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模块二第七单元单元提能与主观题增分_第1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模块二第七单元单元提能与主观题增分_第2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模块二第七单元单元提能与主观题增分_第3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模块二第七单元单元提能与主观题增分_第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课件模块二第七单元单元提能与主观题增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提能

与主观题增分二、主观题第1题专题研究三、主观题第2题专题研究——从两大命题趋势看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过关检测一、单元提能——纵引横联贯通主干知识——常考题点及答题规范一、

单元提能主干整合归纳串讲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洋务经济凭借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被清除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性质;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自然经济历史影响发展概况产生条件经济形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经济力量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影响发展概况产生条件经济形态针

对训练创办者身份企业数量资本额占比官僚、士绅47家67%买办7家7.2%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89家20%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后第二次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鸦片战争以后第一次表现历史背景时间变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后第四次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三次表现历史背景时间变迁针

对训练针

对训练联关外中针

对训练时间1873年1883年1893年比重92%88%49%一开始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理先是从轻工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工业化次序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缺少资本原始积累,资金严重不足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资金来源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很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领导力量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和阻碍,进程曲折缓慢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及新航路的开辟,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发展进程中国工业化西方工业化针

对训练国家中国美国瑞典加拿大德国日本时间1887~19361889~19481882~19481870~19301851~19311889~1938年均增长率0.92%2.1%2.3%1.3%14%1.5%年份资本额(万元)比重(%)私人资本国家资本合计私人资本国家资本合计1894年722.52796.63519.120.5379.461001913年15498.714887.530386.251.0148.991001920年42987.427097.870079.261.3438.66100解析返回二、

命题热点要知晓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代经济史研究在近代农村经济发展、工商业研究、财政和金融、商人及其他社会阶层、抗战时期经济思想、华侨经济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新成果南海问题、“一带一路”、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重视这些热点问题在历史高考中的隐性考查时政热点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表明“现代化”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或主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同时在唯物史观下审视中国近代史发生的重大事件,正在成为高考主要的命题方式新史观本单元从哪些角度考①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礼仪习俗的变迁;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萧条;④清末新政、民国政府经济政策、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⑤洋务运动、收回利权运动、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①现代化史观下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②社会史观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③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影响因素;④历代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及其影响;⑤近代经济主权的丧失和争取权利的斗争纵向考查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带来的灾难,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西学东渐、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③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评价①唯物史观下西方经济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②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③现代化史观和反现代化史观下的洋务运动横向考查必备哪些知识怎样考·考什么海洋意识增强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海外贸易增多,海洋权益日益受到重视重视开发利用,但缺乏海权意识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由利用沿海、远洋开拓到“海禁”获取信息关键语句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从沿海到远洋;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并行,民间为主;经济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航海技术先进;闭关锁国,缺乏海权意识。满分答案领悟高分答案采样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1.变化“海禁”政策受冲击而失效;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海外贸易得到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建立海防力量;海外移民增多;重视海防,海洋意识增强;海外留学增多。2.启示重视开发利用,但缺乏海权意识;海洋意识增强。满分答案领悟高分答案采样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在地域、动力、过程和水平等方面的表现探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特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因素探究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国力增强对人们生活变迁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礼仪习俗、大众传媒和交通、通讯的变迁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和影响因素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现实挂靠的非常紧密,“让人民更富有、让国家更富强”已经成为伟大的“中国梦”,相信以后本专题会有越来越多的考题出现。近几年房价居高不下,工薪阶层住房难的问题;车市火爆,交通拥堵问题;大量人口流入城市给城市带来的压力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养老问题、就医问题;物价问题;舌尖上的安全问题等等。无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定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首选素材相关论据命题视角热点解读年份法定假日天数节假日1950199520002008元旦1111春节3333劳动节1131国庆节2233星期日1111星期六-111清明节---1端午节---1中秋节---1二、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等中国近代以来在融入世界文明浪潮中历次变革运动的经验教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等;探究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探究西方文明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冲击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是近几年来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该研究试图从全球视野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历史不同的方面,去定义中国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世界当中所发挥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亮彩纷呈的学术研究成果,尤其在热点纪念、抗战史、经济史、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