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阶段强化训练1 突破1-人教高三化学试题_第1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阶段强化训练1 突破1-人教高三化学试题_第2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阶段强化训练1 突破1-人教高三化学试题_第3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阶段强化训练1 突破1-人教高三化学试题_第4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阶段强化训练1 突破1-人教高三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强化训练(一)突破1[建议用时:45分钟]1.(2016·江苏高考)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A.燃烧煤炭供热 B.利用风力发电C.增加植被面积 D.节约用水用电A[燃烧煤炭供热会产生CO2,A正确;利用风力发电不会产生CO2,B错误;增加植被面积,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C错误;节水节电不会增加CO2的排放,D错误。]2.(2016·河北衡水中学二调)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14942009】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用于人民币票面图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D[棉花、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正确;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有磁性,B正确;树脂是聚酯属于有机高分子,C正确;淀粉遇碘变蓝色,葡萄糖不变色,D错误。]3.(2016·四川高考)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B[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B.硅胶能够吸收水分,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项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在漂白过程中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D.蚊虫叮咬过程中释放出的酸性物质能与肥皂水发生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4.(2016·河南十所名校阶段测试二)炼丹鼻祖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积变”是指将水银与单质硫混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B.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C.水银是液态银D.丹砂“烧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分析题中信息可知,“积变又还成丹砂”是发生了反应:S+Hg=HgS,据此可知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还可知“丹砂烧之成水银”是发生了反应:HgSeq\o(=,\s\up7(△))Hg+S,上述两个反应分别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B、D均正确;水银是汞的俗称,C项错误。]5.(2015·全国卷Ⅱ)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A项,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水性材料,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干燥剂;B项,P2O5极易吸水生成H3PO4,而H3PO4有毒性,故不能用P2O5作食品干燥剂;C项,CaCl2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吸水后生成六水氯化钙(CaCl2·6H2O),故不能用六水氯化钙作食品干燥剂;D项,吸水性植物纤维无毒、无味,可用作食品干燥剂。]6.(2016·湖北黄冈3月质检)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D[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量高,A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项错误。]7.(2016·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A.CuSO4·5H2OB.FeSO4·7H2OC.KAl(SO4)2·12H2OD.Fe2(SO4)3·9H2OB[FeSO4·7H2O俗名绿矾,为浅绿色,灼烧后生成红棕色的Fe2O3,而CuSO4·5H2O为蓝色,KAl(SO4)2·12H2O为无色,Fe2(SO4)3·9H2O为黄色。]8.(2016·沈阳质检)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14942010】A.光化学烟雾与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有关B.肼、氨、甲醇等燃料电池的热值远高于其直接燃烧的热值C.室内装修用的硅藻泥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D.石油的减压分馏、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A[光化学烟雾与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有关,A项正确;热值是指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是一种物质特定的性质,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B项错误;室内装修用的硅藻泥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C项错误;石油的减压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D项错误。]9.(2016·汉中质检)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由H2O2制得2.24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C.常温常压下,8gO3中含有4NA个电子D.常温下,1L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AC[Na2O2中的阴离子是Oeq\o\al(2-,2),1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1NA,A项错误;由2H2O2eq\o(=,\s\up7(MnO2))2H2O+O2↑可知,每生成1molO2,转移电子数为2NA,则制得标准状况下2.24LO2,转移电子数为0.2NA,B项错误;1molO3中含有24mole-,8gO3的物质的量为eq\f(1,6)mol,则含有的电子数为4NA,C项正确;pH=2的H2SO4溶液中,c(H+)=0.01mol/L,则n(H+)=1L×0.01mol/L=0.01mol,D项错误。]10.(2016·豫南九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gNaOH固体中所含电子总数为2NAB.22.4LC2H6所含化学键总数为7NAC.6gSiO2所含分子数为0.1NA,化学键总数为0.4NAD.0.1mol·L-1NH4Cl溶液中,NHeq\o\al(+,4)与Cl-数之和小于0.2NAA[A项,4gNaOH固体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eq\f(4g,40g·mol-1)×20=2mol,正确;B项,没有说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错误;C项,SiO2中不含分子,错误;D项,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错误。]11.(2016·衡水中学二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标准状况下,2.24LNO和2.24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15NAC.加热条件下,1molFe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NA个SO2分子D.0.1mol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Cl2溶于水后,只有部分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因此转移的电子数无法计算,A项错误;0.1molNO和0.1molO2混合后发生反应:2NO+O2=2NO2,得到0.1molNO2和0.05mol剩余的O2,但由于NO2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使得混合气体分子总数小于0.15NA,B项错误;加热条件下,Fe与足量浓H2SO4发生下列反应:2Fe+6H2SO4(浓)eq\o(=,\s\up7(△))Fe2(SO4)3+3SO2↑+6H2O,1molFe完全反应生成1.5molSO2,故C项错误;Na2O2与CO2的反应为+2CO2=2Na2CO3+O2,0.1molNa2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项正确。]12.(2016·广东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NAB.14g分子式为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2NAC.室温时,1.0L0.2mol·L-1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D.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22.4L氢气,转移电子数为2NAB[Mg在空气中燃烧时,不论生成MgO还是Mg3N2,化合价均是由0→+2,故1mol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和Mg3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A项错误;1molCnH2n中含有2nmolC—H键,14gCnH2n的物质的量为eq\f(1,n)mol,则所含C—H键的数目为2NA,B项正确;0.2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0.4mol·L-1,则1.0L0.2moL·L-1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4NA,C项错误;D项中的22.4L未指明状况,无法计算,故错误。]13.(2016·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0.1mol·L-1NaHSO4溶液中含有HSOeq\o\al(-,4)总数为0.1NAB.16g16O2和18g18O2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8NAC.1molFe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0.1NAB[A项,NaHSO4在溶液中发生电离:NaHSO4=Na++H++SOeq\o\al(2-,4),不存在HSOeq\o\al(-,4);B项,M(16O2)=32g/mol,n(16O2)=eq\f(16g,32g/mol)=0.5mol,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8×2×0.5mol=8mol,M(18O2)=36g/mol,n(18O2)=eq\f(18g,36g/mol)=0.5mol,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8×2×0.5mol=8mol;C项,Fe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时,Fe被氧化为Fe3+,转移电子数为3NA;D项,Cl2溶于水时发生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HCl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因此溶液中氯离子数小于0.1NA。]14.(2016·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8g2H2O所含中子总数为NAB.1L1mol/L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总数为4NAC.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6NAD.反应KIO3+6HI=KI+3H2O+3I2中,生成1molI2转移电子的总数为2NAC[A项,1.8g2H2O中所含中子总数为eq\f(1.8,20)×10NA=0.9NA;B项,水中还有氢原子,故1L1mol/L的甲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大于4NA;C项,石墨和C60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则12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含有1molC原子,质子总数是6NA,C项正确;D项,=KI+3H2O+3I2,生成1molI2转移电子总数为eq\f(5,3)NA。]15.(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14942011】A.18gHeq\o\al(16,2)O和20gHeq\o\al(18,2)O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1L1mol/L的KAl(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2NAC.0.2mol的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3NAD.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每消耗3molH2同时有2NA个N—H键断裂A[1个H216O和1个H218O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个,H216O和H218O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8g/mol和20g/mol,则18gH216O和20gH218O的物质的量相等,均为1mol,它们所含的质子数也相等,均为10NA,A项正确;KAl(SO4)2溶液中Al3+发生水解:Al3++3H2OAl(OH)3+3H+,所以含1molKAl(SO4)2的溶液中的阳离子总数大于2NA,B项错误;Fe与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而不是H2,C项错误;1molNH3分子中含有3molN—H键,故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每消耗3molH2,同时有6NA个N—H键断裂,D项错误。]16.(2016·湖北七市(州)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1L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0.02NAB.常温常压下,19gH3O+中含有10NA个电子C.1molFe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D.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所含的羟基数为0.5NAB[A项,pH=12的Ba(OH)2溶液中,c(OH-)=0.01mol/L,则1L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应为0.01NA;B项,1个H3O+中含有10个电子,H3O+的摩尔质量为19g/mol,故19gH3O+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电子数为10NA;C项,1molFe与1molCl2反应时Fe过量,Cl2全部反应,故转移电子数应为2NA;D项,乙醇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17.根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的西汉古墓阶段性考古成果,其中包括10余吨西汉铜钱。出土的这些铜钱锈迹斑斑,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铜锈中Cu的化合价为+1,C的化合价为+4B.铜质文物表面的铜锈可用稀硝酸除去C.铜锈易溶于水D.32gCu生成铜锈的过程中,共转移1mol电子D[铜锈中Cu的化合价为+2,C的化合价为+4,A项错误;稀硝酸能氧化Cu,B项错误;若铜锈易溶于水,则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自动脱落,故铜锈难溶于水,C项错误;Cu发生反应生成铜锈的过程中,只有Cu与O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u的化合价由0变为+2,故32g(0.5mol)Cu生成铜锈的过程中,共转移1mol电子,D项正确。]18.某溶液中含K+、Al3+、NHeq\o\al(+,4)、SOeq\o\al(2-,4)。取500mL该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9.32g固体1,并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在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经过滤、洗涤、灼烧,称重得到0.51g固体2。原溶液中K+的浓度为()A.0.08mol/L B.0.04mol/LC.0.02mol/L D.0.01mol/LA[固体1为BaSO4,n(BaSO4)=0.04mol,则原溶液中含0.04molSOeq\o\al(2-,4);所得气体为NH3,n(NH3)=0.01mol,则原溶液中含0.01molNHeq\o\al(+,4);固体2为Al2O3,n(Al2O3)=0.005mol,则原溶液中含0.01molAl3+。根据电荷守恒n(K+)+3n(Al3+)+n(NHeq\o\al(+,4))=2n(SOeq\o\al(2-,4)),则:n(K+)+3×2×0.005mol+0.01mol=2×0.04mol,解得n(K+)=0.04mol,原溶液中K+的浓度为eq\f(0.04mol,0.5L)=0.08mol/L。]19.合成氨用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AL氨气完全反应,测得转移电子数X个,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A.eq\f(11.2X,5A)mol-1 B.eq\f(5A,11.2X)mol-1C.eq\f(22.4A,5X)mol-1 D.eq\f(22.4X,5A)mol-1D[根据反应方程式4NH3+5O2eq\o(,\s\up7(催化剂),\s\do8(高温))4NO+6H2O可知,当1个NH3分子完全反应时,转移5个电子,故当AL氨气(即eq\f(A,22.4)mol)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X=eq\f(A,22.4)mol×NA×5,从而可计算出NA=eq\f(22.4X,5A)mol-1,D项正确。]20.一定量Na2O2和NaHCO3均匀混合物分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份。将甲投入100mL稀盐酸,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