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冲刺_第1页
初三化学中考冲刺_第2页
初三化学中考冲刺_第3页
初三化学中考冲刺_第4页
初三化学中考冲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96空气氧气一、知识回顾(一)空气1、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2、空气的污染与防治(1)(2)防治措施:消除污染源,植树造林,改变燃料结构,工厂的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等。(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密闭容器,通过测定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变式装置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水进入原容器且水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失败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2.装置漏气;3.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药品选择不能用硫、碳、铁、镁等代替红磷。因为硫和碳燃烧后都产生气体,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有偏差;铁在空气中难以燃烧;而镁在消耗氧气的同时,还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三)氧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相同状况下的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3、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2H2O22H2O+O2↑发生装置固体+固体加热型固体+液体常温型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装、收、正。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即证明是氧气验满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排水法收集时,当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表明已收集满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②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③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管。(四)两个化学概念1、催化剂:理解催化剂的概念要抓住“一变两不变”。其中的“改变”既包括“加快”也包括“减慢”,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加快”,更不能误以为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不能误以为在化学变化中也不变,而且不能删除“化学”二字。2、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比较: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反应物种类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种类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种特征一变多多变一表达式A→B+C+…A+B+…→C二、典例解析例1、(呼和浩特)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会导致水面上升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燃烧物红磷足量,A、B正确;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后生成了固体,密闭容器内气压减小,导致钟罩内水面上升,D正确;碳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会产生压强差,C错误。答案:C方法归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经常作为实验探究题出现在中考中,且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考题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牢牢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的测定原理,牢记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会分析该实验失败的原因,理解为什么不能用硫、碳、铁、镁等代替红磷,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应对试题中装置的不断变化、形式的不断更新。例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白烟解析:学习氧气的性质要注意观察和正确描述实验现象,现象是指事物在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答案:C例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B.催化剂必定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C.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增大解析:催化剂改变的是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但催化剂对生成物的质量和种类不产生任何影响;能做催化剂的物质在其他化学反应中也可能做反应物或生成物,故本题选D。答案:D例4、现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备气体,并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选用(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和酒精灯。若改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应选用_____________和酒精灯。(2)将__________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__________中,再将__________慢慢转动塞进___________容器口。(3)现有如下制取氧气的操作:A.给试管加热排出空气B.检查装置气密性C.用铁夹固定试管D.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熄灭酒精灯G.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来用序号排出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从实验室制取氧气必须涉及的仪器选择、仪器组装、操作步骤等多角度考查实验设计能力。第一:(1)中仪器选择应考虑反应物为固体,需收集产物为气体,反应需加热,因此应选管口略向下倾斜的⑦,考虑导气管与集气瓶连接需要的角度选④和⑤,再选⑩和。第三,应按先查气密性再装药品,排完空气再收集,移出水中导管再熄灯进行操作。答案:(1)①⑤⑦⑩;①④⑦(2)玻璃管;橡皮管;玻璃管;带橡皮塞的(3)BDCAEGF备考模拟一、选择题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我省从今年3月30日起,统一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直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露天焚烧秸秆B.利用太阳能发电C.汽车排放尾气D.直接用煤作燃料3、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食盐B.矿泉水C.空气D.酒精5、有五种物质:①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严重污染,并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是()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6、下列有关氧气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剂,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不是催化剂B.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产生更多的氧气C.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所有的性质不变D.同一个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8、区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分别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B.将三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带余烬的木条分别伸到三瓶气体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到三瓶气体中9、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三氧化硫+水→硫酸B.水氢气+氧气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10、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A.Fe2O3B.Al2O3C.CuOD.MgO11、如图所示,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氮气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12、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煤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A.甲瓶中有水流入B.乙瓶中有水流入C.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中均没有水流入13、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最好的方法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平置于瓶口B.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C.将燃着的木条平置于瓶口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里14、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率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相当剧烈,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这里水所起的作用是()A.反应物B.氧化剂C.催化剂D.还原剂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如下各项:①熄灭酒精灯②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③将装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试管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加热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⑥实验完毕,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该实验过程中,上述各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A.⑤③④②⑥①B.⑤③④②①⑥C.③⑤②④①⑥D.⑤②③④⑥①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使用的玻璃仪器有()A.烧瓶、长颈漏斗、水槽、酒精灯、玻璃导管B.锥形瓶、集气瓶、大试管、水槽、玻璃导管C.大试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玻璃导管D.大试管、烧杯、集气瓶、玻璃导管二、填空题17、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请完成下列问题。方法一:2KClO32KCl+3O2↑方法二:2H2O22H2O+O2↑方法一和方法二中MnO2都作为反应的_________。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完成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__。(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19、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___。(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20、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代号)。当实验完毕时,应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__,否则可能_________。(2)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填代号)。点燃氢气前,应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填代号)。碳和碳的氧化物一、考点回顾(一)几种常见的碳单质金刚石石墨外形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特性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不导电最软的矿物之一,有良好的导电性,熔点高,有滑腻感用途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装饰品铅笔芯、电极、润滑剂(二)碳和碳的氧化物性质及用途1、C和CO性质的比较CCO物理性质黑色固体,难溶于水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化学方程式C+O2CO22C+O22CO2CO+O22CO2现象红热,生成无色气体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原性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CuO+COCu+CO2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装置图装置要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刚过橡皮塞多余的CO要进行尾气处理(如点燃)主要实验步骤反应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液体中取出,再停止加热通CO→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CO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不同碳单质有不同的用途)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及用途的比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密度比空气略小溶解性能溶于水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有可燃性2CO+O22CO2还原性不具有还原性,而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CO+CuOCu+CO2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而易分解:H2CO3=H2O+CO2↑不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Ca(OH)2+CO2=CaCO3↓+H2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毒性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有毒用途①灭火②工业原料③干冰可作制冷剂④温室里的气体肥料燃料,冶炼金属重点提示:CO和CO2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1、原理的讨论(从原理、操作、经济和环保等方面)2、装置的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方法(1)(2)3、气体的验证(四)温室效应1、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由于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为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2、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的措施:可以从大力植树造林和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两方面来减小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二、典例解析例1、下列各种碳单质的应用及原因不正确的是()A.石墨可用于做润滑剂,因为它能导电B.木炭可用于取暖,因为它燃烧放热C.金刚石可用于作钻头,因为它很硬D.活性炭可用于滤毒,因为它有吸附性解析:石墨能作润滑剂是因为它有滑腻感,与是否导电无关。答案:A例2、下图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解析: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易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尿素、化肥也利用了二氧化碳作化工原料的化学性质;而灭火器灭火既利用了化学性质,又利用了物理性质。答案:D例3、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1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则制备氨气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装置,收集氨气应选择其中的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解析:由题目可知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因此制备氨气用A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选D装置。答案:A;D例4、人们提起二氧化碳,首先联想到它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其实,从化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物质都应该从对人类有益同时存在副作用两方面来客观地给予评价。二氧化碳无论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都有不少重要的用途。(1)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___,有此俗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固态二氧化碳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3)气体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必需的营养成分。据美国媒体报道,每小时每亩释放11.5kg二氧化碳,水稻可增产67%,玉米和蔬菜增产60%,固氮能力提高6倍。从这些方面看,对于植物而言,你认为二氧化碳气体又应被称做___________________。(4)液态二氧化碳可用做清洗剂,洗涤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器件。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试推测液态二氧化碳用做清洗剂的优点有哪些?(5)二氧化碳用途很多,但是控制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仍然是环境保护的大问题。解析:二氧化碳是九年级化学中研究的重要物质之一,教材中介绍的知识信息较多,但科学技术发展很快,需要我们注意阅读、了解教材以外的更多更新的知识内容。答案:(1)干冰;因为其外形与固态水(冰)相似。(2)人工降雨、冷藏食品等。(3)气体肥料或固氮催化剂。(4)①因为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是气体,所以洗涤后,液态二氧化碳挥发,器件上不会留下什么痕迹;②液态二氧化碳挥发后经处理还可循环使用。例5、下图是二次进风节煤炉示意图(煤的主要成分是碳)(1)分析煤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写出各部位的一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煤炉底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炉中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炉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一次进风煤炉相比,二次进风煤炉为什么能节省煤并减少污染?解析:由于二次通风,进入的空气量大,氧气充足,使碳充分燃烧,避免或减少造成污染的CO气体的生成。答案:(1)C+O2CO2CO2+C2CO2CO+O22CO2(2)二次进风炉增加了氧气的量,使碳燃烧得更充分。备考模拟一、选择题1、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下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膜片属于单质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为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B.碳是非金属元素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3、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4、下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5、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植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6、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是()A.澄清石灰水B.紫色石蕊试液C.灼热的氧化铜D.稀盐酸8、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质量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温度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9、有关H2、CO、C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B.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C.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D.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10、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化学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1、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2、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下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芳()A.只收集到CO气体B.只收集到CO2气体C.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2气体D.先收集到CO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1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14、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都需加热B.都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C.都属于置换反应D.氧化铜都发生还原反应15、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A.能导电B.密度小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16、大气中CO2含量增大,会造成“温室效应”。下列情况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的是()A.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B.植树造林,增大绿地面积C.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D.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17、欲除去N2中的少量O2、H2、CO、CO2、水蒸气等杂质(H2、CO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可使混合气体通过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澄清石灰水;③灼热的CuO;④灼热的铜网。则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18、下图所示的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A.四个装置U形管内a、b两端液面没有变化B.四个装置U形管内b端液面升高,且依次增大C.四个装置U形管内a端液面升高,且依次增大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9、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1()+4H2O(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①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20、实验室用图中部分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收集CO2不能用B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C装置来收集CO2时导管下端位置应在__________处(填“a”或“b”),检验所得气体是否为CO2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____________,Ⅲ.纸花不变色,Ⅳ.___________。(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为了看到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完成相关问题。甲乙(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2及NaOH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g。(2)用力推压注射器栓塞向密闭的软塑料中注入10mLNaOH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然后握紧注射器和塑料瓶用力振荡,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g,你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②为了进一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与常见的溶液一、考点回顾(一)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项目内容备注化学方程式2H2O2H2↑+O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H2SO4或NaOH,通的是直流电现象(1)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2)跟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约是跟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的2倍V(正)∶V(负)=1∶2,氧气1体积,氢气2体积检验(1)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内的气体,其中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2)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正极生成的是氧气(2)负极生成的是氢气结论(1)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3)每个水分子都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4)本实验同时验证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注意:无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何改变,其原理是一致的。(二)水的净化1、自来水生产流程:水源→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其中,要明确以下几点:(1)明矾的净水作用:絮凝剂主要是明矾或硫酸铝。这两种物质都能与水作用生成一种叫做氢氧化铝[Al(OH)3]的凝胶状的物质,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下沉。(2)活性炭的净水作用: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有吸附性,起吸附作用.吸附过程是物理变化。(3)“消毒”过程是化学变化。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三)水的软化方法在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中常用蒸馏法,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四)溶液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依据;“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2)当温度、溶剂的量改变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注意:改变温度,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溶质;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如NaCl,该方法不适用;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Ca(OH)2,则转化情况与上述方法相反。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四个关键词必须同时满足,溶解度才有意义: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可依此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标准:在100g溶剂里。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时。④单位:质量常用单位“克”。(2)影响因素:内因:由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注意:定义中的几个关键词:①一定温度下;②101kPa;③1体积水中;④饱和时的气体体积数。(2)影响因素:内因:气体和水本身的性质。外因:①温度:随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②压强: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4、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比较:(1)区别:溶解性:是说明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方法,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溶解度:是衡量一定温度下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2)联系:溶解度/g<0.01g0.01~11~10>10溶解性描述难溶微溶可溶易溶5、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2)不同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3)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4)曲线下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且有溶质析出。6、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看曲线倾斜度;(4)判断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改变温度或改变溶质量;(5)确定使溶质结晶析出的方法: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6)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7、结晶: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结晶的两种常用方法:①蒸发溶剂法;②冷却热饱和溶液。8、溶质质量分数应熟练掌握本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公式一:式中三个量,已知任意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公式二: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的有关换算溶液质量(m)=溶液体积(V)×溶液密度(ρ)公式三:溶液稀释的计算m1×ω1=m2×ω2m1、m2——稀释前后溶液质量;ω1、ω2——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二、典例解析例1、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1)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填编号)。解析:沉淀是指液体中大颗粒固体沉降下来。由题干信息知,氯气可用于杀菌消毒。答案:(1)B;(2)D。例2、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水C.升高温度D.冷却降温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加入溶质KNO3晶体、恒温蒸发水、降低温度等措施。故C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答案:C例3、下图是A、B两种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质的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B.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量分数相等D.A、B两种物质的溶液各100g,则t2℃降到t1℃时B析出晶体可能比A多解析:溶解度曲线是指饱和溶液中,在100g水中溶解的溶质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因此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时一定要指明温度,故A错;在某一温度,只有溶解相等时,它们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才相等,故C错。答案:B例4、要使100g含水99%的食盐溶液变成含水98%的食盐溶液,可采用的措施有()A.要加1g食盐B.蒸发掉50g水C.蒸发掉49g水D.加3%的食盐溶液100g解析:100g含水99%的食盐溶液,则含食盐1%,当变成含水98%时,其食盐的含量为2%。设蒸发的质量为x,则有,得x=50g,加3%的食盐溶液100g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案:BD例5、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的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单叙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的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解析:此题为跨学科开放性试题。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在NaCl饱和溶液中再加入食盐晶体,不能再溶解,溶液的密度不变,小球沉浮情况不变。若要使小球上浮,可增大溶液的密度,应从影响饱和溶液组成的因素去思考,即溶度、溶质和溶剂的改变。答案:(1)沉浮情况不变;因为将氯化钠晶体投入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2)①可加入KNO3等(不与NaCl反应且易溶于水的其他晶体)晶体。②可加入AgNO3等(与NaCl反应但使溶液质量和密度增大)晶体。③可升高温度后加入NaCl晶体,使溶液密度增大。④可加入密度比饱和食盐水大的其他可与食盐水混溶的溶液。(其他答案合理即可。)金属金属矿物一、考点回顾(一)金属的物理通性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热和电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三)铁的冶炼实验(四)铁的锈蚀条件及防锈的方法(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金属活动性顺序2、金属活动性规律(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Cu+2AgNO3=2Ag+Cu(NO3)2,而Cu和AgCl不反应,因为AgCl不溶于水,而AgNO3溶于水。且一种金属若同时与两种盐溶液反应,遵循“远距离的先置换”的规律,如Fe粉加入到CuSO4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时,Fe先置换Ag后置换Cu。(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反应,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5)金属铁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反应都只能得到+2价的亚铁盐,不能得到+3价的铁盐。(六)含杂质物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依据纯净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相互质量关系进行的。因此,在进行含杂质物质的计算时,要先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将纯净物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纯净物和含杂质物质的换算公式:纯净物的质量=含杂质物质的质量×a%a%——纯净物在含杂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二、典例解析例1、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A.放出H2的质量是A>B>C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解析:由图知放出H2的质量是A>B>C,A正确;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故相对原子质量是C>B>A,D正确;由图可知,反应速率B>A>C,则金属活动性顺序是B>A>C。答案:AD例2、往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A.Ag和FeB.AgC.Ag、Fe和ZnD.Ag和Zn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与AgNO3溶液反应,与Zn(NO3)2溶液不反应,并且加入“过量”的铁粉,故滤渣中一定存在Ag和Fe。答案:A例3、在天平两边盘中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5g镁和5g铁.镁和铁反应完全后。最后天平的指针()A.偏向加镁的一边B.偏向加铁的一边C.停留原位D.不能确定偏向哪边解析:增加的量不是加入固体的量,还要考虑生成气体的量。烧杯中增加的质量应该用加入的金属的质量减去生成的气体的质量,若两边增加的质量相等,则天平平衡;若两边增加的质量不相等,则天平失去平衡,指针偏向增加质量大的一边。设5g镁生成H2的质量为x,5g铁生成H2的质量为y。Mg+2HCl=MgCl2+H2↑2425gxx=0.42gFe+2HCl=FeCl2+H2↑5625gyy=0.18g因加入固体质量相等,所以天平偏向加铁的一边。答案:B例4、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H2SO4B.CuSO4C.FeCl2D.HCl解析:首先可判断出铁和FeCl2不反应,排除C。当铁和盐酸、硫酸反应时,铁以FeCl2和FeSO4的形式进入溶液中,同时置换出溶液中的氢,反应方程式如下:Fe+H2SO4=FeSO4+H2↑,Fe+2HCl=FeCl2+H2↑对于铁片来说,质量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溶液来说,每逸出2g氢气就有56g铁进入溶液,因此溶液的质量是逐渐增加的。铁与硫酸铜反应时情况相反,反应方程式如下:Fe+CuSO4=FeSO4+Cu每析出64g铜必然有56g铁溶解,因此固体质量逐渐增加,而溶液质量减轻,因此答案为B。答案:B备考模拟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钢B.铝C.氧化铁D.金刚石2、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下图即为我国东汉晚期所铸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是()A.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单质铜B.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铜C.氢氧化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D.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3、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A.用来做保险丝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C.用来制造人造骨D.用于制造船舶4、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A.金Au>银Ag>铜CuB.钾K>钙Ca>钠NaC.锌Zn>铁Fe>汞HgD.铝Cl>镁Mg>锌Zn5、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C.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6、菜刀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情况:①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②切湿咸菜后未清洗③切肥猪肉后放置。菜刀腐蚀由快到慢的是()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7、利用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Fe、CuCl2溶液、AgB.FeCl2溶液、CuCl2溶液、AgC.FeCl2溶液、Cu、AgD.FeCl2溶液、Cu、AgNO3溶液8、将过量的铁粉加到硫酸铜溶液中,然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A.CuB.FeC.FeSO4D.Fe和Cu9、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以前减轻的是()A.稀硫酸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10、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Mg2+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Mg2+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白铜C.焊锡D.水银12、如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B.只有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C.两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都增加D.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Fe、Cu、Ag3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4、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是,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15、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B.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溶液质量增加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16、有A、B、C、D四种金属,分别把它们加入到稀盐酸中,A、B、D反应后有气体放出,C无明显现象,再把A,D加入B盐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而A没有,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B>D>CB.B>D>A>CC.D>A>B>CD.D>B>A>C17、除去铜粉中少量铁粉,不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磁铁吸引B.加入足量稀盐酸再过滤C.加适量CuSO4溶液D.在空气中灼热二、填空题18、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查阅资料:Na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实验与分析: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蒸馏水中,发现钠块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到处游动,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③往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又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②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任写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9、实验室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细碎铁屑。某学生设计了两个方案:①Cu,Fe过滤→洗涤②Cu,Fe过滤→洗涤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若有,请写出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面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较。(1)上述四种金属可以分为两类,其中哪几种金属可以归为一类?(2)若乙是金属Zn,则丙可能是什么金属?请你说出理由。21、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某学生想弄清楚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1)在下图中的每支试管中画出并标明所需的物质和用品。(2)一周后,编号为__________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3)比较吐鲁番盆地和海南岛两地,铁生锈相对较慢的地区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常见的酸和碱一、考点解读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备考时要善于比较具体酸、碱的化学性质,从个性到共性,寻找规律及性质差异并将知识网络化。为使学生熟练掌握酸、碱的性质,总结规律如下:(一)酸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和醋酸。浓盐酸、浓硝酸都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醋酸也具有挥发性。(二)碱(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二、典例解析例1、区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可选用的试剂是()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氯化钡溶液D.锌粒解析:酚酞遇酸不变色,故A错;稀硫酸、稀盐酸均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无法区别,B错;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故C正确;D项中的锌粒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都生成气体,也无法区别。答案:C例2、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少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B.大理石C.浓硫酸D.浓盐酸解析:A中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还易和空气中CO2反应生成Na2CO3,质量会增大;B中大理石在空气中不发生任何变化,质量不变;C中浓硫酸有吸水性,在空气中质量增大;D中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空气中质量减小。答案:D例3、有下列四种物质: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稀硫酸③硝酸银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根据题意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空格内:(1)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以用_____________。(2)鉴别NaCl溶液和KNO3溶液可以用____________。(3)证明H2中含有水蒸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可以用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涉及除杂质、鉴别、证明、研究等多项实验技能,考查学生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1)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以用①,因为2NaOH+CO2=Na2CO3+H2O。(2)鉴别NaCl溶液和KNO3溶液应选用③,因为NaCl+AgNO3=AgCl↓+NaNO3。(3)证明H2中含水蒸气应选④,因为无水CuSO4白色粉末遇水会变为蓝色。(4)研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可用②,因为Z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而铜不发生反应。答案:(1)①;(2)③;(3)④;(4)②例4、进行下列3组实验(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及现象分析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至少答3条)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2)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性质及反应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至少答3条):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题,质量较高。熟练掌握酸的通性以及酸在生产、生活及实验等方面的用途是解答该题的基础。答题时首先审清题意,归纳出具有规律性、概括性的结论。答案:(1)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应;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④酸并不能与所有金属反应。(2)①盐酸可用于除铁锈;②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③氯化钡溶液可用于检验SO42-的存在;④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例5、下列试剂中,能将Na2CO3、NaCl、BaCl2三种物质的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盐酸B.稀硫酸C.石蕊试液D.澄清石灰水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要注意将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要求应产生三种不同现象。利用选项给出的信息逐一淘汰,盐酸只与Na2CO3反应有气体生成,不能鉴别;稀硫酸与Na2CO3反应生成气体,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NaCl溶液不反应,可一次鉴别;石蕊试液只在Na2CO3溶液中显蓝色,另两种溶液中不变色,不可取;澄清石灰水只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另两种物质不反应,不可取。答案:B例6、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是(横坐标表示加水的量,纵坐标表示pH)()解析:该题将化学知识与数学图像相结合,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后pH由大逐渐变小,但仍大于7。故只有A符合实际情况。答案:A备考模拟一、选择题1、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值比较()A.偏低B.偏高C.相等D.无法比较2、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CO2B.NH3C.H2D.HCl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a(OH)2+2HCl=CaCl2+2H2OB.Fe+2HCl=FeCl2+H2↑C.Fe2O3+3H2SO4=Fe2(SO4)3+3H2OD.2KMnO4K2MnO4+MnO2+O2↑4、要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CuO,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盐酸B.加足量水C.加NaOH溶液D.与氧气共热5、下列物质敞口放在空气中易变质的是()A.浓H2SO4B.石灰水C.浓盐酸D.苛性钠6、经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柠檬鸡蛋清苹果西红柿牛奶4.26.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奶和鸡蛋清均属碱性食品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C.柠檬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D.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7、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确pH范围如下表:唾液胃液血液小肠液胆汁6.6~7.10.9~1.57.35~7.457.67.1~7.3所列体液中碱性最强的是()A.唾液B.血液C.胆汁D.小肠液8、下表中五种溶液的pH,取其中的某些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可能为7的是()水溶液甲乙丙丁戊pH036912A.甲、乙B.丁、戊C.甲、乙、丙D.甲、丁、戊9、向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有关数据,以每次所加NaOH溶液质量为横坐标(见图),基本正确的是()10、如图在一只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悬浮着一只塑料球(不与其他物质反应,且密度1.6×103kg/m3),若小心地向杯中加入适量30%的稀硫酸(没有溢出杯外),静置后,塑料球的浮沉情况及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与原来相比()A.上浮,压力不变B.悬浮,压力增大C.下沉,压力增大D.下沉,压力不变11、用Zn、CuO、稀H2SO4作原料,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等质量的铜,符合实验结果的叙述是()(1)ZnH2Cu(2)CuOCuSO4CuA.一定消耗等质量的氧化铜B.一定消耗等质量的锌C.一定消耗等质量的稀硫酸D.一定生成等质量的硫酸锌12、为鉴别室温下的饱和Ca(OH)2溶液和蒸馏水,现提供下列方法:①用pH试纸测pH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③滴加酚酞试液④用嘴尝⑤滴加CuSO4溶液⑥加热观察。其中可行的是()A.①②④⑥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13、某溶液的pH=3,为了使其pH降低,应()A.滴加浓盐酸B.滴加浓NaOH溶液C.加水D.吸出部分溶液14、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7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5、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作物小麦油菜西瓜甘草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5.5~6.55.8~6.76.0~7.07.2~8.5A.西瓜B.甘草C.小麦D.油菜1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向氯化钡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B.向pH=2的盐酸中加水C.向稀硫酸中加镁粉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氧气17、在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能用该图图像表示的实验是()A.向盐酸中逐渐加入蒸馏水B.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C.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刚好完全中和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完全中和18、用pH试纸测定某地雨水的pH,如果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再把待测雨水滴到pH试纸上,跟比色卡对照,测得pH=5,则该雨水的实际pH为()A.大于5B.小于5C.等于5D.大于719、如图,在一只盛一定稀盐酸的圆底烧瓶内用细铜丝悬挂一小块石灰石,将该圆底烧瓶放入水中,小心地将石灰石连同细铜丝一起投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烧瓶浸入水中的体积比投入前()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20、在托盘天平两边分别放置盛有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稀盐酸的烧杯,将天平调至平衡后,分别向左盘烧杯中加入5g镁,右盘烧杯中加入5g碳酸镁,则完全反应后天平指针()A.不偏转B.向右偏C.向左偏D.都有可能盐化学肥料一、考点解读(一)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生活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和碳酸钙(CaCO3)。物质化学式,俗名性质用途备注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其水溶液的pH=7作调味剂和防腐剂;配制生理盐水;重要的化工原料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生活中的盐指NaCl(食盐),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化合物;不能将工业用盐当做食盐食用。Cl-的检验:向试样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HNO3,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原溶液中有Cl-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制烧碱;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等工业溶液的pH>7,显碱性。碳酸钠中因含CO32-,易发生复分解反应。CO32-的检验:向试样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原物质中含有CO32-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白色粉末,能溶于水泡沫灭火器中制取二氧化碳,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等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利用这一性质可用来检验CO32-和HCO3-的存在)碳酸钙CaCO3,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CaCO3+2HCl=CaCl2+CO2↑+H2O;CaCO3CaO+CO2↑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获得的生石灰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自然界中石灰石的分布很广,溶洞中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和钟乳石就是由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相互作用形成的。CaCO3+H2O+CO2=Ca(HCO3)2若受热或大气压减小,碳酸氢钙又会分解,转化成不溶性的碳酸钙重新沉积下来,形成石笋、石柱等。Ca(HCO3)2CaCO3+CO2↑+H2O(二)盐的化学性质(1)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2)(三)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二、典例解析例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ZnSO4B.NH4ClC.KNO3D.尿素解析:从化学肥料的分类入手,A属微量元素肥料,B与D则是氮肥,含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属复合肥料,所以KNO3属复合肥料,故选C。答案:C例2、下列物质中,能分别与铁、氯化钡、烧碱发生反应的是()A.碳酸钠溶液B.盐酸C.硫酸铜溶液D.硝酸钾溶液解析:A中碳酸钠溶液与铁、与烧碱溶液均不反应,不符合题意;B中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中硫酸铜溶液与三种物质均反应:Fe+CuSO4=Cu+FeSO4,CuSO4+BaCl2=BaSO4↓+CuCl2,CuSO4+2NaOH=Cu(OH)2↓+Na2SO4;D中硝酸钾与三种物质均不反应。故正常答案为C。答案:C例3、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H2SO4、HCl、KNO3B.CuSO4、KOH、NaCl、NaOHC.Na2SO4、Na2CO3、BaCl2、HNO3D.NaNO3、MgCl2、KCl、Ba(OH)2解析:本题是不加试剂的自身鉴别题。解答这类题一般按以下两种方法解答:(1)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一种或几种物质,然后以此为试剂,再分别依次鉴别出其他物质;(2)如果无特殊物质,可利用组内物质两两混合产生不同的现象来鉴别。A中Na2CO3与HCl、H2SO4均产生气体,与KNO3不反应,无法鉴别;B中蓝色溶液为CuSO4,CuSO4与KOH、NaOH均产生蓝色沉淀,不可鉴别;C中BaCl2与Na2CO3、Na2SO4均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沉淀上滴稀HNO3,能溶解的沉淀是BaCO3,原物质是Na2CO3,不溶的是BaSO4,原物质是Na2SO4,可以鉴别;D中只MgCl2与Ba(OH)2反应有白色沉淀,其余不反应,无法鉴别。答案:C例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Na2CO3→CaCO3B.Fe2O3→FeC.CaO→Ca(OH)2D.CuO→Cu(OH)2解析:A组中Na2CO3→CaCO3,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Na2CO3转化成不溶性的碳酸盐CaCO3的过程,只要选择可溶性的钙盐,或者微溶性的碱Ca(OH)2,利用盐和盐或盐和碱的复分解反应,就可以一步完成这种转化:如Na2CO3+CaCl2=2NaCl+CaCO3↓或Na2CO3+Ca(OH)2=2NaOH+CaCO3↓。B组中Fe2O3→Fe,这是由金属氧化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过程,只要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还原剂,就可以将Fe2O3转变成Fe单质,常用的还原剂有H2、C、CO,反应方程式为3H2+Fe2O32Fe+3H2O或3C+2Fe2O4Fe+3CO2↑或3CO+Fe2O32Fe+3CO2。C组中CaO→Ca(OH)2和D组中CuO→Cu(OH)2均是由碱性氧化物向对应的碱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只限于可(微)溶性的碱KOH、NaOH、Ca(OH)2、Ba(OH)2等所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直接跟水化合生成碱,如CaO+H2O=Ca(OH)2,大多数的碱性氧化物如CuO、Fe2O3等都不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所以CuO向其对应Cu(OH)2转变是不能一步完成的。如何由CuO制取难溶性的碱Cu(OH)2呢?一般来说,可用如下方法:CuO+H2SO4=CuSO4+H2OCuSO4+2NaOH=Cu(OH)2↓+Na2SO4。答案:D例5、现有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三种溶液,请你从中选择两种溶液,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要求:①选择试剂时,同类物质在鉴别中只能使用一次;②每次鉴别一步完成;③有微溶物生成的,不按沉淀处理。请回答:(1)你认为鉴别方法最多的两种溶液是_________;(2)鉴别上述两种溶液,你所选择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填写上述任意一种试剂鉴别这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解析:分析此题时要考虑全面,从酸、碱、盐的性质入手,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几类物质中寻找试剂,使之产生不同的现象加以区分。但要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类别的物质。答案:(1)可能有三种情况(2)可能出现的答案见下表:问题(1)中可能的两种溶液问题(2)的各种鉴别方法中所加试剂(写具体物质也可)HCl、Na2CO3①指示剂②活泼金属③CuO或Fe2O3等④酸(HCl、稀H2SO4等)⑤难溶碱或Ca(OH)2、Ba(OH)2⑥碳酸盐HCl、Ca(OH)2①指示剂②活泼金属③CO2或CuO、Fe2O3等④难溶碱⑤碳酸盐Na2CO3Ca(OH)2①CO2②酸(HCl、稀H2SO4等)③Ba(OH)2、Ca(OH)2④可溶性碳酸盐或可溶性钙盐、钡盐等(3)此题属开放题,只要用所选择的试剂填写实验报告,意思基本表达清楚即可。备考模拟一、选择题1、某溶液中存在着SO42-、K+、Na+、Cl-,则溶于水的盐至少应有()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2、下列化肥中,不属于盐的是()A.氨水B.硝酸钠C.硫酸钾D.碳酸氢铵3、下列物质中,对人体无毒的是()A.NaClB.NaNO2C.CH3OHD.CO4、下列氮肥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NH4NO3B.NH4ClC.CO(NH2)2D.(NH4)2SO45、下列各组溶液混合(酸均过量),最后没有沉淀产生的是()A.Ba(OH)2、CuCl2、H2SO4B.K2SO4、AgNO3、HClC.KOH、CuSO4、HNO3D.MgSO4、BaCl2、HNO36、食用下列物质不会引起中毒的是()A.加入碘酸钾的食盐B.用于混凝土防冻的亚硝酸钠C.用工业酒精兑制的白酒D.用碳酸钡作为X射线透视的“钡餐”7、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