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375教育资源网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PAGE6375教育资源网版权所有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沪科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吃冰棒解热B.深秋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霜C.夏天湿衣服晾干D.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2.如图1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A.B.C.D.图13.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5.图2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则图2A.小灯泡不会发光B.小灯泡会被烧坏图2C.电流表示数不变D.电压表示数不变图36.下面图3中的四个电路图中哪一个与右边的实物电路相对应()图3ABCD7.图4中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1和L2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应是A.S1、S2断开,S3闭合B.S1、S2闭合,S3断开()C.S1、S2、S3都闭合D.S2、S3闭合,S1断开图4图5ABCD8.在图5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图5ABCD9.小明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设计了图6中的四种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四种电路中有一个电路实现压力增大,使电表的示数增大,这个电路是()图610.小刚同学用图7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D.增加电池的数11.图8为李明同学的实验电路。当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PSPS图8图71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两次的作用是()A.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B.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C.前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后次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D.前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后次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二、非选择题:1.在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南大明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大明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kg,如果水温升高2OC,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________2OC(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在摩擦的过程中,丝绸__________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4..每到傍晚,公路旁的路灯就一起亮起来;第二天凌晨,它们又一起熄灭。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同一公路上的各盏灯的连接方式是联(选填“串”或“并”),理由是:。5.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6A,导体两端电压为9V时,该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___Ω,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3A时,则该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_Ω,导体两端电压应为______________V6.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图中电压表示数为2V,灯L2的电阻是4Ω,则通过灯Ll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灯L1电阻值为______________Ω.图97.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是1.8A、0.通过灯泡L1、L2和L3的电流分别是A、A和A。图108.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他实验的装置如图11,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加热的时间/min01357…燃料烧完甲杯水温/℃2527323640…50乙杯水温/℃2526293234…42(1)为了便于比较,小明在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3)这个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盘中菜籽油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图11因为。9.如图12,在测定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图图c图b图图a图12(1)请你根据电路图a将图b中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实验次数123电压U/V电流I/A0.20.25(2)通过实验得到了三组U和I的数据(如右表)。当灯泡两端电压为3.0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c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格中。(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Ω。(4)在分析这些实验数据时,你会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引起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过程中,由于不小心造成灯泡短路,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至少说出两点)、。10.某科技活动小组自制出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如图13所示。图中AB、BC、CD、DA分别是不同材料制成的金属线,四段金属线彼此之间是断开的。T形金属插头(共四只)可以插入金属线彼此之间的金属小孔中,使相邻的金属线相连通。M、N是鳄鱼夹。四段金属线的参数见下表。金属线材料长度(m)直径(mm)表面绝缘层AB段镍铬合金0.40.35有BC段铜0.40.35有CD段锰铜合金0.40.35无DA段镍铬合金0.40.5有⑴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应选取段与段金属线进行研究。⑵为了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应选取段与段金属线进行研究。⑶要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应利用该装置如何进行操作?AABDC插头ASNM图13⑷M、N能不能直接接在B、C两点上?为什么?图14红济南实验初级中学举行“让物理照亮世界”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图14红11.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小明在科技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如图14所示。用以模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控制.请你认真分析后填空:(1)当单刀多掷开关接通位置“1”_______个灯发光,发光灯的连接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方式.(2)当开关接通位置“3”L1L2图15_________L1L2图15或“南北”)12.在一次实验中需要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聪明而粗心的小刚连接了如图15所示的电路。同组的小林发现有错,主张拆了以后重新连接,可是时间来不及了,小刚眼珠一转,在图示电路中只增加了一根导线,电路就正常工作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小刚连接的那条导线。13.根据图16所示实物图,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标明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图16三.计算与应用题1.完全燃烧7克的酒精能放出多少热量(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若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c水=4.2×103J/(Kg·0C)并且水的温度由250C升高到35解:答:图172.在相距20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米长的电阻为0.01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的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17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0mA,问:短路位置离甲地多少千米?图17解:电路简图为:4.并联,如果串联,有一盏坏了,所有灯将同时熄灭(2’5.15154.5(3’)6.12(2’)7.0.9,0.40.5(38.(1)水的质量和燃料的质量(2)煤油(3)偏小,菜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水吸收(3’9.(1)图略(2)0.28(3)10(4)灯丝温度的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5)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不亮、滑动变阻器有些发热等(4’)10.(1)ABCD(2)ABDA(3)将T形插头插入C、D处插孔里,鳄鱼夹M固定在C点,让鳄鱼夹N在金属线CD间滑动,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进行分析。(4)因为BC是铜导线,电阻非常小,如果这样连入电路,会造成短路,烧坏电流表。(4’L1L211.=1\*GB2⑴4并=2\*GB2⑵东西(3’)L1L212(2’)三.计算与应用题(151.解:Q放=q.m(1’=3.0×10J/kg×7×10kg=2.1×10J(2’)(2)Q吸=Q放,(1’Q吸=cm(t—t0)(2’∵2.1×10J=4.2×10J/(kg.OC)×m×(35OC—25OC)U=1.5vR=I=30×10-3A∴U=1.5vR=I=30×10-3A2.解:∵I=U/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