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教案(附同步练习)_第1页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教案(附同步练习)_第2页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教案(附同步练习)_第3页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教案(附同步练习)_第4页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教案(附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教案(一)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2.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会计算机械效率。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增强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科学的求知欲。3.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机械效率。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家在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机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可供参考:第1种是人直接提着沙子上楼;第2种是把沙子放进桶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第3种是把沙子放进质量较小的袋子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讨论,比较优缺点。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结合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看提沙子过程的视频。思考:(1)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2)无论他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他对什么做的功?(3)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板书:一般来说,必须要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机械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不得不做的功为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为总功。指出:前面实验中,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总功最少。探究点二:机械效率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机械效率=eq\f(有用功,总功)×100%计算公式:η=eq\f(W有用,W总)×100%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一定有η<1。组织学生讨论:(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2)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3)用小数和百分数来表示机械效率,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学生经过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总小于1,用百分数表示更好。多媒体展示例题: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下,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高1m,绳重、摩擦不计。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计算;(2)展示学生解题过程;(3)总结、评价。【板书设计】第3节机械效率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要做的功(2)额外功:我们不需要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总=W有+W额2.机械效率:(1)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2)η=eq\f(W有,W总)×100%常用百分数表示,η<1【教学反思】《机械效率》一节主要讲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功的基本概念,而引入这些物理概念的目的就在于要研究机械做功的问题。一谈到机械做功就不得不谈到机械效率的问题,所以这节课将更多地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上课时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机械的使用就是为了代替人力做功,鼓励学生认真了解和认识身边的机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2.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2.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2.在实验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2.分析得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具准备】刻度尺、钩码、弹簧秤、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m的细绳、斜面、小木块、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老师提出问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滑轮的机械效率?让学生们思考、讨论,提出各自的猜想。现在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二、新课教学探究点:测量机械效率1.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原理:η=eq\f(W有用,W总)×100%=eq\f(Gh,Fs)×100%(2)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甲、乙两个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3)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②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③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实验次数G(N)h(m)W有用(J)F(N)s(m)W总(J)η1234(4)结论:①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②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讨论: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生讨论后得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有:尽可能地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轻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2.如何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1)猜想:①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②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实验器材:斜面、小木块、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3)实验步骤:①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②把小木块用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的高度h;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④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分别铺上棉布、毛巾,重复步骤②。注意事项:①要匀速拉动物体;②拉力要与斜面平行;③及时记录数据。(4)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结论:斜面越陡,越不省力,机械效率越高。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高。斜面的机械效率:η=eq\f(W有,W总)=eq\f(Gh),\s\do5(Fs))。【板书设计】第3节机械效率第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教学反思】本节主要讲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与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初学“机械效率”,往往对这些概念陌生难懂,思维不通、前后矛盾,甚至分析实际问题中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弄混淆。想要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含义以及计算机械效率,就必须使学生分清楚哪部分功是有用功,哪部分功是额外功,或者哪个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哪个力做的功是额外功,哪个力做的功是总功。机械做功以及机械效率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本节课教学设计应当注重更多地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设计注意体现物理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与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教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构效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教学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教学准备】:弹簧秤、小车、长木板、铁架台。【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引导: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效率”这个词,例如学习效率、工作效率等。利用机械帮我们完成任务,也会涉及效率问题。展示人提啥子做功的图片。图片中的各种方法都能把沙子运到楼上,同学们由此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总共做了多少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多少功?各种方法做功是否同样多等问题。]2.引入课题:机械效率。二、新课教学:(一)机械效率1.组织讨论。找出各种方法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用不同方法,人所做的功不完全相同,但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相同的。]2.能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了吗?人对沙子所做的功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对桶、口袋所做的功是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所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分析: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即有用功始终都要小于总功。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公式: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提出问题: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00%吗?分析得出:使用机械时会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必然小于100%。例题: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注意事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实验1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G/Nh/mF/Ns/mW有/JW总/J123结论: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实验2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结论: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四、斜面的机械效率1.阅读“斜面的机械效率”。了解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2.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和记录表格。3.完成实验的实验报告。【板书设计】:第3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器材、注意事项4.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第3节机械效率》同步练习1.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D)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解析】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因此有用功不变,A、B排除;机械效率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不变,机械效率增大,则总功减小。所以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机械的效率越高,做功一定越多B.机械效率低的机械做功少C.使用任何简单机械都不省功D.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是增加滑轮的个数图12-3-73.如图12-3-7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12-3-7A.动滑轮重4NB.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解析】根据F=eq\f(1,2)(G物+G动)得G动=2F-G物=2×10N-16N=4N,所以A正确。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所以B正确。η=eq\f(W有用,W总)×100%=eq\f(Gh,Fs)×100%=eq\f(16N×h,10N×2h)×100%=80%,所以C正确。提升物体的速度快,则做功快,功率大,但效率不变,所以D错误。4.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12-3-8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图12-3-8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解析】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eq\f(1,n)(G物+G轮),n1=2,n2=3,∴绳子受的拉力:F1=eq\f(1,2)(G物+G轮),F2=eq\f(1,3)(G物+G轮),∴F1>F2,乙图省力;∵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η=eq\f(W有用,W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图12-3-95.如图12-3-9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图12-3-9A.45N、50%B.45N、75%C.60N、50%D.60N、75%【解析】①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和地面之间摩擦力为f=45N,∴A处的拉力大小为FA=f=45N。②从图可知,由2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则s=2s物,∵F=30N,f=4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eq\f(W有用,W总)=eq\f(fs物,×F2s物)=eq\f(f,2F)=eq\f(45N,2×30N)×100%=75%。图12-3-106.如图12-3-10所示,工人师傅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图12-3-10A.80%B.62.5%C.125%D.20%7.如图12-3-11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A)A.做的有用功是800JB.拉力F的功率是80W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图12-3-11图12-3-118.如图12-3-12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10s内匀速提升2m,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80__%__,拉力的功率为__100__W图12-3-129.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12-3-13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甲所用的拉力__大于__乙所用的拉力;甲滑轮组的效率__等于__乙滑轮组的效率。(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2-3-13图12-3-1410.小雪用三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12-3-14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4m,若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每个滑轮重为__30__N11.如图12-3-15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地面6m高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为8kg,动滑轮的质量为2kg,工人匀速拉绳子的力为300N。(忽略摩擦和绳重,g(1)工人做的总功。(2)工人做的额外功。图12-3-15解:(1)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6m=12拉力做功:W总=Fs=300N×12m=3600J;(2)∵忽略摩擦和绳重∴W额=(G桶+G动)h=(m桶+m动)gh=(8kg+2kg)×10N/kg×6m=600J12.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12-3-16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cm①1.020.00.740.0②2.020.01.240.0③3.020.01.740.0图12-3-16(1)实验时,用手__匀速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图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71.4__%__。(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0.17__W(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增大__(填“增大”、“减小”或“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