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中国色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中国色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中国色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中国色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中国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色——2024年3月各地联考作文金题及导写金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现代文阅读Ⅰ提到“中国传统色彩”,所谓“中国传统色彩”,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中国人情感、心理、性格特征的视觉表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色彩里沉淀的文化意蕴也能让我们去重温古老的智慧,去品味多彩人生、多彩中国……请结合材料,从下面两个写作方向中选定一个完成文章写作。(1)介绍一种颜色,并结合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谈谈你对这种颜色的认识,以及这种颜色所引发的思考与感悟。(2)人生因多彩而丰富,中国因多彩而美丽,作为青少年的你,希望能为人生、为祖国添加哪些色彩?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立意:以青春之我,绘就多彩人生与美丽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意蕴与现代社会的共鸣范文欣赏:《以青春之我,绘就多彩人生与美丽中国》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以青春之我,绘就多彩人生,建设美丽中国。以青春之我,绘就多彩人生,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1955年,44岁的钱学森在回国途中说:“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正是因为钱学森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他才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彩人生需要理想信念来绘就。以青春之我,绘就多彩人生,需要练就过硬本领。“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18岁的谷爱凌和17岁的苏翊鸣凭借精湛的技艺,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两金一银,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过硬本领是绘就多彩人生的基石。以青春之我,绘就多彩人生,需要投身强国伟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过去一百年,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新的征程中,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青年村官秦玥飞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去祖国的山村当一名村官,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致富之路。投身强国伟业是绘就多彩人生的必由之路。“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征途中,唯有以青春之我,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才能绘就出多彩的人生,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心中的中国色伊婷美中国是个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中,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不断倾注着新的色彩,但你要问,中国是什么颜色的,那么我想,应该没有比红色更贴切了。就像孟晚舟所说的:“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深红、桔红、暗红,哪一种红是我们中国的红呢?我想都不是,我们中国的红是优秀的革命战士的血肉染成的红,在鲜艳的国旗上,在深褐色的土地里,在每一片树叶的叶脉里流动。我们永远赞美优秀的革命战士,他们选择革命,选择长征,选择雄纠纠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他们在朝鲜半岛遇难的那一刻,毅然的挺身而出。这是什么啊,这是在我们中国那个最困难的时代,最宝贵的精神,我们中国的颜色也应当是他们的颜色。在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爷爷离开了这个世界,在逝世的前几十天他还在海南的水稻基地忙碌,那个时候的他,已经高龄且身体状况欠佳,一个具有什么样精神的人,才能将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稻谷产量达到世界高峰呢?从以前的几百斤到后来的几千斤,最终成就他的“禾下乘凉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啊,他是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是我们最亲爱的袁隆平爷爷,他的初衷也不过是“让世界人民吃饱饭”,他可敬、可爱,是我们中国五星红旗上那颗闪闪的明星,是我们红色精神的真实写照。在如今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技术封锁、单边主义、贸易战等危胁,在漫漫的科技创新之路上,我们中国依旧人才辈出,他们接替先辈,一步一步,谱写华章,做世界的引领者,做人民的好儿女,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无私奉献,为我们鲜艳的五星红旗,注入更加鲜艳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红,让我们的红色精神传承给子孙后代,遍布神州大地。这是大唐盛世吗?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漂亮的街道,屋顶为什么这么光芒闪耀,华彩的灯光比我们现在的霓虹灯也差不了多少,我向前走去,一个着唐装体态丰腴的女子,头上好像带了纱巾,啊!她突然拉起了我的手,她要带我去哪儿?突然我不知道是在我的脑中还是在我的眼前,闪过一帧帧的画面:“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中国首先研发出5G网络、中国……”我醒了,女人好像对我笑了,我的内心波涛起伏,我的血液像是在澎湃着,我想写下来,于是我拿起了笔,我看到了我颤抖的笔尖。我突然害怕了,我害怕我这贫瘠的语言,根本不足以诉说……我想,不必说,于是我决定就此写下句号,但是我们中国的故事仍在继续。评语:新时代的青年,时代意识责任感非常强烈。创新时代的典型事件,创新人物的典型榜样时时闪现,无一不是在向读者展现一代新人的时代意识责任感。这种时代责任感又来自哪里?作者又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考,认为来自中华优秀儿女的革命精神---中国红。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做时代的创新者创造者,奏响时代的主旋律。作者把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极富有思想性。备用素材:中国的色彩中国红赋予红色经典新时代气质原创音乐剧《闪闪的红星》,经过平均年龄低于25岁的90后、00后创演班底重新演绎之后,焕发了不一样的艺术光彩。《红星歌》《映山红》这些朗朗上口的歌曲,让观众在剧场中完成了一次深情的怀旧之旅,接受了一次红色经典的精神洗礼。《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展现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体现出一种一心为民、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其中所表现的军民之情、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所蕴含的纯粹而高远的艺术境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德育素材。红色经典不只有一种面孔,随着时代的发展还需要重新焕发活力,即通过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针对当下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红色经典浸润童心,陪伴他们成长,进而逐渐养成在挫折面前顽强不屈、在追求真理时无所畏惧、在价值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勇于担起社会责任的优良品质。半条棉被,一心为民《半条棉被》是一部红色革命主题影片,根据汝城县沙洲村“半条棉被”真实事件改编,表达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影片讲述了红军在条件艰苦的长征途中,毅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棉被剪下一半给老百姓,帮助老百姓安然度过艰苦岁月的温暖故事。半条棉被原为一条喜被,一条喜被代表一辈子,寄托主人的美好愿景。不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家不保,小家不安。这条喜被的命运与主人董秀云的命运重叠在一起。董秀云改造喜被,用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体现了她舍小家而保大家的家国情怀。董秀云将一条被子剪成两半,一半是约定,一半是思念,见证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军民鱼水情,是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团结人民的真实写照。半条被子的温度流传至今,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热爱人民、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生态绿国家公园:生态高地也能成为经济洼地近日,我国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广为人知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不同,国家公园在国内仍属新鲜事物。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最高层级,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聚合了自然生态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这一功能属性决定了必然要采取最严格的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公园排斥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建设国家公园,不是为了营造一片与世隔绝的原始丛林,而是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久居于此的老百姓世代以林为生,建设国家公园,不能只实行高压保护,而罔顾他们的利益与生计。需要强调的是,挖掘国家公园背后的经济价值,绝不等同于以占有和消耗自然资源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开发模式。在生态红线下,探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应有之义。大熊猫喜提“降级”,生态保护还在路上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广泛协商、凝聚共识,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对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人工繁育扩大种群,并最终实现放归自然。白皮书显示,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此外,中国还针对德保苏铁、华盖木、百山祖冷杉等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抢救性保护,112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荣耀金全球仅4国掌握的技术——中国人造太阳迎来突破2020年12月4号,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的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成功实现了首次放电。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的相关技术,是我们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2021年5月28日,中国“人造太阳”又迎来新突破,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与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打破了世界纪录。在原纪录中,1亿摄氏度中等离子体运行只有20秒。由此可见,我国这一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毫无疑问,有“人工太阳”之称的EAST已经成为我国又一大国重器,有望带领人类实现能源自由。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中读懂中国未来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季,都只是历史中的一个个切面,但正是在时间的点滴沉淀与奋斗的持续累积中,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光明未来迈进。从当年的积贫积弱到现在的国强民富,从曾经“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如今神舟13号遨游太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过去一百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今天,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古典墨用“中国节日”打开传统文化之美2021年10月13日晚,2021年度“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收官之作《重阳奇妙游》在河南卫视播出。节目延续“网剧+网综”的表现手法,以不同历史时期重阳节习俗的演变为主题,趣味讲述重阳节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