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一特点分析新高考命题特点解读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突破复习_第1页
专项一特点分析新高考命题特点解读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突破复习_第2页
专项一特点分析新高考命题特点解读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突破复习_第3页
专项一特点分析新高考命题特点解读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突破复习_第4页
专项一特点分析新高考命题特点解读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突破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一特点分析——新高考命题特点解读特点01情境丰富多样,贴近生产生活命题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要多维度地创设命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专门提到生产生活情境。近几年来历史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应对新情境和解决现实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真题应证应证1(2023·北京卷·7)1944年,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召开第一届“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大会”。评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英雄39名。邓小平在大会上指出:“今年机关、部队自己生产两月或三月的食粮和全年的菜蔬,还要依靠自己生产来贴补油盐,计算起来,减轻了人民十万石公粮的负担。如果把办公杂支和节约统统计算起来,大约减轻了人民二十万石公粮的负担。这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这一材料反映出()。①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明显效果②敌后抗日根据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劳动英雄与杀敌英雄同样受到尊重④根据地为反“围剿”做好了物资储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真题点拨本题以邓小平在第一届“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大会”上的讲话内容来创设生产生活情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为渡过难关,巩固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支持敌后长期战争,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A应证2(2022·江苏卷·12)浦东新区居民在199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中粮食、蔬菜的开支从几年前的50%降到现在的30%左右,而瓜果以及消闲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该地区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B.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C.中国入世影响百姓生活D.经济特区建设成效显著真题点拨本题以20世纪末浦东新区居民生活的变化来创设生活情境。当时浦东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作出的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有重大关联答案A仿真模拟1.(2023·广西二模)先秦时期,农事活动的周期性催生了一年四季的“四时”观念,国家根据“四时”观念指导、安排农事活动,甚至政治行为也要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作出让步,接受四时节律的制约,“以时序政”“依时行政”。由此可知,“四时”观念()。A.限制了先秦君主的集权统治B.影响了早期国家的政治塑造C.起源于顺应自然的哲学传统D.蕴含着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的政治行为受到四时节律的影响,反映了“四时”观念影响了早期国家的政治塑造,故B项正确;先秦时期君主的集权统治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国家的政治行为会受到四时节律的影响,反映了先秦国家重视农事活动,但不能体现“四时”观念起源于顺应自然的哲学传统,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先秦国家重视农事活动,但不能体现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2.(2023·广东广州一模)1849年,俄国在北京正式建立地磁气象台,观测北京地区气象;1872年,法国在上海创建徐家汇观象台,除观测地面气象外,还为外国航船提供预报天气、风向的服务;1897年,日本在台湾建立多个测候所。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A.中国彻底丧失国家主权B.西方国家加速侵略中国C.洋务运动取得较大成效D.中国通信工具的近代化答案B解析根据“除观测地面气象外,还为外国航船提供预报天气、风向的服务”等信息可知,西方国家设立气象台是为其侵略提供服务的,B项正确;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彻底丧失国家主权,排除A项;西方国家设立气象台,不是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果,排除C项;气象台是负责天气分析、预报的,不是通信工具,排除D项。3.(2023·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下图是画家程十发于1956年5月创作的《歌唱祖国的春天》。该画工笔重彩,描绘的是上海近郊农民农闲时聚在一起,听一位老妈妈放声歌唱的画面。该作品()。A.体现了传统中国画写意传神的特点B.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表现了艺术家歌颂时代的热情D.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精神的赞美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作品是1956年程十发在“双百”方针指引下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歌颂,C项正确;该画注重色彩的运用,并未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排除A项;1956年年底,我国才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民歌唱祖国的信息,并未体现作者对农民劳动精神的赞美,排除D项。特点02材料及设问新颖,凸显创新理念命题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的高考命题要求中,都提出要优化试题的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开放性试题以其良好的情境设计和灵活的考查思路,逐渐成为落实各学科素养考查的重要手段。”开放性试题具有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事物的特质,注重分析历史过程而淡化历史结论。近几年新高考的开放性试题中的材料及设问呈现灵活多变的特点。真题应证应证(2022·北京卷·20)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文献史料①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②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1917年④《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⑤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⑥《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⑦《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⑧《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⑨《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⑩《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⑪《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1919年⑫《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⑬《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⑭《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其他资料⑮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⑯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材料二探究主题甲华工赴欧的原因乙英法对华工的态度丙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丁一战后华工的境遇(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真题点拨本题以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和探究主题为切入点创设试题情境,要求考生对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任选主题说明选题意义,考查考生史学研究和史料实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开放性,难度偏高答案(1)分类:①③⑬是官方档案;②⑧是书信;④⑥⑦⑨⑩⑪⑫⑭是报刊报道;⑮⑯是个人著作;⑤是民间口碑资料。(2)主题:华工赴欧的原因。意义:研究一战期间华工出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20世纪前期的世界和中国;辩证认知北洋军阀政府的内政外交;深化对国际竞争中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性的认知;了解现代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提纲:1.一战爆发与进程;2.英法招募华工;3.华工出国;4.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参考资料:①②③⑤⑦。仿真模拟(2023·山东枣庄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洪武年间,朝廷规定赋税征收及民间交易只能使用宝钞,但是学者研究与统计的明代前期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中使用通货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时间契约张数使用通货类别和数量洪武年间8宝钞7,银1建文年间1宝钞1永乐年间16宝钞15,布1宣德年间17宝钞4,布11,稻谷2正统年间48布29,稻谷2,银17景泰年间12布2,银10天顺年间7银6,稻谷1成化年间32银32弘治年间14银14——摘编自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材料二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户部奏准:“江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各项差役,遂(逐)一较量轻重,系力差者,则计其代当工食之费,量为增减;系银差者,则计其扛解交纳之费,加以增耗。通计一岁共用银若干,照依丁粮编派。……如有丁无粮者,编为下户,仍纳丁银;有丁粮者,编为中户;及粮多丁少,与丁粮俱多者,编为上户,俱照丁粮并纳,著为定例。”——摘编自[清]嵇璜《钦定续文献通考》作为历史观察者,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以“明代的通货与赋税制度变革”为题写一份简要的观察报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答案信息提取:①明初朝廷通货制度的信息:规定流通货币是纸币。②民间通货使用的信息:民间交易时布、稻谷、纸币与白银并用;通货逐渐以白银为主。③明朝中后期赋税制度变革的信息:“一条鞭法”的推行,赋役和杂征合一,征收银两。(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历史阐释背景:从纸钞滥发,以致失去信用的角度作答;从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作答;从对外贸易带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角度作答;从朝廷适应现实,考虑征收赋税的便利性的角度作答;从朝廷税制改革及其内容的角度作答,如“一条鞭法”的特点。影响:从税制变革的意义的角度作答;从法定货币变革的角度作答,如白银成为通用法定货币;从对商品经济影响的角度作答;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作答;等等。(积极性)从百姓负担依然沉重的角度作答,从没有体制突破的角度作答;等等。(局限性)启示:社会经济变化推动通货和赋税制度变革,政府的政策又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03渗透史学素养,凸显学科特色命题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考生密切关注史学前沿问题,学会合理运用史学理论,培养基本史学素养。基本史学素养主要包括史料鉴别、史学研究方法、历史评价、史观运用以及史学常识等,意在培养考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理解的能力,帮助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真题应证应证1(2022·湖北卷·1)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真题点拨本题通过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的关系来创设试题情境,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方法,要求考生结合史学研究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分析答案C应证2(2022·辽宁卷·5)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历史现象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真题点拨本题通过宋代诗句与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来创设试题情境,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以诗证史,要求考生结合诗句的含义来解读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答案A仿真模拟1.(2023·安徽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联考适应性测试)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20任商王盘庚迁都,商朝在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23任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虽然盘庚、武丁贡献较大,但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亡国之君商纣王相对而言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脱节C.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虽然商王盘庚和武丁在位时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亡国之君商纣王受到的关注相对而言却更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商纣王是古代亡国之君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历代君主统治的反面教材,所以后人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会对商纣王给予更多的关注,说明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2023·浙江温州二模)对于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联,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有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的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向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法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过去本身。下列符合重构论观点的是()。A.历史事实在某些人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B.历史中存在的无论何种模式,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C.历史学家仅能书写文学文本,而非真相D.历史学家做不到像一面虚己以待的镜子那般的客观中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重构论认为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研究要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所以历史中存在的无论何种模式,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B项正确;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排除A项;“历史学家仅能书写文学文本,而非真相”的表述过于绝对,重构论认为历史学家的研究要“逼近历史的实在”,所以可能会揭示部分历史真相,排除C项;“历史学家做不到像一面虚己以待的镜子那般的客观中立”符合建构论的主张,排除D项。特点04强调五育并举,坚持全面育人命题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是指由德、智、体、美、劳五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其中德育、智育、美育为心理层面的教育,体育是生理层面的教育,劳育是实践层面的教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各自又相对独立、不可替代、缺一不可,所以当代中国教育主张五育并举。近些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突出对德育与智育的考查,合理引导体美劳教育,加大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健康观念和劳动精神的考查力度,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真题应证应证1(2023·海南卷·14)上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A.艺术作品带有时代印记B.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真题点拨本题通过清代的《升平乐事图》来创设命题情境,考查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需要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代《升平乐事图》描绘的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在图中可以看到“魁星”在“鳌”上站立,寓意独占鳌头,体现了科举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答案B应证2(2022·湖南卷·16)大卫的《贺拉斯三兄弟的宣誓》(下图)是美术史上的杰作。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古罗马贺拉斯三兄弟在征战前向父亲壮别宣誓的情景。该作品的风格属于()。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真题点拨本题通过大卫的绘画作品《贺拉斯三兄弟的宣誓》来创设命题情境,考查新古典主义绘画的风格,要求考生掌握近代以来各美术流派的特征答案A仿真模拟1.(2023·湖北十一校二联)都铎王朝时期的休闲娱乐活动种类繁多,宗教节日和庆典减少的同时,诸如戏剧、阅读、音乐和舞蹈等文娱休闲活动受到各阶层的欢迎,逐渐兴盛。体育休闲活动增多,骑士比武、射箭的传统被延续,网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也很盛行。这一现象的出现()。A.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B.突破了社会等级的限制C.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D.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都铎王朝时期的休闲娱乐方式既延续了宗教节日和庆典、射箭等传统活动,又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产生了新变化,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故C项正确;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当时未发生工业革命,排除A项;戏剧等娱乐活动有利于打破阶层的限制,但社会等级仍然存在,排除B项;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与政治民主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2.(2023·江苏模拟)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将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实践,1424年(一说1423年)他开办了一所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在这里维多里诺倡导自由教育,践行体育、德育、智育并重的课程观,特别重视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差异。其教育思想()。A.突出了理性主义的教化作用B.意在抨击教会引起社会共鸣C.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时代内涵D.体现了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答案C解析材料“维多里诺倡导自由教育,践行体育、德育、智育并重的课程观,特别重视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差异”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重视人的价值,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时代内涵,C项正确;理性主义出现于17、18世纪,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抨击教会,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排除D项。3.(2023·辽宁丹东模拟)北洋政府时期,体育运动会被大力推广。1921年,《申报》在“远东运动会特刊”序言中提到“国家之强弱,由于各个人之强弱,积弱而成也。故欲强国家者,必先强其国家内之各个人”。这说明此时体育运动()。A.与时势相结合 B.受到社会普遍推崇C.注重个人价值 D.是重振国威的根本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21年,《申报》在‘远东运动会特刊’序言中提到‘国家之强弱,由于各个人之强弱,积弱而成也。故欲强国家者,必先强其国家内之各个人’”可知,此时体育运动与时势相结合,强调国家的强弱与个人的强弱息息相关,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众的态度,无法得出此时体育运动受到社会普遍推崇,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注重个人价值的内容,故C项错误;“是重振国威的根本”一说过于夸大,故D项错误。特点05突出跨学科命题,培养跨学科思维命题依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部指出,在发挥单一学科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发挥学科间的育人功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跨学科命题是指命题者在坚持历史学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综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命制出跨学科的综合题,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学科的视角以及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从近几年的历史高考卷来看,跨学科命题的趋势已经渐趋明显,主要表现在跨学科命题所占分值总体呈现递增趋势,所跨学科类别不断增多,从传统相关学科向其他学科转变,跨学科试题的题型也由最初的单一学科交叉向多学科交叉转变。真题应证应证1(2022·北京卷·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面示意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真题点拨本题属于历史与地理学科地图相结合考查的试题,通过地图创设命题情境,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渗透了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应证2(2023·广东卷·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真题点拨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之说,语文中含有历史,历史中体现语文,高考试题中历史和语文的结合最为紧密。本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中文言文的含义,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答案A仿真模拟(2023·全国百校七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表反映的是16—18世纪中西方部分科学家及其成就。西方中国伽利略(1564—1642),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1609年,他又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李时珍(1518—1593),著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收录诸家《本草》所载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