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培训讲义课件(与“粉尘”有关文档共29张)_第1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培训讲义课件(与“粉尘”有关文档共29张)_第2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培训讲义课件(与“粉尘”有关文档共29张)_第3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培训讲义课件(与“粉尘”有关文档共29张)_第4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培训讲义课件(与“粉尘”有关文档共29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第一节采样基本原则第二节总粉尘浓度的测定第三节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第四节粉尘分散度的测定第五节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焦磷酸法第六节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第七节考试大纲第1页,共29页。第一节粉尘采样基本原则一、符合采样标准和规范要求《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二、现场调查了解和掌握生产单位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生产车间的名称、工艺流程、使用的原材料或辅料、产品、生产设备及其布局等。

调查记录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岗位或工种、接尘的人数,以及接触粉尘的种类、方式和持续时间等,以及生产过程中粉尘逸散的情况(是连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现有防尘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及其实际效果等。

确定粉尘检测点、检测项目、采样对象、样品数量、采样时段或时间等,制订出粉尘浓度测定计划。第2页,共29页。第一节粉尘采样基本原则三、测尘点的选择粉尘浓度最高

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

一般选择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处

当需要了解粉尘危害的影响范围,搞清工作场所粉尘污染程度,阐明劳动者接触粉尘的情况时,可在粉尘发生源的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等处选择测尘点;当对除尘通风装置等防护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时,可在除尘器的排尘口、密闭装置的内外及可能逸散粉尘的隙口附近逸散点等处选择测尘点。第3页,共29页。第一节粉尘采样基本原则四、采样时段的选择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

工作周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五、采样时间的选择短时间采样,≤15分钟,主要用于粉尘超限倍数评价

长时间采样,>1小时,主要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的评价第4页,共29页。用无齿小镊子小心取出采样后的滤膜,粉尘面向上置于干净的玻璃板或白瓷板上,用手术刀片或用剪子将测尘滤膜剪成楔形小块。C-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mg/m3;每张滤膜的采样时间应根据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浓度及采样流量来确定,要求在每100个视野中,石棉纤维应不低于20根,每个视野中不高于10根。3.掌握总粉尘采样、测定和计算方法;第五节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焦磷酸法调查记录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岗位或工种、接尘的人数,以及接触粉尘的种类、方式和持续时间等,以及生产过程中粉尘逸散的情况(是连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现有防尘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及其实际效果等。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采用滤膜称量法测定总粉尘浓度,参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当纤维总数只有10根时,RSD应<40%。2.熟悉总粉尘测定的主要器材;呈链状排列的颗粒粉尘和其他纤维会干扰记数,若非纤维状粉尘浓度过高,会使视野内的纤维变得模糊,观测困难。当纤维总数达100根时,RSD应<20%;总粉尘的定义指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采用滤膜称量法测定总粉尘浓度,参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方法原理空气中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增量和采气量计算空气中粉尘浓度。第二节

总粉尘浓度的测定第5页,共29页。主要器材

测尘滤膜: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和其他测尘滤膜;

粉尘浓度≤50mg/m3

时,用直径37mm或40mm的滤膜;

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采样器: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仪器外观和配

件应完整无损;电源容量指示灯和电池电压应正常;操

作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应定期计量检定,

采样前做好流量校准;需要防爆时,应使用防爆粉尘采

样器。天平:感量应为或,应严格按天平使用说明

操作,定期计量检定。其它辅助器材:计时器、干燥器、除静电器、镊子等。第二节

总粉尘浓度的测定主要器材第6页,共29页。样品采集现场采样按照GBZ159-2004执行

测定………………(4-1)C

-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mg/m3;m2

-采样后的滤膜质量,mg;m1

-采样前的滤膜质量,mg;V

-采样流量,L/min;t

-采样时间,min。第二节

总粉尘浓度的测定第7页,共29页。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要求总粉尘∆m的影响因素:

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采样夹的大小

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分析天平感量

测尘滤膜直径

采样时要通过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控制滤膜粉尘∆m在表要求的范围内。否则,有可能因过载造成粉尘脱落。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采样夹。第二节

总粉尘浓度的测定分析天平感量滤膜直径mm∆m的要求mg0.1mg≤371≤∆m≤5401≤∆m≤1075∆m≥1,最大增量不限0.01mg≤370.1≤∆m≤5400.1≤∆m≤1075∆m≥0.1,最大增量不限第8页,共29页。注意事项

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3(以感量的天平称量,采集500L空气样品计)。当过氯乙烯滤膜不适用时(如在高温情况下采样),可用超细玻璃纤维滤纸。

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

测尘滤膜通常带有静电,因此,应在每次称量前去除静电。

若粉尘浓度过高,应缩短采样时间,或更换滤膜后继续采样。第二节

总粉尘浓度的测定第9页,共29页。第三节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一、呼吸性粉尘的定义呼吸性粉尘是指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µm粉尘粒子的采集效率为50%,简称呼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某颗粒物(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在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径视作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空气中粉尘通过采样器上的预分离器,分离出的呼吸性粉尘颗粒采集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的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呼吸性粉尘浓度。二、方法原理第10页,共29页。第三节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一、呼吸性粉尘的定义三、主要器材测尘滤膜: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和其他测尘滤膜。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主要包括预分离器和采样器。1.预分离器:采集的粉尘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应在以下,且直径为5μm的粉尘粒子的采集率应为50%。2.采样器: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7061的规定,采样流量应与预分离器相匹配。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采样器。天平:感量为,应严格按照天平使用说明操作,定期计量检定。其它辅助器材:计时器、干燥器、除静电器、镊子等。第11页,共29页。第三节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四、样品采集定点采样短时间采样:在呼吸带高度采集空气样品15min;长时间采样:在呼吸带高度采集空气样品1~8h;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污染。

采样前,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浓度、采样夹大小、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m),通过调节采样时间,确保0.1mg≤∆m≤5mg。否则,有可能因滤膜过载而造成粉尘脱落。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预分离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现场采样按照GBZ159,并参照附录A执行。第12页,共29页。其它辅助器材:计时器、干燥器、除静电器、镊子等。第三节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现场采样按照GBZ159-2004执行指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参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第二节总粉尘浓度的测定天平:感量应为或,应严格按天平使用说明用无齿小镊子小心取出采样后的滤膜,粉尘面向上置于干净的玻璃板或白瓷板上,用手术刀片或用剪子将测尘滤膜剪成楔形小块。作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工作周内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第一节粉尘采样基本原则3.掌握呼吸性粉尘采样、测定和计算方法;样品中含有碳酸盐时,遇酸产生气泡,宜缓慢加热,以免样品溅失。了解和掌握生产单位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生产车间的名称、工艺流程、使用的原材料或辅料、产品、生产设备及其布局等。2.熟悉总粉尘测定的主要器材;第三节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一、呼吸性粉尘的定义………………(4-2)C

-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的浓度,mg/m3;m2

-采样后的滤膜质量,mg;m1

-采样前的滤膜质量,mg;V

-采样流量,L/min;t

-采样时间,min。五、测定第13页,共29页。第四节

粉尘分散度的测定粉尘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µ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分散度越高,粒径较小的颗粒越多,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比表面积越大,越易参与化学反应,对机体危害就越大。

第14页,共29页。第四节

粉尘分散度的测定粉尘分散度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自然沉降法:将含尘空气采集在沉降器内,粉尘自然沉

降在盖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测量和计数粉尘的大小及数

量,计算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百分比。对于可溶于乙酸

丁酯的粉尘选用本法。参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方法原理滤膜溶解涂片法:将采集有粉尘的过氯乙烯滤膜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颗粒的混悬液,制成标本,在显微镜下测量和计数粉尘的大小及数量,计算不同大小粉尘颗粒的百分比。第15页,共29页。第五节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焦磷酸法粉尘中硅酸盐及金属氧化物能溶于加热到245~250℃的焦磷酸中,游离SiO2几乎不溶,而实现分离,然后称量分离出的游离SiO2,计算其在粉尘中的百分含量。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法,当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高于10%时,均按矽尘容许浓度对待。焦磷酸法原理将粉尘采样器架设在选定采尘点于呼吸带高度,大流量地将空气中粉尘采集到直径75mm的滤膜上,当受采样条件限制时,也可在选定测尘点于呼吸带高度采集新鲜沉降尘,本法所需要的粉尘样品量一般应大于。样品采集第16页,共29页。第五节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焦磷酸法

测定SiO2(F)—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1—坩埚质量,g;m2—坩埚加沉渣质量,g;G—粉尘样品质量,g。若粉尘中含有焦磷酸难溶物质时,需在铂坩埚中用氢氟酸处理。SiO2(F)=…(4-3)第17页,共29页。第五节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焦磷酸法

注意事项焦磷酸溶解硅酸盐时温度不得超过250℃,否则容易形成胶状物。

酸与水混合时应缓慢并充分搅拌,避免形成胶状物。

样品中含有碳酸盐时,遇酸产生气泡,宜缓慢加热,以免样品溅失。

用氢氟酸处理时,必须在通风柜内操作,注意防止污染皮肤和吸入氢氟酸蒸气。用铂坩埚处理样品时,过滤沉渣必须洗至无磷酸根反应,否则会损坏铂坩埚。磷酸根检验方法可参考。第18页,共29页。第六节

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石棉纤维粉尘计数浓度指1立方厘米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根数,单位为f/cm3。石棉纤维粉尘计数浓度的测定采用滤膜/相差显微镜法,具体可参考GBZ/T192.5-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方法原理用滤膜采集空气中的石棉纤维粉尘,滤膜经透明固定后,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石棉纤维数,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石棉纤维根数。第19页,共29页。

第六节

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样品采集

采样流量:个体:2L/min,定点:2~5L/min。

采样时间:可采用8h连续采样或分时段采样。每张滤膜的采样时间应根据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浓度及采样流量来确定,要求在每100个视野中,石棉纤维应不低于20根,每个视野中不高于10根。当工作场所石棉纤维浓度高时,可缩短每张滤膜的采样时间或及时更换滤膜。

样品保存:采样结束后,小心取下粉尘采样头,取出滤膜夹,使受尘面向上放入滤膜盒中,不可将滤膜折叠或叠放;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振动,以防止石棉纤维落失而影响测定结果。现场采样按照GBZ159-2004执行。样本采集步骤参见总粉尘浓度的测定。第20页,共29页。第六节

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样品处理用无齿小镊子小心取出采样后的滤膜,粉尘面向上置于干净的玻璃板或白瓷板上,用手术刀片或用剪子将测尘滤膜剪成楔形小块。取1/6~1/8楔形小块滤膜,放在载玻片上。

滤膜的透明固定:两种方法,微孔滤膜用丙酮蒸气法;过氯乙烯滤膜用苯-草酸透明溶液法。具体方法参考。第21页,共29页。第六节

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计数规则

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其长度大于5μm,宽度小于3μm,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的石棉纤维。一根纤维完全在计数视野内时计为1根;只有一端在计数视野内者计为根;纤维在计数区内而两端均在计数区之外计为0根,但计数视野数应统计在内;弯曲纤维两端均在计数区而纤维中段在外者计为1根。第22页,共29页。

第六节

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第23页,共29页。

第六节

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第24页,共29页。第六节

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计算C—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数量浓度,f/cm3;A—滤膜的采尘面积,mm2;N—计数测定的纤维总根数,f;A—目镜测微尺的计数视野面积,mm2;N—计数测定的视野总数;F—采样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4-4)第25页,共29页。第六节

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

注意事项为了确定滤膜是否可用,在每盒滤膜中随机抽取1张按上述方法进行计数测定,在100个视野中不超过3根纤维为清洁滤膜,证明此盒滤膜可以使用。当纤维总数达100根时,RSD应<20%;当纤维总数只有10根时,RSD应<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