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四)_第1页
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四)_第2页
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四)_第3页
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四)_第4页
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四)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A1/A2型题{{/B}}(总题数:35,分数:70.00)

1.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___

•A.正常红细胞

•B.畸形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棘形红细胞

(分数:2.00)

A.

B.

C.

I).J

E.

解析:

2.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和胞核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原因是一

•A.细胞脂肪性变

・B.糖原颗粒变性

•C.染色欠佳

•D.胞浆溶解

•E.内质网变性

(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

3.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有明显核左移时,常表示—

•A.造血功能衰退

•B.感染已近恢复期

•C.感染严重

•D.轻度感染

・E.预后良好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

4.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5X107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中遇到有核红细胞为20个,校正后白细胞应报告

•A.1.4X107L

•B.1.35X107L

•C.1.25X107L

•D.1.20X107L

•E.1.80X107L

(分数:2.00)

A.

B.

C.V

D.

E.

解析:

5.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棒状小体即可确诊为一

•A.急性白血病

•B.慢性白血病

•C.类白血病反应

•D.各类贫血

•E.细菌感染性疾病

(分数:2.00)

A.J

B.

C.

I).

E.

解析:

6.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为—

•A.1:14

•B.1:13

•C.1:12

•D.1:11

•E.1:10

(分数:2.00)

A.

B.J

C.

D.

E.

解析:

7.为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可采用注射ACTII前后进行—

•A.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B.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C.淋巴细胞计数

•D.中性粒细胞计数

•E.单核细胞计数

(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

8.中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急性感染

•B.大出血

•C.正常新生婴儿

•D.急性溶血

•E.病毒感染

(分数:2.00)

A.

B.

C.

I).

E.V

解析:

9.关于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不正确的叙述是—

•A.是指粒细胞的核分叶情况,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两种

•B.可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C.核象变化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D.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以2〜3叶居多

•E.正常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数量之比为1:10

(分数:2.00)

A.

B.

C.

D.

E.V

解析:

10.下面哪种疾病中性粒细胞常不增多—

•A.药物及毒物反应

•B.溶血性贫血

•C.风湿热

•D.转移癌

•E.感染

(分数:2.00)

A.

B.

C.

D.V

E.

解析:

11.临床常用中性粒细胞的特定改变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估计预后的指标是.

•A.大小不均

•B.中毒颗粒

•C.空泡

•D.毒性指数

•E.退行性变

(分数:2.00)

A.

B.

C.

I).V

E.

解析:

1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片中可见—

•A.幼稚淋巴细胞

•B.幼稚单核细胞

•C.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D.单核细胞增多

•E.幼稚单核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

13.当机体处于感染或其他应激反应时,外周血中增加的粒细胞主要来自—

•A.分裂池

•B.成熟池

•C.贮备池

•D.循环池

•E.边缘池

(分数:2.00)

A.

B.

C.V

D.

E.

解析:

14.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胞核通常为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的白细胞是

•A.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B.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分数:2.00)

A.

B.

C.

I).

E.V

解析:

15.以下不符合白细胞计数生理性变化的叙述是—

•A.出生至青春期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有两次交叉

•B.早晨较高,下午较低

•C.安静时较高,进食后比进食前高

•D.剧烈活动后显著增多

•E.妊娠期常轻度增加

(分数:2.00)

A.

B.J

C.

D.

E.

解析:

16.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出现的特征性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分数:2.00)

A.

B.

C.

D.

E.J

解析:

17.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高的一组疾病是

•A.钩虫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B.急性失血,肺癌

•C.尊麻疹,心肌梗死

•D.支气管哮喘,猩红热

•E.严重外伤,肝吸虫病

(分数:2.00)

A.

B.

C.

I).V

E.

解析:

18.肾移植手术后排异反应前期,外周血中绝对值增高的白细胞是

•A.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分数:2.00)

A.

B.

C.

D.J

E.

解析:

19.通常情况下,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基本一致的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红细胞

(分数:2.00)

A.

B.

C.V

D.

E.

解析:

20.引起白细胞数量生理性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新生儿

•B.急性中毒

•C.运动、情绪的影响

•D.妊娠期

•E.吸烟

(分数:2.00)

A.

B.V

C.

I).

E.

解析:

21.速发型超敏反应时,外周血中常升高的细胞是一

•A.中性粒细胞

•B.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分数:2.00)

A.

B.

C.

D.

E.V

解析:

22.正常情况下,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红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

23.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单核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

•B.银屑病

•C.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D.伤寒

•E.哮喘

(分数:2.00)

A.

B.

C.

I).V

E.

解析:

24.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其中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及中毒性改变,

推测其核象改变最可能为

•A.核右移

•B.中度核右移

•C.轻度核右移

•D.中度核左移

•E.重度核左移

(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

25.梅•毒感染时可引起哪种细胞增多.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分数:2.00)

A.

B.

C.

D.V

E.

解析:

26.不会引起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的是—

•A.急性胰腺炎

•B.支气管哮喘

•C.寄生虫病

・D.尊麻疹

•E.湿疹

(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

27.血细胞计数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计数白细胞时,用试管法将血液稀释20倍是标准的方法

•B.用试管法计数红细胞时,将血液稀释201倍是标准方法

•C.用盖玻片覆盖计数板时,需使其密切接触出现

・D.计数血细胞时,最常用的是0.2mm深度的计数室

•E.计数时应遵循一定方向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

(分数:2.00)

A.

B.

C.

D.J

E.

解析:

28.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稀释液主要为—

•A.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g/L结晶紫3滴

•B.2%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10g/L亚甲监3滴

・C.等渗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加入10g/L结晶紫3滴

・D.伊红-丙酮稀释液溶液

•E.乙醇-伊红稀释液溶液

(分数:2.00)

A.

B.V

C.

D.

E.

解析:

29.急性大出血时迅速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幼粒细胞

•B.晚幼粒细胞

•C.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D.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E.红细胞

(分数:2.00)

B

C

D

E

解析:

30.通常情况下,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的区域是——

•A.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

•B.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

•C.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

•D.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

•E.一侧计数室,中间一个大方格

(分数:2.00)

A.J

B.

C.

D.

E.

解析:

31.用改良Neubauer计数板计数细胞时,对压线细胞应遵循的计数原则—

•A.数上下,不数左右

•B.数左右,不数上下

•C.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D.压线细胞不数

•E.压线细胞全数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

32.瑞氏染色后,油镜下胞核呈单个、圆形,染色质粗大块状,胞质呈透明、淡蓝色的白细胞为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分数:2.00)

A.

B.

C.V

D.

E.

解析:

33.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常为—

•A.(4-10)X107L

•B.(10-15)X107L

•C.(15-20)X107L

•D.<20X107L

•E.>20X1071

(分数:2.00)

A.

B.

C.

D.

E.J

解析:

34.患者无明确的病因,长期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达150Xl(r/L,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

在90%以上,可见到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以中幼和晚幼粒细胞为主,原粒及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该患

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类白血病反应

•D.骨髓纤维化

•E.急性细菌性感染

(分数:2.00)

A.

B.V

C.

D.

E.

解析:

35.患儿,4岁,出现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多处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实验室检查:外周

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淋巴细胞为35%,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抗EB病毒抗体阳性。则该患

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百日咳

•D.粒细胞缺乏症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分数:2.00)

A.

B.

C.

D.

E.J

解析:

二、{出}汴型题{{感}}(总题数:4,分数:30.00)

•A.轻度核左移

•B.中度核左移

•c.重度核左移

•D.退行性核左移

•E.无核象改变

(分数:6.00)

(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即为.(分数:3.00)

A.

B.V

C.

D.

E.

解析:

(2).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即为—

(分数:3.00)

A.

B.

C.J

D.

E.

解析:

•A.量多,细小,分布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色

•B.量多,粗大,圆而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

•C.量少,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常覆盖核上,蓝黑色

•D.量多,细小,灰尘样紫红色颗粒,弥散分布于胞质中

•E.量多少不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呈黑色或紫黑色,胞质内伴有空泡

(分数:9.00)

(1).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胞质内中毒颗粒的特征为(分数:3.00)

A.

B.

C.

D.

E.J

解析:

(2).生理情况下,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内的颗粒的特征为(分数:3.00)

A.

B.

C.V

D.

E.

解析:

(3).生理情况下,嗜酸性粒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