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主讲_第1页
教育社会学主讲_第2页
教育社会学主讲_第3页
教育社会学主讲_第4页
教育社会学主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社会学主讲显性知识与价值传递生活经验与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内容:广义的教育知识(Educationalknowledge)教育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生活经验”显性知识与价值传递一、课程的研究传统二、课程的分析模式三、课程与社会控制一、课程的研究传统课程—教育学的主要传递形式;课程问题:教育研究的焦点;课程研究观念预设:课程知识理所当然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课程:社会价值的实现途径,社会控制的结果;课程所表达的是学生应当学习的正式信息——显性知识。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个体如何获得知识?——柏拉图“回忆说”;亚里士多德“认知功能说”;笛卡儿“天赋”;洛克“白板说”。不同学科研究知识角度:心理学、哲学、现实、课程论不同学科背景学者的研究:P193(表6-1-2)

不同学科的知识观:行为主义:知识是环境强化关系结果—行为库;认知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加工论;神经生理学:知识的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基础;语言学和发展心理学:语言发展、认识发展;科学哲学:科学范式的演进或革命的角度,科学知识和概念变化;人类学和知识社会学:“知识即文化约定”2.课程的概念来源:中国:唐宋时期,“宽着期限,乃依法制”“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朱子全书·论学》-朱熹西方:“currere”(拉);“跑道”、“学习的进程”

“课程”概念广义:学校中显现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艾格莱斯顿、麦汉)较广义:学生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狭义:课表所列的教育科目——教程。

古代:“六艺”;欧洲“七艺”其他:“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预期的学习结果”“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等。课程概念界定又一线索:课程编制与管理课程:依据国家标准、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定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就是国家权力和意志的体现,反映占社会支配地位的知识价值观和人才观。我国课程演变:全部必修课(20ST50ND)、适当调整,高三选修课(1963)多元化(1981)课程改革——对学生素质重视和对能力强调。二、课程的分析模式1.课程的科学工具研究范式围绕课程编制和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博比特《课程》(1918)标志课程专门研究开始;与查特斯发起课程编制的科学化运动。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础,确立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学科结构课程论”“社会改造课程论”“学生中心课程论等”。2.课程的“社会事实”研究范式专门研究:20世纪60、70年代,英国标志: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1971)来源: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四种分析模式:功能主义范式解释论范式新马克思主义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功能主义范式:代表:马斯格雷夫课程的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课程是“既存社会现象”。解释论范式:代表:扬、凯迪“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三个研究领域:教育知识的社会构成、教师常用教育范畴的社会特征、课堂互动过程。新马克思主义范式:代表阿普尔

课程是传递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阶级关系再生产的工具。

课程研究内容主要是:正式课程内容的分析和对隐性课程意义上的教育知识组织化的分析。结构主义范式:代表伯恩斯坦研究对象:决定课程结构的代码及内隐于教育传递过程中的权力分配与控制方式之间的关系。分类: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界限清晰度,反映权力关系架构: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在教育知识选择、构成及教学进展中的自由程度,反映社会中的控制关系。课程基本结构取决于分类强度,教学基本结构取决于架构强度,评价基本结构则为两种强度的函数。教育知识代码:权力和社会控制得以实现三、课程与社会控制1.课程知识的社会性特征传统:知识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课程知识:历史、政治和社会的烙印;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决定课程知识的取舍2.课程是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课程实质: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观念载体”,是体现国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两种控制机制:“显性控制机制”:学科课程选择、课程知识取舍“隐性控制机制”:课程各类知识重要程度取舍“显性控制机制”:两种方式

学科课程的选择: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课程内容的选择:反映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目的、任务等规定上体现。如中日小学道德课内容差异

“自然科学知识”:如我国20世纪70年代数学等“隐性控制机制”:两种方式课程内容之间的“数量差异”:篇幅与频度如香港与内地历史课;中日文化差异课程内容中的“形象塑造差异”:真实、象征、比拟,性别角色社会化3.谁对课程进行社会控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体现:教科书编制制度对课程进行控制的个体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如“中学语文教育问题”隐性知识与学校生活一、学校文化的概念二、学校文化研究的盲点一、学校文化的概念1.学校文化四类说(1)学生角度-学生创造性活动与潜能释放的综合;(2)师生角度-学校中主体(教师、学生及职工)为被承载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广义校园中主题的生活方式总和,狭义课堂教学过程中校园存在方式;(4)“潜在课程”即学校环境、气氛、风气。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结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2.学校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特点:(1)“说话的能力”,无声语言指引学校成员行为;(2)“文化规定性”能力;(3)“文化圈”对校内人产生各种影响。功能:学校文化—社会发展方向,影响社区及学生;强调学校文化—学生和教职工三方面:(1)导向作用;(2)凝聚作用;(3)激励作用学校文化:学校中以教学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一切价值观念和行为形态。不同类型:主体:教师、学生、职员的文化;属性: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方向:正向文化与反向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实质:“隐性知识”二、学校文化研究的盲点1.大众文化(最大盲点)

大众文化霸权、大众文化生态危机如港台文化对大陆文化的冲击(影视、消费等)2.反学校文化社会文化冲击校园文化主体思想、价值观、行为方式;(广义)学校组织文化:理想文化与真实文化差异;学校文化构成:部分学生与学校对抗、冲突,表现为不遵守学校规定、破坏秩序、无视教师权威等。反抗理论:代表人阿普尔、吉诺斯、威利斯指出在学生中存在的反抗、创造性适应的现象,特别指出了学校文化中的一种特殊亚文化——“反学校文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校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3.职员文化教师、职员、学生——学校非教学人员对教学、行政、科研的干预,随着年限的增长、数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4.代文化教师(成人)、学生(青少年)→

“代沟”代沟实质:代文化间的冲突与对抗。“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米德)生活经验与日常生活一、生活经验与学校教育学生适应的环境: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知识:根据观察到的(或感觉到的)事实而形成的各种观念构成的。经验知识:科学知识(最高形式)生活经验(最低形式)杜威“教育即生长”、“生活即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二、生活经验的传递与交流1.大众传媒电视、互联网(平等、开放、双向、立体等)2.与同伴交流传递更多关于人的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知识3.课外书4.教师教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第四编教育组织论第七章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第八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第七章

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班级的组织分析班级的结构分析班级的群体分析班级社会学研究角度:“群体”:特殊社会群体;“社会系统”:特殊社会系统“社会组织”

班级——“社会组织”“社会体系”“社会群体”班级的组织分析一、班级组织的含义与特点二、班级组织的功能一、班级组织的含义与特点1.班级组织形态的历史发展历史演变:贝尔—兰格斯特制柏克赫斯特—克伯屈制马卡连柯工学制现代班级形态:班级规模(大、小)、班级组合方式(同等程度班、同质班)、能力分班、混能能力分班、学科分班等2.班级组织的含义与特点班级成员(三种):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包括任课教师班级组织:是学生组织,是一个“准社会性”的社会组织。特点:成年人指导的未成年人组织;班级内部存在各种群体;班级的外部表现是“人格化群体”;班级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二、班级组织的功能两类: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帕森斯)1.归属功能:“准社会”2.管理功能:学生自我管理3.角色社会化功能:融入社会生活、班级地位,发展“社会责任感”4.选择功能:最基本地位分层班级的结构分析社会系统特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群交互作用;一个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处于“社会情景”中;行动者之间存在规范与和谐的认知期待。班级系统:正式结构、非正式结构一、班级正式结构二、班级非正式结构三、社会网络分析四、两种结构矛盾一、班级正式结构班级正式结构:班级中“工具性角色”的结构,即为完成班级工作而服务的角色结构。中小学:班干部——小组长——一般成员班级干部:自治性干部(班委、小组长)、自助性干部(学科代表)、自娱性干部(娱乐如集邮、打球等)班干部产生:任命、选举班干部小组长组员班级——儿童第一次真正形成了正式的、制度化的地位差异、权威服从观念,这正是学生进入成人社会、并适应成人社会的重要的社会化基础。班干部角色:长期担任,学生具有较强的成功感、强调参与、喜欢集体活动,并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观念;其他角色相反。二、班级非正式结构特点:人数一般为3—5人,吸引力强、集体性强、沟通效率高。1.班级非正式结构的功能基础: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积极: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交往与表现自我的需要,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消极:易导致班级成员中的小圈子现象,不利于班级正式活动的开展。班级学生之间非正式关系(五类)单向选择、单向拒绝、相互选择、相互拒绝、无选择无拒绝吴康宁教授:提出组合9种类型,五大类别。班级非正式结构:是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文化资源,学生从中进一步体验社会地位差异,接受社会评价,形成群体成功感、平凡感、失落感或失败感。2.班级非正式结构的社会测量两种方法:社会测量法、社会结构分析法社会测量法:通过询问了解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调查方法。莫雷诺提出。社会测量步骤:确定主题;选择指示项。社会结构分析法:“矩阵法”“图示法”应用价值: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工人社会地位与以外事件——负相关三、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关注个人之间的联系、更具动态性。社会网络的特点与功能(P233表7-2-4)优点:深化对班级非正式结构的分析,增强对班级成员人际关系、社会地位、角色关系,以及其他学校生活状况的真体理解。四、两种结构的矛盾班级正式结构:学校特点决定班级非正式结构:个人观念、个人需求、个体行为等决定,即班级学生个体之间特征的特定组合。两种结构互为补充,都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隐性文化”,学校教育知识中重要部分。班级的群体分析一、班级群体的形成与类型二、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三、班集体的建设一、班级群体的形成与类型1.班级群体的形成影响因素:熟悉程度(主因)、任务、座位、性别2.学生群体的类型和作用形成后因素:个体空间距离、个体影响力类型:游戏群体、兴趣性群体、倾吐性群体、互助性群体(正、反)、冲突性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提供同伴影响;有助于促进社会性发展;有助于促进个性发展。二、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1.反抗行为:教师与个别学生“反学校文化”来源:学生群体中逆反心理2.从众行为群体压力,个体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与群体一致3.时尚趋求行为对时尚追求要适度4.嫉妒行为缺点:(四种)不利于学生发展优点:正确引导可以促进健康竞争三、班集体建设1.班集体的发展过程诞生:学生偶然集合成长:班主任领导者作用成熟:班级气氛、班级规范衰落:出现问题,班主任诊断和治疗2.班集体的衡量标准吴康宁:两种(1)单纯以班级组织的结构化程度分;所属群体(初建)、参照群体(成熟);班级组织水平由低到高逐渐递进,孤立探索、横向分化、纵向分化、小群体、群体统合。(2)以结构化程度与班级组织的社会价值分首先强调社会价值标准。第八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学校组织的性质与结构学校组织的运行学校组织的变革学校组织的性质与结构一、学校组织的性质二、学校组织的结构一、学校组织的性质1.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组织:有意识地组织起来以达到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它是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类型:生产组织、整合组织、政治组织;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互利组织、赢利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组织等;2.学校组织的性质特点:六点(1)规范性组织、权威组织、强制性组织和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师生—教育规范权威性组织:学生—教育权威、文化专断等强制性组织:区别于法律,义务教育、奖惩制度功利性组织:教师职业—劳动报酬,教育分权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待遇(2)服务性组织、生产性组织、整合性组织、社会关系的聚焦点服务性组织:教育服务—社会生产性组织:“人力产品”、“知识产品”整合性组织:社会文化、政治观念、意识形态、社会道德等,不同阶层、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等;社会关系的聚焦点:国家教育目标实现机构,社会影响的渠道,家长教育期望的实现机构,学生个体发展的培育机构等。

学校社会关系中心——师生团体之间关系二、学校组织的结构学校组织的结构:学校社会成员的构成状况、内部群体的结构、内部职务、权力与地位的分配及其联系方式等。1.学校组织首先是一个异质结构

学校成员的组成实际上主要两类: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支配与从属”关系,存在潜在对抗与冲突;学校组织目标与国家教育目的;组织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学校理想目标与实际追求目标;教师与行政领导等等2.学校是一个多权威结构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行政领导3.学校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科层制”:校长—分管处长(或主任)—年级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学人员、教辅人员—学生其他学校组织的运行一、学校组织中冲突二、学校组织的协调三、组织理论与学校管理一、学校组织中的冲突罗纳德·科温冲突部门成员与学校;个体价值标准;生存发展与教育正式目标;学校决定成为讨价或妥协产物。帕金森《帕金森定律》1.学校组织内部的冲突(1)学校成员之间的冲突(2)师生之间的冲突(3)学校不同层次或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4)非正式组织间的冲突(5)教师工作的专业化与科层化的冲突(6)行政职务与专业职务之间的冲突

2.学校组织之间的冲突

两种情况:

(1)在同一级学校组织之间——竞争性;

(2)不同级的学校组织之间。3.学校组织与环境的冲突不可避免的内部与外部冲突二、学校组织的协调1.学校内部与外部协调方法:语言的或非语言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手段;另需重视并开展公共关系工作。2.学校组织工作的协调开展,需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目标的整合整合方式:交易的方式、社会化的方式、适应的方式三、组织理论与学校管理1.科层制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韦伯、法约尔、德里克·泰罗强调:以一般科学的原则重新安排科层结构和组织控制过程,促成合理、有效、守纪律的行为,使明确目标有可能达成。基本要点:需要和效率;职务序列、分工明确、分权合理;等级制度基础;文件及专门人员为基础行政管理;专业技术资格任命;升迁、待遇及发展有保障;重视专家权威;组织需要与成员需要一致。科层制理论形成的基本假设:14点(P256-257)这一理论产生迅速影响社会各个部门,包括学校管理。2.社会系统理论梅奥实验人际关系说管理思想强调:最另人满意的组织将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基本要点:社会系统是由若干相联系、相区别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范围内完成自己任务,旅行各自的“边界功能”;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系统以输入输出的方式与环境发生作用,并发挥整体功能。两者对比:(P258)3.权变理论(20世纪60年代)伍德沃德、伯恩斯、劳伦斯等基本要点:组织独特性,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和办法;组织的总目表受其他各种正式或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