的美好期望。在《挑战主持人》节目中,宋怀强老师将四位上戏毕业的当下一线主持人——吉雪萍、施琰、豆豆、王冠和四位在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分编两队,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比赛,通过四个关键词“65”、“上戏”、“生日”和“祝福”表达了作为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全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同时,全体同学在宋怀强老师的带领下大声宣誓:“今天我为上戏自豪,明天上戏为我骄傲”,祝福上戏“生日快乐”。少数民族同学带来的《民族艺术之花》表演更是给晚会添彩,热情洋溢的舞蹈感染了全场观众,表现了上戏学生团结和谐的良好面貌。戏曲学院带来精彩的《京剧荟萃》表演,不断引发观众的叫好声。戏文系校友、著名编剧罗怀臻为大家讲述了《班刊的故事》——一个上戏的班级在毕业后坚持几十年办班刊、以此来保持联系的感人故事。表演系新生表演了精彩的《歌剧魅影》,从解放天性到各种练习,集中展示了“演员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个艰辛却又不乏快乐的过程。舞美系学生带来了《着色》时装秀,时尚华丽的设计成果让大家大开眼界。晚会在上戏校友和在校学生共同演绎的《校歌诵读》中达到了高潮。随着表演者激情洋溢的朗诵,全场观众起立,掌声不断。最后,在耀眼的烟花和热烈的欢呼声中,主题晚会圆满结束。(戎戎、汪佳莹、孙语冰)上图为党委书记楼巍宣布校友会成立,院长韩生致辞,摄影:佳奇。我校与建行举行名校卡发卡仪式本报讯(记者戎戎)为庆祝我校建校65周年,12月1日上午,我校与中国建设银行在新空间剧场举行了上市发布会,宣布发行上戏龙卡名校卡。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副院长刘志钢、黄昌勇,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林顺辉,中国银联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刚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会。我校副院长刘志钢和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林顺辉分别为发布会致辞。我校党委书记楼巍、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林顺辉、中国银联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刚共同揭卡,宣告上戏龙卡名校卡正式问世,精心设计的“建行大礼包”揭卡方式掀起了仪式的高潮。双方领导为此次“上戏龙卡设计大赛”的获奖者颁发了奖杯,最后为首批持卡人——学生、教师以及校友代表进行授卡。我校召开教育发展咨询会本报讯(记者戎戎)今年是我校65周年校庆,借校庆之际,我校于11月30日下午在静安宾馆召开“上海戏剧学院教育发展咨询会议”。党委书记楼巍,院长韩生,副院长刘志钢、孙惠柱、黄昌勇、宫宝荣,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葛朗,教务处长厉震林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黄昌勇主持。本次会议主要邀请了担任国际国内一流文艺单位主要领导的校友,吸收我校毕业生较多的文化艺术单位领导以及文化事业家、企业家、艺术家、教育家等。会议通过听取校友以用人单位身份对我校教育发展及毕业生的专业评价,从终端角度来检阅教育成果,从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向奠基者致敬——我校举行熊佛西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本报讯12月1日上午,“向奠基者致敬”——纪念熊佛西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在佛西楼前举行。党委书记楼巍,副院长刘志钢、孙惠柱、黄昌勇、宫宝荣出席,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葛朗主持仪式。楼巍书记向熊佛西铜像敬献了花篮,熊源伟和熊梦楚代表师生和家属敬献了花环。之后,领导、校友和师生代表向熊佛西先生的铜像三鞠躬并敬献鲜花,表达了对熊佛西先生的缅怀之情。楼巍书记在活动中致辞,提出要建立感恩的价值观,要向熊佛西先生学习关注民族命运的精神,发挥艺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勇于开拓追求艺术的学术品格,同时强调了要“先学做人”的熊佛西先生的精髓思想。电视主持系主任宋怀强老师和同学们真情演绎了熊佛西先生当年教诲同学的感人场景,一字一句、一举一动无不重现了熊佛西先生对待教育事业的热忱。学校老领导江俊峰、胡妙胜、戴平、荣广润、孙福良等专程前来,出席了纪念活动。(学生记者团孙语冰)祝福祖国:明天更美好!——我校举行校庆升旗仪式本报讯12月1日是我校65周年华诞。上午8点整,校庆升旗仪式在剧院广场隆重举行,党委书记楼巍,院长韩生,副院长刘志钢、孙惠柱、黄昌勇、宫宝荣,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葛朗出席。升旗仪式由院长助理王宏舟主持。上戏师生和校友代表近五百人参加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来自舞蹈学院的同学们昂首挺胸,将国旗和校旗护送到广场前。伴着雄壮的国歌,国旗冉冉升起。来自表演系和电视艺术学院的老师王苏、陈贝贝、薛光磊、孙鱼洋和同学们共同进行了配乐诗朗诵,向母校传递了美好的祝福,表达了对祖国和学校的热爱之情。他们的朗诵震撼、激昂,在振奋人心的朗诵声中,一千只白鸽腾空而起,放飞在蓝天,带着上戏人对祖国、对母校的美好祝福飞向远方。(学生记者团徐缘缘、孙语冰)雨果、莫里哀雕像落成仪式在我校举行本报讯雨果、莫里哀雕像落成仪式于12月1日上午在院办前草坪举行。上海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汪小澍、秘书长郁剑浩,静安区副区长朱成刚、文化局局长张爱华、副局长何济芳,法国领事馆文化领事马伊容,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副院长孙惠柱、宫宝荣等出席了仪式。仪式由副院长宫宝荣主持。孙惠柱副院长在讲话中首先引用了歌德赞美雨果等伟大戏剧家的名言:他们的荣耀里什么都不缺少,我们的荣耀里却缺少了他们。孙院长还指出,希望两位闪耀着艺术华彩的大师铜塑的到来能给予上戏学子更多学习上的进取之心,在课余闲暇之时,凝视铜塑,永不停止思考。雨果雕像由大师的故乡贝桑松市中法友好协会与德高集团联合赠送,世博会期间曾于法国馆展出。莫里哀雕像由旅法画家赠送。今后,雨果和莫里哀雕像将在上戏长期展示。新华社对此也作了专门报道。(学生记者团胡桢)心系母校奉献教育——简尧芳基金成立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本报讯12月1日下午,上海戏剧学院简尧芳基金成立签约仪式在新空间剧场举行。简尧芳先生的儿子简友刚携妻校友连梅衡女士返校成立简尧芳基金会。基金会将连续四年每年出资100万元人民币支持上戏的艺术教育事业。院长韩生,副院长黄昌勇,院长助理王宏舟,学工部主持工作副部长徐咏,学工部副部长、团委书记陈云,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洪林等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院长助理王宏舟主持。简友刚先生经历抗美援朝,曾为祖国和民族大业贡献青春,现将父亲的遗产捐出设立基金,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基金会奖励对象为:百善孝为先,基金会每年将奖励10至20名最孝敬父母的同学;奖励10至20名最艰苦奋斗培养学生的教师;奖励10至20名成绩和品行最好最有影响力认真学习的学生;基金会支持学生和老师的艺术创作实践。07主持钱隆同学代表学生发言:“我们应在这里塑造自己,将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以此来感谢母校、感谢所有关注我们的人。”最后,韩生院长和简友刚先生共同签署了简尧芳基金会成立的合约,并向简友刚先生颁发纪念证书。(学生记者团王少伟)上海戏剧学院礼品中心揭幕本报讯12月1日上午,上海戏剧学院礼品中心在上戏剧院揭幕。党委书记楼巍,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葛朗,院长助理王宏舟,院办主任罗小丹,宣传部部长张生泉,学工部主持工作副部长徐咏,学工部副部长、团委书记陈云,演艺中心副主任张军等出席礼品中心揭幕仪式,楼巍书记为礼品店开张剪彩。与会人员在礼品中心店员的陪同下参观中心并购买礼品。(学生记者团王少伟)“红楼·梦”——大型多媒体主题秀暨校友冷餐会举行本报讯12月1日晚,在我校红楼前草坪举办了“红楼·梦”——上海戏剧学院65周年校庆大型多媒体主题秀暨校友冷餐会。校领导、嘉宾、全体校友及师生出席了展示活动。此次展示由创意学院、多媒体虚拟演艺空间合成实验室、演艺中心倾力打造。当晚,红楼草坪站满了观看的师生,红楼的灯光全部熄灭,整个楼体成为了屏幕,以校庆为主题的多媒体灯光展示震撼上演。红楼楼体上显示着五彩的灯光和图像,草坪上回荡着震撼人心的音乐声响。灯光根据红楼的楼体特征,凹凸错落,变化万千。观众们多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机和手机,记录这精彩的瞬间。作品通过上戏的春·夏·秋·冬,展示上戏从建校到重建再到今天各个时期的经历,回顾上戏六十五年的风雨历程。灯光影像中极具创意的一个片段,是将1945年以来上戏毕业生的名字在楼体上快速移动,观众们用敬重的眼神凝视着这些姓名,他们中有的已经名声响亮,有的则在各地默默为艺术事业贡献着光和热。快速闪烁的斑斓画面和力度强劲的音乐激荡着每一个观众的心,最后,巨型的65周年校庆徽章和上戏校徽稳重地呈现出来,并打出了金光闪闪的“热烈庆祝上海戏剧学院建校六十五周年”字样,音乐也在此时达到了最强音。观众们爆发了长时间的持续鼓掌和喝彩,来表达作为上戏人强烈的自豪感。此次灯光展示形式新颖,气势宏大。既显示出我校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校友和师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为校庆增添了绚烂的一笔。(学生记者团陈一诺、王荷青)舞美系举办教师与研究生绘画作品展本报讯为庆祝我校65周年华诞,12月1日上午,舞美系教师与研究生绘画作品展开幕仪式在上戏剧院隆重举行。出席活动的有我校党委书记楼巍,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葛朗,舞台美术系主任王履玮等。楼巍书记为画展开幕式剪彩。此次画展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下,经过舞美系教职员工近一年的努力,特别是参展教师及研究生的辛勤努力和付出,为画展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幕式结束后,领导、来宾、校友及同学驻足于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前,感受着时间积累而成的精巧,用心创作后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把艺术之美与人的心灵之美紧紧相连。(学生记者团林霄琳)“着色秀”浪漫缤纷庆贺上海戏剧学院校庆65周年的特色活动之一——展示服装与化妆设计专业成果的“着色2010后台”秀,昨天在该校举行。由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造型总设计师徐家华领衔指导的这台秀,满目缤纷,充满奇思妙想。舞美系服化专业的学生,不仅展现出台前的耀眼,也揭示了后台的艰辛。(原载《新民晚报》2010年12月5日作者:朱光,摄影:佳奇)余秋雨教授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同学们:昨天是上海戏剧学院65周年校庆,傍晚时分我到校园里,看到一个景象,傻傻地站立了很久。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整座教学楼的外墙上,强烈的白光滚动打出所有毕业生的名字。每个名字占一层楼的高度,两扇窗的长度,慢慢地从大楼的西端走向大楼的东端。有音乐伴送,不响,也不轻,听起来,像是固执的梦幻,又像是柔软的悲怆。大楼前草坪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多数是年轻的,也有年长的。天色渐渐暗了,大家已经互相看不清脸面,而大楼墙上滚动的名字却越来越明亮。草坪上放了一些摆着点心和饮品的长桌,但是谁也没有去动,也没有人说话,大家只是静静地抬头看着,像在观瞻一种让人屏息噤声的天文现象。建校已经65年,这些名字中有很大一部分确实已经成了“天文现象”。但是谁都看出来了,如果删去这些名字,中国现代戏剧史、电影史和艺术史,都需要重写。这就难怪,写作了国歌的田汉先生平生还写了另外两首歌:《毕业歌》和《上海戏剧学院校歌》。昨夜的天气有点冷,大楼墙上滚动出再有名的名字,草坪上的人群也没有惊叫和欢呼。由于专业原因,这个校园对于出名从来就不会惊讶。当然,也是由于专业原因,某些系科的成绩不表现为出名。例如奥运会、亚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造型总设计、服装总设计、形象总设计、灯光总设计,几乎都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毕业生。人们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却记住了那些气势恢宏的中国奇观。昨夜我曾经轻声向左右两边询问:是谁想出了把全部毕业生的名字在教学大楼上滚动的点子?他们告诉我,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景观大师蔡国强。这个曾经让北京和上海的夜空一次次震撼中外的男子,也毕业于我们学院的舞台美术系。他几个月前回校,郑重地提出了这个建议。突然,大楼墙上滚动出来的两个名字让我鼻子一酸。黎奕强,我二十五年前亲自从广西招来的学生,由于业绩优秀,毕业后已经升任为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和粤剧院院长,那次他忙到大年三十夜才驾车回老家过年,居然不小心与幼子一起殒落于悬崖绝壁。另一位是女学生黄见好,也是我亲自从广州招来的,毕业后以“伊妮”的笔名驰骋南国文坛,却不知何因突然失踪,二十年沓不可寻。时间隔了那么久,谁都忘了他们,但今天晚上,他们的名字那么鲜亮夺目地攀援在母校的高墙上缓缓移动。我想,这就是屈原写过的招魂典仪,云遮月掩,故园肃穆,他们回校了。有那么多同学的名字在旁扶持,有那么多学弟、学妹的目光在下仰望,他们回校了。仰望者中间,还有一位他们最熟悉的老师,我。在老师的眼睛里,谁也不会殒灭;在母校的记忆中,谁也不会失踪。昨天晚上回校的人群中,我可算是资格最老的了。现在学院的院长是韩生教授,他的前任是荣广润教授,荣院长的前任是胡妙胜教授,而我,则是胡院长的前任,应该算是“老、老、老院长”了。因此,作为这封信收信人的你们,很多只能算是我“学生的学生”。昨天晚上我抬着头无数遍地看到了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却没有太多看到你们本人。你们都忙,我当然不会责怪你们。凡是长辈,总会让后代的名字一次次爬行在黑夜的思念中而不需要回应,昨夜的“长辈”,就是那幢大楼。但是,我非常希望在校庆七十周年的那天晚上见到你们。时间还有五年,这五年你们会怎么样呢?请记住,这是一个最需要精神价值的时代,因此也是一个最需要真正艺术的时代,但是,恰恰又是最容易失去这一切的时代。周围有无数强大的力量逼迫你们似得反失,你们天天都会承受心灵的磨难和煎熬。对此,我要狠心说一句:你们宁肯去承受磨难和煎熬,也不要去混迹民粹文化和教条文化的大嬉闹。但愿到了五年后的那个晚上,当那么多名字再一次在大楼墙外滚动映出的时候,我们心中响起的音乐,不至于更加荒凉和悲怆。我至今未曾上网,因此发出这封信也颇费转折。但是你们要找到我并不难,如果今后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请让我知道。余秋雨2010年12月2日第2版上戏记忆——横浜桥往事——专访《横浜桥》主编蔡学渊校友08创意管理王少伟40年代的上海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电影、戏剧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在上海蓬勃地发展。上海戏剧学院最早于1945年在横浜桥建立,当时是叫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于是有一个连续出版了16年叫《横浜桥》小册子,它凝聚了老校友们对上戏的深厚感情,对上戏老师的怀念。这些快被尘封的故事在《横浜桥》熠熠生辉。有幸采访到主编蔡学渊女士,年届80的她如数家珍般跟我们聊起了横浜桥往事。上戏,有梦的地方蔡学渊校友16岁进入上戏,当时是1948年,学校是最早的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解放战争已经到了末期,上海从来就是进步思想“集散地”。蔡女士中学就读于现在的市三女中,很早接触进步戏剧,一次次的观演经验让她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戏剧能够反映人生、反映社会、推动革命进步。当时还是国民党统治期间,白色恐怖依旧笼罩在上海滩。上戏的元老洪深先生曾在大光明戏院公开地反对国民党社会局,为了民族和社会的进步而呐喊。那时候戏剧是唤醒沉睡中华的思想武器。中学毕业便义无反顾地报考戏剧学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是极其离经叛道的事情。而且蔡家是当时上海的名门望族,家里坚决反对女儿要学演戏去当“戏子”。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宣传革命,蔡学渊来到了戏剧学校。她说自己是幸运的,当时国内戏剧界的开山鼻祖、学界泰斗包括熊佛西、李健吾、黄佐临、朱端钧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经历了真正的戏剧大师不计个人得失的倾囊相授,对于戏剧的艺术追求成为他们这代人一生的信仰。谈到熊院长,蔡女士想起了铭记一生的故事:熊院长的儿子得了肺结核,当时肺结核只能买进口药才能医治,熊院长只有20块银元刚够买药治病,只是学校在这个时候碰上了财政危机,师生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熊院长选择把仅有的20块银元拿去给学生们买米!讲到这里,她不禁潸然泪下。当时学院条件很艰苦,有粥无菜,有理想无物质。她还记得熊老院长曾对他们说:来这里很艰苦,但是一碗粥还是有的,只要大家有对戏剧的热爱,我们就能把学校办下去!大家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上戏,因为这里有梦想,这里不仅能创造梦想,还能实现梦想!上戏,火种播撒的地方蔡学渊女士戏专毕业后正好新中国成立,她进入了部队的文工团。在文工团中,接触了来自革命前线的艺术家,她对最需要戏剧的地方充满了向往,要将自己满腔的热血挥洒在新中国的戏剧文化事业上。55年她又从部队回到了上戏继续学习,那时的上戏叫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55届的校友毕业后被分配到祖国边陲的省份,这批人成为了各省话剧的拓荒人。她分配到了广西,开始了在广西长达20年的戏剧事业建设。那时的广西在文化方面落后的程度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在村里放一个电影会把村民吓跑——看见人影在银幕上出现,村民们以为是鬼来了落荒而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坚持了20年。和蔡女士同班的一个女同学,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由于地处云贵高原,气候闷湿,她水土不服,导致长期腹泻。所谓毕业分配到一方,也就是在当地扎下了根,不像如今剧组打游击一般打一枪换一地。长期的腹泻导致她难以潜心工作、排练,演出教学都受到很大影响。无可奈何的她只能像婴儿一样准备一块尿布,排除万难坚持排练、演出。曾经上戏校园里的小姑娘,成为了一方话剧界的开山鼻祖。蔡女士说,学校能培养出明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忘了那些为祖国话剧的繁荣默默奉献一生的校友。他们承受了孤独,经历了痛苦,穿越了磨难,他们像一颗颗火种,从上戏播撒到全国,形成燎原之势。正是这些拓荒人的奉献,才得以成就今日上戏一流艺术院校的地位,成就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大繁荣。横浜桥的故事《横浜桥》现在已经出到73期了,最早是舞美系老校友应日隆主编的。《横浜桥》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里面的稿件来自上戏早期的校友们,收录的都是他们对上戏珍贵的记忆。年逾八旬的他在几年前罹患肾癌,再加上三次中风,如今只能卧床,于是主编的任务转到了一直为《横浜桥》约稿编辑的蔡学渊手上。熊佛西、田汉、李健吾······这些我们如今上戏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横浜桥》鲜活地存在着,温暖着一代一代的上戏人。一位苏联女教授,在苏联与我国交恶的时期仍坚持对中国的友好而被打入监狱仍无怨无悔;朱端钧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坚持在剧场为同学排戏,全力整理自己的戏剧教育理论;胡导夫妇给大冬天只穿一件汗背心加棉袄的杨再葆买衣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校友,因为这样一本册子和母校紧紧地相连。走得再远他们最初出发的地方永远是上戏,无论走到哪里也知道横浜桥是回家的路。那些历久弥新的往事是上戏历史中闪耀的钻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显珍贵,《横浜桥》是一根穿起钻石的线,这串项链是校友们送给母校最美的礼物。而《横浜桥》的故事还在续写······新《一仆二主》献礼建校六十五周年——访国家一级导演朱静兰老师08戏文饶俊时值上海戏剧学院六十五建校周年之际,继续教育学院07级表演本科班于11月23日-27日在端钧剧场献演著名戏剧家哥尔多尼的喜剧《一仆二主》,此剧也是该班与08级形象设计专升本的毕业公演。《一仆二主》是一部体现意大利原汁原味的经典喜剧作品,评论家甚至认为它是米兰小剧院60年的标志性剧目,自问世以来就在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此次继续教育学院07级表演本科班的演出,朱静兰导演却推陈出新,赋予了其时代含义,讲述的是中国留学生金鑫宝在意大利求学期间,为了“自力更生”而同时服务于两个主雇的经历。该剧自上演以来,广受观众好评,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开创了学生毕业演出之先河。为此,笔者特别访问了该剧的导演,亦是07级表演本科班的主讲老师,国家一级导演朱静兰。问:请问您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了《一仆二主》这部极具挑战的作品作为该班学生的毕业公演剧目呢?朱静兰: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孩子们演过悲剧或正剧的片段或剧目,但是还从未演过喜剧,既然是毕业作品,那就让他们能够有个完整的体验,没用缺憾,所以选择了喜剧。选择《一仆二主》主要考虑到该剧的雅俗共赏,并且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问:该版本的演出将特鲁法尔金特这个人物置换成了一个中国留学生,此改动的用意是什么呢?朱静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度流行出国热,身边的朋友拼命地让孩子们学习英语,然后出国深造,以为学好了英语就能够走遍前世界。可是家长们并不知道在欧洲许多国家仅仅只会英语是远远不够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很多留学生在外面饱尝辛酸,常常为了生存要打好几份工,这点与特鲁法尔金特的生活境遇是一致的。就是在今天,来城市务工的小工也常常打几份工。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拉近与这部戏的距离,在排演的过程中我就作此改动。问:毕业在即,您对这个班的同学有什么寄语呢?朱静兰:其实在入学之初,我就要求他们在校期间做一个纯粹的学生,踏踏实实学好专业。在他们走向社会之际,首先希望他们不骄不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一切,给自己有个合适的定位,要作好艰苦奋斗的准备;其次希望他们像在学校一样踏踏实实,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问:时值上戏建校六十五周年,请您谈谈对上戏的寄语?朱静兰:我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共同努力打造了这台高质量的毕业公演,既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谢上戏给学生们这样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展示的舞台,上戏会越来越好,它的学子们也会越来越好!据悉,继续教育学院07级本科班不仅学风好、专业好,而且在社会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尝试,如《孤男寡女》在东方艺术中心的商演,参演中法交流剧目《移情.别恋》等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剧目,新《一仆二主》的成功演出,为他们的大学生涯划伤了圆满的句号,这也是他们回馈给母校六十五岁生日的最好礼物。梦想继续前行星光依旧灿烂——上戏65周年校庆随感学生记者团戴济遥2010年12月1日,为庆祝上海戏剧学院建校65周年到来之际,当晚在上戏剧院隆重举行了上海戏剧学院65周年校庆晚会。出席晚会的领导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市教委副主任王奇,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刘文国,静安区政协副主席罗华荣,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副院长刘志钢、孙惠柱、黄昌勇、宫宝荣,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葛朗,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等。广大校友和众多师生也一同欣赏了晚会,一起为上戏庆生,为母校祝福。韩生院长首先在晚会上致辞,他回顾了学校65年来的风风雨雨,并就学校现状展望了未来。韩院长特别感谢校友在上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期待他们继续献言建策,共同建设母校。紧接着上戏党委书记楼巍宣布上海戏剧学院校友网和校友会正式成立。晚会也由此拉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各院系开始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纷呈的表演,为我们带了一次视听上的饕餮盛宴。值得一提的是,由电视艺术学院主持系系主任宋怀强老师带领的“挑战主持人”这一节目为晚会掀起了高潮。在晚会开始前,记者有幸采访了此次晚会“挑战主持人”节目的两位演出嘉宾。一位是现上海知名节目主持人之一的校友王冠,另一位是即将从上戏毕业的未来主持之星、07届电视艺术学院主持系的梁茂星。在上戏建校65周年之际,两人都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并为母校送上了生日的祝福。王冠:心态决定状态对于已经阔别校园后能在上海主持界崭露头角并站稳脚跟的王冠来说,除了扎实的主持功底,需要更多的是那一份淡定的心态和执着的信念。在谈及在上戏四年中的最大收获时,王冠表示:大学四年我的心很定,没有出去主持的实践经历。因为我的心态保持得还不错,所以得失心不重。她的这份淡定的心态从她慢条斯理的话语间流露出来,让我深知能拥有这样的心态是在她人生和工作中最宝贵的财富。王冠清新大方的主持风格感染着观众,她的努力付出同样也激励着在校的师弟师妹们。“我觉得在学校里要累积多一点知识,要等待机会,不能太急于求成。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第一个节目是很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因为心态决定状态。”这是王冠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心里话,更是她这么多年来一步一步走向通往成功之路中积累的经验。从她闪烁的眼睛和清晰的言语间很清楚的让我感觉到她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王冠也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说:“每每走过华山路的时候,都有种想重新回到校园读书的感觉,留恋着美好的校园生活。”说到这时,王冠做起了可爱俏皮的表情,流露出了她对重返校园生活的深深向往和憧憬。重新做回学生是王冠小小的心愿,在她主持星途逐渐熠熠生辉时她是否会深入校园完成自己的心愿,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一个拥有良好心态和执着追梦的人仍在为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行,未来会更加星光熠熠!梁茂星:做戏先做人他是获得多次全国及省市里主持大赛的优秀主持人;他是学习成绩优异、性格随和大气的三好学生;他是一个即将从上戏毕业走入社会的在校生。对于临近毕业的梁茂星来说,他的心里更多的是对上戏的不舍和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他说:“上戏让我懂得了艺术,更让我收获到了两位主持和人生上的老师:宋怀强老师和吴洪林老师。让我从一张报纸走到今天,收获更多的是对老师和学校的感恩和感激。”这是一个从当年清涩懵懂的小男孩儿蜕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说出的话,很简单但意味深长。在学校的各大晚会和全国及省市主持人比赛现场,经常会看到梁茂星的身影,在师弟师妹们心中早已把他作为了自己学习的榜样和目标。“不要堕落自己最初的梦想,不要丢弃这65年来属于上戏的艺术气质,永远要记住一句话:做戏先做人。”深刻且深邃的言语透露着梁茂星对于艺术和梦想的热爱;浓缩着他在光环闪耀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凝聚着他对高尚的艺术道德和崇高的艺术品位的信念。作为即将毕业的梁茂星来说,有太多的话想对上戏说,有太多的感谢想表达。“我认为一所学校就一段人生一样,有高有低,有明有暗。但是一定要坚持住做人的真诚,如果真正学会了做人的真诚之后,那星光依旧灿烂。”梁茂星的回答总是能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那种能直射人心的温暖的感怀。这体现的不仅是他深厚的文化内涵,更能说明他至始至终都在思考人生价值和度量自己的人生标尺。最后他用一句话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上戏,“她是一棵常青树,应该永远青春。”这是让他在主持道路上茁壮成长的地方,更表露出了梁茂星对上戏的不舍之情。是祝福也是赞美,我相信梁茂星也会和上戏一样在自己发展的领域中独占鳌头,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校庆晚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我们上戏人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仍在传承,让我们在这个为艺术而生的美丽殿堂里挥洒自己的艺术青春、舞动自己的艺术步伐、镌写自己的艺术人生!让每一位上戏人的梦想能继续前行,我们预见那星光依旧灿烂辉煌!上海戏剧学院建院65周年袖珍校园蕴育大戏剧理想前天,上海戏剧学院建院65周年。虽然不是大庆的年份,但余秋雨、罗怀臻、和晶、程雷、吉雪萍、施琰、豆豆、王冠等知名校友参与了校庆晚会,让上戏剧院瞬间爆棚。晚会上,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激动地说:“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学院,从艰难起步时就集聚了中国的顶级的艺术大家。这一历史的起点使我校的办学定位锁定在艺术精英教育,不断继承发展创新精神和大戏剧教育观。”培养目的是艺术家65年来,从上海戏剧学院走出的明星数不胜数,但上戏的眼光并不仅仅在“明星”上。上戏90级校友、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总裁江平说:“学院培养的是艺术家,而不是明星。许多艺术家也可能是明星,但艺术家承担着引领人类精神的高贵。”正是这样的理念,才让如今的上戏成了中国第一所专业分布最广、培养系列最长、艺术门类最全的综合演艺类高等艺术院校,而在百花、金鸡、金鹰、金狮、华表、梅花、金话筒、桃李杯、洛桑国际芭蕾比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院校展示等国内外各类艺术活动参演和奖项获得者中,上戏校友都占了很大比重。当然,艺术家们也积极承担当下的文化责任,今年上海市新聘了17位文史馆员,上戏的戏剧戏曲学专家叶长海教授、著名美术家陈均德教授、知名校友焦晃和曹雷就名列其中。大步迈向国际舞台今年上戏的生日,还迎来了两位重量级的“艺术家”落户:戏剧大师莫里哀和雨果的雕像落成仪式在戏剧大道举行。如此一来,西方主要的戏剧大师都在上戏“安家落户”了。“请进来”的同时,上戏也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据悉,世博会上,上戏学生在意大利馆上演了著名剧作家皮兰德娄的代表作《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获米兰市长的赞赏,不仅“米兰小剧院”又与上戏续签了4年合约,上戏学生也受邀于2015年赴米兰世博会表演;日前,美国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私立的纽约大学邀请上戏联合编辑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剧评杂志《戏剧评论》;此外,香港导演关锦鹏在以上戏学生为班底排演音乐剧《长河》之后,也为他们打造了电影《用心跳》,该片还参加了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节选自《解放日报》2010年12月3日第11版记者李峥)上戏65年培养万名艺术人才昨天上午8点整,上海戏剧学院以一场全体师生参加的升国旗仪式拉开了65周年校庆的帷幕。上海戏剧学院建校六十五年来,把最好、最大的舞台留给学生,培养了近万名艺术人才,造就了新中国艺术发展中的诸多“第一”,成为我国第一所专业分布最广、培养系列最长、艺术门类最全的综合演艺类高等学府。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教授表示,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国际一流的演艺综合艺术教育体系。焦晃、曹雷、童自荣等一批艺术家重返母校,同怀求学岁月、共话艺术人生。(原载《光明日报》2010年12月2日记者曹继军)“红楼”光影炫学子情切切上海戏剧学院1日庆贺建校65周年65年来每一个学生的名字,都被映射在主教学楼“红楼”的外墙上,幻化出奇妙的光影图案。昨晚,上海戏剧学院校友、2008奥运会舞美总设计师韩立勋创意设计的光影秀《红楼·梦》成为该校65周年校庆最引人瞩目的作品。“红楼”是上戏的主教学楼,奥运舞美总设计师韩立勋、奥运灯光总设计师沙晓岚,以及影星宋佳、李幼斌、李冰冰、佟大为、陆毅、马伊琍等均在此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在65周年校庆之际,韩立勋提议在“红楼”外墙上打满所有校友的名字,并幻化出或写实或抽象的图案,并冠之以《红楼·梦》的名称,以表达老校友对母校的深切情感。上戏老院长余秋雨等文化名人观看了在上戏剧院举行的主题晚会。晚会由校友和晶和黄浩主持。(原载《新民晚报》2010年12月2日A18版记者朱光)“上戏军团”齐聚庆母校生日——上戏六十五周年校庆晚会侧记65年前,上海横浜桥畔的一座四层小楼里,一批著名艺术家集聚在一起,为中国的戏剧教育谋划明天,从此,以艺术精英教育为己任的上海戏剧学院扬帆起航。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的上海戏剧学院。昨天,上戏迎来了65岁生日,这个曾经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重要活动提供“上戏军团”的艺术院校,以一台简朴的晚会抒发着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有这样一个班,离校26年了,班刊却还在同学们的手中传递。1983年,上戏戏文系来了一批进修生,他们年龄都偏大,“翅膀”有些沉重,很多人身在上戏,心却牵挂着远在家乡的妻儿。1年后,他们迫不及待地回家了。然而,感情有多重,事后才能知。远离学校,尤其当自己身陷创作困境时,母校和同学就会萦绕心头。于是,有同学倡议,每年年末,同学们都写一封信,说说自己这一年的创作情况,汇总了,做成班刊,再分发给老师和同学。那班刊真小啊,有时候小到只有薄薄一张纸;可那班刊真重啊,重到一直承载着师生和同学间26年的情谊,从未间断。那未曾间断的班刊,更像一面小小的镜子,折射着近30年间中国戏剧的艰难进程。如今,在韩生、葛朗、陆军等老师的支持下,班刊汇集成册,送到了当年那批进修生和他们老师的手里。书的封面上,写着“离开上戏的岁月”几个字。昨晚,当年上戏进修生、如今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动情地诉说着这小小班刊的故事时,师生们都被深深地感动着。当年上戏校园里稚嫩的学生,如今,有的已成了明星。播音主持系主任宋怀强让梁茂星等4位在校的男弟子,挑战吉雪萍、施琰、豆豆和王冠4位明星主持人。观众现场出题,提供主题词,选手则进行即兴演讲。结果,小师弟们思路敏捷、口齿清晰,且占据“主场作战”优势,气势直逼明星主持。明星们连连讨饶:“师弟们有拉拉队啊!”台下观众则感叹:“长江后浪追前浪。”(原载《文汇报》2010年12月2日A18版记者张裕)第3版编者按:上海戏剧学院校庆65周年之际,戏文系1984届编剧进修班《校友通讯》——《离开上戏的岁月》出版,这本近20万字的书稿凝聚了84届编剧进修班全体同学的情感、心血与智慧。她是献给母校的一份厚礼,同时也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离开上戏的岁月》前言纯真岁月宋光祖这是一册书信集,是上海戏剧学院1984届戏曲创作进修班的同学在离开母校的岁月里相互之间的通讯。这些通讯,以一种“故友对话”的方式记述了他们各自的人生足迹和心路历程,饱含着他们对母校、对师友深深的眷念,也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对戏剧艺术的忠诚守护和执着追求。同时,我们也会获知一份独特的戏剧人才成长与戏剧教育关系的鲜活档案。这个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然而却有着共同的对于戏剧艺术的梦想。上海戏剧学院的学习,成为了他们人生新的起点,甚至成为了他们改变命运、事业跨越的重大契机。在离开母校的岁月里,他们天南海北,勤奋耕耘,成为各地戏剧创作的骨干甚至领军人物。每当国家和省区大型的戏剧节庆或赛事活动,这个班的同学总不会缺席;每当国家和省区戏剧作品评奖,总有这个班的同学“金榜题名”。其中罗怀臻、姚金成、甘昭沛、郭大宇、孙文辉、方方、王胜华等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剧作家或艺术文化学者。他们的作品或著述,在戏剧界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河流闪光的浪花。26年过去,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都已步入斑斑白发的中老年。由于我们处在一个社会与文化深刻转型、急遽变化的时代,由于不同的人生际遇和选择,还有一些同学没有直接从事戏剧创作与研究,他们或担任文化官员,或经营文化产业,或潜心于影视,或专注于文学,但也都成绩斐然,开拓出了同样令人骄傲的别样风景。同时,也有部分校友担当起更加重大的文化责任:姚金成已新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罗怀臻也新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令人伤感的是,这个班的恩师(时任戏文系主任)陈多教授,结业于这个班的著名剧作家郭大宇(代表作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剧作家洪钰(代表作京剧《幕内内幕》),教授、理论家王胜华博士(代表作《云南民族戏剧论》等),还有剧作家王朴、沈明达,先后离开人世。校友之间的通讯对这些人生变故带来的震撼、伤痛都有同步的反映和记述,其中透露出来的深厚的师生情、同学情、兄弟情,令人感叹唏嘘,难以忘怀。——这些,在这本《校友通讯》上都有真实的记载。怀旧、叙情虽然是一种回顾式的情感活动,但是它还能够生长出一种新的精神动力,鼓舞人前进,它也属于进行时态的。1994年的第一次聚会,促成了这份《校友通讯》的诞生。陈秋凌说:“《校友通讯》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增强了我们班的凝聚力,使大家感到我们班是一个永不解散的集体,而从中汲取的营养和力量是不可低估的”。2004年的第二次聚会,使校友间的感情因岁月流逝而更显出了其厚重与可贵。罗怀臻说:“这一回,算是重新牵起了情感;相见了,更觉出情义原来是这样的深切,这样难分难解!”姚金成说:“聚会激活的记忆,那一丝丝、一片片的情感细节,因岁月的远去而愈见清晰、鲜活,成为了我们心灵中永恒的慰籍和诗意。从那里出发,可能我们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可是回望来路,我们依然深深眷恋1984年校园灿烂的樱花和寝室里的大声辩论,那是我们心中永远的1984!……”永远的1984!这是孙文辉记述2004年聚会的文章标题,也是这个班校友心中最牵动情感波澜的诗章。当《校友通讯》结集出版之时,这篇诗章还在延续。人们有理由相信,它还将出现新的华彩或高潮!尽管花开花落,春去春回,一代学子,终将老去,然而,通过这本书信集中真诚灼热的文字,我们将记住这群校友,记住这共同走过的纯真岁月……(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情深意切喜相逢任广智2010年10月20日,黄浦江畔、丹桂飘香,上海世博会辉煌地渐入高潮。正是在这金秋之时、丰收之日,这里又如约迎来另一个盛大节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舞美系60届毕业五十周年暨附中毕业五十四周年近校省亲欢聚大会。这是一群步入“古稀”甚至已经是“耄耄”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大集结,并且是“两系的三个班”的大汇合,他们从海内海外、天南地北、越过千山万水能在一个时间一起回到母校,是怎样的不易啊!这使人想起都会不由自主地惊叹!感慨!然而,五十年的岁月、五十年的经历、五十年的情谊、五十年的回忆,如狂涛阵阵、似暖滚滚、时时冲击着他们那本已不再真年轻的心扉。一些家居上海自称“老白菜”的志愿者组成了筹备组行动起来,精心策划,在戏剧学院领导大力支持下,今天果真如愿以偿,实现了这一“壮举”。看吧,学院“老红楼”前鲜花簇拥着一块大大的标语牌上,红底白字醒目地写着:“欢迎您——表演系、舞美系60届校友回家”。一位白发老者凝望着这几个大字久未开口,半响才对身边的同行者喃喃说道:“回家了,……真有回家的感觉啊!”此时,会场外欢声不断、会场内已人声鼎沸。大厅里横幅高挂,大大的投影屏幕正显示一张1960年毕业时在红楼前的集体合影照片。耳边荡漾着熟悉的音乐,拍照的闪光此起彼伏。此时,他们似乎忘掉了一切,纵情在欢愉之中。在主持人用麦克风几次呼吁后,聚会才正式开始了。首先,学校领导的代表葛朗老师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向大家概述了学院这些年来的发展、中外交流的情况,以及宏伟的远景规划。随后,现任表演系、舞美系负责人由衷地表达了对所有老师兄、老师姐们的问候和祝福,自然免不了引起阵阵欢呼和掌声。接着,两位表演系老女生拉开一幅近四米长的红色卷轴,老班长李慰曾以他独有的方式朗读了由他用毛笔书写的回顾与展望的千字文,如诗如亦如“三句半”,字字生动、句句铿锵。长轴最后全体同学的亲笔签名更是龙飞凤舞、各展个性。读完后,当场献赠学院,真切表达这一批校友对学院即将到来的65周年校庆的祝福。舞美系60届老班长黄甦再次以他惯用的幽默发言,逗得全场笑声四起,转尔又能深情提及英年早逝的那些同窗好友,令人感慨万千。当主持人宣布表演节目开始时,忽忽拉拉所有60届表演系同学一下子拥向麦克风前,有的翻口袋找稿子,有的赶忙戴起老花镜。这些事业有成的艺术家、或是曾当过局长、处长、所长的已退“官员”,如今就像当年在教室上课时那样,排队、清嗓。刘玉和冯纯超同学身着礼服站在前面,一场未经排练的大朗颂开场了。如同展开一幅历史的画卷——“似乎熊佛西院长、朱端钧教务长又向我们走来;似乎又回到横浜老校址那小小的赛场跑道;似乎又重返‘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一起在农田深翻土地‘编演合一’;似乎重归炮火连天的福建前沿和几乎同龄的解放军战士同操炮同放哨;似乎又在排练厅、小舞台演出一出出戏剧。……”一幕幕往事映现了这一代学子的成长、成熟的经历,一段段回顾流露出对学生生活的珍惜,对师生情谊的真诚,对戏剧事业的钟爱。“老白菜”的代表在自由发言中转达了身体欠佳不能到场的冯健、张逸静、胡蓉蓉、周端木、闵希文、许惟兴、吴光耀、唐歌等老师对大家的问候,他们都已八九十岁了,仍然惦念着这些老学生。接着宣读了多件国内外因故未到的同学们的贺电、贺信、贺诗。宋廷锡老师冲到麦克风前,即兴发表激情四溢的讲话;有人唱起俄罗斯歌曲;童颜黑发的陆丁裕则在众人呼喊“再来一个”的要求下,又唱起京剧“智取”选段……相聚总有分别时。两个小时过去了,人们依然不肯离去。只见葛朗老师握着一位“老白菜”的手动情地说:“不容易,太不容易了……你们的聚会让我感触很多,我更深层次体会到学院的传统精神。欢迎你们在学院65周年校庆时再回来,再回家看看。”“家”蕴藏不尽的温暖,“情”带来了永恒的力量。相信这样一群“银发少年”今后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2010年10月的这一天,将永远刻在他们心底、永世不忘。正是:毕业分别五十载,今秋相聚喜开怀,敢问人生何为贵?青春岁月复又来!(作者系表演系60届校友)在“徐企平教授导表演教学暨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王昆(接上期)【3】关于《罗米欧与朱丽叶》的补充;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胡耀邦接见(1981.上海)徐企平1976年9月去西藏招考第三届藏族学员班时,“文革”尚未结束,当时有工宣队派人同去。他们到了成都,广播里传出毛主席去世的消息,领导指示招生计划不变。他们到拉萨,参加了追悼会。之后,他从草原上、矿井里各处招来了一批可爱的孩子。他们大多十几岁,少数接近二十岁。可以想见,“文革”十年,这批孩子从五、六岁、十来岁起,便处在“文革”中不能正常读书学习的恶劣环境里,十年光景,不知不觉地长成为青少年,他们中间大部是双文盲,有的也只是藏文或汉文的“扫盲”水平。他们在上戏的学习计划规定为四年。第一年学习汉语和文化(教师李瑞生等),为二年级始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一个与任课老师沟通的基础。第二年开始学习表演系的各门专业课程,为时三年。出人意外,四年以后,这批孩子竟然演出了一台震惊世人的莎士比亚剧目《罗米欧与朱丽叶》。作为第三届藏族班的毕业剧目一经公演亮相,便引起极大轰动。当时的老实验剧场门口、校门口,门庭若市,一票难求。不仅上海各大媒体、国内相关媒体,和当时几乎我国所有的对外媒体,还有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以及某些国外某些报刊、杂志,都报道了、评论了这出戏的精彩演出。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院长科克爵士来看戏,美国戏剧专家来看戏,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国内外和香港记者采访络绎不绝。确实,这个班毕业演出选什么本子,是一个大难题。藏族的?汉族的?有什么本子适合他们呢?苏堃根据藏族传说改编了一个神话剧《杰赛达森》(导演项奇老师),它只能解决小部分学生学习量,更多的学生剧目缺失。徐企平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兼主讲教师,得选一个能最大限度挖掘、发挥他们的潜力,并由此把他们再提升一步的本子。他看着这批充满青春朝气的孩子,正与《罗》剧中一批角色的年龄、气质相仿。他对他们充满信心。后来,他在学院出版的一本《“柔蜜欧与幽丽叶”戏剧系列图照集》里“导演的话”这样说:为什么选排这个本子?人们总是这样问我。很简单!因我钟情于《柔蜜欧与幽丽叶》;热爱着纯朴、热情、勤奋的藏族学员。因而,尽管有暗礁恶浪,我仍乐于逆流而上,向人们证明:藏族儿女负担得起世界名著的重压,莎翁这朵绚丽的鲜花必定会在世界屋脊上开放。他曾对我说,在起初的排演中要求并不高,量力而行,学生能够担负得起的片段便演出来,演不出来的地方,可以用解说词叙述过去,然后接着再演,再叙述,再演……像《罗》剧片段系列那样。总之,是一个纯粹从教学目的出发的想法,丝毫没有以一个学生的毕业教学剧目“打响世界”的动机。可能,正是因为他这样试探、摸索着前进,形成了后来的舞台结构:一场在场景里演;一场在二道幕前的过场戏;二道幕拉开又在场景里演;之后闭上二道幕又是过场戏……形成了一种有规律的、完整而又流畅的新颖戏剧结构,是莎士比亚的,又很像是中国戏曲的。正如他所说:在中国古典戏曲——莎士比亚——现代主义之间构筑一座桥梁,是我这次尝试的一点收获。由于一方面是全心全意地教,另方面是全心全意地学,徐企平在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排演的效果逐步显现。一群农奴的子孙后代,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一步”就跨入了那个人类空前未有的人性解放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气息,莎剧特有的戏味儿,让人浓浓地闻到、看到、感受到,扑面而来地享受到了。导演不仅以无与伦比的细腻、抒情、优美的笔调,把男女主人公热恋与离别的场面描绘的那样让人同情无比,悲动不已;同时把一些富有喜剧色彩的场面,也表现的谑趣横生,奶妈和小丑一出场便使得观众忍俊不禁。可是,一旦当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仇视的家族见面,分外眼红时,尤其是那些好斗的小子们,找到一点“茬儿”,立即拔出剑来,拼拼杀杀的械斗场面便如火如荼地掀翻起来。他们右手持剑与对方拼、挡,左手撩着黑色披风的一角,呈半圆形衬在身后,一刹时箭步向前,一刹时后退,击剑声、喊声、吼声,全场震荡起来!观众无不为那彪悍的舞姿动容!藏族儿女的粗犷,与人文时期迸发出来的人性朝气融为一体,充满舞台!无怪乎英国科克爵士还说过,这是他所看到过的舞台上最精彩的击剑场面!当时藏族同学为了苦练剑术,曾打断过十几根剑,可见那精彩来之不易啊!演出接近尾声,毕业的日子即将到来。徐接到的命令是:布景、道具、服装及各种器材上货车,学生上客车,直放拉萨,中途不得停靠任何城市下车演出。因缺乏赴京演出经费。正在这时,市教委领导同志莅临观看了最后一场《罗》剧演出,决定晋京。情况急转,一切工作中心围绕赴京作准备。赴京后事态继续朝好的方面发展,始料未及。政协礼堂第一场演出后震动了北京城,几场演出之后,影响不断深入、扩大。在政协礼堂演出期间,中央电视台,将全剧演出实况向全国作了直播。诗人赵朴初观后欣然命笔撰词赞美道:出囚牢,铁树开花瀚海也生潮,万劫千年换得今朝笑……谁肯信当年的奴婢,一登场尽是英豪!文化部艺教局领导李超在专家座谈会上,即兴填词一首亲自朗诵出来:寄调风入松苦读四载又逢春,奴隶饰王孙,莎翁名剧登屋脊,贺新秀,文化翻身。藏娃才华出众,塑人质朴纯真。世代仇家消隐恨,爱恋写情深,构思巧妙抒优美,富诗意,独创呕心。可谓民族精粹,堪称戏剧黄金。情况反映到了党中央,于是6月10日《罗》剧被邀请进中南海怀仁堂,专为中央首长等各部门演出三场。全体演职员兴奋不已,通宵奋战,连夜装台,按时演出了。邓颖超妈妈观后对演员们说“你们的戏,是开在喜马拉雅山上的一朵奇葩”。彭冲和全体演职员合影。6月12日,胡耀邦接见了全体师生。徐企平有幸成为一名被胡耀邦接见过的中国导演。6月23日文化部周巍峙代部长和林默涵副部长,为上戏藏族班举行授奖大会颁发奖状,特命名该班全体教师干部职工为“先进教学集体”。文化部并将该表彰正式函告上海市委宣传部、教卫办、高教局等有关部门。《罗》演出采用的是藏语。在京、沪演出期间,观众每个座位上备有译意风耳机,由几位老师按角色用汉语台词为表演作同期配音。回到拉萨,用藏语直接向广大农牧民演出,也受到极大热烈欢迎。真所谓莎士比亚的绚丽花朵开在了世界屋脊之上。译者是一位藏族学者,名叫索朗坚才,精通藏文、汉文,和英文。曾在拉萨中学教书,后调入西藏自治区编译局。他翻译的《罗米欧与朱丽叶》藏文剧本,我院当时教务处(可能有随班藏族老师的帮助)用蜡纸刻钢板油印出来。晋京演出期间,招待外国使节,英国大使馆观戏后,来信请求一本藏文《罗》剧本,徐企平把自己仅存的寄给了他们,现在收藏在英国牛津图书馆。《罗》剧的成就,是徐企平教学生涯与艺术人生的第一个高峰。在《罗》剧演出后的一、二十年以后,朱丽叶的扮演者德央在北京参加某个会议,会场上有个人知道她是当年朱丽叶的扮演者,便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恭敬敬走到她面前,深深地一鞠躬,然后直起身来对她说:你们那出戏演得太好了,我终生难忘。这个班上的一些学生,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成绩卓著,在一系列影、视、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如罗密欧的扮演者在电影《可可西里》中成功饰演主角日泰,等,他曾获金狮表演奖、文华表演奖,扮演朱丽叶表哥悌暴的洛丹获金狮表演奖、文华表演奖,扮演神父一角的扎西顿珠获文华表演奖、梅花奖,洛桑群培获金马奖并获“影帝”称号,等。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在唁电里称道:徐企平老师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话剧艺术家,导演艺术家和戏剧教育家,曾为西藏培养许多优秀戏剧人才呕心沥血,尤其老师为我们第三批藏族表演班执导的莎士比亚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曾轰动上海、北京、拉萨等地,为西藏的话剧事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立下汗马功劳。那时正在学校读书,如今已成为著名导演的杨凤良在近30年后仍然无法忘怀:徐企平老师在我们心中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我们怀念那个时代,我们怀念他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那是何等的震撼我们,启迪我们,那是大师的手笔,那是戏剧的奇葩,那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巨大愉悦至今萦绕在我们心头……【4】有“争议”的《爱》剧(1982.上海)徐企平从《罗》剧开始的,要在戏剧导演艺术上探索——如何在中国古典戏曲与现代主义之间构筑一座桥梁——的课题,在《爱》剧的舞台实践中又有一次完美呈现。他从一个戏剧艺术家的角度,吸收中国文化的养料,感受中国传统的真谛,把古典戏曲写意美学观运用在一出现代感极强的话剧舞台上,达到了更高的自由度。徐企平在“导演的话”前面先是激动地引用了裴多菲的诗句: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还能爱哪一个人?然后他说:……爱的火点燃了我,使我冲动,不能平静。我希望并相信她能引起人们,特别是年青朋友们的关注和思考。他怀着满腔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对未来、对年轻人的热情,投入到这次创作中去。果然这出戏在年轻人中引起了轰动。剧中共五个青年角色,由那时当红的人艺演员俞洛生、奚美娟、罗燕、卢小燕、郑星分别作出精彩的扮演。该剧不仅在上海人艺剧场、蓝心剧院演出,还送到复旦大学的相辉堂演出,引起青年大学生强烈的反响。在复旦看戏的还有交大、华纺等诸多大学的青年学生们,都被剧中爱故乡、爱母亲、爱祖国、爱生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激情深深打动,流下热泪,火暴场面空前。消息闪电般传到外地,又听说戏可能被禁演,有的人自买飞机票从外地、从北京(那时一张来回机票几乎占去半月工资)专程赶到上海观看演出。这出戏的演出艺术形象,使不少观众铭刻在心。大学生观众中好几个成为徐企平的终身朋友,那出戏成为他们之间无形的、牢固的友谊纽带。相隔17年以后,有位名叫莳苌的作者仍记忆犹新,在《话剧》1999年第六期上撰文《旧戏重议》,又一次把当时演出的情景重现出来:在复旦大学的礼堂里,看了人艺一团演出的话剧《爱,在我们心里》,演出竟获得如此成功,观众(复旦的大学生们)情绪之热烈激动,是多年来话剧演出时难以看到的。归来的路上,久久无语,始终沉浸在艺术的回味中。徐企平说“为了突出人物,我试图在舞美方面实行最少主义”,于是莳苌看到的是:舞台仅仅设置了一个不规则几何体斜面平台,……没有任何景片和大道具连传统京剧的“一桌二椅”也没有……在匠心独运的导演处理下,生动、深刻地表现了戏剧所需的场景、情境和意境,达到了古典美学的“空灵”境界。剧本写了四幕戏共三十多个片段,需要十五个场景:国内、国外、越南战场、泥泞小路、地堡内外、北京饭店、舞厅、客厅、餐厅、万里长城、梦境幻觉等等,并常常要求在台上出现两组各自不同地点环境、各有不同的戏剧动作同时进行,互不相涉,又似乎关联。这么分散又复杂的戏剧场面要求,徐企平将它们一气呵成为一个生动活泼、流转自如的浑然艺术整体。作者不禁赞叹道:从中体会到导演卓越的艺术才华。戏的高潮部分,以及它和观众互动、共鸣的热烈场面,作者这样描写:……全剧的主要动作线是李健(俞洛生饰),二亮(郑星饰),苏敏(罗燕饰),从越南战场历尽千辛万苦回归祖国。……当他们看到祖国的界碑赫然呈现在眼前时,他们……振奋起最后一点精力,站了起来,扑向界碑……这场戏将全剧推向高潮。妙的是徐企平运用了电影中慢镜头表现奔跑的手法来表现他们扑向界碑的一瞬间。虽然演员的动作的速度放慢了,但角色的内心节奏却增强了。……观众感受到的舞台形象对他们的情感……巨大的冲击力量。夸大并韵律化的动作优美而感人。以中弹的苏敏滚向界碑动作为衬托,李健漫动作的奔跑,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大学生们都站起来了,流着热泪,和着《再见吧,妈妈》的音乐节奏,为李健每一步前进鼓掌,……鼓励着李健、苏敏奋勇归来,……赞美着李健、苏敏的爱国热忱。这一瞬是感情的浓缩、凝聚和廓大,是丰富、充实而深切的爱之升华,是掀起高潮的澎湃波涛。年轻的大学生们,被全剧呈现出来的“神奇、优美、飘逸、空灵的理想境界”,深深触动,他们说“我们终于看到了青年爱看的戏”!徐企平说:这出戏形式新颖,没有设置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一个完整故事,作者力求打破话剧的时空观念,剧中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与我国传统戏剧的精神相吻合,都强调戏剧的假定性并不一味求实。这一切给我们导、表演提出了种种难题,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的机会。为了突出人物,我试行在舞美方面实行最少主义,在表演方面则追求真与美。我愿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去重新发现东方的戏剧文明。我们——中华儿女是值得骄傲的。当时关于这部戏的争议完全是在戏外,和戏本身毫无关系。《爱》剧的导演艺术成就,是徐企平艺术生命的第二个高峰。【5】《泰特斯》排演与演出的背后故事(1986。上海)1986年4月在北京和上海同时举行中国第一届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海方面由我院筹备主办。在开幕前不到两个月的光景,由院长陈恭敏拍板,正式通知徐企平担任我院莎剧的导演,剧目自选。他毅然地选择了一部使他联想颇多,但却被世界屡演屡败的莎氏难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他在艺术的征途中,一向是个勇敢的人。无论那挑战有多么严峻,也无论它来自他方或自我。可是,这次演出演员方面校内不出人,应该说工作一开始便陷入了困境。不过好象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情绪与心境。他把本地外地的校友想了想,把演员和角色的名单排了排,便开始一个一个地打电话说,我将要排演如此如此一出戏,想邀请你来扮演怎样怎样的一个角色,但是学校没人,我也没有经费,你若从外地来,还须自行解决食宿问题,可否?没想到,所有接到邀请的本地外地人都回答说,徐老师,你排戏,我来,我不要钱,我将把所有电视剧及其他合同统统推掉,我过来。可见,他的艺术人格魅力有多么大,多么高!上海人艺知情后,提供出全体演员名单,挑谁给谁,不收费。他们来了王熙岩(泰特斯)、罗燕、耿心钰、野芒、胡荣华、高兴昌等;儿艺来了刘子枫、顾帼一;还有山东省话熊大华;云南省话刘湘生;日本回来的顾艳、李小惠;连当时正在上海拍摄电视剧的前《罗》剧男主角罗米欧的扮演者多布吉,也被拉来扮演哥特人;此外,还有校友成德康等;都是从本人到单位无私地义务支持母校,支持莎剧节。总之,大家都是一群热爱莎士比亚,热爱戏剧事业,愿意为艺术燃烧自己、牺牲自己的人。不几日,演员们迅速悉数到位,戏就顺利地排演起来了。开排那天他特意买了一个大蛋糕分给大家吃,庆祝这个可喜的日子。为了创造罗马帝国血腥的、横尸遍野的以及各种征战场面,徐企平计划还需要一百五十名左右的群众演员,怎么办?劳动报记者沈德贞出个好主意:从工厂的青年工人中招募。她在报上发了一条消息。果然,应募者众。一时间,大排练厅(今“新空间”)人头篡动,从中选出一百五十个壮小伙。他们在当时所有舞台艺术演职员敬业精神的带动下,虚心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每场演出在台上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导演的要求;在后台,他们屏气凝神注视着舞台上的表演,积极配合后台工作。一百五十名群众演员,加上主、配角二十余人,一百七十余名演员,和后台工作人员,共二百余人的后台,秩序井然,由副导演吴亚山、许容瑛指挥着他们。那时,所有主、配角演员和群众演员一样,都是每日得到一些夜宵补助。在“过五关斩六将”的“冲冲杀杀”中,戏的排演神速进展,月余已见显著成效。逐步进入联排彩排阶段,即将从排演厅挪入剧场。也就是说,戏,就这样奇迹般的排出来了。导演的宏伟构思,以及我院竣工不久、当时中国少有的、气派十足的“实验剧场”(现“上戏剧院”),强烈地刺激和诱发着演员及舞美等各部门主创人员的创作欲望,大家结成一个积极的团队。这出戏的演出搭起了一座平台,让上戏已有的艺术水准、原创能力得到整合与提升,发挥到极限,把话剧艺术、把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的演出,把上戏的学院派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至高点!新落成的大剧场舞台,台唇宽16米,纵深38米,诺大舞台空间,被导演的大手笔利用无余,场面之恢弘舞台上见所未见。《解放日报》上大块报道文章《一出大场面的复仇悲剧》记载了徐企平独特构思的某一侧面:……为了使演出成功,徐企平在准确体现莎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对剧本中的许多重叠之处进行了删节,还新添了序幕和尾声。他规定了几个原则,一是场面要大,人数要多,反差要强,据不完全统计,《泰》剧剧组人员多达两百余人,是这次戏剧节最庞大的一个剧组。二是要野,要浓,要做过头……学者余秋雨在《文汇报》上的评论文章《莎士比亚在当代中国》一文中写道:《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最少被演出的一出戏。欧美戏剧家常常因它在感官刺激上的直露和集中而嘲笑它的幼稚。这次,中国戏剧家交付给它一个蔚为壮观的呈现规模,即便是强烈的残暴,也因出现在诙宏的历史画面和历史气氛中而显得深沉凝重。结果,莎士比亚在这出戏中所蕴含的内在魂魄,也就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散发出来。也许可以这样断言:首先是中国戏剧家,给了这出长期被冷落的戏以壮阔的舞台生命。翻译家方平在《外国戏剧》上撰文《为复仇剧建立一个主题》一文中写道:要是我没有机会欣赏《泰特斯》的演出,这个悲剧对于我将永远是一本封闭的书,即使开卷披阅吧,也未必有多么深的体会。舞台上鲜明的形象,强烈的色彩,抑扬的声调,启发了我的想象和思考,把我带进这个悲剧的深层的结构中去。我感谢《泰特斯》剧组的全体同志,使我认识了一个一向被忽略的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徐企平对我说过,他在这出戏里追求的是“残酷美”。它不仅表现了罗马帝国内部复仇争斗场面的残酷性,同时让观众在美的享受中,心地起伏地走入悲剧的核心。导演通过对泰特斯关于“苍蝇”的——段台词—“可是假如那苍蝇也有父亲和母亲呢?可怜的善良的苍蝇!它飞到这里来,用它可爱的嗡嗡的吟诵娱乐我们,你却把它打死了!把它打死了!打死了!……”——作为画外音处理,在剧场里反复播送、震荡着,喊出了对生命呼唤的最强音,对人文精神的强烈追求!全剧演出,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寓意深刻,让人惊心动魄!人们观戏后都说那戏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一次美的享受”!《泰特斯》的导演艺术成就,比起《罗米欧与朱丽叶》,徐企平又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是他,使这出世界上历来屡演屡败,并由此被长期冷落的莎氏难剧,获得了辉煌的生命!该剧按莎剧节规定上演四场,实际上,在剧场置景、对光、化装、走台之后已经名声在外,一进入联排彩排,剧场里每天都是济济一堂,反应热烈,加上正式演出4场,共计7——8场,场场爆满,又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全国涌向上海的戏剧工作者们都在关注着它,议论着它。那些日子,后台与前台都处在一种创作的激情之中!作为莎剧节开幕式的演出剧目,也是新剧场落成的头炮剧目,《泰特斯》打的响响的!开幕式上著名剧作家曹禺致开幕词,市领导、相关学者、莎学专家们以及英国文化使节等许多重要人物出席了开幕式,观看了《泰特斯》。演出的最后一场,上海市长江泽民莅临观看。《泰特斯》的轰动演出,是徐企平又一次冲出困境获得的巨大成功!他那高超的艺术水准和艺术人格魅力之感召力,以及那一支临时组织起来的、愿意为事业作出自我牺牲的艺术家团队,起到了保证作用。中央电视台派来了一个摄制组,将《泰》剧全剧演出实况录制后,向国内外作了转播。1990年徐企平受美国加州大学Santa·Cruz戏剧系邀请讲学,并导演了英语剧《蝴蝶梦》。由于《泰特斯》艺术上轰动性的成功,使他又一次享誉国内外。他为《泰》剧写的导演总结论文《导演的选择》中文发表后,经一位美籍华裔戏剧博士译成英语,1995年收入美国GarlandPublishingLnc.出版社在纽约和伦敦出版的《TitusAndronicusCriticalEssays》(《“泰”剧评介文选》)一书。该文现已收进他的《戏剧导演攻略》一书。1991年徐企平因《泰》剧成就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项——金狮奖。这是他的艺术生命中出现的第三次高峰。(未完待续)第4版艺术家的摇篮——记上海戏剧学院建校65周年在上海华山路630号,坐落着一所艺术殿堂,新中国艺术发展的诸多“第一”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启程:第一个电影百花奖女主角奖——祝希娟;第一批少数民族话剧影视演员——西藏表演班;第一个饰演百老汇男一号的中国演员——王洛勇;第一个用烟火礼花点亮奥运开幕式的设计师——蔡国强;第一所专业分布最广、培养系列最长、艺术门类最全的综合演艺类高等艺术院校……这所殿堂,就是被称为“艺术家摇篮”的上海戏剧学院。历史沿革:打造国家级艺术重镇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发起创立,顾仲彝为首任校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培养戏剧表演、导演专业人才的专科学校。1949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重新组合并改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直属文化部领导。1956年正式定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长期担任院长的是著名戏剧家熊佛西。上世纪60年代初,学校形成了包括表演、舞台美术、戏剧文学、导演等四个系的办学格局。70年代中,曾建立美术系。80年代至90年代,曾开办电影导演班;95年开办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中国首创电视主持专业并成立了电视艺术系。2000年,学校由国家文化部管理转制为“中央和地方共建,由地方管理为主”。2002年,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三校并入上戏,作为戏曲舞蹈分院、附属戏曲学校和附属舞蹈学校。2004年学校相继筹建了创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2005年学校在戏曲、舞蹈和电视艺术等相关专业基础上设立了戏曲学院、舞蹈学院、电视艺术学院。至此,学校形成了三个校区(华山路校区、莲花路校区、虹桥路校区)、四个直属系(表演系、舞台美术系、戏剧文学系、导演系)、四个二级学院(戏曲学院、舞蹈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创意学院)、一个继续教育学院,两所中专的综合艺术大学格局。新世纪、新发展。在文化部举行的原部属院校领导座谈会上,学校发展的动态和学校领导的讲话受到部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国家艺术院校的第一方阵成员,上戏人认识到自己所负的使命——“打造国家级艺术重镇”,是国家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更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追求。人才培养:培养引领演艺事业的大家上海戏剧学院自建校起,不仅授予学生戏剧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如何做人。熊佛西给学校的定位是:“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陶铸,使每个戏剧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爱民族、爱国家、辨是非、有志操的‘人’,然后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65年间,上海戏剧学院培养出万余名文艺专门人才,就是用这样的理念、这样的标准、这样的目标进行的,其中一大批名字闪耀在上海、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影视、舞蹈、美术和设计界,如:著名话剧影视表演艺术家胡庆树、焦晃、杨在葆、祝希娟、大旺堆(藏族)、曹雷、刘子枫、赵有亮、乔榛、童自荣、孙飞虎、潘虹、奚美娟、郭达、吕凉、李媛媛、孙淳、多布吉(藏族)、丁嘉莉、李幼斌、王洛勇、宋佳、宁才(蒙族)、尤勇、郭冬临、于慧、宁静、任程伟、郝平、李冰冰、任泉、马伊琍、陆毅、佟大为、胡歌等;著名作家余秋雨、陈祖芬、叶长海、丁罗男、秦培春、王仁杰、罗怀臻等;著名设计家:周本义、胡妙胜、刘元声、龚和德、蔡体良、毛信科、陈箴、蔡国强、黄阿忠、俞晓夫、周长江、沙晓岚等;著名导演李翰祥、王扶林、胡伟民、马科、熊源伟、张仲年、潘小扬、毛卫宁等;著名主持人董卿、和晶、陈蓉、吉雪萍、朱桢、王冠等;并入上戏后,戏曲、舞蹈等专业的后起之秀如张军、田慧、杨亚男、翁耀昇、彭兆倩等,也接连不断涌现……在百花、金鸡、金鹰、金狮、华表、梅花、金话筒、桃李杯、洛桑国际芭蕾比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院校展示等国内外各类艺术活动参演和奖项获得者中,上戏校友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历任领导和广大教师为人才培养呕心沥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在杨进、苏堃、费瑛等老一辈领导的努力下,在熊佛西、朱端钧、吴仞之、孙浩然等教授的主导下,充分借鉴前苏联的戏剧教育模式,同时注重吸取中国传统艺术精髓,采用斯坦尼表演体系教学,形成了中外合璧、古今交融的戏剧教育构架。斯坦尼表演体系讲究演什么像什么,提出要学习、观察、倾听、热爱生活。每次演出都要求学生预先深入研究过的人物形象的生活逻辑,重新创造生动的有机过程。艺术大师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方传芸、胡蓉蓉等一批戏曲和舞蹈名家在校担任教学。《关汉卿》、《桃花扇》、《无事生非》等作品享誉戏坛;学校原创话剧《年青的一代》,被搬上舞台后迅速演遍大江南北,最终被改编成电影,在更大范围内受到热烈欢迎,影响了为理想奉献青春的中国几代青年人。改革开放后,学校再次焕发艺术青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戏剧教育事业,使教学演出更上一层楼。而艺术思想的活跃使教学进一步提升——上戏学报《戏剧艺术》率先发起在国内开展戏剧观大讨论。这场讨论,不仅在理论上解放思想、奠定戏剧艺术发展的战略路径,而且也使上戏作为国家艺术教育重镇的地位得到提升。舞美系的一批教师求新求变,创作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美术界的优秀作品,以李山、王邦雄等为代表的“拾人画展”在上海展出引起全国画坛震动;戴恒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