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讲世界地理④-东南亚与新加坡53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第52讲世界地理④-东南亚与新加坡53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第52讲世界地理④-东南亚与新加坡53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第52讲世界地理④-东南亚与新加坡53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第52讲世界地理④-东南亚与新加坡53张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2讲世界主要地域——东南亚与新加坡1/532/533/53柬埔寨吴哥窟4/53东南亚5/53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岛屿2.能够以马六甲海峡为例分析东南亚交通位置主要性3.能够依据东南亚气候特点说明自然带特点及农业地域类型4.识记东南亚主要物产与分布5.能分析说明东南亚开发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6/53知识梳理典例剖析一、东南亚东南亚知识梳理典例剖析二、新加坡7/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1、位置与范围(1)海陆位置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十字路口8/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1、位置与范围(2)经纬度100ºE~140ºE10ºS~23.5ºN100ºE140ºE赤道120ºE23.5ºN10ºS热带9/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1、位置与范围(3)范围:北回归线(23.5°N)赤道(0°)10°S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大洋洲中南半岛马

岛①包含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大部分马来群岛为世界最大群岛10/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1、位置与范围(3)范围:②11个国家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千岛国)与我国接壤国家:世界最大群岛国家:缅甸、老挝(内陆国)、越南11/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2、地形与河流(1)地形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北高南低沿河平原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地形崎岖中高周低多火山地震中南半岛马

岛12/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2、地形与河流(2)河流伊洛瓦底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13/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2、地形与河流思索:东南亚地形地势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提醒: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使得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落差大,水能丰富。马来群岛: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崎岖→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14/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2、地形与河流这里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印度尼西亚(火山国)15/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3、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16/53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位置地形河流亚洲东南部纬度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上游急、下游缓地势崎岖多山地多火山地震河流短,水流急气候17/53复习上节:一分钟空间定位18/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4、经济(1)精耕细作、技术落后农业:盛产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世界最大橡胶生产国世界最大油棕生产国世界最大椰子生产国世界最大椰子出口国世界最大蕉麻生产国19/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4、经济(1)精耕细作、技术落后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有利条件:①气候湿热;②半岛沿河及河口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岛屿上火山灰形成土壤肥力高;③精耕细作传统经验;④劳动力丰富。不利条件:自然灾害频繁;人均耕地少;生产技术落后。20/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4、经济(2)矿产资源:锡矿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国家?石油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国家?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形成锡矿带印尼、文莱21/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4、经济(3)快速发展工业:东南亚经济总特征是: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发展工业优势条件:农林矿资源丰富,劳动力、低价廉价,海运便利22/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5、城市中南半岛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马来群岛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地域。思索:依据各国首都分布,概括东南亚城市分布特点。23/53黄种人为主,华人、华侨集中,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本区人口最多国家——印度尼西亚(1/2在爪哇岛。雅加达)缅甸、泰国、柬埔寨——佛教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

——伊斯兰教——天主教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6、人口和宗教24/53

一、东南亚知识梳理总结25/53

一、东南亚典例剖析1.读东南亚地域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ABCD代表河流,湄公河是__河,该流域所在半岛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____作用下形成。该河下游流域栽培有一个世界著名“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浮稻”反应了该河水文特点是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水位季节改变大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改变大A山河相间侵蚀26/53

一、东南亚典例剖析1.读东南亚地域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3)A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流域范围有什么不一样?为何?(8分)CD回归线以北因流经高山峡谷之中,山高坡陡、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范围狭窄;回归线以南因地势平坦、开阔,汇入支流较多,所以流域范围较宽敞。27/53

一、东南亚典例剖析2.(·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地域之一。28/53

一、东南亚典例剖析2.(·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陆地位于

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灾害频率最高地域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海啸。南

热带雨林气候

地震火山29/53

一、东南亚典例剖析2.(·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地域之一,其原因是什么?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辽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30/53

一、东南亚典例剖析2.(·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自然原因。①岛屿多,海域辽阔;②热量充分,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31/53

一、东南亚典例剖析2.(·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连续发展主要办法。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32/53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A图所表示国家主要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2)B图所表示国家主要气候类型包含(按自上而下次序)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图、B图所表示都是狭长型临海国家,造成两国气候差异主要原因有:(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气候特点是

________,流经P2地主要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

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影响等温凉湿润秘鲁寒流

一、东南亚典例剖析33/5334/53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咽喉(扼马六甲海峡出入口)二、新加坡知识梳理1、主要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35/53原因

①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生长。②市政规划合理: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小岛上。③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深入、细致。二、新加坡知识梳理2、“世界花园”城市36/53二、新加坡知识梳理3、新加坡经济发展条件不利:地狭人稠、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有利:①地理位置优越,表现在:地处物产丰饶、人口众多东南亚地域中心;把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口;

②港口优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

③科教发达,环境优美。37/53二、新加坡知识梳理4、新兴工业国⑴充分利用其优越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以及对外贸易和航运业。⑵经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技术力量,快速发展了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工业。⑶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等优点,快速发展旅游业。拓展: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冶炼中心有利条件

新加坡本国没有石油资源,但其把守马六甲海峡,是世界原油运输主要通道和中转站另外,东南亚地域有一定石油开采量为其提供供给。冶炼成品油主要用于出口,附近地、区市场辽阔,海运交通便利。38/53

二、新加坡典例剖析某岛国人口约500万(),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下列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域与对应气候资料。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主要原因。(10分)主要原因: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面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条件差(河流短小);②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39/53

二、新加坡典例剖析某岛国人口约500万(),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下列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域与对应气候资料。(2)左图为上图M水坝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经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咸淡改变及其原因。(12)水坝修建后,水逐步变淡(改进)。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经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步使偏咸水换成淡水。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40/53

二、新加坡典例剖析某岛国人口约500万(),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下列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域与对应气候资料。(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个处理淡水资源短缺方法,并说明理由。(6分)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置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面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④搜集雨水。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41/53拓展一泛亚铁路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晤时,东盟各国已明确提出泛亚铁路要首先实施东线方案。在3个方案当中,中国也倾向选择资金花费较少、兴建难度较低“东线方案”。中国昆明至新加坡泛亚铁路计划是湄公河流域开发主要项目之一。42/53修建泛亚铁路重大意义①有利于地域间实现优势互补。云南、广西乃至我国西南地域与东南亚在资源、产业、人才、科技和资金等方面都具互补性。②促进地域间经济贸易。长久以来,中国与东南亚贸易运输主要经过海运,海运即使有其优势,不过劣势也很多,比如轻易受到船期、台风影响,停靠地点少等等,这使得双边贸易对铁路需求越来越大。③有利于改进地域间交通条件,节约运费与运输时间。伴随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往来发展,使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各国交通瓶颈问题更显得突出。④加紧湄公河流域开发。这条大通道纵贯中南半岛,建成后将成为一条主要国际通道。铁路将有利于加强东南亚各国物资交流,加紧湄公河流域开发,并可加强中国西南部各省市与东南亚联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一条新“黄金走廊”。(1)经济意义拓展一泛亚铁路43/53泛亚铁路对中国也表现出越来越大。如能加紧泛亚铁路建设,中国内陆省区西下印度洋和西进中东、北非、西欧等可缩短运距3000-5000公里,运输费用和时间也能大大节约。中东地域石油资源就能够经过陆路进入中国,还能够从泰国、越南等国家取得粮食补给,“一旦发生战争,可打破霸权主义海上封锁,确保国家战略安全”。(2)战略意义修建泛亚铁路重大意义拓展一泛亚铁路拓展一泛亚铁路44/53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再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河长1240公里,天然落差达1780米,它中下游尤其具备大规模开发梯级水电站(8座)优良条件。拓展二澜沧江—湄公河开发45/53湄公河资源开发?①流经区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水流量大②上游流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急,落差大,水能丰富,但少支流,流域面积小③下游流经区主要为平原,地势低平,水流缓,在河口淤积成三角洲,土地肥沃,水热土配合好,适合种水稻④下游水流平稳,易于通航拓展二澜沧江—湄公河开发46/53河流开发与流域环境保护河流开发淹没农田迁移居民水库淤积地下水位改变水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诱发地震造成水库周围生态环境改变拦蓄洪水浇灌农田发展航运养殖水产调整河流径流发展旅游事业调整库区气候提供廉价清洁能源负面影响主动作用拓展二澜沧江—湄公河开发47/53克拉地峡马六甲海峡

克拉地峡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0多米。

拓展三克拉地峡与克拉运河48/53

构想中克拉地峡运河将横贯泰南

,初步测算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运河开通后,船舶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泰国湾,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程最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约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约近30万美元。中国(支持态度):开凿后能够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安全性提升。新加城(果断反对):一旦开凿成功,将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