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专题复习一、农业经济时期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农业起源①农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③生产工具:石、木、骨器;④土地制度: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①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②耕作方式:石器锄耕;③生产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④经营方式: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形成①耕作方式:铁农具和牛耕推广;②生产技术:精耕细作,垄作法,都江堰和郑国渠;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④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①耕作方式:牛耕普及;②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③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耱技术;④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曹魏时翻车,唐朝时筒车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①农作物: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②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③土地制度: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探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农业的认识。特点:(1)经济构成: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2)生产力发展:由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对点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红,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参,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秦汉117(全国)1048.355.72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1167.73.85隋唐124(北方),328(南方)1450.926.42——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什么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总趋势,并指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西周官营,青铜铸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经营形态并存的局面汉代开始用煤炭冶铁;获“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北朝烧制白瓷隋唐制瓷业形成独立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明代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二、手工业生产01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古代中国三种手工业形态经营形态产品类型产品流向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管理,大作坊生产军用品,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政府、贵族使用,不流通明以前占据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市场需求产品市场流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家庭为单位,自足经营供自己生活和缴纳赋税产品自给自足,剩余部分出售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增强了活力。由于统治者政策的引导,商人社会地位普遍较低,商业被称为“末业”,长期收到压制。对点训练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晚期,中国的手工业就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西汉时期,在齐郡设置的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到明代前期时,官营手工业占用的工匠已多达三十余万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部门,同时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有着大量的发明创造,如造纸术、印刷术等;也有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各项技术,如冶金技术中的灌钢法;同时古代中国陶瓷、纺织、漆器等手工业中令人惊叹的精湛工艺水平更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摘编自黄文莲《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材料二:在近代中国,无论城市的还是乡村的手工业,也无论是手工工场还是家庭手工业,大多是在商业资本的支配下徐徐发展。从1875年的磁州煤矿到1890年的大冶煤矿,在中国第一代的14家新式煤矿中,无一由原来手工采煤的土窑业转化而来。在商人包买主广泛控制下的手工棉纺织业,也无一演变为资本主义的机器纺织工人。中国近代手工业在进入20世纪之后,一些手工工场开始使用机器。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始终以分散的个体生产为主体,没有摆脱“悉听小民自为”的家庭生产之境况。——摘编自陈庆德《中国近代手工业的发展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发展趋势的内在基础。三、古代商业时期概况先秦“商人”出现;官府控制;私商的发展;市场的形成秦汉秦朝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汉代城中设专供贸易的“市”,官府直接管理;推行重农抑商;开通丝绸之路隋唐市坊分开的城市布局;“柜坊”“飞钱”的出现;市舶使专管外贸宋元使用“交子”;市坊界限打破了城市布局;夜市与早市兴盛;海外贸易发达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涌现;商帮活跃与兴盛;由于海禁和闭关锁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重点:重农抑商政策发展演变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表现必然为经济形态所决定,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农本商末”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易错辨析(1)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2)对“抑商”的辨别与分析:

首先,“抑商”主要是“抑制私营工商业”,而非不加区别的绝对抑制,汉唐时期官营工商业的发展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

其次,“抑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比如西汉初年的“抑商”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对内以重税、关卡、官营、矿禁等手段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规模;对外以“海禁”等政策阻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对点训练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商业与外贸的发展概况时期表现先秦“商人”出现;官府控制;私商的发展;市场的形成。秦汉推行重农抑商;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隋唐坊市分开的城市布局;“柜坊”“飞钱”的出现;设市舶使专管外贸。宋元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兴盛;海外贸易发达。明清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涌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票号”出现;“商帮”活跃与兴盛;推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四、古代土地制度阶段形式特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国家经营,用于封赏和授田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经营,来源广泛,土地兼并是最主要的来源和扩大途径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自耕农经营,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君主土地私有制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收入归君主私人开支国有土地制(均田制)国家掌握的无主的可再分配土地五、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主要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还征收财产税隋唐隋朝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宋朝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朝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六、古代的货币制度产生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仿制贝商朝后期开始岀现铜铸币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对点训练】

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财政收入情况表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1430397920.594.17388.932.91552265913.332.02414.4243.31621278012.920.68.1755.2

——摘《明实录》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据《醒世姻缘传》等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2)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名词解释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南方经济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魏晋南北朝

中唐

南宋

元明清南北趋于平衡南移完成江南初步开发南北差距拉大七、经济重心南移【探究】结合所学,谈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现?原因: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充足的劳动力;②北方战乱频繁,江南相对较安定;③江南雨量丰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④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表现:①唐朝时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②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③元朝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4.影响影响表现经济布局南北差距日益缩小,联系不断加强;江南经济发展,使南方逐渐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城市发展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