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如图是依据化石残骸复原的原始人类胸像。目前所知,我国境内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蓝田人2.我国古代南北先民都因地制宜地发展出早期的农耕文化。“南稻北粟”,各具特色,这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①山顶洞人遗址②河姆渡遗址③元谋人遗址④半坡遗址。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3.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他赞颂的是()A.神农氏 B.黄帝 C.大禹 D.尧4.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5.如图修建于战国时期,它是一个既能防洪、又有蓄水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项工程是()A.灵渠 B.都江堰 C.六辅渠 D.白渠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制 B.巩固大一统局面C.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D.推行“休养生息”政策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 B.匈奴骚扰 C.儒家思想 D.中央集权8.佛教何时传人我国()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两汉之际9.《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0.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时间和标志是()A.220年曹丕建立魏国 B.221年刘备建立蜀国C.222年孙权称王 D.229年孙权建立吴国11.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朝代是()A.东汉 B.北朝 C.西晋 D.东晋12.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候温暖湿润 B.水稻种植推广C.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D.南方土地肥沃13.月球上有一座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他()A.著有《九章算术》 B.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C.发明了地动议 D.撰写《齐民要术》14.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A.《史记》 B.《诗经》 C.《春秋》 D.《楚辞》15.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制造地动仪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6.材料一赢政26年,皇帝尽兼天下诸侯,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史记》材料二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过秦论》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皇帝”一词由秦王赢政首创,这表明他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2)材料一中的“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这些举措实施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领导这次农民起义的两位起义领袖分别是谁?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帝王之一,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17.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此外,他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请列举两项)?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上述两次改革给我们哪些启示?三、简答题18.春秋战国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的繁荣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言论后来被编成了哪本书?(3)各学派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了什么局面?四、探究与创新题19.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西汉时,谁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通道?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来管理西域?东汉时,谁出使西域使西域和汉王朝的联系更加密切了?(2)“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地方?(3)古丝绸之路连接了哪些文明形态?(4)你认为“古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如图是依据化石残骸复原的原始人类胸像。目前所知,我国境内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蓝田人【考点】北京人.【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北京人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解答】依据所学知识: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其中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北京人.故选C.2.我国古代南北先民都因地制宜地发展出早期的农耕文化。“南稻北粟”,各具特色,这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①山顶洞人遗址②河姆渡遗址③元谋人遗址④半坡遗址。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考点】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注意比较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答】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遗址中有成堆的稻谷、稻秆.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选D.3.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他赞颂的是()A.神农氏 B.黄帝 C.大禹 D.尧【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帝的有关内容,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材料中的“神州轩辕”指的是黄帝,人们给予他“人文初祖”的赞誉.黄帝为中华民族的贡献: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故选B.4.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依据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题干中的“鲁”“晋”是当时西周诸侯国所在地,选择A项;B是秦朝以后;C是尧舜禹时期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如图修建于战国时期,它是一个既能防洪、又有蓄水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项工程是()A.灵渠 B.都江堰 C.六辅渠 D.白渠【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知道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天府之国”的美称.【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有蓄水灌溉功能,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这项工程是都江堰.故选B.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制 B.巩固大一统局面C.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D.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最主要的功绩.首先判断“汉武”是指汉武帝.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统一,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是指汉武帝.汉武帝最主要的功绩是巩固了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作大一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设立太学.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军事上,大规模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统一,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故选B.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 B.匈奴骚扰 C.儒家思想 D.中央集权【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汉武帝在对待儒家思想截然相反的态度.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为了维护统治.【解答】秦始皇、汉武帝在对待儒家思想上态度截然相反.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故选C.8.佛教何时传人我国()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两汉之际【考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分析】本题考查了佛教的传入.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解答】佛教传人我国是在两汉之际.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派人去西域求佛法,东汉明帝时在河南洛阳修建的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故选D.9.《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考点】赤壁之战.【分析】题目给出了“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设问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本题考查了赤壁之战的影响.【解答】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两个经典故事也可判断这次战役是赤壁之战.故选C.10.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时间和标志是()A.220年曹丕建立魏国 B.221年刘备建立蜀国C.222年孙权称王 D.229年孙权建立吴国【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知道222年孙权称王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形成.【解答】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故选C.11.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朝代是()A.东汉 B.北朝 C.西晋 D.东晋【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晋统一.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解答】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故选C.12.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候温暖湿润 B.水稻种植推广C.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D.南方土地肥沃【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地区开放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故选C.13.月球上有一座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他()A.著有《九章算术》 B.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C.发明了地动议 D.撰写《齐民要术》【考点】祖冲之与圆周率.【分析】本题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南朝宋、齐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近一千年.故选B.14.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A.《史记》 B.《诗经》 C.《春秋》 D.《楚辞》【考点】司马迁与《史记》.【分析】本题考查《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故选A.15.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制造地动仪【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分析】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解答】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6.材料一赢政26年,皇帝尽兼天下诸侯,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史记》材料二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过秦论》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皇帝”一词由秦王赢政首创,这表明他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2)材料一中的“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这些举措实施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领导这次农民起义的两位起义领袖分别是谁?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帝王之一,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的评价;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赢政首创建立的政治制度.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实施的目的及起到的作用.秦统一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3)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4)本题主要考查对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解答】(1)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2)材料一中的“发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一统”这些举措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将钱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3)据材料二“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可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领导这次农民起义的两位起义领袖分别是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4)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始皇还创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与机构;统一文字、货币与度量衡;建设贯通全国的交通网,他可以称得上是贡献巨大的政治家和功勋卓著的帝王.但是,秦始皇统治残暴,在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徭役繁重,法律残酷,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故答案为:(1)中央集权制度.(2)目的:为了巩固国家统一.作用: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3)陈胜、吴广.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4)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创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与机构;统一文字、货币与度量衡;建设贯通全国的交通网,可以称得上是贡献巨大的政治家和功勋卓著的帝王.但是,他统治残暴,“焚书坑儒”,徭役繁重,法律残酷,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可以从功过两方面评价)17.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此外,他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请列举两项)?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上述两次改革给我们哪些启示?【考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2)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3)本题考查了改革的启示.【解答】(1)由材料“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可知,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所以材料内容描述的是商鞅变法.依据课本内容可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鲜卑指的是鲜卑族,鲜卑族建立了北魏,这次改革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由材料“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可知,北魏孝文帝提出了学汉语的具体改革措施.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又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3)改革是此题的主题因此得到的启示应该围绕改革说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成功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得到的启示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会遇到困难,必须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等.故答案为:(1)商鞅变法.作用:秦的国力聚增;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2)学汉语;迁都洛阳、改穿汉服、改用汉姓、与汉族通婚等.作用:加速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3)启示:改革能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富强;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促进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改革会遇到困难,必须坚持不懈,才能成功.三、简答题18.春秋战国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的繁荣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言论后来被编成了哪本书?(3)各学派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了什么局面?【考点】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分析】(1)本题考查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是《道德经》.(2)本题考查孔子;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3)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