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说明_第1页
建筑评论说明_第2页
建筑评论说明_第3页
建筑评论说明_第4页
建筑评论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是对建筑、建筑所赖以存在的社会与环境,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以及所有涉及支撑建筑师,培养建筑师的制度与体系的鉴定和评价。建筑评论全面而又系统地对建筑进行研究、选择、区分、叙述、比较、分析、判断、论证和批判。建筑批评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选择适宜的批评模式,客观地,科学地,艺术地和全面地对建筑及其作者——建筑师和社会进行评价,而评价是把握评价客体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既是观念性又是实践性的活动。托尼·加尼耶,工业城市,1917霍华德,花园城市,

1898大都市,1926勒柯布西埃,伏尚规划,1925赖特,广亩城市,1935未来主义,1914希尔伯赛默,高层建筑城市1924现代工业时代的城市理想

信息时代的城市并不是简单的同质因素的重复,而是异质化、多元化、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发展。建筑批评的七种基本功能:▇

说明与分析功能;▇解释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这七种最基本的功能相互之间不断渗透,互为因果。

当代建筑理论的研究领域▇

符号学和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历史主义▇

建筑类型学▇

城市理论和文脉▇

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理论▇

批判性地域主义与传统问题▇

建筑的建构表现现代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建筑十书》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年至前14年间,是历史上关于建筑设计和建筑理论、建筑美学唯一幸存的一部著作。作为一名建筑师,他只留下了一幢建筑,在意大利翁布利亚地区的法诺,为纪念奥古斯都而建造的巴西利卡式的神殿。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为建筑的构成以及建筑的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奠定了基础,为什么是均衡的比例等提供了标准。维特鲁威定义、宣布和判断建筑的柱式,决定建筑艺术的原则。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迈向建筑》1923勒·柯布西耶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Zevi,1918~2000)在建筑的空间理论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主要论著有《走向有机建筑》(TowardsanOrganicArchitecture,1945,1955)、《建筑空间论》(ArchitectureasSpace,HowtoLookatArchitecture,1948,1980

)、《现代建筑史》(Storiadell'architetturamoderna,1950,1973)、《现代建筑语言》(

TheModernLanguageofArchitecture,1973,1978

)等。布鲁诺·赛维的成名著《建筑空间论》的副标题就是“如何品评建筑”。他在书中强调了空间是建筑的主角,提出体验建筑的第四度空间的问题,运用“时间─空间”概念去观察全部建筑历史,他认为建筑历史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历史。

肯尼思·弗兰普顿(KennethFrampton,1930~)建筑师,建筑史学家,建筑批评家伦佐·比阿诺

RenzoPiano,1937~RemKoolhaasContent,2004建筑学:建筑学的六个基本问题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造批判性地域主义生态建筑当代建筑学的六个基本问题▇今日社会的建筑师▇

怎样才是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师▇如何从事建筑实践▇建筑师的责任是什么▇建筑的实验室是什么▇今天我们如何进行建筑教育贝尔拉格学院于2003年对109位建筑师、理论家、规划师的调查

历经千百年来不断完善的建筑学原则正在被推翻,这并不是一场具有先锋意义的建筑革命,而是一场建筑批判意义上的反革命。后人对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和建筑的评价将使我们愧对后代。

今日社会的建筑师

在当代社会虚拟世界的条件下,借助电脑提供的广泛可能性,许多人都把自己视作建筑师,建筑师是永远以综合的方式思考并做出决策的人,处于物质世界的核心。——安藤忠雄

建筑师是未来社会的时尚设计师,将来的建筑师将关注时装设计,预示将要发生的事件,是掌握世界的镜子。

——BenvanBerkel&CarolineBos

今天的建筑师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认识,而是赋予建筑意义。

——DavidChipperfield2.何谓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师

建筑要从自身领域以外的哲学、文学、语言学、符号学等非建筑学的领域寻求精神支柱。建筑的重要性质决定了建筑是社会的建筑,理性的建筑。建筑也是全民的参与,没有哪一个领域能够牵动那么多的人心和物质资源,影响十分广阔的领域。建筑师和创造建筑的人们担负着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历史责任、环境责任和教育责任。3.如何从事建筑实践建筑师角色的转变设计任务从新建到重建和修建的转变设计作为公共事业而非个人追求的转变设计和建造由线性过程向平行过程的转变设计的控制权从建筑师到专业人员和营造商的转变建筑设计过程化解为独立的设计分工的转变美国伦斯勒工学院教授DavidHaviland的评价

建筑师的责任是什么建筑师的范畴已经扩展,我发现自己从事许多领域的工作,当然有建筑,也包括城市规划,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和产品设计。我也撰写建筑思想和建筑批评。尽管如此,我把自己称作建筑师。──伊东丰雄

1930年的大上海都市计划是国际上最新的规划理念与传统风格城市空间的结合,上海的都市发展规划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结束于40年代末。这个规划充分说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和大市政的概念,是近代上海第一个综合性的城市规划。中国银行陆谦受中国银行193776m

中国银行是上海外滩唯一一座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BankofChinaistheuniquebuildingontheBunddesignedbyChinesearchitect.贝聿铭中欧商学院

1995~1999

“就全球环境观而言,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是真正的创造性。环境保护的概念似乎很保守,与创造性似乎有些冲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现代国家成功地实现一种人类与其他物种共生的社会,每个社会都对环境施加了负面的影响。要不了多久,我们的以消费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就会走向末日。”──安藤忠雄5.

建筑的实验室是什么,建筑的实验室在哪里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实验室。我们正以西方的文化认同来界定中国文化的认同。中央电视台新楼20032003年12月17日的美国纽约观察报是这样报道的:中央电视台新楼是源自日本的科幻电影《银翼杀手》的反摩天楼。它的造型似乎不可形容,用英文字母D扭转变形而构成,近60万平方米,高80层,它将是北京最大的建筑。中国是“一张可供创新的神奇空白画布”。Anincredibleemptycanvasforinnovation.

中国的城市正处于多、快、好、省的大跃进建设中,甚至多而快,但是有些时候不见得好而且也不见得省。有些时候只注重过程的速度和求新、求变,缺乏理想的城市目标。中国的城市化的速度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每年全国要建造大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1999至2002年间,全国兴建了将近61亿平方米的新建筑,与以往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一位在上海仅仅住了两年的年轻美国建筑师惊叹中国的建设“有如野草萌发。我来这里的短短期间之内,就已经盖了四栋摩天大楼、设计了数百万平方英尺的都市景观。在纽约的话,我整个职业生涯能做到这么多就心满意足了。”

古谷诚章,超建筑,混成城市东京金字塔城市

2004

2002年北外滩国际设计方案征集中,有一位国际建筑界泰斗级的建筑师,在北外滩这个城市历史地区进行规划时,试图在上海实现他最近关于生态建筑的新理念,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构思,仿佛这个地区是在一片原生态的郊野,可以挖出许多河渠和湖泊。如果采纳这个方案并实施的话,我们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将很快消失。卡洛斯·奥托国际客运中心2001

外国建筑师能否善待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文化。全球化不能代替地域化,文化不可能全球化。相当多的境外建筑师在处理中国的旧城改造问题时,往往将城市看作是一张白纸,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勾画蓝图,气势雄伟,图面效果夸张,但是与现实相差甚远。

试验场不是为了生产今后拿到国际建筑展览会上去陈列的东西,也不是一比一的儿童积木。大学建筑系和学术机构首先应当起到建筑实验室的作用,保持其先锋性。

“创新意味着质疑已有的方法,创新需要提升建筑通常关注的事物和现状。创新需要理论,最终要求关注良好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会。伟大的建筑和宏观的建筑理论依存于与社会进步有关的建筑进步。”

ZahaHadidBeijingBerlinShanghaiParis

实验性和先锋性要与本土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相结合。保持传统风貌的朱家角镇

今天我们如何进行建筑教育建筑业的高度动态和不稳定的职业前景为建筑师的教育和实践塑造了一种试验和创新的文化。

“思想在任何实验室都应占主导,同时也应联系现实。思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愈益具有试验性,一方面可以诞生奇妙的思考,偶尔,这种思想也会体现在建筑作品上,然而,我们不应忘记什么是正常的状态。”

.

上海大剧院设计竞赛被评委选为第二名的美国查尔斯·摩尔建筑师事务所的方案由这家事务所的现任主持人罗伯特·游德尔设计,这位建筑师为了承担这项设计,只在上海住了三天,然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上海。在现场转了一圈,然后买了一堆有关中国的书回去闭门造车。所提交的方案看上去就像造在有着小桥流水的细腻的苏州建筑。

▇豪华情结:五星级,灯光工程,豪宅,豪赌,豪宴▇丰碑情结:大手笔,大尺度,世界一流,五十年不落后▇贵族情结:圆顶,“欧陆式”风格▇游戏情结:拉斯维加斯风格,迪斯尼风格

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而又大规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理性的宏观规划,是城市所面临的的挑战。在思想尚未经过清晰的沉思,在缺乏理论武装的状况下,就迅速投入急遽的变革洪流之中。应当作为手段的“变”与“新”成为城市建设的目的,速度和形象优先,理性和理想退居末位。在思想尚未现代化的同时,追求超越精神和物质水平的过度现代化,追求物化环境的过度现代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不良导向。强调科学的城市发展就应当引入数字城市的概念和方法,使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尽管外形美轮美奂,内装修奢侈华贵,所谓的豪宅现在还不能做到合理的保温效果。所有的别墅通篇都是一致的砖混结构和外墙涂料。豪宅的门窗都是最高级的,这一点也是开发商所极力攀比的产品亮点。高级窗户可以防止结雾结霜,雾和霜却可以在看不见的单薄墙体内疯长。“所以买别墅多数情况是买给别人看的,要脸上有光,还要大,舒适与节能谈不上。中国豪宅排行榜上名列榜首的上海紫园最贵的别墅售价1.3亿。单就价格而言,这并不是目前中国住宅的最高价格,早在2004年4月之前,北京玫瑰园就宣称正在打造一个占地15亩的超级别墅楼王,这套楼王初步定价为1.6亿元人民币。

经常会有建筑师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主意,但是没有理念,没有思想。伪贵族情结使中华大地布满了新圆顶上海的建筑戏被称为帽子展览会,一旦这顶西方15世纪的瓜皮帽戴在象征21世纪发展的浦东东方明珠电视塔旁边的一幢高层建筑上,对上海改革开放的形象会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平安金融大厦2003松江大学城外国语大学校园2003

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劣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

——吴良镛黄一瀚,麦当劳叔叔进村啦1997~1998,装置艺术

一方面,中国的建筑和城市规划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建筑师却处于国际建筑界的边缘地位,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就创新而言,应当有所探索和研究,学术界的失语和建筑院校实验性和先锋性的落后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社会学研究和建筑理论研究应当超前并预示建筑界的问题。

当代中国城市化快速而又大规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将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理想通过城市建设予以实现,是城市的领导、管理人员、建筑师和规划师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中国的城市建设形势是世界上如何别的国家都未曾遇见的问题,一方面,长期沉睡的城市终于有了变化发展的动因和契机,但是另一方面,思想尚未经过清晰的沉思,在缺乏理论武装的状况下,就要迅速投入急遽的变革洪流之中。一方面令人为之振奋,另一方面也令人深思,甚至担忧。建筑批评的主体论

批评的主体性原则

批评是一种认识活动,又是实践活动,是揭示批评的客体——即批评的对象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的观念性活动,是创造未来客体的实践性活动,是批评的主体以一定的标准衡量客体意义并规范虚拟客体的活动。批评的主体就是从广泛的意义上所说的人,在批评学中要研究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批评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批评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任一方的变化与不同都会改变这一关系。

建筑批评的主体

一、专家二、艺术家三、公众四、业主嘎尼埃(

Jean-Louis-CharlesGarnier,1825~1898)在巴黎歌剧院(L'Opéra,Paris,1861~1875)的设计竞赛中从171个参赛方案中中选如果不是由于美国建筑师伊罗·沙里宁(EeroSaarinen,1910~1961)的慧眼在1957年从233个方案中使伍重的悉尼歌剧院方案得以获选的话,悉尼歌剧院就完全可能是另一种方案。

丹下健三东京都市政厅1985~1986年的日本东京都市政厅(MetropolitanHall,Tokyo)设计竞赛有9个方案参赛

同济大学ArchitectureStudioFrance规划红线范围为5.28km²其中浦东为3.93km²浦西为1.35km²2.6km²0.4km²Enclosedarea3km²Servicearea2.28km²建筑奖与建筑批评1994褒奖还在从事建筑事业的建筑师,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才华、想象力和事业心的完美结合。由此而通过他们的建筑艺术对人类以及建成的环境作出持久而重大的贡献。普里茨克建筑奖自1979JayandCindyPritzkerHyattCorporation199419791998

挪威建筑师斯韦勒·费恩的建筑将现代的形式与斯堪的纳维亚的传统及文化完美地加以结合。他在设计中极为关注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建筑师,除建筑设计之外,他也设计家具,从事展览设计。他以诗歌般的语言完美地对材料加以把握。费恩避免了曾经严重影响了当代建筑界的趋附时尚,执着地探索个人的风格,不断追求完美。他的现代建筑汲取了挪威的景观──北极光、银灰色的岩石和郁郁葱葱的森林,以及现实,他的建筑既是当代的,又是永恒的。

以论坛、研讨会的方式进行建筑批评是20世纪末以来的重要批评形式。从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层次上进行建筑和城市批评。

艺术与建筑文学与建筑电影与建筑摄影与建筑绘画与建筑雕塑与建筑音乐与建筑绘画与建筑

绘画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壁画、地面的镶嵌画就是建筑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从拜占庭时期到哥特时期,镶嵌画、湿壁画既是独立的艺术,又与建筑成为一个整体。文艺复兴时期以及手法主义时期的天顶画、湿壁画已经是建筑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师克劳德-尼古拉斯·勒杜(Claude-NicolasLedoux,1736~1806)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建筑师,先从一名画家做起。”那个时代的建筑师要会用绘画表现建筑。

中国古代大约从11世纪开始,有一种称之为“界画”,按比例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为题材的绘画门类,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界画”就是用界笔和直尺作为工具绘成的建筑画。界笔是将笔管剖开成半圆,将毛笔夹在中间,依照直尺的导引而作画。界画又按照题材称为“台阁”、“屋木”、“宫室”、“宫观”,按照绘画方式称为“界笔”、“界作”、“界划”等。

五代李昇岳阳楼图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元人滕王阁图

透视法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的组成部分,该种科学目的在于确切而又合理地制定人看远近物体(诸如建筑物、原野、山峰和各种风景)时的不同大小,以及那分派给人物和其他东西的与他们在画上位置相适应的恰当尺寸。

PieroDellaFrancescaCittàIdeale,15c.LeonardodaVinci,Annunciazione,c.1475,Uffizi,FirenzePietroPerugino,LaConsegnadelleChiavi,1481~1482CappellaSistina,VaticanoSanzioRaffaelloSposaliziodellaVergine1504Raffaello,LaScuoladiAtene,1509~1510安德列亚·曼特涅亚AndreaMantegna1431~1506意大利北部文艺复兴画家和版画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透视效果。

Affreschinellacameradeglisposi1474PalazzoDucaleMantovaAndreaPozzo1642~1709GloriadiSant’Ignazio1691~1694西班牙广场ReconstructionoftheTowerofBabel,afterBusink,1938ColoredbyErwinHeinle,1986LucasvanValckenborch,1535~1597

AthanasiusKircherModelofanIdealCity1679MauritsCornelisEscherTheTowerofBabelWoodcut,1928NilsOleLundTheTowerofBabelCollage,after1970中村守义《巴比伦通天塔》1995

AdolfLoosChicagoTribuneTower1922贝聿铭中国银行大厦香港,中国1990374米NormanFosterSwissReLondonHeadquartersLondon,UK1997180mSOM金茂大厦1998西萨·佩里马来西亚石油大厦吉隆坡,马来西亚1998452米李祖原金融中心大厦台北,中国488

米PyramidCityTRY2004,TokyoZahaHadidTheFireStationontheVitraCampusWeilamRhein1990~1994Iaminterestedinincompletecompositions.It’stakenmetwentyyearstoconvincepeoplethatyoucandothingsdifferently.ZahaHadid,ContemporaryArtCenter,Rome,Italy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1919~1920雕塑与建筑大地艺术雕塑建筑装置艺术室内雕塑、家具、陈设广场及雕塑景观设施,喷泉、庭园MichelangeloPiazzadelCampidoglioda1539VillaGamberaia,1610EeroSaarinenGatewayArch1947空间性物质性FrankLloydWright,SolomonR.GuggenheimMuseum,NewYork,1943~1959LeCorbusier,ChapelofNotre-Dame-duHaut,Ronchamp1950~1954古根海姆美术馆1997西班牙毕尔巴鄂杰弗·孔斯宠物,1992材料:钢、鲜花、土NenisLamingAlexanderCalder,Chicago,U.S.A.音乐与建筑■

数学关系的类比■空间与时间的类比■结构生成的类比■节奏的类比■情感表现的类比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50世界是由数的关系构成的。美是和谐与比例。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乐器与建筑成为一体谢林FriedrichWilhelmJosephvonSchelling1775~1854建筑是凝固的音乐erstarrteMusik

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实际上这两种艺术都要靠各种比例关系的和谐,而这些比例关系都可以归结到数,因此在基本特点上都是容易了解的。──黑格尔所有的艺术皆与音乐有所牵连——莱特建筑的数学比例关系

建筑空间和形象中的抑扬顿挫、比例结构及和谐变化,体现了音乐的旋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利贝斯金德DanielLibeskind1946~利贝斯金德,犹太人博物馆,1989~2001

利贝斯金德(DanielLibeskind,1946~)曾在以色列和美国学习音乐,后来在纽约学习建筑,犹太人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奥地利20世纪作曲家勋伯格(ArnoldSchoenberg,1874~1951)的十二音序列音乐作品《摩西与亚伦》的乐章作为设计的起点,建筑平面的生成过程直接表达了这种序列的思想,建筑师以序列音乐的方法建立了将犹太人与柏林历史重新整合的概念。犹太人博物馆的平面生成“序列码”和建筑构思草图ChristiandePortzamparc,1944~波赞帕克巴黎音乐城1984~1995FrankO.GehryGuggenheimMusiumBilbao,Spain,1997伦佐·皮阿诺1937~RenzoPiano,Auditorium–ParcodellaMusica,Roma,Italia,1992~2003建筑批评意识

任何批评都是一种理解和认同,一种深入到被批评对象的意识之中的理解和认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认同,而不是在作品、作者和批评之间建立某种距离。批评家要抓住批评对象的意识,抓住这种意识的生成。尤其是当作品是对于一种具有开放性的作品,一种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创造,不断向外开放,向未来开放,象建筑那样的作品时,更需要一种与之相应的开放性批评。这种批评不应当把作者封闭在作品已经完成的部分,也就是作者的“过去”之中。这种批评不仅描述作品和作者的过去,而且更注重描述未来,这种批评也具有开放性。逻辑思维和言语思维形象思维和视觉思维文字性非文字性分析性综合性符号性形象性概括性类比性暂时性永久性理性非理性数字性空间性逻辑性直觉性线性非线性

批评思维是批评意识的核心问题,就是批评主体在批评活动中的具有主动性的积极思维。这种思维不同于非专业人士的一般的阅读意识,批评思维具有建构性,是自觉的理性思维。批评思维有不同的类别,就批评主体而言,有主观型的我向思维和客观型的受控思维;就批评的客体而言,有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就批评思维的性质而言,有论证型的思维、阐发型的思维和联想型的思维。批评思维有不同的类别,就批评主体而言,有

主观型的我向思维客观型的受控思维1.我向思维对于不同的批评家说来,同一个作品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表达,中国古代有句话:“诗无达诂”,西方的谚语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都指明了批评中的我向思维的核心问题。对于主体的依赖形成我向思维,我向思维是指受个人的经历、身份、地位、修养、学识、信仰等的影响所形成的思维,带有明显的个人物征的一种思维。

德国哲学家施普兰格尔(EduardSpranger,1882-1963)认为,从文化价值来看,有六种不同类型的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雅克·德里达,1930~2004

理论型的人,主要兴趣在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抽象真理,对于人的行为、对书籍和对知识本身感兴趣。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经济型的人强调实效,对金钱、市场情况、房地产,以及生活水平、事业及其组织感兴趣。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审美型的人对诗歌、建筑、音乐、舞蹈、现代绘画、雕塑、文学等感兴趣,尊重历史,重视美感和华丽的事物,感觉敏锐,强调和谐,善于设计,有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但丁Dante1265~1321社会型的人关心人的权利,有利他主义、热心福利和助人为乐的倾向。TonyBlair政治型的人对政府工作和行政领导感兴趣,善于言辞和组织群众意见,有想强烈地影响他人的倾向,会利用权术。宗教型的人抱有信仰,热衷于精神上的启示,虔诚,追求灵性,积极探求终极目标,渴求理解宇宙的整体意义。2.受控思维受控思维是指思维的意图、方式、对象等方面受到思维主体之外因素的制约、影响和控制的一种心理的和认知的活动。批评必须围绕批评客体,批评主体的思维以文本为主导,受批评客体——文本的制约,或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制约下的思维,这种批评也会产生一种来自批评主体外部影响而形成的偏见或误解,使批评带上时代和意识形态的烙印。建筑批评围绕着建筑现象和建筑事件来运作,因此,就本质而言,建筑批评必然是受控思维,是受到建筑师、建筑特性、时代精神和建筑思潮所调控的思维。

悉尼歌剧院大部分的隐喻都是有机的,建筑师裘·伍重将建筑物外壳比拟为球体表面(例如桔子)以及飞行中的鸟翼。除此之外显然还有白色贝壳,而这个比喻又呼应悉尼港白色的船帆,这点已成为新闻媒体的旧调。此处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对建筑引喻的诠释见人见智,而且其对当地信码的依赖更甚于言说或撰写语言中的隐喻。有的评论家说悉尼歌剧院的外壳像花朵绽放的过程,而澳洲的建筑系学生则嘲笑它像‘在行房的乌龟’。

其他还有许多相当暴力的看法:撞烂了的一堆东西,像是没有生还者的车祸,或者其他有机的隐喻:‘互相吞噬的鱼’。歌剧院光亮、倾斜的外表都支持这些诠释,但其中一个最不寻常,最令澳洲人困惑的比喻是‘在争球的修女们’。这些壳都倾斜,两个主要面的方向都互相对峙,彷如头罩修士袍的两种对立势力,更夸张的说法是:这像资深修女掌控的一场缠斗。

3.我向思维与受控思维的关系单纯从字面上解释,我向思维和受控思维处于两个极端,相互之间有根本的区别,但二者又在许多方面可以相通。我向思维在通常情况下,在表达主观意愿的同时,也随时在调整与客观事实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受控思维在运作过程中,由于批评主体的思维意向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变化,在受控的批评思维中表现出主观印迹和个人的批评风格。批评思维的类别就批评的客体而言,有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二、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发散-收敛方法论是由物理学家出身的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1922~)所提出来的。库恩的主要著作是《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和《必要的张力》(1977)。《科学革命的结构》曾被誉为“理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库恩认为,科学思维在“非常态科学”即科学革命时期表现为“发散式思维”,而在常态科学时期则集中表现为“收敛式思维”。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思维贯穿于科学史的各个阶段,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两者的相对地位和侧重不同。两者的并存产生了一种“张力”,由此而产生科学前进的动力。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式思维,人类创造力中的最重要的成分就存在于发散式思维之中。创造性思维并不等同于发散式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发散式思维,同时又包括完全自发性的思维。

批评思维的类别就批评思维的性质而言,有论证型的思维阐发型的思维联想型的思维。

论证型思维是围绕一个问题来进行论证,思维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取材料,确定重点,进行推理式的思维。或者建立一种理论体系,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使之更加完善。或者选择一个题目作为切入点,借题发挥,展开论证。论证型思维是我向思维与辐合思维的一种综合。2.阐发型思维

阐发型思维是批评家针对某一作品或其它批评客体来阐发意见、见解、评论时的思维。或者是推荐可以采用的阅读方式、途径,或者指明作品可能具有的社会意义及其影响,或者提出某种现象上的逻辑联系。如同论证型思维有可能是建筑师的借题发挥一样,这种阐发型批评也可能是批评主体的一种借题发挥,借某一件或某些作品来表达批评主体的主张和审美理论。阐发型思维一般以受控思维的框架来表达,其目的是匡正读者的阅读经验。一般情况下的批评举例,就往往是一种阐发型思维,找到一个契合点,再进一步延伸。3.论证型思维与阐发型思维的关系

论证型思维与阐发型思维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论证型思维是比较系统的,目的性比较明确的,经过一系列锲而不舍的论证而形成的思维方式。

联想型思维又称侧向思维,联想型思维是一种由此及彼,由一种现象联想到另一种现象的思维活动,联想型思维主要是我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联想型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一个主要特点。联想是一种创造思维方法,同想象有密切的关系,联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联想型思维阿基米德Archimedes287?~212BCRenzoPianoTjibaouCulturalCenter1991-1993奇芭欧文化中心新喀里多尼亚TellurideResidence,1998ClausSluter(d.1406)MournerfromtheTombofPhiliptheBoldFrankO.GehryLewisResidence1985~1995Lyndhurst,Ohio巴黎美国文化中心草图FrankO.Gehry,TheAmericanCenter,1988~1994,Paris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全景古根海姆美术馆FrankO.Gehry,GuggenheimMusiumBilbao,Spain,1997WaltDisneyConcertHall,1987~2003,LosAngeles,CaliforniaFrankGehry,PuentedeVidaMuseo,PanamaCity,Panama,2000~2006

批评的意向性一、艺术意识与创造意识二、批评意识

批评家技巧越熟练,他就会更完全地具有下述6种品质并加以运用:1)对他所评论的艺术家的目的和作品的品质具有一种自然敏感性;2)有着批评不同种类艺术的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并从中获得了训练有素的观察力;3)足够的文化知识和素养(历史的、宗教的、社会的、政治的、画像[或塑像]的等等),使他能理解其批评的对象;4)一种思考能力,使其能够洞察并考虑到他个人偏爱方面的怪癖,运用这种思考能力,他将分析并认真思考和比较艺术创新作品对他的影响和印象;5)与古怪相对,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常状态,这种正常状态将是保证他的广泛经验能为其他参与批评的人加以利用的关键;6)能够成为艺术评价理论基础的一种批评体系。

海勒(BernardC.Heyl)

《美学与艺术批评中的新思想》

建筑师应该擅长文笔,熟习制图,精通几何,深悉各种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医学并非茫然无知,通晓法律家的著述,具备天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

维特鲁威

建筑批评意识的研究一、建筑批评的社会意识二、建筑批评的功能意识三、建筑批评的科学技术意识四、建筑批评的环境意识

建筑批评意识就是批评者自觉认识批评主体理性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增强知识积累,培养深邃的批判精神和内省精神;另一方面,要善于从现象中洞察本质,培养敏锐的感受力和判断力。建筑批评的社会意识

建筑以空间形式体现出时代的精神,这种体现是生动、多变而新颖的。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以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密斯·凡·德·罗

建筑既是建筑师的创造,也是社会的创造。社会的创造表现在时代背景、时代精神、社会的“艺术意向”,以及与建筑有关的体制、规范等。由此表明了社会所能接受和可能提供的价值体系和符号体系等,它包括了社会制度、文化、民族、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内涵。由于建筑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座建筑物的建成,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

如果把建筑师比作交响乐队的指挥,建筑师挥舞的指挥棒,且不说是社会在舞动他的手,至少也是按照社会规定的乐谱去挥舞指挥棒;如果把建筑师比作剧作家,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建筑师所创造的建筑,必定穿着不同的戏装,扮演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