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业水平模拟考试(四)_第1页
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业水平模拟考试(四)_第2页
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业水平模拟考试(四)_第3页
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业水平模拟考试(四)_第4页
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业水平模拟考试(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业水平模拟考试(四)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

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I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绿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

核心是

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2.秦《峰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

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上述材料反映出秦始皇的一项重要措施是

A.海内为郡县B.统一货币、度量衡

C.制定严密的秦律D.北拒匈奴,南征夷越

3.《宋书》载:“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百郡千城,流寓比室。人伫鸿雁之歌,

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这主要是说

A.少数民族内迁B.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

C.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北迁D.江南开发,经济逐步发展

4.孙中山曾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这主要是因为四川保路

运动

A.掀起了中国革命的高潮B.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提供了时机

C.最早实现了四川的独立D.推动了革命力量的空前团结

5.自1931年开始,江西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

口口相传,其历史背景应是

A.太平天国政权建立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6.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1954年

类别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包产到户”的实施

7.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桑海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分别是欧、亚、非、美四大地区的重要国家。下列

有关四大帝国共同之处的论述正确的是

A.四大帝国在15世纪初均达到鼎盛时期

B.四大帝国都很重视对外贸易

C.四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握大权

D.四大帝国都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

办、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D.早期殖民扩张的意义

9.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部分国家侵占的(别国)领土和人口的统计数据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人口(万)

英国3705700

法国3603650

德国1001470

比利时903000

葡萄牙80900

A.德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侵占领土最多

B.葡萄牙在好望角和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

C.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D.西方各国由此拓展了对外商品输出的途径

10.二战后,亚非拉各国纷纷实现民族独立,但贫困落后、发展缓慢一直困扰着第三世界,造成这一现象的

根源是

A.没有完全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

B.遭受长期殖民统治,经济发展水平低

C.缺乏发展经济的资金、技术和设备

D.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二、选择题n(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

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最恰当的理解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呈现缓慢的抬头之势

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1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赚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13.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

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取其一,

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朝

A.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14.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

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

赞誉了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15.《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A.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缓和了列强在中国的矛盾

C.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D.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

16.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A.中共十一届全会召开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17.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

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18.“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

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

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

19.下表为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表(单位:百万吨).据此可知,当时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122.715.219.619.8

1870年228.776.750.698.7

1890年353.3208.497.9402.1

1900年420.1327.0129.4663.3

A.世界环境破坏源于英美经济发展B.英国经济发展始终停滞不前

C.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D.英美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德法

20.如图为一幅法国漫画,画中梯也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领导人,偷偷将法国巴黎的钥匙交给俾斯麦。据

此可知,巴黎公社运动()

A.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斗争目标是实现法国独立

C.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斗争

D.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同时激化的结果

21.列宁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为“亚洲的觉醒”,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B.运动的时间长、规模大

C.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

22.《魂断蓝桥》讲述的是1917年的英国,青年军官罗伊撇下未婚妻玛拉奔赴战场,听说罗伊战死疆场的

玛拉在失业、饥饿、寂寞和空虚的折磨下被迫沦落风尘。当玛拉在火车站意外邂逅死里逃生的罗伊后,

她选择了带着他们的定情信物在初识的地点自杀。这部作品反映了()

A.一战以后人民的反战情绪B.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C.一战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D.一战使英国经济衰退

23.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戈U,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

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B.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D.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24.2013年3月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由此加快了中国与非洲的务实合作。中国和

非洲合作的诸多基础有

①历史上都曾遭受过殖民侵略②都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③现在同为发展中国家④都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南北对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25.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有()

①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恐怖势力④分裂势力和极端势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8分,共35分)。

2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

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

化基砒L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孑Li创儒

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

响。(8分)

材料二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统……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蚣■为相。田蚣■把博士中

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2)根据材料二,列举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所采取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局面形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9分)

27.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之间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世界政治格局随着不同力量的崛起发生着改

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马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

的认知根源于苏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