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系统原理_第1页
医学影像系统原理_第2页
医学影像系统原理_第3页
医学影像系统原理_第4页
医学影像系统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医学影像系统原理2

一、CT的产生与发展二、CT的基本构造三、CT工作流程四、CT扫描技术五、电子束CT目录

第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什么是CT?CT(ComputedTomography)又称为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是计算机控制、X线成像、电子机械技术和数学科学相结合的产物。CT检查简便、安全、无创伤,能获得质量好、诊断价值高的图像。随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CT机的性能越来越好,功能也越来越多,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已成为临床成熟、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第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CT的产生CT的基础思路基于1917年波希米亚数学家J.H.Radon用数学原理证实了可通过物体的投影集合来重建图像。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A.M.Cormack探索出了用X线投影数据重建图像的数学方法。他们共同奠定了产生CT的数学基础。1971年10月,英国工程师G.N.Hounsfield设计并扫描出第一幅具有诊断价值的头部CT图像,从而宣告世界第一台CT扫描机的研制成功。该机因由英国EMI公司生产,又称EMI扫描机。第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CT的意义CT机的诞生是X线影像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很好地解决了X线摄影的影像重叠问题,获得了真正的人体横断面图像,而且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尤其对软组织器官,能清楚显示其解剖结构。CT机的应用开辟了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新时代,以致Hounsfield同Cormack一起,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CT一经问世,便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围绕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图像质量两个焦点问题,相关技术不断更新和改进,CT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使用价值也越来越大。第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CT的发展阶段下面将CT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CT的产生开始,到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扇形束扫描技术的应用,实现了CT从单纯头颅扫描到全身扫描的跨越。

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滑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单层CT的快速扫描即螺旋CT。

第三阶段:多排探测器的应用实现了快速容积扫描即多层扫描,即多排CT。第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CT的基本构造CT成像过程是通过控制台指令,使高压发生器工作而产生高压,高压使X线球管发射X线;X线束被准直后对被检体某一层面进行透射,经探测器测得透过层面X线量衰减值,经计算机处理获得一组完整数据投影,再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到主计算机;由主计算机计算出该层面组织各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并排列成数字矩阵,而后转换成模拟信号;最后,在显示器上以不同灰阶形式显示该层面的断面图像。这一过程需要构成CT的各个系统来共同完成。CT基本构造主要包括扫描系统,计算机系统,其他附属设备和应用软件。第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第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9CT扫描系统扫描系统主要由扫描机架、检查床、X线管球、高压发生器、探测器阵列、准直器及滤过器等组成。(一)扫描机架(gantry)

扫描机架是X线球管、准直器、数据采集系统、机械传动装置,以及控制电路的载体,是CT数据采集的关键部分。机架扫描孔径决定成像的扫描几何,常规多为70cm。机架机械精度一定要精确,以保证采样处理所需要的精度,并且稳定性能要好,以克服高速旋转所致离心力的影响。另外,为满足成角度扫描的需要,扫描机架可倾斜20º或30º。机架内,通过滑环给管球供电,通过光电转换实现数据传输。第9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0检查床与X线高压发生器

(二)检查床

检查床是病人的承载体,作用是将患者送进扫描机架内,并将被检部位准确地定位到扫描的位置上。因此,检查床定位和移动速度的精度必须很高,其绝对误差不能超过0.2mm。床面能降低到最低位置,方便患者上下床。为配合定位,CT常配有投光器,托架、腰垫以及绑带等附设装备。(三)X线高压发生器

高压值的变化直接影响X线能量变化,X线能量又直接影响人体各组织的吸收系数。决定扫描持续时间长短是管球的热容量及发生器的容量,高压发生器的稳定性要好,功率要高。一般为30-60KW,并附加稳压装置。第10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1X射线球管(四)X线球管

X线球管的结构与普通X线机球管基本相同,分固定阳极球管和旋转阳极球管。早期CT机都配备固定阳极球管,但不能满足高毫安和连续扫描的需求,目前已被旋转阳极球管所取代。旋转阳极X线球管的功率较大,管电流可以达到100-600mA。管电流大,短时间内就可以提供足够的X线剂量,满足CT快速、连续扫描的需求。管球的热容量也要大,目前最大达7.5MHU,散热率较高。管球的焦点通常为0.5-1.2mm。管球散热通常采用油冷和风冷方式。第11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2准直器与滤过器(五)准直器

CT常规配有二个准直器,一个设置在管球的X射线出口处,称为前准直。作用是对X线束的宽度进行调节,并决定被检体的切层厚度,即层厚;降低被检患者的辐射剂量;限制焦点几何投影所致的半影,提高CT图像质量。另一个设置在探测器前,称为后准直。作用是减少散射线的干扰。(六)滤过器

从管球发射出的X线束能量并非均匀一致,包括低能射线(软射线)和高能射线(硬射线)。低能X线直接影响CT图像质量。滤过器一般由低原子序数的物质组成。它既能吸收低能X线,使X线束变成能量均匀的硬射线束,又能减少散射线,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的质量。第1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3(七)探测器探测器是接收透射X线光子,并将其转换成相同强度比例的电信号的装置,是采集数据的主要部件。探测器必须具备如下性能:①良好的X线接收和转换能力,检测效率高。②对于能量范围在40-100kev之间的不同强度的X线都能均匀接收,线性好。③稳定性好,受理化因素影响小,使用寿命长。④余辉短,恢复能力强。⑤体积小,空间配置容易,几何效率高。

探测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闪烁晶体探测器,如碘化铯、钨酸钙及陶瓷材料和氙气电离室探测器两种。目前普遍采用固态稀土陶瓷探测器。它集合了上述两种探测器的优点。一方面对X线的吸收率高达99%以上,检测效率极高;另一方面余辉少,稳定性高,适用于快速连续的螺旋扫描。第1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4模数转换器(八)模数转换器

探测器将X线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二者在强度上成正比,可将电信号作为X线信号的模拟物理量。计算机只能对数字信号进行运算,而不能直接对电信号等模拟量进行处理。将电信号等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的装置就是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是CT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关键部分。第1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5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CT运行的控制中枢,主要由主控计算机和阵列处理计算机两部分组成。主控计算机是中央处理系统。一方面对数据采集系统、阵列处理计算机、磁盘等装置,以及机架和高压系统的微处理器间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连接和处理;另一方面,通过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执行以下功能:①监控扫描,并将扫描数据(投影值)送入存储器。②CT值的校正和输入数据的扩充,即进行插值处理。③控制信息的传递和数据管理;④图像程序控制。⑤字符显示的处理。⑥机器故障分析等。阵列处理机由主控计算机控制接收从数据采集系统和磁盘获得的数据,进行运算后,再返回主控计算机进行终端显示,它与主控计算机并行工作。第1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6其他设备1.磁盘机和相关存储媒介磁盘机是计算机运行的重要部件。它既是用来存储支持计算机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和CT工作软件,也可以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储存,同时还起着从磁带或光盘中存取图像的中介作用。

存储病人的图像、计算机原始数据以及相关病人资料的媒介很多,如各种磁带、光盘、磁光盘和软盘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媒介的存贮容量越来越大,存取速度也越来越快。2.操作台通过操作台控制CT机的工作,包括输入扫描参数、监控扫描情况、调节图像灰度、打印图像、储存图像和机器故障分析等。操作台一般由视频显示系统、电视组件系统和软盘系统三部分构成。3.其它附属设备CT机通常配备一些附属设备,以协助完成检查工作。例如,激光打印机、洗片机、高压注射器等。第1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7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括基本功能软件和特殊功能软件。基本功能软件包括扫描、照相、图像储存和清盘(从硬盘中清除图像)等软件。作用是完成图像处理和机器故障分析等。CT基本功能是在同一个管理程序控制下,几个彼此独立的基本功能软件,相互协调,共同执行的结果。特殊功能软件种类繁多,并且在不断的开发和改进。常用的软件有:动态扫描、快速连续扫描、定位扫描、目标扫描、图像过滤、高分辨率扫描、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多平面重组、虚拟内窥镜、自动mA扫描、CT心脏成像、智能血管分析软件等等。第1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8CT成像原理电子束CT扫描时首先启动扫描序列,计算机发出指令使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并使之加速,产生高能量电子脉冲。电子束由聚焦线圈和偏转线圈控制通过真空偏移管,聚焦线圈使电子束聚集。偏转线圈的磁场变化使得聚焦电子束旋转轰击扫描机架下方的四个靶环中的一个,并产生旋转的X线,实现CT扫描。第1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CT成像原理电子束扫描速度和整个扫描序列中扫描的靶环数,以及被扫次数都由计算机控制。准直器则控制X线束的形状,使X线呈扇形在直径47.4cm扫描区域内穿过病人。在扫描机架上方平行排列着两组固定探测器,接收扫描体衰减后的X线信号,经光电转换,由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预处理后经光缆送至扫描存储器,再传输到快速重建系统进行层面图像重建。第19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CT工作流程第20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1CT图像投影重建第21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CT扫描技术阐述了CT的基本概念、常见术语和扫描方式。基本概念和常见术语是CT扫描技术的基础,理解CT基本概念和常见术语是掌握CT扫描方式的前提和保证。CT扫描方式是CT扫描技术的具体应用,它分为普通扫描、增强扫描、造影扫描和特殊扫描。

第2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基本概念和术语密度分辨率(ContrastResolution)指在低对比度情况下,图像对两种组织之间最小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常以百分数表示。例如:0.2%,5mm,0.45Gy,表示物体的直径为5mm,病人的接受剂量为0.45Gy时,CT的密度分辨率为0.2%,即表示相邻两种组织密度值差大于或等于0.2时,CT即可分辨,小于此值则无法分辨。CT图像密度值用不同级的灰阶表示。灰阶等级由2N决定,N是二进制的位数,被称为比特,比特值大,表示信息量大,量化的精度高,反之则低。影响密度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有层厚、X线剂量和噪声等。第2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4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

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密度分辨率大于10%时,图像对组织结构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常以每厘米内的线对数(Lp/cm)表示。其换算关系为:5÷Lp/cm=可辨最小物体直径(mm)。线对数越多,空间分辨率越高。影响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有像素、探测器孔径、相邻探测器间距、图像重建的卷积滤波函数、数据取样、矩阵、X线管焦点尺寸和机器精度等。其中像素是最主要的因素,扫描图像矩阵中像素越多,空间分辨率就越高。第2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5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VolumePhenomena)又称体积平均值效应。即在同体像素中,存在有不同衰减系数的物质时,对这些衰减系数的平均值。也就是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密度的组织时,其所测得的CT值是它们的平均值,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其中任何一种组织的CT值。当病变组织小于层厚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反映该病变组织的CT值。如果病变组织的密度高于周围其它组织,所测得病变组织的CT值低于其本身真实的CT;反之,如果病变组织的密度低于周围其它组织,所测得病变组织的CT值高于其本身真实的CT。因此,在临床扫描工作中,对小病变的扫描,力求使用薄层扫描或部分重叠扫描,以减轻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第2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6周围间隙现象(AroundClearancePhenomenon)在同一扫描层面上,与该层面垂直的两种相邻且密度不同的组织,其边缘部分所测得的CT值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其本身组织的CT值。扫描线束在两种组织交界处相互重叠,边缘分辨不清。密度高的,其边缘CT值比本身组织的CT值小。反之,密度低的,其边缘CT值比本身组织的CT值大。第2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7CT值(CTValue)CT值是用于测量CT图像密度值的统一计量单位,单位是亨氏单位(Hounsfieldunit,Hu)。X线穿透人体后的衰减特性都遵从指数衰减规律,数学表达公式为:

I=I0e-μd其中I表示通过物质衰减后的X线强度,IO表示入射X线强度,μ表示物质的吸收系数,d表示物质的厚度。当X线穿过人体不同组织后,由于X线的波长、组织的原子序数和组织的密度不同,因而组织的吸收系数不同。衰减系数μ值表示的通常是物质的相对密度。第2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8CT值(CTValue)在CT图像的分析中,着重于组织结构的密度差异即相对密度,而不是密度的绝对值。CT值表示的是一种相对密度,它以某种物质的衰减系数与一种参考材料的衰减系数作比较。若以水作参考,软组织的μ软接近于μ水,肌肉的μ肌比水高约5%,脂肪的μ脂约比水低10%,脑白质与脑灰质的μ值差约0.5%,而它们与水差3.5%,骨的μ骨大约是水的μ水两倍。,Hounsfie在医学研究中,靠衰减系数的比较和计算方法很不方便ld以水的μ水作为标准,定义了一个称作CT值的标度,即CT值,单位为Hu(Hounsfieldunit)。第2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9CT值计算公式某物质的CT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μ物与水的衰减系数μ水之差,再除水的衰减系数μ水的商,乘以分度系数1000。其公式如下:

CT值=(μ物-μ水)/μ水*1000第29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0不同人体组织的CT值把人体组织的CT值界限划分为2000个单位,水的CT值为0,空气和密质骨的CT值分别为-1000和+1000。密质骨的CT值为上限,空气CT值为下限。已知人体各组织的衰减系数,根据上述公式,即可得到各组织的CT值(见表16-1)。从表中可以看出,组织密度越大,CT值越高,密度越小,CT值越低。CT值的应用在于CT值的绝对值可以大致确定某些组织的存在,如出血、钙化、脂肪和液体等;CT值的相对值计算可以估计组织结构类型和密度,对病变的定性分析有很大的帮助。但CT值会受很多因素的干扰,如X线硬化、扫描参数、温度和邻近组织等。因此,在CT图片的分析中,CT值仅作为参考因素,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第30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1第31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2伪影(Artifacts)在CT图像形成中,因机器或人体本身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被检体不存在而图像显示出来的假象,即是伪影。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在工作中应尽量避免和减少伪影。常见伪影有:1.运动条纹伪影

在CT扫描过程中,由于病人的自主和不自主运动(如呼吸、心跳和胃肠运动等)使检测不一致,图像上表现为粗细不等,黑白相间的条状伪影。第3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3常见伪影2.交叠混淆伪影

在照射体内出现高于采样频率的空间频率而产生的伪影。3.杯状伪影和角状伪影

当X线穿过人体后,X线束能量保持不变而产生的伪影,称为杯状伪影。当投射曲线作角分布时产生的伪影,称为角状伪影。4.模糊伪影和帽状伪影

图像重建中心与扫描旋转中心重合时产生的伪影,称之模糊伪影。当被检体在扫描野内时,产生截止于边缘处的伪影,称之为帽状伪影。5.环状伪影

由于探测器的灵敏度不一致,采样系统故障造成的伪影,常出现在图像的高对比区,并向低对比区扩散。第3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4图像灰阶(ImageGreyScale)将重建矩阵中每一像素的CT值,转变成相应的从黑到白不同深度的信号,并显示在图像或显示器上,这种黑白信号的等级差别,称为灰阶。灰阶有16个刻度,每一刻度内有四级连续变化的灰度,故共有64个连续不同的灰色等级。第3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5常见术语(CommonTerms)CT值标度(DemarcationofCTValue)

将空气和水的衰减的CT值作为标度。在EMI标度中,空气和水标度分别为-500和0,而在Hounsfield标度中则分别为-1000和0。体素(Voxel)即体积单元的简称。它是某组织一定厚度的空间体积单元,如果以X线通过人体的厚度作为深度,那么像素乘以深度即为体素。例如某组织的深度为10mm,像素为1mm×1mm,则体素为10mm×1mm×1mm。体素减少,即层厚变薄,探测器接收到的X线光子的量相对减少,为了保证质量,必须增加毫安秒,既增加X线的剂量。第3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6双窗技术(DoubleWindowTechnique)窗口技术(WindowTechnique)

即利用数字图像的特点,改变亮度与CT值的关系,显示不同组织的技术。选择合适的窗宽和窗位,将感兴趣区的病变信息显示出来,它是影像的最终目的,也是分析数字化图像的重要方法。双窗技术主要用于CT扫描图像中密度相差太大组织的观察,既要看见低密度组织,又要看见高密度组织,如胸部的肺窗和纵隔窗,骨肌系统的骨窗和软组织窗等。第3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7窗宽和窗位(WindowWidthandWindowLevel)窗宽是荧光屏上对应于图像灰阶的CT值范围。窗宽越宽,可以观察组织CT值的范围越大,适合观察CT值变化范围较大的组织,如肺和骨组织等。窗位,又称窗平或窗中心,对应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也就是所观察组织的中心CT值。一般将所观察组织的CT值定为窗位,它既能显示比该组织密度高的病变,也能观察比该组织密度低的病变。如果某组织的窗位为L,窗宽为W,那么该组织的CT值范围为L-W/2-L+W/2。第3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8探测器孔径(DetectorAperture)探测器孔径是X线能够进入探测器传感部分的探测器的有效口径,通常是指探测器阵列面向X线方向上的孔径尺寸。CT机孔径扇形角(SectorAngle)产生透射量信号的检测器阵列所对应的角度,顶点即为X线球管内的焦点。第3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9常见术语(CommonTerms)原始数据与显示数据(RawDataandDisplayData)原始数据是由探测器接受,经过放大和数/模(A/D)转化转换后所得到的数据。显示数据是将原始数据经权函数处理后所得到的构成组织某层面图像的数据。间距(Interval)指常规断层扫描中,上一层面的上缘与下一层面的上缘的距离,它也可以等于、小于或大于层厚,小于层厚为重叠扫描。第39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0被扫对象三垂面定义横断面(axialview)-(b)冠状面(coronalview)-(a)矢状面(saggitalview)-(c)(a)(b)(c)第40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1CT扫描方式普通扫描(PrecontrastScanningorNon-contrastScan)

普通扫描又称为平扫或非增强扫描,是指血管内不注射对比剂的CT扫描。常采用横断面扫描和冠状面扫描。一般先进行普通扫描,然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再决定是否增强扫描,普通扫描的层厚和层间距常采用10mm,特殊位置采用5mm或3mm。普通扫描主要适用于骨骼、肺等密度差异较大的组织,其次是急腹征,以及对对比剂有禁忌症的患者。第41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2增强扫描(EnhancementScan)经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的CT扫描,称为增强扫描。目的是使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以及病灶的碘含量增高,从而增加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增强扫描能动态观察不同脏器或病灶中对比剂的分布与排泄情况,发现平扫难以发现的小病灶、等密度病灶或显示不清的病灶,以及观察血管结构和血管性病变。根据不同病灶的强化类型、时间和特点,以及病灶大小、形态、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对病变进行定量和定性诊断。第42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3造影扫描(MyelographyCTScan)对某一器官或结构直接或间接注入对比剂后,再进行扫描的的方法,称为造影扫描。它的特点是利用阳性对比剂的显影,清楚地显示器官和组织结构,以利于发现病灶和鉴别诊断。它分为血管造影和非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对比剂经血管注入后,对比剂选择性地显示某脏器或组织所属动脉或静脉,提高该脏器或组织病变的检出率和定位定性的诊断。它是将CT扫描和血管造影两种技术融合起来的一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脏的占位性病变,特别是小肝癌的检查。第43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4非血管造影扫描非血管造影是,将对比剂注入所要显示的某一脏器或组织结构内或周围,然后再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特点是对所要显示的脏器或结构的大小、边缘以及周围关系显示清楚,能较好地确定有无病变和病变的侵犯范围。常见的有:脑池和脑室造影CT,脊髓造影CT,关节造影CT,胆道造影CT,涎腺造影CT及肠腔充盈造影CT。第44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5特殊扫描(specialCTscan)薄层扫描(ThinSliceScan)是指扫描层厚小于5mm的扫描,一般采用1-5mm。目的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观察病变内部细节以及用来发现小病灶,如肺内的孤立性或弥漫性小结节、胆系或泌尿系的梗阻平面、胰腺病变、内耳以及主动脉夹层撕裂的内膜片。某些特定部位,常规也采用薄层扫描,如鞍区、眼眶、桥小脑角、肾上腺和耳部等。另外,对于某些需要重建和后处理的部位,原则上也应采用薄层扫描。第45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6重叠扫描(OverlapScan)指层间距小于层厚,使相邻的扫描层面部分重叠的CT扫描。如层厚为10mm,层间距为7mm,相互两层面就有3mm的重叠。重叠扫描的目的除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使图像更真实的反映病灶外,关键是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但过多的重叠,扫描层面数会增加,病人接受X线量加大,不利于病人的辐射防护。因此,该方法不作为常规CT检查。第46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7延迟扫描(DelayedScan)指注射对比剂后,等待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再行扫描的一种CT检查方法。延迟扫描时间,依据组织和病变的性质而定。原因是体内不同组织和病变,对碘的排泄不一致。通过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约90%的碘通过肾脏排泄,约10%经肝脏排泄,正常肝细胞具有吸收和排泄碘的功能。因此,在注入对比剂数小时后,肝脏的CT值可以增加15-20Hu;而病灶组织由于不具备吸收和排泄碘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延迟,CT值基本无变化;根据密度差别的变化规律,对某些病变的定性诊断有很大的帮助。CT检查时,大部分肝脏病变都需要延迟扫描,如血管瘤、小肝癌、肝腺瘤,以及局灶性肝内结节增生等。不同的病变表现出不同的延迟特点,如血管瘤表现为“两快一慢”,小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等等。第47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8目标扫描(ObjectScan)又称靶扫描(targetCTscan)或放大扫描(enlargescan),是对兴趣区进行扫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使兴趣区组织器官图像放大,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常用于组织结构小的器官或病灶,如垂体、内耳、肾上腺和肺内的孤立结节等。第48页,共5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9动态扫描(DynamicScan)指静脉团注(BolusInjection)对比剂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扫描结束后再重建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可获得动脉早期、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等不同时相的强化图像。它分为两种:进床式动态扫描(IncrementalDynamicScanning)和同层动态扫描(SingleLevelDynamicScanning)。前者是对一定范围的组织器官进行快速连续扫描,目的是了解整个区域有无病变和病变的多少。后者是先对某一组织器官进行平扫,找出兴趣区,再对兴趣区的某一层面进行连续多次的快速扫描;然后根据扫描结果,将病变组织的密度变化和时间对应,绘成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曲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