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种类很多,化学本质也多样〖答案〗C〖祥解〗1、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详析】A、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因此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时间长,A正确;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B正确;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还有其它物质,如二氧化碳等,C错误;D、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种类很多,化学本质也多样,如脂质类激素、蛋白质类激素等,D正确。故选C。2.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下列能与乳酸反应,维持内环境酸碱度稳定的物质是()A.Na+ B.Cl- C.K+ D.HCO3-〖答案〗D〖祥解〗1.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2.乳酸会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从而使内环境酸碱度保持稳定。【详析】人体进行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由于缓冲物质HCO3-的存在,可以与乳酸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使内环境的pH值保持稳定,D正确。

故选D。3.下列四种反应依次属于a.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b.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接触少量病菌亦可感染导致严重发病c.人体在接触病原体后产生某种抗体,该抗体引起正常红细胞裂解

d.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①正常免疫

②免疫缺陷病

③自身免疫病

④过敏反应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答案〗D〖祥解〗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详析】a、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④过敏反应;

b、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②免疫缺陷;

c、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属于③自身免疫病;

d、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属于①正常免疫。故选D。【『点石成金』】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4.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DNA聚合酶、Na+、磷脂、氨基酸 B.肝糖原、甘油、ATP、胆固醇C.胰蛋白酶、核苷酸、纤维素、葡萄糖 D.CO2、胰岛素、尿素、抗体〖答案〗D〖祥解〗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详析】A、DNA聚合酶存在于细胞内,磷脂是细胞膜的成分,不存在于内环境,A错误;B、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成分,B错误;C、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纤维素属于多糖不能进入人体的内环境,C错误;D、CO2、胰岛素、尿素、抗体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5.我国批准使用的新冠疫苗根据生产工艺和技术路线,分为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三种。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经过一定的时间,体内的抗体会逐渐减少或消失,为使机体继续维持一定的免疫力,可以再次接种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如果使用同种工艺生产的疫苗进行加强,叫做同源加强免疫,如果使用不同种工艺生产的疫苗进行加强,叫做序贯加强免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接种者体内的巨噬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并经摄取、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B.第二次接种时,机体产生的抗体全部来自第一次接种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浆细胞C.接种了某厂家生产的灭活疫苗的人群,加强免疫时接种另一厂家生产的灭活疫苗,属于同源加强免疫D.第一针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接种乙肝疫苗,属于序贯加强免疫〖答案〗C〖祥解〗1、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为淋巴T细胞和淋巴B细胞,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在非特异免疫中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在特异性免疫中能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2、注射疫苗,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详析】A、巨噬细胞对病毒的识别没有特异性,A错误;B、第二次接种时,机体产生的抗体来自B细胞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和第一次接种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分化而来的浆细胞,B错误;C、两个厂家生产的灭活疫苗是同种工艺生产的疫苗,接种同种疫苗加强免疫属于同源加强免疫,C正确;D、序贯加强免疫指的是接种不同工艺生产的、针对同种病原体的疫苗,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C.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不弯曲、戊向右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答案〗C〖祥解〗生长素合成部位和感光部位都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和胚芽鞘向光弯曲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照可以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详析】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其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甲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遮住,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会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感受到右侧光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偏高,尽管下部用锡箔纸遮住,但不影响效应的发生,故乙向右生长;丙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并向下运输,胚芽鞘仍直立生长;丁的尖端尽管受到了单侧光影响且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因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下部不能受到生长素的调节效应而不生长不弯曲;戊的尖端尽管受光均匀,但因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途径被云母片阻断,使尖端下面的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导致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而弯向右侧生长。C符合题意。故选C。7.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能提高植物细胞膜上H+载体蛋白的活性,将胞内H+外排到细胞壁,使细胞壁酸化,从而促进细胞伸长。下列说法中不支持该学说的是()A.施用生长素后细胞壁的pH下降B.中性缓冲液能抑制生长素的作用C.某些物质能促进H+外排,但不能促进细胞伸长D.抑制载体蛋白的活性,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减弱〖答案〗C〖祥解〗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细胞质中的H+分泌到细胞壁中,使其酸化,可增加某些降解细胞壁的酶的活性,使细胞壁松弛,可塑性增加。【详析】A、生长素能提高植物细胞膜上H+载体蛋白的活性,可将胞内H+外排到细胞壁,导致细胞壁处pH降低,A不符合题意;B、细胞壁酸化后,使生长素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细胞伸长,所以使用中性缓冲液可抑制细胞壁酸化,从而抑制生长素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某些物质若能促进H+外排,则会使细胞壁酸化,从而能促进细胞伸长,C符合题意;D、抑制H+载体蛋白的活性,将抑制胞内H+外排到细胞壁,抑制细胞壁酸化,从而使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减弱,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于淋巴循环相互联系C.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属于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免疫系统的结构基础包括脾、扁桃体、淋巴细胞等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答案〗C〖祥解〗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溶菌酶等。【详析】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B、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B错误;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C正确;D、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D错误。故选C。9.图甲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段和①~③段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B.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大,图甲中c点将上升C.静息电位是指图乙AB之间膜内的电位差D.机体内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答案〗D〖祥解〗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详析】A、a~c段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部位Na+通道开放,Na+内流进入细胞,但是①~③段表示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K+外流,A错误;B、c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所以若神经纤维膜外Na+浓度增大,则Na+内流增多,甲图中c点将上升,B错误;C、静息电位是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的外正内负的电位,而不是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的电位差,C错误;D、机体内反射弧中有突触结构,所以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故选D。10.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艾利森和本庶佑,发现了存在于T细胞表面的蛋白CTLA-4和PD-1,CTLA-4是T细胞上的跨膜受体,被阻断后T细胞易被激活攻击癌细胞,PD-1是T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蛋白,是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受体,下图为T细胞杀灭癌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PC可能是巨噬细胞,通过抗原-MHC分子呈递抗原B.T细胞表面的蛋白PD-1和CTLA-4可以用于抑癌药物的开发C.肿瘤患者体内PD-1大量表达,表明肿瘤细胞被大量的攻击D.用PD-1抑制剂阻止PD-1的作用,有助于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答案〗C〖祥解〗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详析】A、APC是抗原呈递细胞,巨噬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因此APC可能是巨噬细胞,APC通过抗原-MHC分子呈递抗原,A正确;B、T细胞表面的蛋白CTLA-4和PD-1可以抑制T细胞活性,可以通过T细胞表面的蛋白PD-1和CTLA-4用于抑癌药物的开发,如:研发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药物,B正确;C、肿瘤患者体内PD-1大量表达,T细胞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C错误;D、PD-1抑制剂抑制了PD-1的活性,因而避免了T细胞的免疫作用被抑制,进而使得免疫反应能正常的进行,从而保证了免疫系统对癌症的作用,D正确。故选C。11.某患者出现足部某些关节疼痛,下表是他去医院检查拿到的一张血液化验单,表中仅显示了部分项目。结合化验单信息,以下推断或分析不合理的是()项目名称〖提示〗结果单位参考区间钠141.0mmol/L136.0~146.0尿酸↑620.4mmol/L208.3~428.3钙↓1.04mmol/L2.10~2.60总蛋白↓53.0g/L60~78免疫球蛋白29.5g/L15.0~30.0A.该患者体内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导致尿量增加B.关节疼痛可能是因为尿酸在关节内结晶刺激神经末梢引起C.总蛋白减少可能是食物中蛋白质偏少,这可能导致患者全身轻度浮肿D.该患者可能出现抽搐,但免疫力基本正常〖答案〗A〖祥解〗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pH,其中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析】A、细胞外液渗透压90%由Na+和Cl-决定,血浆中Na+和Cl-含量正常,不能得出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尿量明显增多的结论,A错误;B、分析表格数据推测,患者出现足部某些关节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尿酸在关节内结晶刺激神经末梢引起,B正确;C、血浆总蛋白减少可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水肿,这可能导致患者全身轻度浮肿,C正确;D、球蛋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患者体内抗体量正常,其免疫力应该基本正常,该患者的血钙偏低,可能表现为抽搐,D正确。故选A。12.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氧化应激,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功能也受到影响。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等处,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SA为其激活剂。为研究SA修复氧化应激的作用,研究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治疗组应该用SA处理正常神经元B.激活Src使高尔基体结构恢复稳定C.模型组突触小泡的形成不会受影响D.氧化应激使神经元的平均长度增加〖答案〗B〖祥解〗高尔基体是动植物细胞均含有的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详析】A、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治疗组应该用SA处理模型组神经元,A错误;B、实验结果显示过多的活性氧(H2O2处理)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表现为长度增加(模型组②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最长),而通过激活Src可以解除氧化应激造成的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图中显示第③组长度恢复,故激活Src使高尔基体结构恢复稳定,B正确;C、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而突触小泡是神经细胞分泌物,突触小泡与高尔基体有关,模型组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功能也受到影响,故突触小泡的形成会受到影响,C错误;D、氧化应激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增加,题目中未显示氧化应激与神经元的平均长度的关系,D错误。故选B。13.某学习小组研究赤霉素及萌发密度对戟叶酸模种子萌发的影响。根据种子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和有无赤霉素,共分为6组实验。将经过不同处理放有种子的培养皿置于温室中进行萌发,一段时间后获得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月3日出现50%种子萌发的培养皿,随后培养皿数逐天增加B.该实验每组处理至少需要使用30只培养皿,即设置多个重复C.赤霉素处理推迟了每个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数量达到50%的时间D.本实验中萌发密度和赤霉素对戟叶酸模种子的萌发都有一定影响〖答案〗C〖祥解〗激素的种类和作用:①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作用: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应用: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播种②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作用: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③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应用: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详析】A、根据图示可知,在4月3日出现50%种子萌发的培养皿,随后培养皿数逐天增加,A正确;B、在4月13日,50%种子萌发皿数最多,达到30只,因此实验中每组处理至少需要使用30只培养皿,B正确;C、从4月3日到4月9日,在相同时间内,相同萌发密度下,赤霉素处理组比无赤霉素处理组50%种子萌发皿数少,说明赤霉素处理可以推迟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数量达到50%时间,但是从4月9日开始,低萌发密度下,在相同时间内,赤霉素处理组比无赤霉素处理组50%种子萌发皿数多,C错误;D、从图中可以看出,萌发密度和赤霉素对戟叶酸模种子的萌发都有一定影响,D正确。故选C。14.大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产生的赤霉素可诱导胚乳的糊粉层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B.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是拮抗关系C.若要验证赤霉素是诱导淀粉酶合成的必要条件,实验组应选择去胚的大麦种子,再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检测糊粉层是否产生淀粉酶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提高脱落酸含量〖答案〗A〖祥解〗本题考察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明确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析】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不完全相同,不可以互相代替,A错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可诱导胚乳的糊粉层大量合成α-淀粉酶,脱落酸抑制此过程,二者是拮抗关系,B正确;分析题意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产生的赤霉素(GA)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淀粉酶的合成,验证赤霉素是诱导淀粉酶合成的必要条件,自变量为赤霉素,为了排除内源赤霉素的影响需要去掉大麦种子中的胚,再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检测糊粉层是否产生淀粉酶,C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提高脱落酸含量,D正确。15.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生长素对细胞生长调节的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主要通过控制乙烯的合成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细胞的伸长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和直接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C.植物体中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合成乙烯的部位不一定能合成生长素D.生长素和乙烯均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细胞间跨膜运输〖答案〗C〖祥解〗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说明生长素与乙烯共同调节切段细胞的伸长。【详析】A、生长素属于信息分子,通过调控细胞代谢,从而调控细胞的伸长,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才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从而控制生长,A错误;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乙烯是信息分子,不能直接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其调节作用,B错误;C、植物体中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有的部位不能合成生长素(如无尖端的胚芽鞘就不能合成),C正确;D、生长素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乙烯是气体,通过自由扩散进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16.下面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E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D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的B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部分。(2)若在图1的B处切断,刺激A点,C处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状况是_____(填“外负内正”或“外正内负”),该状态的形成是_____外流的结果。(3)图2中①是_____,③是_____。(4)图2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②时,②部位的膜对Na+的通透性会变_____(填“大”或“小”)。(5)此动物若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在图2结构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是______。〖答案〗(1)传入神经(2)①.外正内负②.K+(3)①.突触前膜②.突触小泡(4)大(5)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祥解〗反射弧的组成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动作电位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外负内正,原因主要是Na+大量内流,静息电位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外正内负,原因主要是K+大量外流。(1)图1是表示反射弧,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在反射弧的结构中叫做感受器。(2)若在图1的B处切断,刺激A点,兴奋不能沿传入神经传到C处,所以C处没有产生兴奋,C处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状况是外正内负,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静息电位;(3)图2表示突触结构,①是突触前膜,是上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③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4)图2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②(突触后膜)时,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形成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的,所以②部位的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会变大。(5)图2结构是突触,兴奋在突触前膜发生电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故在突触信号的转变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7.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离不开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请回答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包括血浆、________和淋巴。(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填“单”或“双”)方向的,因为_______只能由_______释放,作用于_______上。(3)当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时,垂体分泌的_______素会增多,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使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4)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其中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_______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是第_______道防线,属于_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答案〗(1)组织液(2)①.反射②.反射弧③.单④.神经递质⑤.突触前膜⑥.突触后膜(3)①促甲状腺激②.增多(4)①.一②.三③.特异性〖祥解〗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2)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靠神经递质进行传递,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上。(3)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机体产热的功能,且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当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多,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使机体的产热量增多。(4)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其中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是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针对某类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18.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关,甲类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反应的进行。人体肝细胞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攻击初期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下图1;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2。请据图回答:(1)激活细胞Ⅲ的第一个信号来自过程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第二个信号来自于_____________细胞。(2)细胞I在过程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细胞Ⅵ由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产生。(3)若某人已注射该病毒疫苗,病毒再次入侵后,体内迅速高效的产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4)图2中,TNF-a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能与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5)科研人员发现药物M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有效果。请结合图2结果,设计实验验证药物M具有疗效,要求写出简要的设计思路与预期结果。(实验材料:乙型肝炎模型大鼠若干只、含药物M的饲料、普通饲料等)①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⑤②.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辅助性T细胞(2)①.识别并裂解被感染的细胞②.B细胞和记忆B细胞(3)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发挥更强的免疫功能(4)①.淋巴细胞膜上具有其特异性受体②.TNF-α和IL-6(5)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乙型肝炎模型大鼠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饲喂适量的含药物M饲料,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②.甲类细胞因子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药物M具有疗效〖祥解〗1、分析图1可知:细胞Ⅰ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Ⅱ是记忆T细胞,细胞Ⅲ是B细胞,细胞Ⅳ是浆细胞,细胞Ⅴ是记忆B细胞,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即为辅助性T细胞。2、根据题意“甲类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反应的进行”,并结合图2,其中健康志愿者的TNF-α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而乙型肝炎患者刚好相反,说明甲类细胞因子是TNF-α和IL-6,乙类细胞因子是IL-4和IL-10。(1)激活细胞Ⅲ(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来自过程⑤病毒和B细胞的直接接触,第二个信号来自于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B细胞在两者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未经抗原刺激的T细胞在受到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变为是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Ⅰ),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被释放出来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细胞Ⅳ是浆细胞,浆细胞一方面由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另一方面,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3)初次免疫后,体内已存在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4)TNF-a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能与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是因为淋巴细胞膜上具有识别该信号分子的特异性受体;根据题意可知,甲类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由图2可知,健康志愿者的TNF-α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而乙型肝炎患者刚好相反,说明甲类细胞因子是TNF-α和IL-6,乙类细胞因子是IL-4和IL-10。(5)要通过设计实验验证药物M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有效果,自变量应为药物M的有无,因变量为药物M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以血清中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作为因变量指标。实验设计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乙型肝炎模型大鼠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饲喂适量的含药物M饲料,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实验预期结果:甲类细胞因子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药物M具有疗效。19.研究表明,Ca2+可使生长素向Ca2+含量高的部位运输。现将燕麦幼苗进行如图所示处理,并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请回答:(1)一段时间后,右图中根的生长状况为_____________(向右弯曲/向左弯曲/竖直向下)。为使本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对照组的设置是:将含Ca2+的琼脂块换为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2)若要探究单侧光与Ca2+对根生长的影响大小,在右图的基础上,实验组还应在根的___________(左/右)侧给予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若根_______________(向右弯曲/向左弯曲/竖直向下),则单侧光对根生长的影响较大。(3)若将胚芽鞘水平放置,将含Ca2+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的远地侧,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若胚芽鞘背地生长,则说明_________。〖答案〗①.向右弯曲②.空白琼脂块(不含Ca2+的琼脂块)③.右④.向左弯曲⑤.重力与Ca2+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大小⑥.重力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较大【详析】(1)根对生长素的浓度敏感程度大于胚芽鞘;由题意可知,Ca2+可使生长素向Ca2+含量高的部位运输,在根的右侧放置含Ca2+琼脂块,导致右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根向右弯曲。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Ca2+处理,所以为证明实验结果,对照组应在相同位置放置空白琼脂块,其他条件不变。(2)要比较单侧光与Ca2+对根生长的影响大小,应在根右侧照光。由于单侧光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