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耕地与粮食安全学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_第1页
1.3耕地与粮食安全学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_第2页
1.3耕地与粮食安全学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耕地与粮食安全命制人:李小萌审核人:张明雨班级:姓名:1.结合图文资料,讨论耕地资源的价值。2.运用统计图和分布图,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特点。3.结合图表资料,说明我国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存在的突出问题。4.运用统计资料,说明我国粮食生产与进口增长态势,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耕地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维系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活动一自主学习:耕地资源的价值【学法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3—25,回答下列问题。耕地的概念及类型?世界耕地资源特点?耕地的价值?【问题1】结合课本,谈谈你对“耕地是农民的立命之本”这句话的理解。活动二自主探究: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探究一】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问题2】结合上图,阅读课本第2527页内容,归纳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问题3】结合课本图134,说说我国耕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和不足。【问题4】谈谈“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这一国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二】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学法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8—30,整理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究三】材料:农业耕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耕地上,集中地投人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获得更多作物产量和收人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投入指标通常包括与农业生产高度相关的农药、化肥、良种、地膜、机械、电力、劳动力、资金等。产出指标主要包括作物单产和产出潜力等。频度指标主要包括复种指数、垦殖指数、休耕周期等。耕地集约利用是基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这一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给的重要途径。请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说明耕地集约利用的意义。【即时训练】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下图)。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90%的耕地退化严重,并时常受沙尘暴的侵袭。1994年起,乌兰察布开始重建生态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对当地传统燕麦种植采用“一早三改”方式进行改良。引进坝莜等早熟品种,从传统的秋季耕地松土,春季播种压实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乌兰察布耕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位于干旱地区,降水极少 B.人类活动不合理,过度开垦C.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 D.冬春多大风,风沙侵蚀严重2.“一早三改”方式有利于耕地改良,其主要作用是()A.免秋耕可减轻冬春风力侵蚀 B.晚播利于保水保肥C.早熟品种可少消耗土壤肥力 D.密植可增加有机质活动三合作探究: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探究四】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不同生态区的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发展变化会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造成重大影响。1985—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这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土地利用、资源分配、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中国各区粮食产量变化。(1)分析我国1985年后逐渐出现“北粮南运”的主要原因。(2)说明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对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可对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采取哪些措施。【当堂检测】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图”,完成12题。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东部沿海地区D.东部季风区2.为确保我国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围垦东部沿海湿地,扩大耕地面积B.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开发建设用地C.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D.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近年来,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引入了一种研究方法,就是用区域重心(该空间点上各个方向经济力度均能保持平衡)模型来计算某一时段区域内经济重心空间动态迁移偏离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显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图示意199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年总产量重心分布。据此完成。3.造成199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年总产量重心空间位置不一致的主要差异因素是()A.劳动力投入 B.地形地势C.机械化水平 D.水热状况4.我国水稻种植重心的移动会导致稻谷()A.流通效率提高 B.储存难度增加C.运输成本上升D.出口数量扩大“虚拟耕地”是指商品贸易中的产品在生产地或消费地生产所需要的耕地资源数量。近十几年中国成为虚拟耕地的净进口国,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的虚拟耕地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5.促使中国成为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国的主要因素有()①国际上的粮食产量高②国际上的粮食价位低③中国是人口大国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⑤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③④⑤6.国际环境安全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