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生物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课件_第1页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课件_第2页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课件_第3页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课件_第4页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不定向性减数分裂Ⅰ前期和后期缺失、易位、倒位、重复双螺旋结构边解旋边复制种群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

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典例1.(2022·浙江1月选考,20)S型肺炎链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D思维延伸(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3)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考点一、基因的本质和表达

一、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归纳总结多练、(2022·山东淄博高三模拟)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S型细菌分为SⅠ、SⅡ、SⅢ……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细菌(RⅠ、RⅡ、RⅢ……)。S型细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R型细菌只可恢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细菌。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对提取物进行不同酶处理→加入到乙菌培养基中培养→检测子代细菌(丙)的类型。下列实验思路与结果预期,能说明细菌发生转化而未发生基因突变的一组是A.甲:RⅡ,乙:SⅢ,丙:SⅢ、RⅡB.甲:SⅢ,乙:RⅡ,丙:SⅢ、RⅡC.甲:SⅢ,乙:RⅡ,丙:RⅢ、RⅡD.甲:SⅢ,乙:RⅢ,丙:SⅢ、RⅢ√D典例2、(2022·广东六校联考)T2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蛋白基因导入T2噬菌体外壳蛋白结构基因的适当位置,使外源蛋白和T2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表达,融合蛋白随子代T2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T2噬菌体表面的一项技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将大肠杆菌换成乳酸菌,实验结果无明显变化B.外源蛋白和T2噬菌体蛋白融合,依赖宿主细胞高尔基体的加工C.若用32P标记外源蛋白基因,在任一子代噬菌体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D.若用35S标记大肠杆菌,则可在子代噬菌体表面融合蛋白上检测到35S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

归纳总结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个噬菌体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进行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该部位是否有放射性,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AA.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B.若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沉淀物b与上清液c均具有放射性C.实验2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具有放射性D.实验1和实验2可说明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B考点:关注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历程(5)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每个碱基都连接一个脱氧核糖。()(6)DNA复制合成的子代DNA一条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量相等。()(1)某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则①为T(胸腺嘧啶)②为C(胞嘧啶),③为脱氧核糖,④为氢键

(

)(2)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DNA复制的场所()(3)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4)同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思维延伸√××××针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深层认识多练、如图为真核细胞内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G+C/(A+T)的值减少而T+C/(A+G)的值增大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BC典例4、(2022·河南百校联盟)如图是DNA复制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其中甲图是复制时形成的复制叉,丙图是复制时形成的复制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丙图可知,DNA复制起点的两侧都能形成复制叉B.由丙图可以推知复制环越大,复制启动的时间越早C.丙图有一个解旋酶参与催化DNA分子中氢键的断裂D.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探究乙图所示的复制方式是否为半保留复制DNA聚合酶解旋酶减数分裂四种脱氧核苷酸归纳总结(1)同位素标记法(必修1P51)(2)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必修254)(3)DNA复制的过程多练、(2021·山东,5)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T-DNA插入到水稻细胞M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个DN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M中只发生一次。将细胞M培育成植株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T-DNAB.N自交,子一代中含T-DNA的植株占3/4C.M经n(n≥1)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A-U的细胞占1/2nD.M经3次有丝分裂后,含T-DNA且脱氨基位点为A-T的细胞占1/2

D(1)正常人的下丘脑神经元中有DNA的解旋与复制。()(2)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个。()(3)DNA复制合成的子代DNA一条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量相等。()拓展延伸√××典例5、(2021·浙江1月选考,22)如图是真核细胞遗传信息表达中某过程的示意图。某些氨基酸的部分密码子(5′→3′)是:丝氨酸UCU;亮氨酸UUA、CUA;异亮氨酸AUC、AUU;精氨酸AG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为亮氨酸B.图中结构②从右向左移动C.该过程中没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D.该过程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核基质中B技能点拨1.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①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②mRNA、tRNA和rRNA都是转录的产物,也都参与翻译过程。③起点问题: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一次,每个复制起点只起始一次;而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基因可多次转录,因此转录起点可多次起始。④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依次读取密码子,最终因为模板mRNA相同,合成的多个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一般是相同的。AA.据图甲推测,叶绿体内膜和外膜的蛋白质含量相同B.图乙中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C.核基因可以与叶绿体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D.图乙中B催化的是转录过程请判断图1和图2哪个属于真核细胞哪个属于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并说出判断理由题后延伸典例6、(2021·山东烟台调研)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这三位伟大的科学家,奖励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上作出的贡献。如图为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技能点拨中心法则典例7、DNA甲基化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活性和表达水平而实现的,DNA甲基化可能使抑癌基因无法表达,从而促使癌症的发生和恶化,如下图所示。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属于表观遗传。研究表明萝卜硫素具有抗肿瘤作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再分裂,故DNA不存在甲基化B.萝卜硫素可能通过抑制DNMTs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C.甲基化若发生在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上,则不会影响基因表达D.DNA甲基化会改变DNA的空间结构,影响DNA聚合酶的作用,使DNA无法复制B归纳总结表观遗传(教材73-74(2022·安徽黄山调研)

某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因电离辐射而发生了5号与7号染色体的断裂,两条染色体断裂后具有着丝粒的两个片段相连接,形成一个双着丝粒染色体,两个无着丝粒的片段相连接形成一个片段,但后者在细胞分裂时丢失。有丝分裂时该双着丝粒染色体可在两个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到细胞两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B.观察该双着丝粒染色体时,可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C.双着丝粒染色体的产生会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D.形成的子细胞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含有的基因类型可能不同C典例分析考点二、可遗传变异和育种题后延伸---判断与思考

√√√××题后归纳突破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

(2022·湖南·高考真题)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B.C.D.A.真题再练C

调查发现黄颡鱼(XY型)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雄鱼比雌鱼生长快2~3倍。在某野生型的黄颡鱼(背部灰黄色)种群中,偶见几条背部黑褐色的黄颡鱼,雌雄个体都有。(1)有人对背部黑褐色黄颡鱼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基因突变,二可能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的结果。请设计一种简单方法来鉴定背部黑褐色黄颡鱼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已证实背部黑褐色黄颡鱼的出现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可选用

进行杂交,并统计子代表现型,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隐性突变,反之则为显性突变。(3)若已知黑褐色黄颡鱼是显性突变所致(B),由于黄颡鱼中雄鱼比雌鱼生长快2~3倍,养殖户希望在黄颡鱼幼年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先用多对野生型的雌黄颡鱼与背部黑褐色的雄黄颡鱼杂交,试推断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养殖户的心愿可以实现。高考预测

将背部黑褐色黄颡鱼的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多对背部黑褐色雌雄黄颡鱼子代均为背部黑褐色通过该实验判断控制背部黑褐色的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性都为背部黑褐色,雄性都为野生型(背部灰黄色)技法链接变异类型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步骤审题---假设---杂交---结论多练(2022·东北师大附中)2019年,袁隆平团队培育的双季稻合计均亩产1365公斤,创下了我国双季稻产量新高。研究发现,水稻7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与水稻产量有关。基因D控制高产性状,基因d控制低产性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E/e的控制,其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某研究小组欲探究基因E/e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让基因型为DdEe的水稻自交,发现其后代表型比例为1∶2∶1,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双杂合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不符合9∶3∶3∶1或者其变式(2)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株7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高产水稻(基因型为Dd),已知水稻至少有1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才能存活。请设计实验探究片段缺失的染色体上含有的是显性基因(D)还是隐性基因(d),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说明片段缺失的7号染色体上含有的是显性基因(D);若后代________,说明片段缺失的7号染色体上含有的是隐性基因(d)。让该7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高产水稻植株自交高产∶低产=2∶1全为高产(3)双季稻中的早稻和晚稻均属于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杂种子一代)因具有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常作为种子直接利用,但是种子只能用一年,需年年制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子代性状不全是所需的优良性状B典例分析①单倍体都不育,其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且一定没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一定可育(

)③“可遗传”等于可育。(

)④如何界定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题后延伸---判断与思考×××

ACD真题再练高考预测某二倍体植物花的颜色与显性基因A的数量相关,含有3、2、1、0个A基因的植株的花色分别为深红色、红色、浅红色、白色。该植物种群有6号染色体缺失1条的单体植株和增添1条的三体植株,单体植株不含6号染色体的花粉败育。用浅红色的单体植株做父本,红色三体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单体植株的成因可能是其父本减数分裂异常B.三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染色体组的数目增加C.若A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则F1不会出现白色花植株D.若A基因不位于6号染色体,则F1会出现深红色花植株C题后延伸(讲义78)如何界定三倍体与三体、单倍体与单体?几种常考类型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技法链接3、已知二倍体番茄的高蔓对矮蔓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连续自交多代后,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接近1/2B.经过程②获得的植株X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二个染色体组C.过程③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应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D.图中筛选过程不会改变抗病基因的频率典例分析AD题后拓展最简便、最快、最准确的育种方案分别是什么?题后归纳(2021·湖南选择考)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1)根据F2表现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__________,

杂交组合①的F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______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概率相等。F1产生各种类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6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真题再练(2)将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秆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秆的记为F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A、a;B、b;C、c……表示基因)。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7∶4∶4

不能Aabb、aaBb不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均产生2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子代均出现高秆∶半矮秆=3∶1,因此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大白菜(2n=20)为十字花科植物,开两性花,是我国常见的栽培蔬菜。自从获得了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大白菜以来,我国大白菜杂种优势的利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选育出许多优良新品种。某育种机构以甲型不育系作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型不育系中,可育株为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2)在F1杂交实验中,父本是______。在大白菜杂交育种工作中,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交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优势是

。(3)在育种实践中还存在乙型不育系,研究人员利用乙型不育系和甲型不育系为材料,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高考预测隐性

从F1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测亲本为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而可育株自交后代全为可育株,所以判断可育株为隐性

母本无需去雄,减轻育种工作量可育株结合甲型不育系杂交实验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雄性不育的遗传假说。假说一:雄性不育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不育基因M对可育基因m为显性;同时存在显性抑制基因T,该基因能抑制不育基因M的表达,当T存在时表现为可育。假说二:雄性不育由同一位点的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MT与m为可育基因,Mt为不育基因;三者的显隐关系表现为MT(可育)>Mt(不可育)>m(可育)。①请依据两种假说,写出乙型不育系中亲代可育株的基因型:假说一_________假说二_________②请在上述实验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对以上两种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考虑实验操作的简易性)____________。实验思路:实验3中的子代可育株自交(或实验3中的子代可育株与实验1中的不育株进行杂交),统计后代育性及比例实验结果和结论:后代可育株∶不育株=13∶3,则假说一成立(或后代可育株:不育株=5∶3,则假说一成立);后代全为可育株,则假说二成立(或后代可育株∶不育株=3∶1,则假说二成立)MMTtMTMt

典例1、关于生物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下列与进化有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依据C.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能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论据D题后归纳: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材100-104)

化石、比较解剖学、

胚胎学

、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证据考点三、生物进化例2.(2021·浙江1月选考)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C典例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题后总结变式、抗生素X是治疗中重度感染的一种药物,2005~2010年期间,抗生素X在某医院住院患者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M对抗生素X的耐药率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M种群中所有的抗生素X耐性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增大抗生素X的使用量能增强细菌M分解抗生素X的酶活性C.增大使用量使抗生素X对病菌抗药性的定向选择作用增强,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D.细菌M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其对抗生素X耐药率的提高提供原材料

C题后归纳: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教材115)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细菌基因突变产生了耐药个体是定向变异。(

)从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连续培养,后代抑菌圈变大(

)辨析:×××B1.(2021·海南卷,8)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通过药物干扰HI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几率下降真题再练

基因有正选择压基因和负选择压基因之分,正选择压基因的表现效应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负选择压基因的表现效应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雄鸭的美羽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吸引雌鸭交配,避免与近似鸭错配而使生殖失败,雄鸭的素羽,不易被天敌发现,但不利于吸引雌鸭交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物的正负选择压基因是相对的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正选择压基因的频率会不断积累C.进化的实质是负选择压基因突变为正选择压基因的过程D.在天敌锐减﹑近似鸭数量增多时,美羽的基因频率会增大高考预测1C2、(不定项)疟疾主要通过按蚊进行传播,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近年来发现携带疟原虫的按蚊中存在一种化学感应蛋白(SAP2),使它们对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拟除虫菊酯显示出了很强的抵抗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杀虫剂直接作用于按蚊个体的基因型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B.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按蚊种群基因库中就存在抗药性基因C.抗杀虫剂按蚊群体的出现说明该按蚊种群已发生了进化D.抗杀虫剂按蚊的出现说明产生了新的物种AD典例分析1.明确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2.物种形成的模式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新物种吗?为什么?生殖隔离的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题后总结协协协协协辨析: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等工作属于协同进化()

×(2022·湖南,12)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交配(♀×♂)①×②②×①①×③③×①②×③③×②交配率(%)081624618精子传送率(%)0000100100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D真题再练

研究发现褐家鼠现有的四个亚种,都极不适应低氧环境,故海拔2500米以上就几乎没有褐家鼠分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亚种与物种不同,物种指的是_____。研究发现褐家鼠现有四个亚种而不是四个物种的根本原因是这四个亚种彼此之间无_____。(2)褐家鼠都极不适应低氧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群体中出现_____和_____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3)若褐家鼠的毛黑色(N)对白色(n)为显性,有尾(R)对无尾(r)为显性,且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为甲、乙两品系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①图甲所示的具体可遗传变异类型为_____。②若含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取自甲品系的某雄性个体与取自乙品系的某雌性个体杂交后的F1随机交配,F2中出现白毛无尾的概率为_____。高考预测2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生殖隔离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环境的定向选择染色体结构变异9/64C典例分析教材1214、(不定项)(2022·威海高三模拟)图1为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流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种群乙在被河流分割后某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其中P年时种群乙AA、A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