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中心课件_第1页
车削中心课件_第2页
车削中心课件_第3页
车削中心课件_第4页
车削中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6145A車削中心的操作使用

車削中心是一種以車削加工模式為主、添加銑削動力刀頭後又可進行銑削加工模式的車-銑合一的切削加工機床類型。在回轉刀盤上安裝帶動力電機的銑削動力頭,裝夾工件的回轉主軸轉換為進給C軸,便可對回轉零件的圓周表面及端面等進行銑削類加工。

一、CH6145A車削中心機床的結構組成

瀋陽一機CH6145A車削中心機床的結構圖如下:一、CH6145A車削中心機床的結構組成

回轉主軸採用內藏電動機的電主軸形式,結構緊湊、品質輕、慣量小,啟停回應快;主軸工件裝夾和尾座頂尖均採用液壓控制;12位回轉刀盤上的動力頭均採用可拆卸更換的結構形式,動力頭卸下後即可用於安裝車削刀具,動力頭刀位只有被轉至工作位置處才可獲得回轉動力。對刀儀採用可折疊收藏的結構,對完刀後即需翻轉折疊牢固收放於主軸旁。二、控制面板及基本操作數控操作面板圖:機械操作面板圖:說明:採用FANUC0i-TB數控系統採用彩色LCD作顯示裝置,螢幕右側保留傳統資訊顯示介面,左側增加了一些模態資訊及座標資訊的顯示螢幕下方的菜單軟鍵也就分為左右兩側的切換和分別使用數控面板功能及其操作方法和傳統的FANUC數控系統操作面板一樣。通過地址數字鍵和編輯鍵輸入修改程式,通過功能鍵與顯示幕下部的菜單軟鍵切換菜單

(二)機械操作面板圖示功能鍵及其含義

(1)操作方式選擇按鈕組編輯模式:編輯修改已存儲或新建程式的模式;存儲運轉:呼叫已存儲程式的自動運行模式;MDI運行模式:手動數據輸入模式;DNC連線加工模式:利用PC電腦即時加工的自動運轉模式;JOG模式:手動連續進給的粗調移動模式;

手輪進給模式:手輪單步進給微調模式。回零模式:手動參考點返回模式;

車/銑轉換:按下燈亮時為C軸有效的銑削模式,按下燈滅時為主軸有效的車削模式。(二)機械操作面板圖示功能鍵及其含義

(2)功能操作選項按鍵組:

單步:單行自動運行模式,此功能選項有效時,每執行完一行都需要再按迴圈啟動再自動運行下一行

空運行功能:忽視程式中的F功能,以快速方式運行程式,可用於程式校驗及檢查超程,一般不可用於切削加工跳段:當此功能選項有效時,對程式中有“/”的程式行將跳過而執行下一行。機械/MST鎖住功能:鎖住機械進給各軸的運動和鎖住MST

指令功能(對M00、M01、M02、M30無效),再按此鍵,鎖住功能取消。

倍率取消:按下此鍵,進給倍率固定為100%,對快進倍率和主軸倍率不受此影響。(二)機械操作面板圖示功能鍵及其含義

(2)功能操作選項按鍵組:

門鎖釋放:門連鎖後,按此鍵至燈亮即可開啟防護門報警複位:可複位PLC程式提示的報警

液壓系統的啟動/關閉:關閉狀態下按後續鍵時會產生報警液壓卡盤的鬆開/卡緊切換尾座頂尖進退的液壓控制:液壓卡盤、頂尖具有腳踏控制功能控制液壓尾座和Z軸運動的掛接:此需要將系統設置中的TAIL-Z設置為ON時才可用。連接上後,移動Z軸時尾座將隨著一起運動。

(二)機械操作面板圖示功能鍵及其含義

(2)功能操作選項按鍵組:

迴圈啟動進給保持選擇暫停:程式中M01指令有效而暫停,按迴圈啟動繼續往下執行程式停止鍵快進倍率修調按鍵分別為手動冷卻啟停,機床照明及刀盤手動選刀功能按鍵。當前工作刀位是與X運動方向平行的那個刀位。主軸正轉/停轉/反轉/點動控制按鍵車削主軸速度修調用的增、減倍率鍵:銑削時動力頭的轉速修調是用下方的倍率修調選鈕來控制的。刀具對刀測量用的功能按鍵:其功能用法在對刀儀使用內容仲介紹。(三)機內對刀儀及其使用

(1)結構示意圖:機內對刀儀是用來檢測確定刀盤上各刀具刀尖位置及自動補償刀尖磨損的。使用時將手把轉到搖臂可轉動位置,轉動搖臂至測量位置,用手輪將刀尖移到與感測器接觸即可檢測刀尖位置,測量結束後,將搖臂轉回原位,再將手把轉至搖臂固定位置。搖臂離開原位時,感應開關會發出主軸停止信號。注意:由於搖臂尺寸限制,對刀檢測應在卸下工件的情形下進行。

(三)機內對刀儀及其使用

(2)對刀測量的基本操作步驟:

確定已進行過手動返回參考點操作後,按下使指示燈點亮,開始進入對刀測量狀態選擇要測定的刀具後,將刀偏頁面內的游標移至該刀具對應的刀偏地址號上,手動操作使刀具接近測頭用手輪進給使刀尖接觸到感測器,感測器指示燈亮,蜂鳴器響起,CNC將自動記下刀具偏移值重複上述步驟,對其他刀具進行刀具偏移自動測定測定完畢後,按下,使指示燈滅,然後手動將測量臂複位固定(三)機內對刀儀及其使用

(3)對刀測量的注意事項:

由於對刀儀自動採集的刀偏數據的相對基準不是參考點也不是機械原點或相對零點,其數據必須經過換算後才有利用價值,因此對刀儀對刀通常只用於測定各刀具相對於基準刀具的位置偏移量

是系統提供的用來測定並自動獲取Z座標偏移的功能按鍵。按下Z偏移按鍵後,選擇刀具並檢查刀偏號,然後手動使刀具接近工件端面,用手輪移動使刀具接觸工件端面,然後按下Z偏移設定按鍵,則Z偏移值自動設定到指定刀偏地址中

三、常用操作步驟(一)回參考點操作先檢查一下各軸是否在參考點的內側,如不在,則應手動移到參考點的內側,以避免回參考點時產生超程選擇回零操作模式操作模式,分別按+X、+Z+C軸移動方向按鍵選擇移動軸,則各軸先後回參考點,回到參考點後,相應按鍵上的指示燈將停止閃爍,螢幕顯示參考點處刀架相對於機械原點的座標為(507.696,375.1,0)。這說明該機床的機械原點與參考點不是設置在同一點上

(二)手動、手輪操作

選擇手動連續進給或“手輪進給”操作模式按操作面板上的“+X”、“+Z”或“+C”鍵,則刀具相對工件向X、Z或C軸的正方向移動;C軸的正負是繞主軸軸心線(Z軸)按右手螺旋定則來判定的如欲使某坐標軸快速移動,只要在按住某軸的“+”或“-”鍵的同時,按住中間的“快移”鍵即可,但也受到快進選擇倍率的影響選擇手輪進給時,能使用手輪的選擇進給率,實施手輪移動。左右旋動手輪可實現當前選擇軸的正、負方向的移動。(三)MDI操作

選擇操作面板上的MDI操作模式,再按數控操作面板上的“PROG”功能鍵,機床進入MDI模式,此時LCD介面出現MDI程式編輯窗口使用地址數字鍵盤,輸入指令,例如:G28U0W0;G28H0;T0200;輸入完一段或幾段程式後,點擊機械操作面板上的“迴圈啟動”按鈕,執行MDI程式在單步方式下執行G28自動回零時,需要連按迴圈啟動鍵兩次(三)MDI操作另外,在任一操作模式下,按“MONITOR”功能鍵,在“相對值”顯示畫頁下,可輸入M、S、T指令,然後按“INPUT”鍵執行這些輔助功能指令。

例如:鍵入“T2”→“INPUT”可選刀,接著鍵入“M6”→“INPUT”可換刀。

(四)對刀操作

使用機內對刀儀先對基準刀具對刀後,將對刀位設為相對零點。再換其他刀具對刀,分別記下其相對於基準刀具的偏置量,存到對應的刀具偏置中用基準刀具試切坯料,車外圓、平端面後獲得並設置基準刀具相對於機床零點的刀偏值

用增量輸入的方法將基準刀具的刀偏量增加到各刀具的刀偏中,即可獲得各刀具相對於機床零點的刀偏值四、注意事項由於對刀儀自動採集的刀偏數據的相對基準不是參考點也不是機械原點或相對零點,因此建議不使用自動對刀採集的操作模式對刀儀搖臂放下時,移動X、Z軸應小心操作,防止撞斷對刀儀及其搖臂。對刀儀折疊收回時緊定手把應牢固鎖緊,確保不會在主軸旋轉時松脫進行尾座與Z軸連接操作時應熟知操作順序,在不需要作連接時不要隨便按壓尾座與Z軸連接的按鍵,以防發生不可預料的危險動作。連接移動調校完成後應將系統設置中的TAIL-Z設置為OFF狀態五、編程實例

下圖所示調焦筒零件,可利用車削中心的銑削功能加工,採用圖示彈性內脹式夾具,以工件右端中心為工件零點,使用

Φ4的刀具作分層銑削加工,編程如下:五、編程實例零件圖如下:程式單(1)O1235

G98每分鐘進給模式

M24切換到銑削模式

G28U0W0

T1100換T11刀具

G28H0C軸回零定向

G0G54Z-5.5走到直弧槽起點

M13S3000啟動動力頭

G0X62.5下刀到工件外表面附近

M98P1236L9調用副程式9次

G0X100徑向退刀

M15關閉動力頭

G28U0

G28W0X、Z回零

G28H0C軸回零定向

M30

程式單(2)O1236

G1U-13.F100M08下刀並切入

H180.F300銑直弧槽

G0U13.提刀

W-7.移到另一槽起點

G1U-13.F100下刀並切入0.5mm

W-12.H-180.F300銑螺旋槽

G0U13.提刀

Z-12.5移到另一槽起點

G1U-13.F100下刀並切入0.5mm

W-12.H-180.F300銑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