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基本概念_第1页
透视基本概念_第2页
透视基本概念_第3页
透视基本概念_第4页
透视基本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视基本概念透视学的发展历史(1)古希腊大学者阿那克沙戈拉(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428年)对当时一位叫阿格塔丘斯(Agatharchos)的画家的一幅符合焦点透视原理的舞台幕景所作的作品分析;以及那时希腊两个主要绘画中心之一的“昔克翁画院”,在传授绘画技法理论和规则时是,已将透视学和数学作为必修课。(2)在中国,古代画家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早在5世纪时,南朝-宋的山水画家宗炳就提出了类似透明画面“令张绡素以远映”的方法,并阐述了近大远小的基本规律。到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分析了山水画由于视点位置的变化所产生的高远、深远、平远三种透视变化构图特点。但这些认识尚停留在对现象的阐述上。又加之无后人继续深入地进行研究,所以始终无法形成一个体系。第2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透视学的发展历史透视学作为一切独立的学科,始于文艺复兴时期,那时的人们称之为远近短缩法。经几代人的科学研究,终于使人类能够突破长期以来只能单纯地依靠视觉器官去获取印象和积累经验状况的束缚,借助于对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使造型能力发生质变,于是它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有造型艺术家所必须学习的两门学科(透视学,解剖学)之一。建筑师兼画象列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文艺复兴时期四大建筑艺术的灵魂之一)和翁布里亚画派的代表人物比埃罗·德拉·弗朗西斯卡两人专门著述了《绘画论》1435年,《绘画透视学》1485年,从而使绘画透视学成为一门完整的理论体系。达·芬奇、丢勒对透视学的论述和研究方法简介。第3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透视的分类及三要素达.芬奇把透视分为:线透视、空气透视、隐没透视。焦点透视,就是以固定的视点,视向,在对固定视域内的景物进行观察时,把人的眼睛(视点)作为投影中心,这是和焦点投影原理相一致的一种透视学理论,以正确性和科学性为主要特点。散点透视是相对于焦点透视的一种透视分类的。一切不受固定视点、视向、视域限制的绘画,都可属于散点透视。第4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透视的三要素:眼睛、物体、画面(1)眼睛在透视学中一般指视点,假设固定的单眼“S”、“E”(2)画面是假设在空间存在。“PP”第5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本概念(术语)第6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理论视域60°以下。符合人们正常的视觉印象视中线:穿过视圆锥体的中心轴,始终与画面成垂直关系。灭点:又称消失点、余点。是两个以上相平行的景物关系在纵深的交点。“V”测点:又称量点。以余点为圆心,以余点到视点之间的长度为半径,相交于灭点载线上对方一侧的点。是成角透视中用于求纵深的重要条件。“M”原线是指与画面成平行关系的直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态,不消失、不变形。变线是指与画面成一定角度而彼此平行的直线,向远处延伸,在无限远处必然消失到一个灭点上。第7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本原理三要素的关系:一般取心点到画幅最远角的2倍为视距长。第8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等同条件下,近大远小的现象,是一切消失现象中的根本现象。任何向纵深发展的平行关系的线,必须相交于同一灭点:(该灭点若在画幅上表示,则过视点作该组平行线与画幅相交之点;凡同一灭点的关系,必然相互平行。第9页,共1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视点的选择与画面构图视位上下高度的变化第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