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课标要求】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知识梳理】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背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阶段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3.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1)英德矛盾: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2)法德矛盾: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对殖民地的争夺;(3)俄德矛盾:摩擦,关系不断恶化;(4)俄奥矛盾:争夺,使其成为欧洲“”。4.20世纪初,欧洲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形成①概况:英、法、俄组成;德、意、奥组成。②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事件。2.爆发:年7月,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参战,一战全面爆发。3.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具有非正义性。4.大战进程(1914——1918)主要战线第一阶段(1914年)第二阶段(1915—1916年)第三阶段(1917—1918年)西线(英法军队——德军)(决定性战场)(1)1914年进攻法国;(2)9月,双方在激战,德军失败(德军“”破产)(1)1916年,在战役和战役中,双方均伤亡惨重,两大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2)1916年,英德在海战中,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1917年,和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2)1918年11月11日德、奥(匈)投降东线(德奥联军——俄军)—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南线(奥军——俄军、塞军)战局演变(总体态势)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德奥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大战以的失败而结束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与,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和《》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2)主要内容:①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德国的被战胜国瓜分;②承认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军备;④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保留诸多特权;⑤列强同意将“”“”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2.国际联盟(1)性质:国联是第一个由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3)评价①国联“”的原则,使其失去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②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③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和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要求的运动日益高涨。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根据“施里芬计划”展开进攻。下列国家中属于德军进行牵制作战的是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塞尔维亚2.下列为“某战争进程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入的战役是A.莫斯科会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战役 D.马恩河战役3.“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此文出自A.《国联盟约》B.《慕尼黑协定》C.《租借法案》 D.《联合国家宣言》4.《全球通史》说:“14年以前,欧洲己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5.下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6.《魂断蓝桥》讲述的是1917年的英国,青年军官罗伊撇下未婚妻玛拉奔赴战场,听说罗伊战死疆场的玛拉在失业、饥饿、寂寞和空虚的折磨下被迫沦落风尘。当玛拉在火车站意外邂逅死里逃生的罗伊后,她选择了带着他们的定情信物在初识的地点自杀。这部作品反映了A.一战以后人民的反战情绪B.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C.一战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D.一战使英国经济衰退7.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8.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一年,都想给对方致命打击,赢得战争。这一年,战争的重心重新回到西线。一战中,反映了上述情况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①马恩河战役②凡尔登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俄军攻入东普鲁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阅读“1919年列强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外交磋商表”,此表反映出2月威尔逊提出山东应实行国际联盟托管,遭到日本的当场拒绝4月15日美国国务卿蓝辛提出山东由协约国和参战国共同管理,日本代表以山东情况特殊为理由予以拒绝4月16日威尔逊改为由5国共管,日本以不加入国联相要挟,美国考虑到西伯利亚还有美、日干涉军存在,美国需要与日本合作,向日本妥协此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早有密约,英、法、美一齐向中国代表劝降A.日美之间的矛盾成为列强间主要矛盾 B.华盛顿会议是一次弱肉强食的分赃会议C.国际联盟已经被英法两国间接控制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并不排斥妥协10.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位代表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是①凡尔赛体系隐含着诸多矛盾②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③这位代表站在苏俄的立场上思考问题④战胜国之间的根本矛盾没有完全消除,反而增加了许多新矛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5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奋,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艾伯特总统、谢德曼总理等人,都以激烈的词句抨击和约。但是,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战胜国出于私利,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还限其在5天内必须做出答复,否则将诉诸武力。6月,德国政府最终被迫签署和约。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材料二:(一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该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体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德国针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的诉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给中国造成的影响。1.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德军“施里芬计划”中,主要作战对象是先集中兵力打败法国,在会师击败俄国,因此俄国体现的是牵制作战,C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D根据材料中的战争进程可知与一战有关,其中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的组成部分,D正确;ABC均是二战中的著名战役,排除。故选D。3.A根据材料可知,其主要内容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这出自《国联盟约》,A正确;《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其损害了弱小国家利益,排除B;《租借法案》与题干中“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不符,排除C;《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即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阿卡迪亚会议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与题干内容完全不符,排除D。4.D试题分析:材料“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战争的浩劫,失去信心,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反映了一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破坏,人们的信心受损,故D项正确。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项排除。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的问题,故C项排除。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影响5.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一战前巴尔干半岛被称为火药桶,帝国主义国家在这里矛盾尖锐。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项正确;B项发生于1916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欧洲的地位变化,排除C项;D项发生于1919年,排除。6.C根据材料中玛拉的经历可知体现的是战争给人类精神带来的巨大创伤,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人们的反战情绪,A选项排除。民族主义强调的是本民族利益至上,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英国经济衰退的问题,D选项排除。7.B据“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可知,中国劳工为一战协约国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故B正确;列强放松对中国侵略的原因是忙于战争,无暇它顾,而不是由于华工的缘故,故A错误;华工虽然做出贡献,但是不能够改变欧洲格局,故C错误;巴黎和会上,中国并未收复山东主权,故D错误。8.B注意时间和地点(西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不是发生在西线,排除含④的选项,故排除CD项。马恩河战役发生在西线,但时间是1914年9月,时间不符,排除①,排除A。凡尔登战役发生在1916年2月续到12月,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6月到11月,故选②③,故选B。9.D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列强就中国山东问题磋商时发生的斗争与妥协,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在争霸过程中并不排斥妥协,D项正确;日美之间的矛盾成为列强间主要矛盾与“美国需要与日本合作”“英、法等国与日本早有密约”等不符,A项错误;材料与1921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无关,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国际联盟被英法间接控制,C项错误。10.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与会代表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从满怀信心到十分失望,主要是因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其建立的凡尔赛体系隐含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等诸多矛盾,不仅未消除战胜国之间的根本矛盾,反而增加了许多新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