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高中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高中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高中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系统工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现行的学校教育无论在教育观念上、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方式上都显得相对滞后。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上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和评价上的单一、教学过程中的单向灌输、方式上的机械单调、内容上的强调知识记忆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否定了学生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的活生生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潜力,泯灭了学生的思想火花。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呼唤着我们进行教育创新。1.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进入攻坚阶段。建设高中示范校是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措施之一。它要求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制订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且创造性地制订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加强教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在注意共同的基础性要求的同时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使学生形成具有实践能力、创造精神、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发挥示范校的作用,实现"出经验、出理论、出人才"的建设目标是我校面临一个重大课题。2.扎实、有序地进行高考改革是近几年来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又一措施。"3+X"高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X"高考改革的思想,实际上,内在地要求我们在坚持分科教学的同时,加强知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问题,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科间渗透与交叉,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而当前我校在这些方面仍显薄弱。3."我学、我想、我做、我创、我行"是我校育人理念。它体现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目标;它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健全人格的养成;它反映了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兴趣、特长、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它与"老实、宜强、勤奋、创新"的校训相照应,突显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规律;它也是我校学生自信、自强、知识面宽、学习能力强、个性和特长丰富的内在反映。而如何真正落实,学科教学这一基本教育途径无疑担当着重要的职责。应该指出的是,目前各学科教学中尚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学生创新性培养的问题:

⑴现行教材某些内容的叙述、结构的编排、课后习题的配备等都显得比较滞后,缺乏新意,客观上不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⑵绝大部分老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持认同态度,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教学中仍自觉不自觉地"以教材为中心",在对教材的把握上缺乏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对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学中常常因循守旧,有意或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萌芽,导致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是纸上谈兵。

⑶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面对这种机制,教师缺乏冲破束缚的勇气、魄力和应有的条件,因而客观上也造成了抑制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严重后果。

⑷当前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较弱,他们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满足于听懂课、会做题。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面对这些情况,结合我校实际,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各学科教学模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高中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实践研究"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恢弘的社会背景下,基于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的实际,提出的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这一课题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宗旨,通过对教育观念、课程、教材、教学、考核评价、教育教学环境等方面作系统的探索和变革,构建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既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途径。

另外,目前有关学生创新性培养的教改实验,大部分在小学或初中进行,在高中阶段的研究进行的很少。所见有关创新教育的论文,一般多是一些学者的理性思辨和一些教师个人零散的教学经验,尚未形成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因此,"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实践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创新教育目前国内外对创新教育概念的理解尚存分歧,但总的看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性人格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成为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并且课堂教学仍然被普遍视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有鉴于此,本课题把"创新教育"概念一般性地理解为: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而进行的教育。

创新教育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五个功能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创新意识主要解决学生乐于创新的问题;创新精神主要解决学生敢于创新的问题;创新思维主要解决学生善于创新的问题;创新能力主要解决学生能够创新的问题,创新人格主要解决学生保障创新的问题。四、课题研究内容的范围本课题研究的是创新教育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途径。研究的目标在于探索创新教育在高中阶段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渠道和手段,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课堂教学是学科的主要教学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重要途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目的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研究的重点在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在此基础上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人格。我们认为,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它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的交融、直觉思维与分析批判思维的互补。因此,我们必须立足课堂,全方位地探索和研究,既研究文科也研究理科,既研究教法也研究学法。我们将通过文理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培养这种综合性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1.研究的重点:把握创新教育的深刻内涵,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方法,为学生建构富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在学科课程学习中,自觉加强创新性的培养。2.研究的难点:⑴教师需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尤其是首先具有创新精神,准确把握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的进度。⑵实现技术应用与精神体悟相统一,掌握渐进的方法和手段。⑶当前,课堂教学中高中学生创新性培养的可资参考的资料不多。六、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皆有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各自不同程度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对高中学生来说,把创新教育定位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成果"是不切合实际的。然而,教师问,学生答,或略加讨论式的那种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绝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因此,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激发创新思维的教学情境,模拟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⑵创新教育中的学科教学应该是富有情感的,学科教学中要突破单纯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局限,注意积极的学习情感的培养。由只提要求到多予以关爱,由强调苦读到创设愉悦体验,由单向知识传授到有双向情感交流,由总是失败到学生能品尝成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向往。

⑶创新教育中的学科教学应该是民主的,尊重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民主性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教会学生与人协作的为目标。教学中应该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和谐和研讨的氛围,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思维上闪光点,给他们以及时地鼓励和肯定,抓住一切可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机会",避免一切束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⑷创新教育中的学科教学应该是开放性的,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丰富、课堂内容的综合性,更多的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性,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这些恰恰是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要求。因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教师也并非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学生必须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接受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使信息变成知识和财富。

⑸创新教育中的学科教学应该是现代化的,即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使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成为现实,以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素质。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视角和策略本课题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创造学、教学论、课程论、管理学等几个视角,以文献比较和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作为研究策略。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学校对本课题给予高度重视,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课题组队伍中有特级教师三名,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六名,校级骨干教师三十名。课题组所有成员均为学科任课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参与教科研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六十八名成员广泛分布于九个主要学科,是各子课题研究的主力军。

另外,我校教科研在"九五"期间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些学科的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在原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实力和水平。例如数学学科的MM教学实验、语文学科的随笔教学、政治学科参与全国创造教育学会活动的实践等等。

当然,探索在高中阶段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一是以目前的文献资料提供的研究成果,对创造教育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低年龄段(幼儿园、小学、个别初中),有关高中阶段的研究却很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条适合于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创造教育的实施得以延伸和拓展;二是高中阶段课堂教学改革更具有风险性。任何课题研究和改革实验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家长、社会对教学成绩的关注以及高考的最终检验,都将给课题的研究过程带来压力甚至是阻力。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家长和社会要求的高水平教育是不允许有失误的,而学校要达到高水平教育又必须靠教科研。所以我们将妥善处理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例如时机不成熟时不安排对比班实验,立足于方法途径的研究和总结,不统一于模式等等),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指导各子课题的教学实验。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本课题实行二级管理,课题组总负责人为一级管理,子课题负责人为一级管理,由此构成课题的骨干队伍。1.课题组总负责人及分工:梁建新(女)45岁中学高级(语文)书记兼副校长负责组织策划

丁益祥(男)49岁中学特级(数学)教科室副主任负责理科实验

王苹(女)36岁中学高级(政治)教研组长负责文科实验

李永生(男)35岁博士生校长助理负责信息资料2.子课题题目及负责人: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王大绩、周鸿祥

数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牟成梅、白雪峰

物理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陈谦

化学化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袁建伟地理

地理创新教育模式的整合探索党卫民

历史历史学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丁文彦

外语外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艾祖方

政治关于创新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齐宝卫

生物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张秀茹十、研究的时间安排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至2001年底完成课题申报、开题论证、子课题阶段论文

第二阶段至2002年底完成子课题实验报告、示范课、经验论文

第三阶段至2003年底完成课题组结题报告十一、课题研究成果形式的设想课题研究拟以创新教育的五个子系统为经,以各科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艺术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纬形成研究成果。实践性成果主要通过课题实验报告、教学课件、教学软件等,其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创新成果、教师的教学成果等呈现,理论性成果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其结构拟作如下:

题目:高中学科教学中创新教育之实践研究一、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1.学生创新动机的培养;2.学生创新欲望的培养;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