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多样的文化,丰富的心灵

【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本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根据高中语文课程设计,选择性必修更强

调专题性、研究性、扩展性。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是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认识所读作

品的地位和价值;撰写读书笔记,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感兴趣的作

家、作品或话题,撰写评论;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

化多样性,提升文化鉴别力。

课标解读: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记述革命历史的文学作

品,这些作品,既是文学,也是历史,在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建议:

(1)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涵。设计有挑战性的

学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

优秀文学作品。

(2)调动学生关于世界历史、地理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促进对外国文学作品中

的社会生活及心灵世界的理解。

(3)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专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阅

读,研讨交流。

【教材分析】

1.在选择性必修上、中两册中,分别设计了一个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单元,本单元学习

外国戏剧和诗歌。这些作品,能充分反映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展

示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表现人类广阔而丰富的心灵世界。通过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

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提升人文素养。

2.教材一共选入了两组五篇课文。《玩偶之家》是“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名作,

作品表现得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社会解放的鲜明立场,及其所开创的社会问题剧样式,

都有着世界性影响;四首外国诗歌,风格多样,各臻其美,让我们领略世界的丰富多彩。

单元构成:任务群、人文主题、写作任务

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写作任务单元文本

《玩偶之家》(节选)

《迷娘》(之一)

“外国作家作

品研习”任务“丰富的心灵”申论《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

《树和天空》

3.文本学习组合:

第一组文本(单课):《玩偶之家》(节选)

第二组文本(群文):《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

【学情分析】

学习基础: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涉猎外国作品不多,又很少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与土

壤,容易断章取义地了解教材中节选的不完整内容,没有习惯和兴趣去读原著,去了解作

者,去拓展一下自己原本就很窄的知识面,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也

无法正确把握,甚至还会产生误解。

学习要求:外国戏剧和诗歌有区别于中国古典诗词曲赋的独特之处。学习过程中,除

了要充分利用历史、地理、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还要通过手机、筛选、

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读书笔记等方式,尝试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差异,理解文化的

多样性,认识文化交流与借鉴的价值。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与内容:

(1)通过研读本单元作品,激发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及其反映的多样文化的兴趣,感受人

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

(2)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作品的主旨,体会对话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思

想主题等多方面的作用;通过对“社会问题剧”这一戏剧样式的探究,初步认识文学的社

会意义。

(3)联系作者创作过程和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比较阅读等多种阅读方

法,自主欣赏外国诗歌作品,探究作品的思想和审美意蕴。

(4)尝试自主探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差异,思考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借鉴的价

值,提升文化鉴别能力,理解多元文化格局。

(5)基于自己的思考,运用相关材料,写作申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学目标第(2)(3)(4)点;

难点:教学目标第(4)(5)点

【教学方法】

研读法

讨论法

【课时内容及备课人安排】1——9课时

第1课时:单元导读;

第2—4课时:《玩偶之家》(节选);

第5—8课时:《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

第9课时:申论写作。

【课时内容及备课人安排】1一一9课时

课时主要内容主要解决的目标、问题备课人

整体感知课,完成

1.把握单元课文基本内容。2.

单兀导读,单兀课

第一课时理解多元文化格局。3.了解不丁鹏

文通读,基础性任

同体式文本的特点。

务。

L了解易卜生、《玩偶之家》

的写作背景及人物和剧情。

2.分析戏剧冲突及其艺术效

果,鉴赏主要人物形象,舞台

《玩偶之家》(节

第二〜四课时说明的作用分析并领悟娜拉出田茂琴

选)

走的原因。

3.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

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

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L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声韵

之美、节奏之美,理解基本感

《迷娘》(之一)情。

《致大海》《自己2.把握四首诗歌的意象特点及宋小萍

第五〜七课时

之歌》(节选)内涵,赏析隐喻、想象(陌生丁鹏

《树和天空》化)等手法。

3.品味诗歌语言特点和情感的

内在节奏,体味诗歌意蕴。

第八课时写作指导课申论张为勤

备用一节机动课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学习任务一:多样的文化,丰富的心灵

第一课时:单元整体感知

【课堂导入】

世界文学长廊中的大量优秀作品,不仅是本民族社会生活的生动反

映,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广泛阅读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可以

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风貌,获取丰富的思想资源,借鉴

多样的表达艺术,丰富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提升语言素养和思想境

界。

【活动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学习目标。

1.戏剧和现代诗歌均是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文本之

一,考查的重点是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诗歌情感、手法、

意象和语言等,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合乎语文学

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

2.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沟通、人性的自由追求等,是近几

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方向。“文化走出去”“美美与共”“个性发

展”也是高考作文的常考主题。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

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活动二】:制作文学卡片,认知文化土壤。

文化背

作者地域生平创作个性文学地位

易卜

歌德

普希

惠特

特朗

斯特

罗斯

明确:

【活动三】:聚焦文体主题,整体把握文本。

篇I=I文体主题艺术手法语言风格

《玩偶之

家》(节

选)

《迷娘》

(之一)

《致大海》

《自己之

歌》(节

选)

《树和天

空》

【作业布置】

分析《玩偶之家》(节选)的戏剧冲突,鉴赏主要人物形象,舞台

说明的作用分析并领悟娜拉出走的原因。

学习任务二:《玩偶之家》(节选)

【教学目标】

L了解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人物和剧情。

2.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鉴赏主要人物形象,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

并领悟娜拉出走的原因。

3.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

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把握矛盾冲突本质,体悟戏剧冲突的艺术效果,分析作品的思想意

蕴,体会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分析作品的“戏剧性”事件、“突转”手法,赏析《玩偶之家》的

戏剧艺术。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张桂梅是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的校长,她帮助1804

名女孩走出贫困山村,进入大学。2020年10月,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

中校长张桂梅再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她反对学生当

全职太太。在采访视频中,张桂梅校长回忆了因学生当了全职太太,而

不愿接受其捐款的故事。这引起网友的争论。女性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

色呢?不着急回答。这节课我们通过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娜拉形象进

一步关注女性命运。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走

进娜拉。

活动一:课前预习效果检测

1.了解作者

易卜生(1828—1906)挪威伟大的剧作家,享有“现代戏剧之父”

的美誉。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

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

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

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小的促进作用。《玩

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被誉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

2.了解背景

两个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女性主义运动的高潮。女性主义运

动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期。这次女性主义

运动是英美等国的妇女争取投票权与公民权的社会运动。《玩偶之家》

的创作稍早于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时期,不过剧作的创作时期已经

是女性主义的萌芽时期了。

回顾二十世纪以前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涉及妇女问题。在这些作品中

不难发现,更多的是从外部的社会原因进行探时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即

认为是社会的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平等。它们通过家庭的内部矛盾把问题

的严重性表现出来,却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源。在易卜生为准备这部戏剧

的创作而写的札记中有如下的话:“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一一这个社会

完全是一个男人的社会,法律是男人写的……”。

当时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平等”,对于家庭中的父权文

化很少触及。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活动二:梳理人物关系、情节

《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戏剧,课文选取的是第三幕,为了更好的

学习效果,老师已提前布置阅读整部剧作,而人物是戏剧里至关重要的

要素,现在请同学在掌握情节概要的基础上,梳理人物关系,按照自己

的理解,用自己想到的图示,画一画,发到班级群里交流分享。

示例:

2.粗读课文节选部分,梳理该部分的情节内容。

示例:

部分起止情节内容

τ⅞^开一"防克向他们点点头,走出去”极力掩饰

“海尔茂(低声)陋得太多了“(娜

第二部分J-真相瞬

拉站着不动。海施⅛⅛开门)”

“艾伦(掖着柳的厅里)太太,您有封信”

第三部分自懒B

一“我一定得自己干。顺我赃要离开你J

第四部分“海尔茂(跳起来)懒什么”一最后一阳十出走

【作业布置】

细读文本,批注文中人物言行前后不一处,细品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情境导入】:

我们知道戏剧演出的时长往往比较短,大部分都在三个小时以内,

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塑造鲜活的人物、反映社会时代问题,就需要在情节

安排、戏剧冲突上进行精心的安排。声誉甚高的《玩偶之家》在情节、

冲突、人物等方面的安排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启今天

的课程。

学习活动:从突转中窥视人物

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

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

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有时也用于文章剧情突然转变。

最早运用于希腊悲剧,亚里士多德说:“突转指行动按我们所说的

原则转向相反的方向”,它是“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发生的。”突转是

由情节结构中产生出来,往往是剧中人和观众始料不及的一百八十度的

突然转变,由此造成强烈的戏剧性。

L思考:课文(《玩偶之家》节选)有哪些突转?

提示:有两个突转。第一个突转是看第一封信后,第二个突转是看

第二封信后。

2.研读文章,从对对方的称呼、话语长短、说话语气等方面分析海

尔茂和娜拉两个人物在两次突转前后的表现,看有哪些性格上的发展与

变化,填写下面表格。

突转突转

比较点人物看信前

(看第一⅜信后)(看第二封信Q)

方对方

的称呼

^⅛sΓ

海尔茂

示例:

突转突转

比较点人物看信前

(看第一封信后)(看第二封信后)

我的小鸟儿、迷人你这坏东西、伪君子、娜拉、老婆、受惊

的小东西、我的娜撒谎的人、犯罪的人、的小鸟儿、我的好

拉、我的新娘子、下贱的女人娜拉

对对方

蝌醐的小宝贝

的称呼

儿、不懂事的孩子、

我的好宝贝儿

托伐托伐~v

话语长长长短

短ɪ长

说话语反问反问(质问)丽(试探)

气疑问(试探)陈述(冷静)陈述(肯定)

3.“戏剧”一词在希腊文里的意思就是“完成的动作”。“演员”

一词就是说“动作的人”。演员的任务就是以“再现人的动作来再现角

色的。”因此,形体动作是戏剧表演的四大要素之一。“它”就像一根

贯穿全剧的线,缺了“它”戏剧就会丧失生命力。在表演中从形体动作

可以最直接的揭示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心里活动,表达人物的思想和

目的。

梳理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动作塑造人物性格的,完成下面的

表格。

突转突转

比较点看信前

(看第T信后)(看第二封信后)

海尔茂的动作

娜拉的动作

示例:

突转

突转

比较点看信前(看第一封

(看第二封信后)

信后)

①亲她的前额①拉住她―①看了几行之后……马上快

②对她看了会儿,把身②惊慌倒退活得叫起来

子凑过去③把出去的②朝着借据瞟了一眼,把借

③跟过来门锁上据和柯洛克斯泰的两封信一

④接着她④走来走去齐都撕掉,扔在火炉里,看它

⑤亲她的前额⑤(门铃响起们烧

来)吓了一跳③向门洞里张望

海尔茂⑥把信抢过④在门口走来走去

的动作来,关上门⑤在桌子那一头坐下

⑦慌忙拆信⑥跳起来

⑦勉强管住自己

⑧伤心

⑨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

手蒙着脸

⑪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

①走到桌子那边①叫起来①换了家常衣服走进来

②(有人敲大门)吃惊②竭力想脱②看自己的表

③心不在焉身③在桌子一头坐下

©(当海尔茂说信箱③走近他一④摇头

有人弄过锁时)急忙接嘴步⑤满不在乎

⑤在窗口④眼睛盯着⑥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

娜拉的

⑥从他怀里挣出来,斩钉他,态度越来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

动作

截铁的口气越冷静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⑦搂着他的脖子⑤不作声,只⑦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

⑧断断续续,哑着嗓子,用眼⑧拿起手提包

低声自言自语⑥睛盯着他⑨从门厅走出去

⑨把披肩蒙在头上……⑦冷静安详⑪“砰”地关上大门

朝着门厅跑出去

4.分析以上两个表格内容,概括娜拉和海尔茂的性格特征。

提示:

(1)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妇女,美丽、活泼、真

诚、勇敢、善良、富有同情心。在识破海尔茂虚伪面目前,她一直生活

在脉脉温情之中,从未考虑过妇女在家庭中的位置问题。但她是位品格

高尚的女子,她忠于爱情,为了丈夫治病,勇敢地假签支票借据,并独

立地还债,为了保全丈夫的名誉而准备自杀。她对林丹太太、阮克医生

抱着真正的同情心,并勇敢和坚强地面对柯洛克斯泰的威胁恐吓,她没

有屈服,而是准备承担一切责任。识破海尔茂虚伪、自私自利的面目

后,她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人格不独立的可悲状况,对于以男权为中心

的资产阶级的道德、法律和宗教产生怀疑并进行谴责,毅然离家出走.

(2)海尔茂是男权中心思想的代表者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传

统观念的维护者。他实质上是一个极自私、多疑、专权、保守、冷酷、

虚伪的伪君子。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待娜拉的态度和待人接物上。在家中

他将娜拉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玩偶,满嘴甜言蜜语。然而一旦他认为

娜拉的行动"危害”到他的名誉地位时,立刻暴露出他的卑劣和自私。

当柯洛克斯泰还回借据,没有任何危险时,立刻又换回原来的面孔。当

他看到用所谓的“爱”的言辞无法让娜拉回心转意时,便搬出道德和宗

教来阻止娜拉的出走,甚至宣扬资产阶级法律的“威力”,企图使娜拉

继续忍受其玩偶地位•他是一个一切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个人主义

者。

第三课时

【情境导入】:

“戏剧冲突的本质或内容,是社会性冲突,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

斗争在戏剧作品中的反映”,那么《玩偶之家》又有怎样的社会性冲

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矛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继续走进

《玩偶之家》。

学习活动:探析矛盾冲突

1、小组合作探究,梳理《玩偶之家》中的矛盾冲突。

明确:

(1)海尔茂和娜拉夫妻之间的冲突。

他们之间的冲突是男权专制思想和女性解放要求的冲突,是围绕妇

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展开的。这一冲突是戏剧的主要冲突,

直接为揭示作品的主题服务。

(2)娜拉的内心冲突。

娜拉一方面阻挠海尔茂看信,另一反面又期待着海尔茂看到信后主

动承担责任。她爱海尔茂,爱自己的孩子,不舍得放弃和离开他们,但

又先打算自杀,最后离家出走。娜拉内心的冲突,既使人物形象丰满立

体,更具魅力,又使得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3)娜拉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体现为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权

思想,与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当行的社会之间的冲突。海尔茂就是

这个社会环境的“人化”,他不能接受娜拉对经济独立,夫妻平等、人

格平等的要求,反映了娜拉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女权思想的压制和束

缚。

2、有西方文学史家评论,《玩偶之家》结尾娜拉出走时“楼下砰

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

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阅读课文,根据梳理出的主要的矛盾冲突,说

说娜拉为什么坚持“出走”;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同学讨论娜拉

出走的社会意义。

提示:

(1)课文节选部分中,主要有两次大的矛盾冲突,分别在第一封

信、第二封信出现后•①第一封信出现后:海尔茂一改先前甜蜜的笑

脸,变得暴跳如雷,大骂娜拉是骗子,是下贱女人;而娜拉则看清了海

尔茂丑恶的嘴脸,开始觉醒。②第二封信出现后共有三次冲突:第一次

冲突:海尔茂以为万事大吉,反过来安慰娜拉,娜拉一声不吭,海尔茂

这时对娜拉出奇的冷静感到害怕。第二次冲突:娜拉换上日常衣服并与

海尔茂进行一次谈话。随着谈话的激化,海尔茂越来越被动尴尬,傲然

的姿态维持不下去了。娜拉明确宣布:“我不爱你了。”第三次冲突,

海尔茂已经处于劣势,他只能用“母亲的义务”“你还是我的妻子”来

要挟娜拉;娜拉的反抗却继续走向高峰,她不仅退还了结婚戒指,而且

离家出走。

(2)娜拉坚持出走的原因:

①因在于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理想的破灭,她发现自己没有被当成一

个真正平等的人来对待,她在家里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等等。②娜拉

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

罪恶社会庄严宣告:首先我是一个人,不是玩偶。她的宣告成为妇女解放

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的

鼓舞作用。

3.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探讨:娜拉出走有什么社会意义?

提示:

易卜生所处的时代是19世纪中后期,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迅速,实力雄厚,而制度的发展却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了

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来说,当时的社会对待女

性和男性是不平等的,女性在家庭中和社会上处于无权地位,常常被视

为男性的附属品,必须依附于男性而生存。在当时的社会中,男性拥有

至高无上的地位,娜拉的出走,解开了资产阶级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

把资产阶级中的夫妻关系、家庭伦理道德、妇女地位等现状明明白白地

展现在读者与观众面前,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玩偶之

家》在人们见惯不惊的日常生活里,极其尖锐地揭露了现代妇女的奴隶

处境,可谓振聋发喘。“关门”这一动作不仅意味着娜拉决然离开海尔

茂这个家,而且象征着娜拉在人生挂念上的跨越,也意味着一种新生活

的诞生,它推动着女性从''玩偶”的身份变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推

动着妇女解放运动向前进。

《玩偶之家》不仅影响着欧洲,还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关于妇女

解放的思潮。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就出现了不少模仿《玩偶之家》的

“娜拉型”话剧,比如欧阳予倩的《泼妇》(1922)、郭沫若的历史剧

集《三个叛逆的女性》(1923-1925)、张闻天的《青春的梦》

(1924)和曹禺的《日出》(1935)等。这些剧中的主人公均具有娜拉

的反抗精神,因而这些戏剧也被称为中国的“出走剧”。此外,这时期

的一些其他体裁的作品中也有“娜拉”的影子,如胡适《终身大事》中

的田亚梅、鲁迅《伤逝》中的子君、茅盾《虹》中的梅女士、叶圣陶

《倪焕之》中的金佩璋、杨沫《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等等。

4.“娜拉出走”是戏剧史上经典的一幕,很多人都曾设想过她出走

后的结局。上次课后作业读了鲁迅在“五四”时期写过杂文《娜拉走后

怎样》,鲁迅持怎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试根据人物的性格逻辑,联

系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提TK:

(1)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

就是饿死了。

“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娜拉走后怎样?一一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

见的。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

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了。还有一个中国人,一一我称他什么

呢?上海的文学家罢,一一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同,娜拉

终于回来了。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看见。除非是易卜生自己寄给

他的。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

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

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

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示例:我不同意鲁迅先生的看法。娜拉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她在家中

的“玩偶”地位,并且觉醒后的她也认识到“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

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她一定会去认识社会,认识

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会生存的技能,不会堕落、饿死或是回

来。娜拉具备出走后走向自立和成功的主观条件:从剧情来看,娜拉有

着刚烈的性格,有敢于质疑法律、宗教的勇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决定了她不会向困难屈服,有勇气战胜出走后的一些困难,努力实现

自己的追求;她聪明而有头脑,有办法解决出走后面临的生存、工作等

问题。同时,娜拉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她不会再回到海尔茂身边做一个

“玩偶”,更不可能堕落而走向肮脏的泥潭。

【课堂延伸】:

2020年10月,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再一次成为大众

关注的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她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作为全国第一所全

免费公办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当时已有1804名女孩走出贫困山

村,进入大学。近日在一段采访视频中,张桂梅校长回忆了因学生当了

全职太太,而不愿接受其捐款的故事,视频中“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

的言论更是引发了网络上关于“全职太太”的热议。对张桂梅校长的观

点,你怎么看?

学习任务三:诗歌联读

第一课时

学习活动一:朗读诗歌,品其节奏

本环节诵读,让学生领会不同时段、国别的作者呈现语言节奏的方

式与特点,为进一步分析音韵、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做一个有效的铺垫。

思考1:你感觉到你读的这首《树和天空》,在诵读层面和其他作

品的差别了吗?

明确:几乎没有押韵;

没有运用复沓这样的手法,造成一唱三叹的感觉;在用语上比较克

制、舒缓。

思考2:其他几首的感觉又怎么样?

明确:歌德的《迷娘(之一)》呈现出一种迷人的气息;普希金的

《致大海》饱含深情,有一种大海般的庄重感;惠特曼的《自己之歌

(节选)》则奔放热烈,无拘无束。

这四首现代诗,作者来自不同的国别,且他们分属不同的时代,对

于语言的呈现方式也各有方式,但是在这种变化中,能感受到不同时代

的人处理语言和情感的方式。很难得,大家明白音韵对于诗歌的情感的

重要性,押韵不仅可以朗朗上口,其实也是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我们

可以从诗歌的声音出发,不断深入地体会其中的情感。

学习活动二:音形结合,捕捉情感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从现代诗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声韵,以

及由两者产生的节奏问题,介入到诗歌的情感体验,由此生成同类型现

代诗的鉴赏方式。

思考1:再次默读文本,并结合下发的“预习提示”对四首诗的音

韵和外形进行分析。

歌德的《迷娘(之一)》依赖于押韵和反复的手法;

普希金的《致大海》有整齐的音节和押g≡;

惠特曼的《自己之歌(节选)》则没有押韵,靠长句形成的气息;

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有些困难。

诗歌的节奏依赖的内容其实不止于押韵和复沓一类手法(这种手

法,大家比较熟悉,说明大家的古典诗歌基础很扎实)。此外断句、顶

针修辞、语言内在的气息,甚至诗人自身内在节奏都可以影响诗歌的节

奏。

思考2:这些外国诗歌翻译过来,也被译者押韵了吗?那么大家对

于音韵有什么感受呢?

《迷娘(之一)》这首诗押的韵是“ang”,好像是一种昂扬的

韵。普希金的《致大海》主要的韵脚有u、eng(ing)、ai、ing、i、

an等,韵比较多,所以情感比较复杂。

翻译的过程往往就是丢失的过程,但是优秀的翻译家一直致力于在

翻译过程中,将原作的语音、情境和情调都呈现出来,这一点很难,押

韵就是这样的一种形式。东西方的押韵形式其实差别还是有的,在以后

的学习中,大家再继续体会。但是在中国的押韵传统中,“江阳”

ang、“皆来”ai、是“萧豪”之响,这是表达高昂雄壮的韵;而“寒

山”an、“桓欢”“先天”之雅,u平声的话,也是属于舒缓雅亮的,

这些都是舒缓而正的情感;“支思”i之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表达

幽怨哀叹的为多。由此,可以感知歌德的那种急切之感;同时也可以感

受普希金低沉中繁复。

思考3:诗行的长短和诗节的外形,对于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有

影响吗?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诗行的转换就是情感的终结,与新的开始,也是节奏变化的一种方

式;诗行的安排有内在节奏的和谐性;诗节的外形比较严谨,内心就比较

严谨;而自由体的诗歌就比较汪洋恣肆,不受拘束。很像古诗中的《梦

游天姥吟留别》。

诗行的长短,也是诗人的呼吸的长短,情感的节律;而诗节的外形

往往呈现诗人情感的变化。同时•,诗行的长短往往决定了情感的走向,

因为每一次短句,可能就是一次意义的转换。

思考4:我们试着将“逃跑或者畏怯是徒然的”,改为“逃跑或者

畏怯/是徒然的",你们是否可以感觉出一些不同?是什么样的不同?

重音不同了,强调点不同了。

理解断句,最为基础的,是从语言层面进行了割裂,而其结果是重

度和强调点发生了偏移。就惠特曼这句诗而言,本身是认识到自我与世

界之间本质的同一性,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遏制,他的情感之流是豪迈

的、冲垮一切的,而中间断开,那种力量也就被破坏了。

思考5:我们阅读《树与天空》,也是有押韵的痕迹的。有哪些?

“边”和“闪”,an韵;“鹏”和“息”,i韵。

an雅致;i是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表达幽怨哀叹的为多。从

这种分析里,其实也是可以体会特朗斯特罗姆写作那种节制和内敛的情

绪的。尤其最后两句“瞬息”(息,i韵)和“绽放”(放,ang

韵),两者在声音上的对峙,几乎可以带来黑暗中烟花绽放般的光彩,

同时能感知这里面带来的内心欢喜与惊悸。

思考6:这首诗在节奏上,还是有其他辅助方式的,再次阅读此

诗,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雨”与“鹏”和“息”,听起来押韵;诗句中重复的内容也会带

来一种舒^的节奏。

首先,明确“雨”与“鹏”和“息”,听起来押韵,实则并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押韵;诗歌内部,重复的词语确实也是一种有效的增加节奏

的方式,比如第一节的“走动”和“走过”,第三句的“它”,都可以

带来一种悠扬的感觉。

【课堂小结】

诗歌艺术一直都是音形意的有效结合,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忽略

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为我们的鉴赏诗歌带来麻烦;而学会这些都是我

们解读诗歌(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的有效办法。而对诗意再进一

步的解读,则要结合意象,感知意境,然后再融入我们的情感体验。这

些内容将在下一节课为大家呈现。

第二课时

《迷娘》(之一)《致大海》联读

学习活动一:结合作者生平背景,把握诗歌的情感。

1.请分别概括《迷娘》(之一)三节诗歌的内容,并指出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节写故国意大利的优美风光。诗人挑选了具有意大利典

型特征的景物,这些都是迷娘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迷娘对故乡浓

郁的思念之情。

第二节写迷娘生活过的房子。房屋宽敞明亮,是典型的意大利式建

筑风格,更是迷娘儿时的美好记忆。大理石立像的凝望和对这位苦命少

女的慰问,将迷娘的思乡之情推向了一个高潮,表达了迷娘对故国深深

的眷恋之情。

第三节写进出意大利的必经之路-险峻、高耸和神秘。迷娘想象返

乡路途艰险却仍要前往,表现她返乡的坚定信念。

2.朗诵《致大海》,快速画出表现作者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句子

且加以概括,体会诗人的感情。

明确:

(1)开篇以“自由的元素”称呼大海,将其与自由联系在起,意

在借对大海的讴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讴歌。

(2)第3节“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直抒胸臆,表达自己

的热爱、向往与矢志追求。“迷惘地徘徊”写追求中经历的艰难与迷

惘;“珍爱”表现诗人对自由的珍重与热爱。

(3)写大海有雄浑浪涛的回声,也有低沉、喑哑的发自深渊的声

音;有黄昏时的幽静,也有“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海的“喜怒无

常”,正是它自由属性的体现。大海的自由和多样的美,引发诗人对自

由和解放的向往。

(4)“凝固的石岸”是阻挡“我”热烈拥抱大海、“让我的诗情

的波澜”尽情抒发的一种力量,可以理解为阻挡“我”追求自由和理想

的一种反动力量。因此诗人说它是“令我厌烦的”。

(5)“被缚住”“想要挣脱开”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理想而不

得的痛苦,“在岸边留下来”也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坚定。

学习活动二:探究深层意蕴

3.如果诗歌主人公情感的倾诉对象是一个人,怎样理解《迷娘》

(之一)中“爱人”“恩人”“父亲”这种人物称呼的转换以及《致大

海》中的“你”在抒情中的作用?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明确:

(1)《迷娘》(之一)中称呼的转换表现出迷娘内心情感的无比

深挚热烈和复杂哀婉。“爱人”出现在第一节,毫无疑问,迷娘深爱着

他;转而称呼他为“恩人”“父亲”,则意味着迷娘对他深深的爱恋无

法实现或难以有结果。“父亲”和思乡之情高度融为一体,使爱情、恩

情、亲情和思乡之情在融合中得到了强化,从而达到深沉含蓄、哀婉动

人的审美效果。

(2)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

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

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4.诗人如此热爱的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你认为象征了什么?

明确:诗人笔下的大海,首先是真实存在的大海,它自由奔放、浩

渺无际,黄昏时分无比幽静,脾气发作时席卷一切,它具有自然界中海

洋的物质形态和各种特性,在诗中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种种感受。但

诗人笔下的大海,又是被人格化了的大海,被诗人赋予了种种情感和精

神,它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对话者,它具有了强烈的象征色彩,它象

征着一种自由的意志,象征着一种永远不屈于任何奴役的生命存在。

第三课时

《迷娘》(之一)《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联读

学习活动一:诗歌意象组合的常见范式学习

诗人创作诗歌时,往往把几个表面上并不关联的意象完全靠心灵的

粘合力,拼并组织在一起,在矛盾交织的境界中,呈现诗人繁复的情

怀,给人以新奇的审美体验。正如莱希特《论实验戏剧》中如是说:

“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

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

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

1.派生式组合

在意象组合系列中,从一个意象演化出另一个意象,层层蜕变,辗

转相生。这一过程,自由联想起着催化和促发的作用。

例如江河的《祖国啊,祖国》中有这样一节:

我把长城庄严地放在北方山峦

象晃动着几千年沉重的锁链

象高举起刚死去的儿子

他的身躯还在我手中抽搐……

硝烟从我头上升起

无数破碎的白骨叫喊着随风飘散

惊起白云

惊起一群群洁白的鸽子

在这里,“长城”作为基本意象,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锁链”、

“身躯”的意象都由“长城”派生而出。“硝烟”由“长城”联想而

来,“白骨”、“白云”、“鸽子”又均由“硝烟”依次衍化而成。基

本意象派生出一系列等价意象(派生意象不是对基本意象的修饰)。这

种从个别到繁复的网络状意象结构,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人民从苦难到

抗争,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浑厚繁重的思绪。这是单纯就长城写长城的

诗所不易做到的。

2.串连式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意象派生不同,它不是从一个意象生发出另一个意象,而是一些

意象按照事物逻辑和情感逻辑串连起来,组成意象链条,以开拓诗歌空

间的纵深。例如裘小龙的《在图书馆里》:

永远缺水的水瓶

终于找到了一处水源,是为了

留给身后,是为了继续前进

大漠,孤烟,无限

“缺水的水瓶”隐喻求知的饥渴,找到了“水源”暗示了人们终于

如愿以偿,然后在过去与未来的历史座标中写事业的艰难一一“大

漠”,意志的高耸一一“孤烟”,以及“无限”美妙的前景。这一系列

的意象有明显的诗意线索贯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象征地表达了人们

求知的热情和理想。这种写法比直白地表露和实写更耐人深思和寻味。

3.并置式组合

意象并置组合并不是说随意把一些意象放在一起就可以了,这意象

和意象之间应该有感情的关联,应该有个连接点。是靠一个连接点把它

们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矛盾交织的境界中,呈现诗

人繁复的情怀。例如舒婷的《思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浆橹。

4.迭加式组合

一个意象投影到另一个意象里,两个意象迭印而产生一个新的意

象。正如赫尔姆所说:“两个视觉意象构成一个视觉和弦,它们结合而

暗示一个崭新面貌的意象。”而这个新意象又不完全丧失两个原意象的

特征和功能。例如顾城《眨眼》中的一节:

红花,

在银幕上绽开,

兴奋地迎接春风,

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片血腥

这有点类似庞德的《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

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一一杜运燮译),由“面

孔”幻化为“花瓣”。不过它隐没了幻化过程。此处由“红花”幻化为

“血腥”,两者同在,相互迭印,彼此闪映,这就造成了一个外美内丑

的新意象,同时暗示了它们的内在转换。正是这错误年代产生的“错

觉”,寄寓了诗人对时代错误的谴责,意蕴十分深远。

5.对比式组合

这种组合的意象之间在语义或感情上是相反和矛盾的,它是通过意

象之间表层的对立冲突,表现深层意义上的相互碰撞、冲击、交叉、甚

而融合而产生情感张力,使读者在矛盾情境中寻求更深刻的“真”,在

对立中达成统一的意境。

如:李白的“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分别用年少,年老,时

间上的对立统一。又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分别用

贪富两个对立意象来对比表达。

学习活动二:探究意象组合的艺术效果

问题1:细读《迷娘》(之一)、《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

空》三首诗,梳理诗中的意象,探讨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的组合,形成

情感的起伏流动、审美的新奇体验的。

作品主要意象组合方式意境特点艺术效果

《迷娘》

(之一)

《自己之

歌》(节

选)

《树和天

空》

明确:

作品主要意象意象特点组合方式艺术效果

《迷娘》

(之一)

《自己之

歌》(节

选)

《树和天

空》

学习任务四:申论写作指导

学习活动一:学习申论写作

1.什么是申论

“申”是申述,“论”是议论,“申论”,就是要求作者就特定的

材料、事件或者问题进行陈述、说明、概括,并据以发表见解,论

述理由,推断逻辑关系,简而言之,致是“讲道理”,申论一做用

于考查观察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申论的写作方法与议论文存在一定区别,条理必须清晰,切总冗

长,可且申论不是散文更不是美文,不要用华丽的辞藻,切忌观点

模糊或者过激。

2.立意

立意,也就是确立观点,常要做到观点正确、深刻、新颖,紧密结

合材料。

1.首先要避览全篇材料,把握申论考查的主题,做到驾驭材

料。了解该次申论考查的社会问题和背景。

2.紧扣材料.,了解主题想,宏观引领(找到文章分论点),

中观切入(文章分论点要围绕服务于总论点)和微观支撑(分论点

如何展开)。

3.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对文章进行布局谋篇。在申论阅卷过程中,

第一眼看的是观点是否准确,第二就是结构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实

际要求,以下是申论文的一般结构。

第一段,直奔主题。

写该次考试观点的意义或重要性,我们写这篇文章,归根结底是为

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所以你前期要有铺垫工作,首先要调“我”

这个观点很重要,所以“我”要解决它,任何一次会议、一篇文章

的意义和重要性等,它不是重点,是为了引出话题,凸显话题的重

要性。

具体内容寻找有两种方法

1.具体有哪些语言可以给大家几个参考:XX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