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识课件_第1页
环境意识课件_第2页
环境意识课件_第3页
环境意识课件_第4页
环境意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四月2024环境意识1.ISO14000的产生1.1概念: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业、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与乡村等。ISO14000涉及的环境: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及其相互关系。1.2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人类即要适应客观环境,又向其索取而发展;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之影响是日益增强(改造并向自然界索取);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利益的驱动下,促使人们不顾一切的向大自然掠取,并不断排放各种废物;由此几百年的时间,由于人口猛增,资源频临耗尽,污染达到了地球无法承受的程度,科学家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忠告!1.3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气候:——由于地球的表面有一层气体覆盖,才形成了适于人类生存的气温—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硫、氧化亚氮、臭氧等;——1957~1987三十年间导致气体增加近2倍,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出现了全球气温升高。如二氧化碳仍以目前速度增长,到203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2~5℃(超过了过去一万年的速度),由此海平面将上升20~140cm。b.臭氧层被破坏:——臭氧也是温室效应气体,其更重要的作用是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射向地表,可滤掉(70~90)%的紫外线,否则将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高,甚至某些生物灭绝。——由于氯氟物质大量排放,致使臭氧明显减少,南极臭氧空洞已达2720km2。在欧洲、北极、西伯利亚也有空洞。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大20%。c.有害物质污染:——化肥、农药对粮、蔬菜、水果和农田的污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排放,造成大气、水、土壤遭污染;——全世界每年向大海排放污水、悬浮物和溶解盐有200亿吨;有机物达330万吨;——每年向大海倾倒的船舶垃圾640万吨;包装材料达2万多吨;每年有13万吨塑料网、绳、救生衣扔进大海,造成每年约100万只海豚、10万只海豹和鲸类死亡;——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2000万吨(其中油船漏油达40万吨),还没有全面开发海洋已经遭到了破坏。d.生态环境恶化:——由于森林减少、土地沙化、淡水缺乏或被污染,全球土壤沙漠化每年以5万~7万km2速度发展;——森林每年减少1%;——近5年世界有15亿人居住在烟尘不达标的环境中,提前死亡人数达30~50万人/年;——环境危机在向人们呼唤;——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破坏造成了生态危机;——于是环境对人类的报复接踵而来,终于使人类清醒了。1.4我国的环境状况:大气污染十分突出——是世界上生产、消费氯氟化碳类(97年发达国家停用)物质和二氧化硫排放最多的国家;——总体悬浮颗粒物普遍超标;——1998年对322个城市监测结果72%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处于3类或超3类;——8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大气质量较差的环境中;——在全球空气污染严重的50个城市中,我国占31个,其中污染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有8个;——酸雨的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b.水体污染相当严重——主要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且呈加剧趋势;——七大水系和太湖、巢湖、滇池中不适合饮用水源的河段超过60%;——地下水污染面积已达50%;——近海污染城市附近海域3类或低于3类水质占59.7%。c.城市垃圾污染突出——1998年城市垃圾达1.4亿吨,处理率仅49%,其中无害化处理率只有10%左右;;——白色污染严重;——城市噪音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音环境中;——96年统计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达国民生产总值的8%。江泽民1993.3.13于人口资源环境工程座谈会上指出: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5ISO14000的产生环境与生命安危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活动恶化环境,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据联合国报告:——发展中国家一半人病因由水质引起;——每年有500多万人因饮水不卫生而亡;——由于居住区空气质量不达标,提早死亡人数每年30~50万人。近代史中发生的公害事件有:——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造成数千人发病;——1948年美国多诺烟雾事件,造成6000人患病;——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5天死亡4000人;——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使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1953年日本九州由于甲基汞排入水体使180人患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精神失常。环境问题已成为衡量各级领导和政府是否关心人民健康的准则。b.环境与持续发展环境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煤炭可采200年;——石油可采100多年;——20世纪人口可达60亿,地球最大承受能力只有80亿;因而空气污染、淡水短缺、能源危机是世界必须思考的严重问题,必须回答照此下去人类在地球还能生存多久?c.正视现实面对未来大自然教训了人类,并使人类终于清醒了,于是:——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联合国成立了环境规划署(UNEP),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斯德哥尔摩宣言推动了世界环境立法,如:《防止因废弃物及其他物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1972)《关于臭氧层行动世界计划》(1978)《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达成共识,通过了《21世界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和行动计划;——会后中国率先编制了世界第一个国家级的《中国21世界议程》:——英国标准协会(BSI)于1992年发布了BS775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欧共体理事会于1993年公布了(E、EC)NO1836/93《关于工业企业自愿参加环境管理与环境审核联合体系条例》简称“生态管理与审核制度(EMAS)”——1991年7月ISO成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1993年6月ISO在SAGE建议下成立了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着手起草ISO14000标准;——1996年10月正式颁布了ISO14000的5个标准。2.ISO14000标准2.1现有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2.2ISO14000系列标准属性结构基础标准子系统:术语和定义;基本标准子系统: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监测;环境标志;环境表现评价;生命周期评价。支持技术系统2.3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4.6管理评审4.5检查与纠正措施——监测与测量——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2环境方针4.3策划——环境因素——法律与其它要求——目标与指标——环境管理方案4.4实施与运行——组织机构与职责——培训意识与能力——信息交流——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化——文件管理——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持续改进2.4EMS与QMS兼容及文件结构a.ISO14001与ISO9001兼容之可能性——EMS与QMS建立方法和过程类似都包括:决策与准备、文件编制、体系运行、持续改进;——都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并通过体系有效运行以实现各自目的;——遵循相同的体系运作模式,即“PDCA”模式,都注重控制过程;——多数条款要求相同或相似;——都强调管理者的作用,职责明确全员参与;——都以预防为主。文件结构QMS手册QMS程序兼容程序EMS程序EMS手册作业指导书、记录等QMS与EMS兼容的文件结构3.实施意义3.1政治意义ISO14000国际标准是ISO依环境与发展大会决议制订的标准并贯彻,该国际标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形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提高人们遵法守法的意识;调动全民防治污染的主动性,实现从源头抓起,以防为主。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减少资源浪费,能源消耗结合起来。真正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美国总统卡特在1976年竞选总统时就提出要做“环保总统”。3.2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可提高组织的环境管理能力,并为此提供了一整套管理方法和框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推动组织的技术改造;3.3向外界证实自己的承诺企业通过对ISO14001的认证,可向社会证实自己的环境承诺,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提高企业知名度也有利于改善企业与周围社区的关系;3.4由于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使成本结构更合理。增强员工身心健康,可增强相关方利益;3.5适应绿色消费潮流,有利于市场竞争,真正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4.EMS建立过程4.1准备阶段管理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做出决策;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任命管理者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