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_第1页
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_第2页
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_第3页
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_第4页
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3.1双位调节器一、概念:调节器的输出只有两个状态,它不能使被控参数稳定在某个值上。当被控参数下降到下限值时,调节器的输出接通电机电源使电机转动或使电磁阀通电阀门全开。当被控参数上升到上限值时,调节器的输出使电机断电停转或使电磁阀断电阀门全关。当被控参数在上、下限之间变化时,调节器的输出状态不变。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13.1双位调节器一、概念:

调节器的输出只有两个状态,它不能使被控参数稳定在某个值上。当被控参数下降到下限值时,调节器的输出接通电机电源使电机转动或使电磁阀通电阀门全开。当被控参数上升到上限值时,调节器的输出使电机断电停转或使电磁阀断电阀门全关。当被控参数在上、下限之间变化时,调节器的输出状态不变。3.1双位调节器一、概念:2二、实例分析:1.浮子式双位控制系统二、实例分析:1.浮子式双位控制系统3三、特点:

被控参数不可能稳定在某一数值,只能在给定值上、下作小范围的等幅振荡。四、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允许被调参数以一定幅度上、下波动,且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较大,滞后时间较小的场合。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42.双位式压力调节器图5-25YT-1226型压力调节器结构原理2.双位式压力调节器图5-25YT-1226型压力调节器结53.2比例调节器一、概念:调节器的输出P与偏差输入e成正比。P=KP×e,KP为调节器的比例系数。ePttKP,P,则KP大比例作用强。当输入e不变KP,P,则KP小比例作用弱。3.2比例调节器一、概念:调节器的输出P与偏差输入e6二、实例分析:二、实例分析:7三、比例带及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1、引入比例带的原因2、何为比例带PB(比例度δ):比例带PB是调节器的相对输入量与相对输出量之比的百分数。式中:e是被控量的变化量(偏差值);是被控量允许变化的最大范围;P是调节器输出的变化量;Pmax是调节器输出的工作范围。三、比例带及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1、引入比例带的原因8R是量程系数,对于指定的调节器,R为常数;对于单元组合仪表,因采用统一的标准信号,R=1,则PB=1/KP×100%。显然比例带PB与比例系数成反比。

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93、比例带的物理意义:

比例带实际上就是使调节器输出变化全范围时,被控参数变化量占满量程的百分数。若PB=50%,被控参数只要变化全量程的一半,调节器就能使调节阀的开度变化全行程;若PB=100%,被控参数变化全量程的百分之百,调节器才能指挥调节阀的开度变化全行程;若PB=200%,被控参数已变化了全量程的百分之百,调节器才使调节阀的开度变化全行程的一半。可见,比例带越小,在被控量偏差值占全量程百分数相同情况下,调节阀开度的变化量越大,比例作用越强;反之比例带越大,比例作用越弱。3、比例带的物理意义:104、比例带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4、比例带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11四、特点:(1)调节及时,且调节器的调节量随偏差增大以及比例系数增大而增大。(2)一般调节完毕,会有静差出现。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干扰较小,对象滞后较小,时间常数较大的调节对象,此时选PB小些,使静态偏差不致太大,同时又能保证控制过程有足够的稳定性。四、特点:123.3比例微分作用规律ST

控制器的微分作用是指其输出与输入的微分,即偏差变化速度成比例。这样,微分作用可以在偏差变化较快时起到超前控制的作用。但当偏差不再变化时,微分输出将消失,因此微分作用常与比例作用一起形成比例微分(PD)控制器。或3.3比例微分作用规律ST控制器的微分13一、微分调节规律D:1、为何引入微分作用规律:

为了克服对象惯性滞后和容量滞后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引入具有超前调节作用的微分

调节规律。2、何为微分调节规律:a)理想的微分调节规律:调节器的输出与被控参数偏差的变化速度成正比。一、微分调节规律D:14;Td为微分时间。设e=A,当t=0,则∞当t>0,则=0

15b)实际的微分调节规律:b)实际的微分调节规律:163、微分作用的特点:a)具有超前调节的特点;b)具有抑制振荡的效果,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C)最大动态偏差小,调节过程结束得快。d)只适用于惯性较大的系统。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17二、微分器:1、何为微分器:

即比例微分调节,比例带PB=100%。对阶

跃输入,输出瞬时增大到某数值,然后慢慢降

到和阶跃输入相等的值。

P=△X+△X(Kd-1)e-(Kd/Td)t=Pp+PD式中:P—微分器的输出;△X—微分器阶跃输入Td—微分时间;Kd—微分放大倍数。当t=0,P=Kd△X;当t=∞,P=△X。故Kd=Pt=0/Pt=∞二、微分器:182、微分器的微分时间Td测定法:

微分器在阶跃输入信号△X=A的作用下,其输出随时间的变化为:

P=△X+△X(Kd-1)e-(Kd/Td)t令时间常数T=Td/Kd

P

=A+A(Kd-1)e-t/T=Pp+PD

当t=0,PD=A(Kd-1)当t=T,PD=A(Kd-1)e-T/T=0.368A(Kd-1)可见:微分作用的输出下降了63.2%所需的时间为时间常数T。∴微分时间Td=Kd×T2、微分器的微分时间Td测定法:19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203、不同时间常数下的阶跃响应曲线:T1>T2>T3微分时间Td表征微分作用的强弱,当T大,Td长,微分作用强;反之Td短,微分作用弱。3、不同时间常数下的阶跃响应曲线:T1>T2>T321三、比例微分调节规律PD:1、概念:

理想的比例微分调节规律,其表达式为:式中:Kp—比例系数;Td—微分时间;de/dt—偏差的变化速度;比例微分调节器的输出等于比例作用的输出和微分作用的输出之和。比例度和微分时间是比例微分调节器的两个重要特性参数。其大小反映了比例作用和微分作用的强弱。三、比例微分调节规律PD:222、微分时间Td的物理意义:

设输入偏差为等速信号:e=V0t;V0为常数。

=Kp(V0t+Td×V0)=Kp×V0×t+Kp×Td×V0=Pp+PD

当t=Td,Pp=PD,P=2Kp×V0×Td微分时间Td的物理意义:在等速偏差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比例微分调节器的比例部分的输出变化量增加到等于微分部分的输出变化量时,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微分时间Td。2、微分时间Td的物理意义:23eV0tt

PP=Pp+PDPp

PD

t

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243、微分时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由于微分调节规律具有超前调节的作用,能有效地克服干扰引起的被控参数变化趋势,抑制系统发生振荡。故微分作用的适当引入可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最大动态偏差变小,过渡过程时间缩短,在保证同样稳定性前提下,可适当减小比例带,静态偏差也相应减小。

若Td过小,微分作用弱,系统质量改善不显著。若Td过大,微分作用强,反而引起小幅度振荡。若Td为零,无微分作用,只有比例作用。3、微分时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25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263.4比例积分调节规律一、积分调节规律I:1、概念:调节器的输出P与偏差输入e

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P=KI∫edtKI

为积分速度。从上式可看出,调节器输出信号的

大小不仅取决于偏差输入信号的大小,而

且主要取决于偏差存在的时间长短。只要

有偏差,尽管偏差可能很小,但它存在的

时间越长,输出信号就越大。

3.4比例积分调节规律一、积分调节规律I:27

当调节器的偏差输入e为常数A时:P=KI∫edt=KIAtePtt只要偏差存在,积分调节器的输出是随着时不断增大,直到最大值,即输出信号产生饱和。=KIe

可见,只要偏差存在,调节器的输出就会变化,只有e=0,输出信号才不再继续变化,执行器才停止动作,系统才能稳定不来。当调节器的偏差输入e为常数A时:282、实例分析:2、实例分析:293、特点:a)积分调节完毕,能消除被控参数的静差。b)积分调节作用比较缓慢。c)积分作用的引入,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最大动态偏差较大,调节时间增加。d)积分调节规律,容易使调节器输出产生饱和状态。

总之,积分调节规律动态性能差,在实际系统中极少单独使用,主要被用来作为辅助调节规律,以消除静态偏差。3、特点:30二、比例积分调节规律PI:1、概念:即具有调节及时的比例调节规律,又具有消除静差的积分调节规律。P=Kp(e+KI

KP为PI的比例系数;Ti=1/KI为积分时间。若输入幅值为A的阶跃偏差信号,e=A,则:P=KpA+At=Pp+PIePtt二、比例积分调节规律PI:312、积分时间Ti:P=KpA+At,当t=Ti,Pp=PI

积分时间的物理意义:给比例积分调节器输入一个阶跃偏差信号,当积分部分的输出等于比例部分的输出时,所经历的时间就是积分时间。Ti越短,积分作用越强;Ti越长,积分作用越弱。若Ti为无穷大,则表示无积分作用,调节器变为纯比例调节器。2、积分时间Ti:3253调节器及其调节规律解析333、积分时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3、积分时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344、特点:

即具有克服干扰的立即性,又

具有消除静差的能力。但由于引入积分调节作用,会一定程度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延长过渡过程时间。4、特点:353.5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一、概念:

把比例、积分和微分调节规律组合在一起,可构成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PID。其数学表达式为:

=Pp+PI+PD

式中:Kp、Ti、Td分别为PID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PID调节规律仍以比例调节规律为主,吸取积分调节规律能消除余差,微分调节规律能实现超前控制的特点,是当前最完善的调节规律。3.5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一、概念:36二、PID调节器的输出特性:二、PID调节器的输出特性:37三、PID调节器的特点:综合了各类调节器的优点,因此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四、PID调节器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象容量滞后和惯性滞后较大,负荷变化较快,不允许有余差的情况。三、PID调节器的特点:38三、NAKAKITA型PID调节器位移平衡收缩靠近三、NAKAKITA型PID调节器位移平衡收缩靠近39位移平衡远离测量作用=比例微分负反馈作用积分作用消除差测量值=给定值位移平衡远离测量作用=比例微分负反馈作用积分作用消除差40微分阀开度小,气阻大,微分时间长,微分作用强积分阀开度大,气阻小,积分时间短,积分作用强偏心比例带调节盘上移开度变化大比例带小下移开度变化小比例带大给定值增大分析微分阀开度小,气阻大,微分时间长,微分作用强积分阀开度大,气41四、通用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结构比较部分放大部分反馈部分四、通用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结构42四、通用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力矩平衡四、通用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力矩平衡43四、通用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力矩平衡四、通用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力矩平衡44四、通用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四、通用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