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节选自赵焰《美的背后》,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明朝之前一直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只是主流思想的补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B.无论是高蹈的士大夫,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着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C.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佛教传人时,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和淡化,更多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活禅”。D.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倾向低矮化,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或有着一批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孔孟的儒学为主,以老庄的道学为辅,又佐以诸子百家,使到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得到了整体呈现。B.文章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话,目的是用来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C.文章以明朝为时间的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呈现对照式,结构谨严。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修辞效果突显,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语言鲜活,感染力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艺术人生”观念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中的王维《山居秋暝》。B.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巾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和实践的理性精神。C.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艺术上,孔子追求精美,庄子追求情理。D.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倾向。【答案】1.C2.B3.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扩大范围,原文是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成分得到淡化,而非所有成分都得到淡化。【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罗素的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证明“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以及证明“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一方面高旷幽远,一方面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章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以偏概全,偷换主语。儒学与道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原文“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一直”表述有误,原文的陈述主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而非“中国文化”。C项,原文的意思应是“孔子庄子在艺术上追求精美,生活上追求情理”。D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低俗化”,理解错误,相反,是“时有抬头的高贵精神”的体现。(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树下铁凝①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自此,老于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②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前不久刚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③老于家中无,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市长打了。里的项珠珠很热情,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项副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④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市长家。他被一个面孔清秀的小阿姨让进客厅。然后项市长出现了,和老于面对面落座在两张小沙发上。谈话一开始老于就觉得浑身燥热,他没有意识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的缘故。在他那没有炉火的家里,他需整日这样穿戴,老婆和女儿甚至整日把毛线帽扣在头上。而在项市长温暖的家中,项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⑤他想起中学时的项珠珠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于。果然,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于探讨这些作家的作品。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于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谈话的内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一直往前讲。⑥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去了。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项珠珠没有再问。出得门来,老于的脑子很乱。他解开棉袄领扣,让冷风吹一吹他那燥热的心。他推起自行车在便道上走了几步,站在一棵龙盘槐下。他是来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⑦他不能再将这请求原封带回家去。他应该说出来,他必得说出来,他鼓动着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儿,他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他把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然后骑车离开了它。⑧老于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去请求副市长了。(节选自《铁凝作品集》)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老于,如联系项市长时“声音挺大”,“高声坚持说没事”,显示出他说话时的自豪心理。B.看到项市长家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罄香……老于自感寒磣,为迎合项市长的爱好,只好大谈文学。C.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式的视角,灵活的叙述方式,平实细腻的语言描写,展现了老于内心矛盾复杂的斗争和辛酸无奈的心理。D.老于最后对一棵龙盘槐倾诉,反映了知识分子维护自尊的心理,也直接批评了当今项市长之类的干部目中无人、脱离群众的现实。5.作品的第五段是如何表现老于的心理的?请简要分析。6.作品主人公老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4.C5.文章第五段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老于既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①一方面,他要维护自尊,在项珠珠同学面前大谈文学,以显示自己的文学功底;②另一方面,他向项市长提出请求的欲望在潜滋暗长,于是才会“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才会有“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的感觉。6.①生活在底层而又自尊心极强的知识分子。现实生活中感到困惑,心灵受到损伤。②深爱自己的家人。为了供儿子念大学,老于连烟都戒了。想到今年是女儿高考的关键一年,他还是打算硬着头皮去找老同学请求解决两间有暖气的房子,以此来支持女儿。③做事犹豫不决。自认为难以向项副市长开口,为了家人还是决定去求项副市长;打给项副市长,但又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见了面又只谈文学,始终没说出房子的事情。【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A项,“显示出他说话时的自豪心理”理解错误。根据文意,联系项市长时“声音挺大”,“高声坚持说没事”并不是他有自豪心理,而是为了掩饰自己有求于人的一种自尊心理的体现。B项,“老于自感寒磣”“为迎合项市长的爱好”理解错误。老于“自感寒碜”不准确,且文中说他谈文学是要“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所以老于谈文学,是为了讨好项市长。D项,“也直接批评了当今项市长之类的干部目中无人、脱离群众的现实”过于牵强,文中的项副市长并非“目中无人”,也不能直接看出她“脱离群众”这一点。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作品的第五段是如何表现老于的心理的”,“如何表现”,则应是考查作品运用的表现手法,解答这类题要注意:①掌握常见的艺术手法;②了解各自特点及作用;③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解答此题可以先确定老于的心理状态,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表现的语句,再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即可。根据小说情节可知,老于去见项珠珠是为了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问题的,可他一晚上都在和项珠珠谈文学的事,根据文中对老于心理的描写“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于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谈话的内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可知作者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了老于既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老于是一个自尊又自卑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运用对比手法,是一种潜意识的对比,是老于自身的对比。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如“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副市长。”可见他是一位深爱自己家人的人。如“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项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可见老于做事犹豫不决。如“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可见老于是一位生活在底层的知识分子。可围绕“自尊心极强而又生活在底层、深爱着自己的家人、做事犹豫不决”的知识分子形象分析即可。【点睛】分析人物形象技法:1、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确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2、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3、重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4、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一定要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6、结合环境描写去分析人物形象。(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社会车辆的平均载人数量为1.5人,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低下。而拼车是提升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在不增加城市基础运力负荷的前提下,拼车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来自滴滴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24%的车辆利用率。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显露出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汽车共享出行催生的移动互联技术革新,亦可以为中国带来关联行业升级更新、整体移动出行市场腾飞等多重附加值。(摘编自2016年10月全景网)材料二:材料三:早晨打开查看天气,出门开车打开地图进行导航,中午用订外卖享用美食,晚上回到家通过健身软件跟着健身教练进行锻炼。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等通过应用软件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医疗应用软件提供了在线医疗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是新型的“指尖”文化。“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电子商务,此外,交通、金融支付,甚至在受教育、娱乐、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便利性、互动性、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张鸿认为,“实体和网络不可互相替代,它们只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两者兼顾,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摘编自2017年1月光明网《“互联网+”渗入生活细分领域国人乐享“指尖”生活》)材料四:人类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想一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尤其是我们熟悉的QQ和微信。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可以保持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并不一定直接提升生产力,但是对于人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转型是根本性的,让我们从原来只关注生产,到不仅可以关注物质生产,更可以关注那些非物质的体验和享受。这其中也包括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原来可能只有耶鲁、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千千万的普通人、老百姓,特别是千千万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直接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原来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企,为大的已经成功的民企服务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其说是对大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不管是屌丝出身,还是富有的家庭出身,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机会。(摘编自金融界资讯《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滴滴快车可以有效提升车辆利用率,增加司机的收入,缓解城市出行难的问题。B.材料二中,无论是农村网民数量,还是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C.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入用户生活,传统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呈现出“互联网+”的趋势。D.借助互联网,我们都有机会分享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网约车彻底解决了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出行供需矛盾,汽车共享出行又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B.由材料二可知,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到2016年产生了飞跃,而增长率在2015年出现了暴涨。C.通过互联网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这是互联网对生产力的直接提升作用。D.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网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取代实体经济。E.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广大百姓、众多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答案】7.B8.BE9.①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提升了车辆的使用率,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如滴滴快车拼车(滴滴出行)、摩拜单车和导航。②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分享和传播。前者如利用QQ和微信等,在不同地点总可以保持联系;后者如利用互联网,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能学到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学习、传播和分享。【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2006、2009、2010、2011年,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下降。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彻底解决了”说法错误,应该是“有效缓解了”。C项,应该是间接提升作用。D项,“必将取代实体经济“无中生有,过于绝对。”【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在出行方面可从材料一找答案,原文有:(1)拼车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2)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24%的车辆利用率。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在交流方面主要在材料三和四中,原文有:(1)便利性、互动性、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2)尤其是我们熟悉的QQ和微信。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可以保持联系。(3)这其中也包括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4)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抓住关键词句,稍加整合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有删节)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B.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C.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D.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光”是年号名称,可以用以纪年。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干支纪年法。B.“太祖”,庙号名称。这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还有高祖、太宗等。C.“进爵”,进升爵位之意。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D.关中,古代地理区域名称。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崤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关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孤信豪迈有节,威信很高。他原名叫如愿,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后来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B.独孤信容貌俊美,好自服饰。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C.独孤信为政才高,颇有政绩。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D.独孤信风度弘雅,擅长谋略。他镇守关中,受到士民的敬重,名声远播邻国,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最终被逼自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②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答案】10.C11.D12.A13.①武卫将军竟能够辞别父母,抛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哪里是假话呀。②到了第二天早晨,戴帽子的官吏百姓,都仰慕独孤信而斜戴着帽子。他就是像这样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先是”的意思是“在此以前”,是时间状语,此处应该断开,排除BD;“历年不能断决”的意思是“长年不能决断”,句子成分完整,而“及”的意思是“到,等到”和后面联系紧密,形成时间状语,所以在“及”的前面断开,排除A;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在此以前,秦州的长官昏庸懦弱,政令荒谬违背常理,百姓有冤情诉讼,长年不能决断。到独孤信抵达州中任职后,各种事务得以处理,没有积留的。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古人习惯上将崤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关中”理解错误。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习惯上将崤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本题要求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和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可知,此句说的是独孤信的父亲,而非独孤信。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比如:①“遂”:竟;“捐”:抛弃,舍弃;“妻子”:妻子儿女;“岂”:难道,哪里。②“诘旦”:第二天早晨,明早;“慕”:仰慕,敬慕;“侧帽”:斜戴着帽子;“吏民有戴帽者”:定语后置句,意思是“戴帽子的官吏百姓”;“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为……所”表被动,“如此”状语后置,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就是像这样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从考试走向看,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参考译文: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的父亲库者,为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正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狐,因此而知名。独孤信年少,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不久升任荆州防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他连续掌管二郡,都有声望政绩。贺拔胜离京镇守荆州,就表奏独孤信任大都督。他跟随贺拔胜进攻梁国的下湲戍,攻克,升任武卫将军。到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贺拔胜就命独孤信进入潼关,安抚贺拔岳留下的兵众。正好太祖已经统领了贺拔岳的军队,独孤信和太祖是同乡,小时俩人就友好,见面后非常高兴。太祖趁机命独孤信到洛阳请示事情,抵达雍州,大使元毗又派独孤信返回荆州。不久朝廷征召独孤信入朝,魏孝武帝对他非常信任。到孝武帝西行迁徙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独孤信单骑在泸涧追上了他。孝武帝赞叹说:“武卫将军竟能够辞别父母,抛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岂是假话呀。”当即赐给独孤信御马一匹,晋爵为浮阳郡公,食邑一千户。不久独孤信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此前,秦州的长官昏庸懦弱,政令荒谬违背常理,百姓有冤情诉讼,长年不能决断。到独孤信抵达州中任职后,各种事务得以处理,没有积留的。他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给他的名为信。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刚开创基业时,只有关中一带的地方,因为陇右地势险要,所以派独孤信去镇守那里。他受到了百姓的敬慕,声威震动邻国。独孤信在秦州,曾因为打猎到了傍晚,骑马疾奔进城,他的帽子稍稍倾斜。到了第二天早晨,戴帽子的官吏百姓,都仰慕独孤信而将帽子斜戴着。他就是像这样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赵贵被诛杀后,独孤信因为同谋而获罪被免官。过了没多久,晋公宇文护又想杀死他,因为他的名望向来很高,不想使他的罪行张扬出来,逼着让他在家中自尽。当时他五十五岁。(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注]①投壶:古代宴会时的一种娱乐活动,宾主依次把箭投入壶中,以投中多少决定胜负,负者须饮酒。②损益:《论语》中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说法,这里是说李少府高尚诚挚,堪为楷模,以辨友之损益。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何籍籍”形成对比,突出了李少府的声名卓著。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表达了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D.全诗于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感情,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15.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答案】14.C15.①慷慨大方。颔联是说,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慷慨之人。②射艺高超。“投壶华馆静”是说,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从侧面表现了其投壶技艺的高超。③潇洒不羁。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解析】【14题详解】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理解有误。结合注释可知,“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为可以以李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诗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诗中直接、间接对人物描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形象特点,并分点作答。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②注意环境氛围及周围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③注意前后的对比烘托;④注意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本诗大意是:李少府虽然为官收入并不高,但当时的声名却是非常卓著的。其为人慷慨,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他热情好客,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在这里遇到这等“神仙”一样的人,可以以李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啊!诗歌首联是对李少府的整体评价,“薄宦”与“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中间两联点明原因,具体分析李少府为人。“骏马、黄金”是个人财物,“常借人”“每留客”足见对朋友乐善好施、慷慨大方已成其本性。“投壶”时“华馆静”,通过观赏氛围可见其技艺精彩;“纵酒凉风夕”写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游戏过后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最后一联,则是写诗人感受,“神仙”一词更突出李少府的形象特点,也是对颔联和颈联描写的一个总结。抓住中间两联,结合首尾两联分析作答会更准确。(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4)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5)《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行拂乱其所为(2).山岛竦峙(3).白露未晞(4).能谤讥于市朝(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拂”“竦峙”“晞”“谤”“鉴”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1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②礼天下之奇才③忧劳可以兴国④六王毕,四海一⑤函梁君臣之首⑥李牧连却之⑦长桥卧波,未云何龙⑧乃令骑皆下马步行⑨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⑩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A.①②⑤/③⑥⑦/④/⑧⑩/⑨B.①②⑤/③⑥⑦⑨/④/⑧⑩C.①②⑤⑦/③⑥⑨/④/⑧⑩D.①②⑤⑦/③⑥/④/⑧⑩/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本题中,①东:名词用作动词,东进;②礼: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③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④一:数词作动词,统一;⑤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⑥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⑦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⑧步:名词作状语,用脚;⑨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我为王;⑩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①②⑤⑦名词作动词;③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④数词作动词;⑧⑩名词作状语;⑨名词的使动用法。故选D。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①世言晋王之将终也②杳不知其所之也B.①项王瞋目而叱之②提刀而立C.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力拔山兮气盖世D.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本题中,A项,“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B项,“而”:都是连词,表修饰。C项,“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动词,压倒,超过。D项,“其”:语气助词,表期望、期许,可以翻译成“一定”/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成“还是”。故选B。1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随从,跟从②然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B.①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亲近,亲附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C.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亡:灭亡D.①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判:确定,断定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除了注意平时积累之外,还要注意答题的方法与技巧,此类试题的答题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时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句(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正确。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意思是:骑兵中能跟随的仅有一百多人。②“然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意思是:(既然)这样那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秦王的欲望无法被满足。B项,正确。①“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意思是:(是因为)结交嬴政却不帮助五国啊。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意思是: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C项,不全正确。“亡”,丢失,丧失。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意思是:等到太子丹采用荆轲(刺杀秦王)作为计策,才招来了祸患。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意思是:诸候所丧失的土地与他们因为战败而丢失的土地相比较起来。D项,正确。①“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意思是:所以不用作战而强弱胜负已经可以判断了。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意思是: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的。故选C。20.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③斯用兵之效也④技经肯綮之未尝⑤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⑦臣之所好者道也⑧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⑨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⑩洎牧以谗诛A.①⑨/②⑥⑩/③⑦/④/⑤/⑧ B.①⑨/②④⑥/③⑦/⑤/⑧⑩C.①⑨/②⑥⑩/③⑤⑦/④/⑧ D.①⑨/②⑥⑩/③⑦⑧/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方其以组系燕父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意思是:当他(李存勖后唐国主)用绳子缚住燕国国主和太上皇。②被动句。“于”表被动。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③判断句。“……也”表判断。“斯用兵之效也”意思是:这是用兵抗秦的结果。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未尝技经肯綮。“技经肯綮之未尝”意思是:我的刀从不曾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⑤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麾下骑从壮士八百余人。“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意思是:部下八百多人骑马的壮士跟在后面。⑥被动句。“为……所……”被动句标志。“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意思是: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⑦判断句。“……也”表判断。“臣之所好者道也”意思是: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⑧省略句。正常语序是: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意思是:小心翼翼地警惕起来,目光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放慢了。⑨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使负栋之柱,于南亩之农夫多。“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意思是: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⑩被动句。意义上的被动。“洎牧以谗诛”意思是: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故选A。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该地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经济落后,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开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②医生认为,有一些人一有小病就大量服用抗生素,这不仅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这种做法实际是在抱薪救火。③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④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⑤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⑥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④⑤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本题中,①方寸之地:指人的心。此处是指地域狭窄,属于望文生义。②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此处用来形容“有些人一有小病就大量服用抗生素的错误做法”符合语境。③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事物要从最基础的开始,要循序渐进。此处误以为看见高山而觉得自己很渺小,属于望文生义。④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捐,抛弃。这里误将“捐”理解为“捐献”,属于望文生义。⑤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此处指国产智能纷纷进入全球市场,属于望文生义。⑥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句子中李教授的讲话是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并且直击时弊、具有前瞻性,所以是极难得到言论音信,使用正确。②⑥使用正确,①③④⑤使用错误故选A。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C.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D.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成分残缺。应在“对”前加上“以”使之和后文“态度”搭配。B项,结构混乱。“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句式杂糅,应删掉“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中“的构成是”或“由”“组成”。D项,搭配不当。“发展”与“进程”不搭配。故选C。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栩栩如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忝列”,谦辞,表示有愧于排列在其中。B“斧正”,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C“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都不当。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此题主要考核语体得体,注意谦敬词语的使用。2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得出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A.看落英缤纷,看蝴蝶漫天飞舞B.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C.静观草长蝶飞,莺鸣水潺D.观蝴蝶高飞,闻鸟声低唱【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该段文字写朱光潜先生受到草木虫鱼生活的启发,继而得出自己对生活的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然后进一步拿自然景物、动物和人类作对比,语言生动活泼。A项,“落英缤纷”与上文“百花齐放”矛盾,不恰当;C项,过分重视词藻,而且“观”不能作“莺鸣”的谓语;D项,“观”“闻”用词文言化,与此段意境不符。此外,由全段文风来看,作者喜用叠词,且语言平易,可推断B项正确。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五、作文(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