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_第1页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_第2页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_第3页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_第4页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饮食(农)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劳作(工)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商贸(商)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居住(住)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行)医疗与公共卫生●卫生(医)教材知识体系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程目标】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交通是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来源自网络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陆路水路海路邮路陆路水路海路航空水陆交通的变迁交通的变迁运输通信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问题一:阅读P69导言,指出人类运输方式的变化。

驯养动物(畜力)

橇的使用(工具)发明轮车(工具)人工搬运(人力)

轮车的发明创造,让人类运输方式实现了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轮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对道路修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二:为什么轮车的发明是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一、古代的陆路交通“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一)古道天成“(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士,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輂。……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习惯性的足迹朝代陆路水路秦朝汉朝隋唐元朝罗马法国荷兰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丝绸之路贯通后,成为连接欧亚北非的大通道。唐朝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全长1800公里,为世界之最。扩展汉唐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方与北方。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自主学习P69--------70,梳理古代中国和西方开凿的陆水通道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自国家出现以来,交通就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至周代,已有了明确的道路系统,并设置了道路守卫和交通管理人员—司空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东至渤海、南至江浙的两条“驰道”及连接陕甘蒙的军事设施“直道”,最宽处可供许多驾马车并排行驶。汉代道路修筑和养护已达一定水平,驰道两旁置有林荫。东汉末年以后,交通事业衰落,道路系统变得支离破碎。隋唐时期,全国的道路再现繁荣,修建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系统。宋朝由于受到辽金的进攻,交通范围大大缩减。元明清时期,中国陆路交通兴盛发达。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古代交通》等【小结】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陆路交通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特点:①历史悠久,修筑水平高②发展曲折,与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③政府主导道路建设,政治色彩浓厚④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管理制度化⑤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交通网,范围广作用:巩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自主学习P70--—71-至-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中国世界海陆古代近代西汉时期,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明朝,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其规模历史罕见。A、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B、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C、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D、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A.迪亚士发现到达非洲好望角的航线

B.哥伦布到达美洲。C.达·伽马发现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线。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E.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一、水陆交通的变迁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材料一:中国有悠久的海洋航运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对海洋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贸易快速发展。秦朝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也使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汉朝和唐朝造船和航海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宋元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元朝为了补充河运不足,开创了大规模海运漕粮。明前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15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壮举。——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知识拓展: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海洋航运事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原因:①战争和贸易的要求;②秦朝以后形成大一统局面,有着强盛的国力支撑;③造船和航海技术(指南针)的进步;④为了弥补陆路及河运的不足;材料二: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舰可载百余人,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梦梁录》材料3:教材P71【磁罗盘24位图】(图略)及其介绍。(1)1814年,史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2)19世纪上半期,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等行业的发展。(一)火车与铁路交通

二、工业革命与交通运输的发展1、西方: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行驶31英里,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火箭”号蒸汽机车◎1913年英国伦敦滑铁卢火车站(1)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第一条实用铁路。(2)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设计的“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一)火车与铁路交通2、中国:中国最早的铁路--上海吴淞铁路

(1874年)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京张铁路人字形路轨

二、工业革命与交通运输的发展素养提升①工业革命推动交通运输方式变革;②列强投资兴建铁路,控制中国交通;③政府积极兴办近代交通,推动近代化,巩固统治;④先进中国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时

间大

记备

注19世纪30/40年代出现海上运输蒸汽汽船英国人经营1872年轮船招商局购置蒸汽机船,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航线李鸿章主办1876年淞沪铁路开通不久拆毁英国商人经办1881年唐胥铁路修建通车李鸿章主办1895-1911年西方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控制94%1902年汽车初见于上海国外购进1908年广西省龙州到那堪的公路修筑清政府出资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詹天佑主持完成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和天津之间载运旅客的航空北洋政府出资分析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的原因。1.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改“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运兵。而且英国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修建铁路是为了A.抵御列强经济、军事侵略B.镇压太平天国,维护清朝统治C.解决举办洋务的运输问题D.利用西方文明来挽救清王朝练一练AA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我们交通运输体系的联合力量加在一起,就是合众国这个我们所拥有的称号中的动力要素。没有它们,我们不过是许多个别部分的联盟而已。”——《艾森豪威尔总统关于国家公路建设计划致国会的特别咨文》(1955年2月22日)四、交通与社会变迁(影响)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近代以前的清江浦(今江苏淮安主城区)“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清末民初,“逮海道大通,津浦筑路,舟车辐辏,竟赴捷足,昔之都会遂成下邑”郑州·火车拉出的城市—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超过了开封和洛阳。伊利运河的开凿客观上促使纽约逐渐发展为国际化经济和金融中心。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加速了近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发展;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甘肃博物馆藏邮驿画像砖民信局收据中国第一枚“大龙邮票”上海的大清邮局中国古代的邮驿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封建的陋习等有一定的冲击作用)。清朝电话局1.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通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僰道(今四川宜宾)到达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练一练CC2.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练一练BB3.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那时的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而民主人士拍手称快,看到火车就知道封建制度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B.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练一练DD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1册1.积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1)经济:打破了中国内地的封闭状态,加强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加速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瓦解,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扩展(2)城市化:推动了中国城市化,使一大批近代城市在铁路沿线兴起,并成为所在地新的经济中心。(3)交通:铁路的出现,推动了铁路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带动了与铁路建设相关的近代工矿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