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实践体验活动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新 论文_第1页
运用实践体验活动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新 论文_第2页
运用实践体验活动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新 论文_第3页
运用实践体验活动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新 论文_第4页
运用实践体验活动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新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实践体验活动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的必修课,是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养成强有力的推动力。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拥有实际体验,能够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运用于指导生活,主题涉及到国家、社会、校园、家庭等方方面面,通过鲜明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理解道德,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少年。教材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课与课之间的连接性非常紧密,较为完整的整合了学生生活的情境,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教材的呈现形式更加立体化、多样化。(二)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道德是存在于人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强制履行的道德体现。学生需要道德意识,同时也需要知法懂法,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能够让学生产生道德情感体验,又能够为学生播下法律意识的种子,是融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有效的学习,能够将学生的知、情、行有效整合,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三)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随着青少年犯罪形势的严峻性不断攀升,学生的德育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学生的品德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更关乎民族素质,国家文明的发展。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实施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我们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更应该以道德与法治课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好品德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素养。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授课现状(一)缺少专职授课教师通过对周边几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多为兼职教师,由语文老师兼任,就我们学校而言,全部的道德与法治课都是由兼职教师授课的,在对学科的研究精力和授课的专业性上都有待提高。怎么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大家在进行研讨时,由于没有专业基础,只能创设引导方式,对用怎样的思路去构建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并没有清晰的思路。兼职教师由于主课的压力,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研究中,组建专业化的授课团队,增加专职道德与法治教师,才能让道德与法治学科得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二)教学形式单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德育教育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课程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按照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比例,教师在一节课中需要拓展的内容较多,备课难度较大。大多数实际课堂教学形式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体验不佳。现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都有所调整,但在人物角色的设定、对话、行为等人物形象的设计,都趋于完美,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也只能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形式受限制。(三)学生对课程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得到全面的成长,发展学生的文明素质,但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授课时感到吃力,学生学习时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不仅对课程的整体结构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学生上课前不提前准备课本,经常出现上课不带课本的情况。课本上课后实践作业较多,虽然题目相对简单,大多是让学生查阅资料、与同学合作讨论这样的主观开放性题目,但学生的实践作业完成率却并不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有待提高。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不愿意配合完成作业的原因,对症下药,转变学生对课程的态度,让每一课结束后,能够通过实践作业进行知识的巩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的展开。三、实践体验活动的课程应用(一)教学内容情境化想要让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应该让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联想,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7课《健康看电视》这一课在授课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平时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平时会花费多少时间在看电视上,如果一天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会引发哪些身体不适?就这些话题学生可以展开讨论,谈谈电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怎样重要的地位,自己对长时间看电视有什么想法。当学生能够把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够更深入到体会课程内容想要传达的价值观。(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实践体验创设课堂实践体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实践体验活动。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衣食之源》第8课《白白的大米哪里来》,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体会到农业劳动者的辛劳,尊重劳动成果,结合学生要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这一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让学生分组模拟插秧的课堂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用花泥当作田地,竹签当作秧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插秧。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听完活动介绍,都跃跃欲试。通过简单的实践活动,大家对插秧这一项工作也有了切身的体会,每个人都侃侃而谈,同学们都能想象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辛苦,具体到了插秧时身体哪里会酸,哪里会疼。有了切身的体验,学生的想象更有画面感,如果没有体验活动,那学生的想象就是空想,是不走心的想,在讨论中也会显得被动,因此,适当的课堂实践体验对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教学评价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程书本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评价,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评价是激发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推动力,教师应善于将教学评价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积极发挥引导的作用。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一课《吃饭有讲究》的教学目标中,目标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在教学过程已达成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采取选卫生宣讲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讲述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步骤。活动结束后为小小宣讲员颁发荣誉证书,以生活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认同感,体会到课堂学习内容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道理。四、结语鉴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日常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我们更应该探索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实践,充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把德育及法律知识作为指导生活实践的工具书。实践体验活动是情境式教学的一种方式,为学生构建了生活化的情景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奠定了深入思考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性的教学方式,重视并积极选用实践体验活动式的模式,构建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参考文献:[1]万希燕.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9(7):20-25[2]孙静.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德法融合策略的实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