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高二历史1彩课堂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高二历史1彩课堂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高二历史1彩课堂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高二历史1彩课堂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高二历史1彩课堂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目录: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概述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源自世界各区域文化生成、发展的条件不同。

本专题包括四个学习要点: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与区域文化的关系;世界各主要区域的文化传统;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共通性和差异性;区域文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人类形成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多样的信仰和思想体系、多样的文化成果。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成就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成就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彩和灿烂。单元课标(1)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时空坐标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古代西亚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开创性意义。2.难点:古代西亚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开创性意义。古埃及历法表古代西亚文化古代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本课内容古代西亚文化古代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广大地区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思考:请同学们在地图中找出以下三大文明所在的区域。纲要下: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新课导入前18世纪—前15世纪古巴比伦前1553年—前1085年埃及新王国前8世纪亚述帝国前800年—公元146年古希腊前6世纪—前4世纪晚期波斯帝国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帝国前27年—1453年罗马帝国目录

古代西亚文化

古代埃及文化

阿拉伯文化01020301古代西亚文化学习聚焦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3)代表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亚述帝国、波斯帝国(1)地理位置:主要包括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它被里海、黑海、地中海和波斯湾所包围,这些海湾也就构成了它的天然界限。(新月沃地)。(2)地位: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一、古代西亚文化1.古代西亚概况:优势:相比周边地区(阿拉伯、伊朗高原),两河流域的冲积平原提供了水源和农耕平原,农业发达。联系:两河流域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交通要塞;加上水源与平原环境的自然条件优势,容易引起争夺资源的战争;遭受到外族入侵,使得出现统一政权的次数不多;洪水不可预见地泛滥,产生了现实、恐惧、悲观的人生观。(4)古代西亚的政治和经济:自主学习一:结合《纲要下》所学知识,(1)指出两河流域与邻近地区相比它有何优势?两河流域的政权更迭与地理位置有何内在联系?(2)结合《选必2》,归纳古代西亚的政治和经济。2.古代西亚的文化:自主学习二:请阅读课本P15-17内容,并结合《纲要下》所学知识,梳理古代西亚的文化成就及其特征。领域成就特征文字文学建筑和艺术法典其他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创造,在西亚流行数千年《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美伽尔的活动,诗中还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1)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乌尔王陵板画艺术。(2)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人首飞牛石雕)。(3)波斯王宫装饰豪华,雕梁画栋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世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成文法典2.古代西亚的文化:60进制、天文历法、《农人历书》、战车、沙马什等世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探究阐释探究学习一:苏美尔人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或木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会使用这种书写材料?可得到什么结论?原因:主要与地理环境有关。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结论: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趋势:越来越抽象、简化;实用性增强文字因社会活动需要而产生,是研究历史发展的重要史料。探究阐释探究学习二:结合材料,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反映出两河流域居民怎样的生活态度?造成这种生活态度的因素有哪些?该“史诗”对历史研究有什么价值?材料1:“吉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无法得到,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吉尔伽美什,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人应关心的,唯有这些事。猖獗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大地颤抖,将成熟的庄稼淹没。——《吉尔伽美什》生活态度:重视现世生活、追求永生、恐惧、悲观。材料2: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使苏美尔人深深感到,仿佛自己正无依无靠地面对着许多无法控制的力量。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因素:洪水不定期泛滥;战争频繁;外族入侵;迷信、神学思想浓厚;生产力水平低下等。价值: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了大量神话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其属于历史研究的二手资料,要和考古及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探究阐释探究学习三:《汉谟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结合图片和材料,概括出该法典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还具有什么意义和史料价值?主要特点:特点:①宣扬君权神授;②保护私有财产(严格的保护商业财产);③阶级歧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④保留有原始习惯的残余:如同态复仇;⑤体现了刑罚的残忍;⑥颁行保护平民利益的规定。材料:第6条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第196/197条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倘彼折断自由民之骨,则应折其骨。第199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意义:法典以强制性规范确立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有效调整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关系,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后世立法有重大影响。价值:①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②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卢浮宫藏)汉谟拉比王太阳神沙玛权柄(P16“学思之窗”)《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史料中的安努、恩利尔和沙马什都是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想一想: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原因:国王的权力来自于神,神永远是正义的,所以国王颁布的法律也是正义的,所有臣民必须执行。说明汉谟拉比不仅要利用直接的政治和强有力手段控制民众,还要借助宗教手段麻痹民众的反抗意识。即:借助神的权威,宣扬君权神授,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巩固统治。02古代埃及文化学习聚焦古代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1)自然因素:①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交通发达;②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肥沃土壤,平原广阔,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稳定。(2)历史因素:①单一民族、单一语言,政权统一,发展具有连续性,社会环境相对安宁;②宗教信仰浓厚,生活乐观,热爱生命,向往来世。二、古代埃及文化自主学习三:请阅读课本P17-18内容,并结合《纲要下》所学知识,(1)指出古代埃及发展的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2)结合《选必2》,归纳古代埃及的政治和经济;(3)梳理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及其特征。1.古代埃及概况:(3)古代埃及的政治和经济:文化领域成就特征文字文学建筑艺术科学技术象形文字: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经历了多种变化(趋势是简化、书写材料:莎草纸。1.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2.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3.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4.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金字塔:体现法老权威,体现埃及人建筑、数学水平;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儒略历曾吸收埃及历法);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廷中有许多埃及医生)。独特的象形文字体现法老权威;受宗教影响大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农业2.古代埃及的文化:丰富的文学作品,宗教色彩浓厚◎罗赛塔石碑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世俗体文字古希腊文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世俗体,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代表统治者的语言(当时的埃及已臣服于亚历山大帝国之下)

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1)文字--象形文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末,一直使用到4世纪。特点:不断地简化二、古代埃及文化2.古代埃及的文化:①塞拉赫法老名以象形文字的形式雕刻在王宫门面上,这是君王的象征。②白冠法老头戴上埃及的白冠,象征着对下埃及地区的最高权力。③荷鲁斯荷鲁斯神,国王神性的标志,出现在莎草纸上。莎草纸是下埃及的象征,表示法老征服了三角洲地区。④穿凉鞋的人高品阶官员。在古埃及,凉鞋是功成名就的象征。⑤神牛神牛与未来掌控埃及天空的女神哈托尔(Ha-thor)相关,她出现在调色盘上部。⑥红冠调色盘背面,法老头戴下埃及的红冠,象征着征服和统一。⑦仪式行列法老身后跟随着穿凉鞋的官员,在他身前的是另一位官员和四位组成一列的旗手。⑧敌人敌人经常出现在古埃及展示的图像中,在此处他们遭到斩首,头部位于双脚之间。上下埃及统一的重要证据。那尔迈调色板来自内弗尔卡拉·卡凯葬祭庙的莎草纸行政文书纸莎草:尼罗河的馈赠埃及纸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的特点,一度使其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3000年而不衰。莎草纸不是现代概念的纸,只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成的书写介质。真正的造纸术是中国西汉时期发明的,经东经阿拉伯人得以广泛传播。奥西里斯:冥王和农业之神伊西斯:生命、魔法、婚育女神荷鲁斯:复仇之神,法老的守护者,外形为鹰。赛特:战争、沙漠、风暴之神阿努比斯:死神二、古代埃及文化2.古代埃及的文化:(2)文学:最早的故事:《魔术师的故事》(贵族和祭司的生活)劳动歌谣:《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撒谷人的歌谣》;宗教哲理诗:《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它不仅把死亡比拟为人的幸福,并且发出了反抗的呼声,被视为古代埃及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篇之一;礼赞尼罗河的颂诗《尼罗河颂》;死者之书:《亡灵书》请谈谈你对古埃及人家庭观的理解。(P18“史料阅读”)古埃及人的生活理想是母慈子孝,夫妻和睦,他们认为女性在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在农业社会中,家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依靠对象,而女性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古埃及人相信灵魂要升天,信仰来世,认为来世比现世更长久更重要;古埃及人对太阳神崇拜(古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法老可以沿着天梯到天上去-—《金字塔铭文》太阳光照在尖形物上,人们感觉到有一种炫目的色彩和光亮,肃然起敬,使大家更加相信法老就是太阳神的儿子。金字塔演变过程阶梯状金字塔角锥体金字塔问题:这些建筑和铭文反映了古埃及人怎样的观念?阿布辛拜勒神庙(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建造最精妙之处是,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旭日的阳光就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座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代埃及的建筑受到宗教较大影响二、古代埃及文化2.古代埃及的文化:(3)建筑:金字塔:体现法老权威;证明埃及人的建筑、数学水平。今天埃及有两种建筑保存的最好,一种是神庙建筑,另一种是陵墓,而当时居民建筑、甚至王室住所基本都用泥土修成,保存很差。《太阳历》刻石古埃及历法表①历法: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制定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太阳历与农业的需求相关,掌握了准确的年历,就拥有了领先的农业,也就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为其它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②其他: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古代埃及人颇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廷中,就有许多埃及医生。二、古代埃及文化2.古代埃及的文化:(4)科技:在公元前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对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约在6月15日,潮头在孟菲斯)定为一年之开始,还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365天。比现行的阳历只少0.25天。

在他们那里,医术的分工是很细的,每一个医生只治一种病……有治眼的,有治头的,有治牙的,有治肚子的,还有治各种隐疾的。

——希罗多德《历史》探究阐释探究学习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思考古埃及人为何把洪水之神看作欢乐之神?尼罗河流域的政权更替有何特点?(2)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差异性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1)原因:定期泛滥的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地质和气候条件。

特点:外族入侵机会小,政局相对稳定,较早建立了统一集权的帝国,且连续性比较强。材料1: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材料2:两河流域由不同的地域组成…南部由沼泽和宽广、平坦而贫瘠的平原组成,各城市沿河渠而建并逐渐发展起来。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与周边国家的商贸异常重要。两河地区那难以预测的洪水,使得河畔的农人饱受命运的捉弄,战争的频繁更增加了命运无常的感叹。——吴宇虹《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1)古巴比伦:平原无屏障;两河不定期泛滥;经常受到外族入侵、帝国更换频繁、充满不安全感。(2)古埃及:沙漠有屏障;尼罗河定期泛滥;长期统一、政权较为稳固、航行便利、生活较惬意。近代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铁器和青铜冶炼技术;黄金储备丰富;穿越沙漠的驼队,出口象牙和黄金,商贸繁荣;

东非出现过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广泛使用奴隶;伊斯兰教传入。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石头城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近代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相对封闭)----《纲要下》第5课+“选必2”P19“历史纵横”03阿拉伯文化学习聚焦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为文化遗产,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多神崇拜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回顾纲要(下)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政权622年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632年大规模对外扩张7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8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三、阿拉伯文化6世纪(1)自然因素:①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交通发达,东西方商路中心;②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2)历史因素:①帝国政治相对稳定,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②统一的语言和伊斯兰教信仰,为文化繁荣提供必要前提;③统治者重视科学文化事业;④阿拉伯人善于吸收、继承和融合各地文化;三、阿拉伯文化自主学习四:请阅读课本P18-19内容,并结合《纲要下》所学知识,(1)指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2)结合《选必2》,归纳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和经济;(3)梳理阿拉伯文化的文化成就及其特点。1.阿拉伯概况:(3)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和经济:政教合一领域成就文字文学建筑宗教科学技术阿拉伯文、印度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悬诗”、《天方夜谭》(很多故事来源于古埃及和西亚等民间传说,其在中国广泛流传;西欧,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终成眷属》等受其影响)、《一千零一夜》等。清真寺——克尔白神庙伊斯兰教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成为独立学科白塔尼修正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白塔尼《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影响很大:哥白尼等多次引用伊本·西那《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在欧洲长期用作医学标准教科书2.阿拉伯文化:(1)文化成就:三、阿拉伯文化(2)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继承和融合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3.阿拉伯帝国的意义: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三、阿拉伯文化探究阐释探究学习五: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用史实说明阿拉伯帝国的桥梁作用,即思考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P19“思考点”)(2)概括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材料1:阿拉伯文化是在游牧民族传统、伊斯兰教精神及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吸收古代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逐渐融合、发展而成的。——胡伟达《阿拉伯文化》材料3: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美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则为它提供了必要前提。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他们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帝国统治的热心鼓励和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下,全国的好学风气蔚然成风。阿拉伯文化,硕果累累,向全世界发出绚丽的光彩。——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材料2: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9世纪初兴起的“百年翻译运动”是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大批阿拉伯的研究者翻译、注释了古希腊、印度和罗马的著作,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得以继承。这些翻译著作还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地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阿拉伯人把古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史实(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①

继承、吸收和融合原埃及、两河、波斯和古希腊罗马文化,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将其译成阿拉伯文。西欧人后来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②翻译了古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创造出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③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他们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④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为欧洲的文艺复兴提供了思想来源;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3.阿拉伯文化的意义: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三、阿拉伯文化探究阐释探究学习五: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用史实说明阿拉伯帝国的桥梁作用,即思考阿拉伯文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P19“思考点”)(2)概括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2)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地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