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3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社会化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意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2.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3.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图式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识。5.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6.启动效应P182先前的图式影响后来不相关信息的解释的现象就是图式的启动效应。7.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8.正性偏差P184是指认知者表达的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又叫宽大效应。9.假设相似P185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10.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11.态度个体对特定的社会客体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12.犯错误效应P295犯错误导致了人们对有能力的人的更加喜欢,这叫做“犯错误效应”。13.曝光效应P293熟悉性导致喜欢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曝光现象”。14.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以帮助他人为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15.侵犯行为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16.旁观者效应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17.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的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18.社会责任规范P357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19.互惠规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20.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态度的有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有计划行为理论是对合理行动理论的扩展。它指出个体除了考虑对特定行为的态度以及主观标准外,还考虑有意识的行为控制他们完成某种行为的能力。2.什么是从众?简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从众是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收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大小:当群体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发生从众的可能性也会增加。(2)群体的一致性: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3)对群体的承诺:承诺增加从众。(4)对个性化的渴望:渴望个性化会减少从众。(5)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与一种意见没有表达出来的情况相比,人们在意见表达后,在相关选择上的自我卷入水平会有实质的增加,并由此直接导致从众性的降低。(6)少数派的影响: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可以减少多数派的从众。3.简述人们在群体中比单独时有较少利他行为的原因。(1)责任扩散所谓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的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2)旁观者效应可能是由于旁观者的存在,成为利他行为缺乏的原因,当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3)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4.什么是归因(attribution)?根据Kelly(1967)的共变理论(covariationtheory),社会认知者归因时会使用哪些信息来确定其归因的合理性?(1)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2)①区别信息:是指行为者只对当前的刺激对象产生反应还是对许多不同对象产生相同的反应。②一致性信息:是指行为者的行为与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否一致。③一贯性信息:是指行为者对当前刺激对象是否一贯地产生相同的反应。5.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利性归因偏差。自利性归因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积极行为结果(成功)归因于个人因素,而把自己的消极行为结果(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例如,如果你在一次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你往往会认为“最近我学习很用功”,“这才或者一位更熟悉她的人告诉你她的确有些内向,你就要改变你的判断。人们在加工社会信息时十分注重效率,他们总想快刀斩乱麻,尽快完成信息加工,这就避免不了会发生许多错误。3.综合你所学的有关原理与知识,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态度和行为有一致性,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我们才能据个人的行为表现来推断人的态度、心理需求。(2)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性。究其原因:1)态度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认识和情感成分冲突时将导致不一致;2)受当时情境影响;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4)对同一对象的态度冲突导致态度和行为不一致。要举例…….!!!!!!4.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家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并阐明如何通过家庭促进个人良好个性的发展?家庭在个体最初社会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的教养方式、态度和家庭氛围由于具有明显的奠基性、针对性或感染性、长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对儿童社会化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这类型出身的孩子表现为自立、自信,能主动解决自己的困难,情绪稳定,易理解他人。作为家庭中占优势态度和情绪的家庭气氛,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气氛宁静和谐的家庭,其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会使孩子感到安全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情绪安宁、待人和善。这是儿童顺利实现其社会化的最好条件。5.阐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特别举例说明隐含人格理论对人知觉的影响。因素:(1)认知偏见,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认知发生偏差。(2)情境因素,人们的社会认知受情境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