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_第1页
部编版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_第2页
部编版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_第3页
部编版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_第4页
部编版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温故知新1.清朝初年,清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A、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顺治帝)B、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康熙帝C、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雍正帝)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D、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修建须弥福寿庙。(乾隆帝)葱岭巴勒喀什池西伯利亚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太平洋南海诸岛台湾、钓鱼岛、赤尾屿温故知新2.请说出清朝疆域?喜马拉雅山脉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入: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织图》(局部)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相关史事: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16世纪传入我国。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赏植物。花生,原产南美洲。15、16世纪传入我国。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向日葵,原产北美洲。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垦荒执照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表现:(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大量兴修水利(3)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影响:相关史事: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了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致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的发展:(1)传统手工业的发展:(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商业的发展:(1)各类商业城镇的繁荣(2)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出现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的“票号”《盛世滋生图》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前门街市图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记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盛世滋生图》(局部)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徽商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晋商是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国力增强,社会安定。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2、表现:3、影响:乾隆末年人口3亿,占世界人口1∕3。导致人口问题。影

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康熙时期国库充盈清初,统治者注重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康熙时期,朝廷每年的财政收入约3000万两白银,最高的年份达到4736万两。财政收入增多,国力大为增强,为国家的安定提供了财政上的保证。知识拓展:雍正帝康熙帝乾隆帝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的经济逐步恢复与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

手工业工场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商业:商业发达人口的增长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本课小结1.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年代耕地面积(顷)1661年(顺治十八年)5493576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60784301724年(雍正二年)6873914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7414495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课后活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清朝前期国家统一、国力增强,社会安定;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作。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这些作物的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课后活动: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2.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原因是①丧失了外贸的主动权,阻碍手工业的进步②不同外国进行科技交流,使中国逐渐落伍

③使清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④使西方殖民者找到侵略中国的借口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④C课堂练习1.明末以来,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B、连年混战C、国力强盛D、社会安定B课堂练习2.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D.商业市镇兴盛D课堂练习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B课堂练习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入新课《耕织图》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新课探究一一探究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治理水利。(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清朝开荒执照推广的高产农作物马铃薯玉米甘薯花生向日葵2.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3)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3.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一探究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二(一)手工业的发展(1)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二)商业的发展1.条件(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2)陆路和水运发达。《盛世滋生图》局部2.表现(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在漫长的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徽商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一探究点:人口的增长一三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分组讨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清朝前期,主要经济成分()A.小农经济B.工商业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