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04-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江苏南京)(解析版)_第1页
模拟卷04-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江苏南京)(解析版)_第2页
模拟卷04-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江苏南京)(解析版)_第3页
模拟卷04-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江苏南京)(解析版)_第4页
模拟卷04-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江苏南京)(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南京专用)

第四模拟

(本卷共28题,满分6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通过厚赏严罚的制度规范和疏导,成功地把秦国人的尚武民风转化为战斗精神战国期秦国这一变化

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相关()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D.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尚武民风转化为战斗精神"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在军事上的措施是奖励军功,对

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因此战国期秦国这一变化与商鞅变法中对有军

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的措施相关,D项正确;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利于推动地主阶级经

济的发展,与“尚武民风转化为战斗精神"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

于促进农业生产,与“尚武民风转化为战斗精神”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

理与题干"尚武民风转化为战斗精神"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

足矣。"这反映出当时()

A.北方战乱,政局动荡B.少数民族掌握国家政权

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D.南方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D

【详解】东晋后期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

下,农业和手工业等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题目中"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

阜,几乎家给人足"体现的是当时农业发展迅速,D项正确;题目并未出现其余三项相关信息,排除ABC

三项。故选D项。

3.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

河南房用宋代戴弗的歌aiftw元∙∣Hin⅜(MMK

A.发达的城市商业B.丰富的娱乐生活C.先进的农业技术D.繁荣的中外交流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舞、蹴鞠等都属于娱乐生活范畴,共同反映了宋代丰富多

样的娱乐生活,B项正确;材料不能全面反映发达的城市商业、先进的农业技术、繁荣的中外交流,排除

ACD项。故选B项。

4.文物的年代识别十分重要。请将以下文物按出现年代排顺()

①步辇图(2)金奔巴瓶③宣政院印章④契丹鸡冠壶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步辇图反映的是唐朝的历史;②金奔巴瓶反映的是清朝的历史;③宣政院印

章反映的是元朝的历史;④契丹鸡冠壶反映的是辽朝(中原的北宋)的历史。因此,先后时间是①④③②,

B项正确;ACD项顺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5.下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学习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探究的主题是()

清朝在台湾建制

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在西臧设置驻臧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

部重返祖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知识卡片反映的是清朝对台湾、以及西北地区的管理,他探究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项正确;材料与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符,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B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特征,排

除C项。故选D项。

6.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

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不但打开『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1840年-1842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

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

给英国等。因此"此战”是指鸦片战争。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

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排除B项;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

中国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人民解放战争是1945—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

战争,排除D项。故选A项。

7.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炮厂B.开平煤矿C.湖北织布局D.汉阳铁厂

【答案】A

【详解】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

办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企业。

据题干“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制器为先"是指军事工业,江南制造

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A项正确;开平煤矿是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与题意不符,排

除B项;湖北织布局是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汉阳铁厂是在"求富"口

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

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国家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包围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答案】C

【详解】根据"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

进为世界强国之列"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胜了西方国家的军队,大大提升了中

国的国际地位,跃居世界强国之列,C项正确;中国在抗美援朝之前就已经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排

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还没有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包围,更没有能都动

摇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排除BD项。故选C项。

9.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

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B.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时间"20世纪8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此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材料中广

东民间出现大量的小企业,我国的经济得到蓬勃发展,说明了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B项正确;社会主

义工业化建设起步是20世纪50年代,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民间经济的发展,不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

D项。故选B项。

10.下图是钱币收藏爱好者韦伯伯的藏品。这枚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西藏和平解放B.香港回归祖国C.澳门回归祖国D.战略导弹部队建立

【答案】C

【详解】图案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荷花图,象征澳门,而且图上还有"1999年"的信息,根据所

学知识,1999年12月,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因此这枚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

念澳门回归祖国,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与钱币所刻年份不符,排除A项: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图案,而且香港于1997年7月1Il回归祖国,排除B项;我

国战略导弹部队建立于1966年,与钱币所刻年份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国家之大,粮安天下。下列科学家中,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

是()

A.袁隆平B.邓稼先C.钱学森D.屠呦呦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釉型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A项

正确;"两弹"元勋邓稼先探索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增强了中国国防军事力量,排除B项;钱学森为中国航

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排除C项;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

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

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问中国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在美国等国家的操控下,联合

国长期将新中国排除在外,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

次击败了美国"指的是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这是中国外交的胜利,也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或反西方

集团动摇美国威望的胜利,B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1953年,排除A项;尼克松访问中国和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联合国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3.2021年10月16日凌晨零点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

光富进入空间站,顺利完成了首次长期驻留任务。这体现的是我国哪一领域的科技成就()

A.核能利用B.航天技术C.生物工程D.能源技术

【答案】B

【详解】根据"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空间站"可知这是我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所

以体现的是航天技术领域的,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A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B项。

14.“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下列人类文明成果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是()

A.阿拉伯数字B.金字塔C.甲骨文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淤

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

埃及人智慧的结晶,B项正确;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文明,排除A项;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排

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

15.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遗址《掷铁饼者》

A.古埃及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片中的名称"《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掷铁饼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马

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石灰岩的

山岗上,是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

因此,这反映的是古希腊文明,C项正确;古埃及文明的建筑代表是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而非帕特农神庙,

排除A项:古印度文明的文学作品代表是《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而非《荷马史诗》,排除B项;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建筑代表是乌鲁克神庙而非帕特农神庙,排除D项。故选C项。

16.某小组在合作学习时,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佃户、城市自治、大学的兴起等。据

此判断,他们研究的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B.封建时代的亚洲C.封建时代的欧洲D.步入近代社会

【答案】C

【详解】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8世纪法兰克王国确立封君封臣制

,后在西欧普遍存在,另外,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赎买等

方式争取城市自治,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大学纷纷兴起,C项正确;雅典

没有封君封臣制,排除A项;封建时代的亚洲也没有封君封臣制,排除B项;步入近代社会后,大学已经

发展数百年,不能算是兴起,排除D项。故选C项。

17.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

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A."光荣革命"和大化改新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D."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答案】C

【详解】根据题意中的肯定人性和挑战大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16世纪西欧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

运动和海外探索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个性解放核心是人文主义,海外探索主要是航海家开辟到达美洲、

非洲、亚洲的新航线,C项正确;大化改新发生在日本与题意中的西欧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但无法体现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排除B项;英国的光

荣革命发生在1688年是17世纪的事情与题意中的14-16世纪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8.漫画是通往历史的另一扇窗户。下图呈现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再见,巴士底狱》(创作日期:1789年)画面以正在拆除中的巴士底狱为背景

A.法国大革命开始B.《人权宣言》颁布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D.拿破仑帝国建立

【答案】A

【详解】根据"巴士底狱""1789年"可知,漫画体现的是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国王权力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

国大革命开始,A项正确;《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有制宪议会颁布的,攻占巴士底狱与《人权

宣言》颁布无关,排除B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792年,与攻占巴士底狱无关,排除C项;

拿破仑建立帝国是在1804年,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结束后,通过政变组成新政府,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

帝国,与1789年发生的攻占巴士底狱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9.王觉非主编的《近代英国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

动力。”对世界获得这种"新的动力”贡献最大的人是()

A.凯伊B.斯蒂芬森C.瓦特D.哈格里夫斯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为工业革命解决了动力问题,C项正确;凯伊发明飞梭,排除A项;斯蒂芬森发

明了蒸汽火车,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排除B项、D项。故选C项。

20.20世纪初,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推动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战争

的到来。"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指()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B.轴心国集团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三国协约与反法联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

矛盾不断激化,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成立,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

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A项符合题意,A

项正确;轴心国集团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中的两大集团,与题干时间"20世纪初”不符,排除B项;

反法联盟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是二战后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与题干时间"20世纪初〃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1.1919年3月,列宁领导苏俄红军同前沙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组织的军队进行战争并赢得了胜利;1919

年11月,苏俄红军击溃了协约国援助的白卫军;同年,苏俄红军还同在英国支持下的尤登尼奇的白卫军

进行激战并最终获得胜利。上述材料归纳的主题是()

A.十月革命的战争过程B.苏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新生苏俄政权的巩固D.苏俄与沙皇腐朽势力的抗争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这些历史事件都是苏俄成立后,巩固新生苏俄政权的斗争,所以,C项正确;材料叙

述的是苏俄成立之后,与十月革命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苏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排除B项;

材料除了沙皇腐朽势力外,还有外国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

22.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

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

人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新经济政策深得人心D.农业集体化运动解决了粮食问题

【答案】B

【详解】从题干中的时间看,当时美国正经历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中,当时的苏联正

在进行一五计划的建设。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济危机之下,苏联没有影响,特别是苏联通过五年计划在

工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引起美国人的关注,B项正确;经济危机对苏联并未造成破坏,排除A项;新

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当时最吸引美国的是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成就而非农业

集体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23.2022年是欧元正式流通20周年。欧元流通给欧元区带来便利、稳定和繁荣,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标

志。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为进一步推动一体化进程成立了()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欧盟成立后,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成员国公民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D项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

体、欧洲共同体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联合的经济组织,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4.如果为下列史实拟定一个主题,最合适的是()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90年纳米比亚宣布独立

A.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古巴建立革命政府""纳米比亚宣布独立”可知,材料

所述史实都属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的内容,D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

排除A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H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相关,排除B项;

材料不能反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排除C项。故选D项。

25.2022年,"健康码"、"采样码"、"行程卡等与抗疫

相关的电子凭证继续参与我们的生活,让出行统计、采集信息、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这种便捷的抗

疫方式有赖于()

A.航天技术的运用B.信息技术的发展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生物技术的进步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电子凭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等电子

信息技术,B项正确;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与题干电子信息技术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

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民族关系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

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

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摘编自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和吐蕃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这表

明唐朝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1和亲-----------

_文成.主入藏

唐:朝II金城公.主入藏1I叶:蓄

∣821年jE式会盟]

------------1会’盟I---------------

图一:《步辇图》画作表现的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图二: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

的情景图》

⑶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主要举措。

材料三清朝十分重视边疆治理制度的建设。根据边疆蛮夷的特点分别施治

对边疆蛮夷的上层人物加强控制的同时在待遇、名位和礼遇方面加以厚待;在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积极倡

导喇嘛教,发挥宗教聚集人心、教化风俗、绥服边地的作用;在中央设立理藩院,掌管内外藩蒙古、回部;

在北部、东部、西北部、西部边疆设置军府,派将军、都统、大臣等官员监督、管领当地的军事与行政。

(摘编白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⑷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上处理民族关系举措的共同作用.

【答案】⑴变化:由"和亲"到武力反击;原因:西汉初期国力弱小,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2)藏族;"和亲”;开明。

⑶举措: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习俗和习惯;加强和笼络边疆民族的上层;利用宗教来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设立机构进行管理。

⑷共同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平等,各民族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社会的

和谐发展,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等。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由"西汉民族关系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

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可知是"和亲"政策;由"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

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可知北击匈奴。因此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是“和亲”到采取强有力措施(武力

反击匈奴);其原因是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

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取J'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由"《步辇图》画作表现的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的

情景",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

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因此唐朝和吐蕃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是“和亲",这表明唐朝

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3)

根据材料三,由“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知,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习俗和习惯;由"对边

疆蛮夷的上层人物加强控制的同时在待遇、名位和礼遇方面加以厚待",可知,加强和笼络边疆民族的上

层;由“在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积极倡导喇嘛教,发挥宗教聚集人心、教化风俗、绥服边地的作用",可知,

利用宗教来加强对边疆的控制;由"在中央设立理藩院,掌管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杂部;在北部、东

部、西北部、西部边疆设置军府,派将军、都统、大臣等官员监督、管领当地的军事与行政"

,可知,设立机构进行管理。因此清政府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主要举措是,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习俗和

习惯;加强和笼络边疆民族的上层;利用宗教来加强对边疆的控制;设立机构进行管理。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处理民族关系举措的共同作用是,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间的发展;有利于各族

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等。

27.完成表格,回答问题。

(I)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2)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发动的(3)1898年清政府决定创办

"①________"的主张,开办了一些⑤_______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⑧_______,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近代民用企业。试。(9)_______年,清政府发布谕令,

甲午战败后,实业家②________创⑥_______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

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响应,最终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终正寝。

"③________"道路.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915年陈独秀创办《⑩________》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⑦_______》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开启了一场思想文化变革,

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属于全体国民。⑪________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④________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4)请给以上内容,设计一个主题

【答案】(1)①求富;②张骞;③实业救国;④短暂的春天

(2)⑤戊戌变法;⑥武昌;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⑧京师大学堂;(9)1905;⑩青年杂志;⑪胡适

(4)中国的近代化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甲

午战败后,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

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答案为①求富:②张骞;③实业救国;④短暂的春天。

(2)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最

终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故答案为⑤戊戌变法;⑥武昌;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1898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后改名为北京大学。1905年,清政府发布谕令,存在约1300

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启了一场思想文化变革,胡适发表《文学

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故答案为⑧京师大学堂;⑨1905;⑩青年杂志;⑪胡适。

(4)根据所学可知,表格第一列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衣格第二列反映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表格

第三列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教育的近代化,故主题是中国的近代化。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18世纪中后期,英国

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掠夺财富,扩大殖民地。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

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与帝国主义斗争的勇气,促使原来已经存在的亚非拉

民族主义思潮有了新的发展。……不结盟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