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教案及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教案及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教案及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教案及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教案及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声现象

课型基础预科

1、掌握声音的形成及传播。

教学目的和要求2、声音的三特性。

3、超声波次声波及噪音的控制。

1、三特性的理解及区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2、噪音的控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具体在解题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白板笔,草稿纸

教学过程

环节一第一次课,了解学生情况。重点提示

子目标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更好的进行授课内容

1初次沟通1〜3分钟以肯定表扬

为主,营造良

教学内容2互相了解3~8分钟好气氛,激发

学生自信心

3整体点评,主要以肯定表扬等正面评价为主,给本次授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和兴趣

1~2分钟

环节二知识点讲解及例题分析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

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

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

等等);

层层递进,培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

养学生严谨

教学内容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

的思维逻辑

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习惯

二、声音的传播

I、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一般情况下,

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

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

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

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

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

种类和温度有关.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

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

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

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

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

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

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

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

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

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

越小;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

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

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

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

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

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等等;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

O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I)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

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

叉振动,另一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

环节三课后作业布置

声现象测试题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

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便送的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

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

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

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①0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④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

“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晌度

4.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暧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II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

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

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

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7.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A④B图1OcD

8.如图所示,相同的8个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向瓶内吹气,

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

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温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9.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10.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

二、填空题

11.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

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12.如左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干「

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如右图Q小1L

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肉JL上

这个现象说明.H、

13.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

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音的较高。

15.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中传播速度最大.

16.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

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

闭关严;③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

种是在___________中减弱;第三种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7.在摄氏温标中,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作为0℃,以1标准

大气压下的温度作为100C.

三、探究与简答题

18.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小名在研究水的热膨胀时,取一些水放在可直接测量液体体

积和温度的容器中,给水缓缓加热,获取容器中水的以下数据:

温度t/℃012345678910

体积V/ml10098.998979697.197.999100.1101102.2

(1)通过分析以上的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请把你初步得出的结论写在下面的横线

中:。

(2)通常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不用水作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o

19.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T.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

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

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20.现簿清川国与出附传酶的爽髓)伫•在15℃空气中

温度/C声速/m.s'1介质声速/m.s"频率/Hz声速/m.s'1

O330氧气3162000340

15340/p>

30349冰3160500340

100386铁4900-5000256340

结论:

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1..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等高等截面积;b、c等高,b的截面

积小于c的截面积,装有如图的水.田华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探究气柱发声的频率与气柱的关

系,听声调的高低。

(1)若探究“气柱愈长,发声的音调愈高”,

应选(填字母代号)

(2)若选择的是b、c,则探究的是

(3)若他们选择的是c、d(c与d不等高,

但截面积相同),试猜想他们想探究的

是:

22.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lm/s,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三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答案及部分解答过程

一、选择题

1-5ADDCB(说明的是声音的响度打)

6-10ACDCC

二、埴史题

11、・空气、音色

12,发声的物体在娘动、空乞可以传播声音

13.D、控制发声源(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降低)

14,音调.音色、音调

15、娘动、介质、固体

16,人耳、传播过程、声源

17、冰7K混合物、沸水

18、C)在4工时,水的体积最小

(2)热胀冷缩原理、水在0-4℃时不遵循热胀冷缩原理

19,乙和丁、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丙说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的

20.(1;在,史军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2)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录快

1.⑴b

(2)气柱的横就面大小对音调的影响

(3)7K煮高低对音调的影响

22、当第一节下课铃响起时,第二节课已经上完了。

昨夜河也,今晨打.

2015年全国中考物理《声现象》汇编

一、选择题

1、(2015•佛山)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椽笔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禁鸣喇叭是阻断声音传播过程D、只能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来减少噪声

2.(2015•岳阳)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D,摄动绵紧了孤

A.发声的电件放入B.点燃的蜡拉放在C.改变尺子伸出桌

不同的惇皮场

钟季,从仲草抽气青箱前,加大看量面的长度,按动尺干

4.(2015•邵阳)“小明,上学去啰!”。正在吃饭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刚在喊

他,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来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3分)(2015•攀枝花)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2.(2分)(2015•青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D.蝙蝠靠发出的次声波定位

1.(2015•通辽)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2、(2015•赤峰)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B、振幅越大,人听到的声音响度一定越大

C、声音的音调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大D、利用超声波能够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3.(3分)(2015•随州)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我珍藏

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编钟曲让我自豪,

交响乐让我振奋!"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2.(2分)(2015•黑龙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xl()8m/s

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不可以消除噪声

D.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赫兹

1.(3分)(2015•河池)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17、(2015•长沙)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

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14.(2015•鄂州)《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

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

“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

歌时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说法均正确

5.(2015•福州)2015年3月27日,中国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办音乐会。

台下的听众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4.(2分)(2015•吉林)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

2.(2015•成都)如图,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这说明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5.(2015•广州)如图4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

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

声音是()

.・•・・•・•♦••・••••

・•r>,・■■―,・■•■••・•••••一•・・!*■>•・•■•,•■•,

■■■■■•・・・•••••♦•・•

•・•.b•・•••一•••••••••••••••••••▲・•・••••••••••

图4

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

1.(2015•眉山)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7.(2分)(2015•南通)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

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

可探究的问题是()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尸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g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2.(3分)(2015•聊城)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

的关系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2015•上海)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2.(2015•陕西)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2015•广东汕尾)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2.(3分)(2015•贵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1.(2015•凉山州)"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软件.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

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手机中的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C.当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需要发出足够高的频率才能

使手机接收到声音信号

D.你发出的声音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中,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2.(2015•宜宾)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2.(2015•乐山)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具有能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声音是一种波

2.(3分)(2015•广元)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及地面课堂的实况直播

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从太空直接传到地面课堂的

B.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

D.声音传播的速度等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2.(2分)(2015•巴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B.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1、(2015•烟台)如图1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

波()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2.(2分)(2015♦威海)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彳__________

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5、(2015•莱芜)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2分)(2015•枣庄)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

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3.(2015•常州)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

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8.(2015•常州)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

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

的直径为()

510m

B.1020m,.

C.2040m

D.4080m

2.(2015•镇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3.(2分)(2015•盐城)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

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5.(2015•无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1.(2分)(2015•淮安)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

是()

1.(2015•衡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B.手在小提琴上不C•道路两旁的隔音D.B超检杳身体是

对话,说明声音墙是在声源处减超波在医学中

可在真空中传播目的是改变响度弱噪声的应用

1、(2015•张家界)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1.(3分)(2015•孝感)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大

C.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1.(2015•南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6.(2015•梅州)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入耳的鼓膜。如图1所示,

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

A.振动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

4.(2015•泉州)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1.(2015•龙岩)在公共场所说话应“轻声”,在空旷的操场喊口令应“大声”。这里的“轻

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2.(3分)(2015•怀化)"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

征中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

2.(2分)(2015•郴州)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

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8.(3分)(2015•广西)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3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

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2.(2分)(2015•茂名)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

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2015♦资阳)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3.(2015•遂宁)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8.(2015•潍坊)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

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下列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

污染的是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2.(2分)(2015•泰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14.(2015•济南)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

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4.(2015•荷泽中考)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3.(2015•滨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2分)(2015•呼和浩特)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2.(2分)(2015•扬州)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3.(2015•益阳)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第限的是

A.发声扬声器旁B.不能听到真空C.发声的音叉将D.8个相同玻璃瓶

的烛焰晃动,说罩中闹钟的闹铃乒乓球弹开,说装不同高度的水,

明声波能传递能声,说明声波的明发声的物体在敲击它们时发出声

里传播需要介质振动音的音色不同

1.(3分)(2015•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5.(2015•娄底)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母误的是: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

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

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2.(3分)(2015•常德)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

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1.(2分)(2015•荆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二、填空题

13.(2分)(2015•钦州)(1)如图1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

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

17.(2015•厘门)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

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

的o

5.(2015江西)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

写出对应的内容;①,,©。

36.(2分)(2015•哈尔滨)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

琴声是通过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18.(2015•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

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

11.(2分)(2015•南充)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能够传递和能量.

11.(2分)(2015・广元)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

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22.(2分)(2015•临沂)如图所示,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

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10.(2015•沈阳)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

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

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改变了。

11.(2015•丹东)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利树

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15.(2015•苏州)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

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同.

22.(2015•衡阳)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5m的铁

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

传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18.(2分)(2015•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振动而发声的,

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音调(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

同的声音.

14.(2015•南昌)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10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

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②,③。

2.(2015•河南)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1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

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_______________的

请不要大声曲叫

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图1

13.(2分)(2015•贵港)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

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来分辨.

13.(4分)(2015•雅安)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

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1.(2分)(2015・济宁)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

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

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

改变了声音的.

14.(2分)(2015•恩施)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

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7.(6分)(2015•内江)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

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接抽气机同

13.(3分)(2015•德阳)两艘潜艇相距S,以相同的速度vi成单纵队同向航行,后艇的

超声定位器发出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等于V2,则后艇发出

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11.(2015•昆明)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进行判

断的;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产生。

12.(2分)(2015•凉山州)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

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用如图的标志,这是在减弱噪

声.

24.(2015•邵阳)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

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

也能够传声。

13.(3分)(2015•南京)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

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1.(2015•安徽)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会

降低。

25、(2015•北京)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

圜丘。如图9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

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11.(2015•东营)“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

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图9

光现象

色光

1、光源:能够且遗光的物体叫光源。

2、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人造光源:电灯、激光

3、色光: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通过三棱镜,可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

靛、紫。

4、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

光。

人眼看不见的光

1、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其中色光),人眼无法察觉到的光叫不可

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

2、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红外微波炉)。应用:红外线夜视仪、

遥控、诊病。

3、紫外线:高频率的一种光波,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因菌(医用紫外线灯)。

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