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名师教案_第1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名师教案_第2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名师教案_第3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名师教案_第4页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名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7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空气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分子。本课题是学生首次对微观世界的探究,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少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二、学生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初三学生,对做实验充满好奇心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欲。但同时,初三学生活泼好动,爱发表见解,爱表现。在课堂上,作为我会多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活动,同时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反思、表达和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三、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2)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应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四、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1.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现象,把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2、学法指导采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并结合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及课本上的相关实验现象,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及丰富的想象力,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运用分子的有关知识来解释一些问题。五、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分子的定义引入:当你知道空气是由几种物质成分组成以后,你可能会问:那些物质本身又是怎样构成的呢?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微粒构成的。本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分子。【活动一】在教室里洒一些花露水【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解释】香水是由香精分子和酒精分子混合而成的,当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过扩散运动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酒精和香精的气味了。【板书】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并举例说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活动二】浓盐酸和浓氨水的反应展示两种溶液的颜色的气味。【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解释】生成的是固体小颗粒,因此是烟。【追问】浓盐酸和浓氨水并没有接触,为什么在空气中出现大量白烟?【解释】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中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相遇,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形成白烟。并通过图片介绍氯化铵的微观生成。【讨论】1、通过两个实验,总结物理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本身的否变化。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解释】通过不同状态下的二氧化碳,因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一样进行解释。【小结一】分子的定义回答:闻到了香味,但看不见这种物质。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学生观察并闻气味,感受化学试剂的物理性质。学生思考、回答但出现烟和雾的不同描述以表格的形式,讨论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分子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引入新课,直奔主题从身边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例子进一步强化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引导学生从宏观表象走进微观世界,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和语言叙述能力,让学生在与别人交流合作中,增强协作精神。(二)分子的性质【多媒体】一滴水的质量为0.05克。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克。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g一滴水的体积为0.05毫升。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立方厘米。0.00000000000000000000003cm3一滴水中大约有1.5×1022个水分子,假设你每秒钟可以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地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也要让你数上将近13万亿年。【提问】从中看出分子具有什么性质?【结论】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设问】分子还有哪些性质?【活动三】(1)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2)A、B两个小烧杯中,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B杯装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追问】氨水并没有与酚酞直接接触,酚酞变红原因是什么?【问】从以上实验你们得到什么启发?【联系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分子的这种性质?【设疑】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哪个更容易晾干?【解释】这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活动与探究3】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注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这说明固、液、气三态他们分子间间隔大小的关系是?【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体间隔>液体间隔>固体间隔。【讲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在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思考、交流、归纳总结分子的第一点性质。通过实验知道:氨水遇酚酞变红描述实验现象。酚酞溶液变红氨分子运动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学生踊跃回答身边的例子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并得出:空气。因为空气分子间隔大,所以易推。培养学生观察、类比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学生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三)课堂小结,形成体系【讲】我们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就这些。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这节课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还学习分子的性质。分子具有哪些性质?【齐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学以致用,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和问题,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六、板书设计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一、分子的定义(3点)二、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间隔>液体间隔>固体间隔)七、教学反思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往实验探究中我们只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而现在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仿真实验、放大实验或在微观层面上解释实验的发生,更利于突破难点,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实验和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知识源于现实的道理。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带进课堂,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学生角色转化,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同时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