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1、成矿作用6、海绵陨铁结构

2、矿体与矿床7、同生矿床

3、矿石的品位与品级8、风化矿床

4、交代作用9、矽卡岩矿床

5、同化作用10、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

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可燃有机矿床主要包括:、和。

金属硫化物矿床易发生表生变化,发育完好的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垂直表生分带,自上而下可

分为:带、带、带。

岩浆矿床根据其形成作用可分为、和三大类。

伟晶岩矿床通常会发育带状构造,从伟晶岩体的边缘到中心,一般可分为①由细粒长石和石

英组成的;②粗粒或文象结构由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云母构成的;

③成分复杂的(矿床的主要部分)和④石英、石英一长石或石英一锂辉石构成的。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和两个成矿期,进一步可分为五个

成矿阶段包括:①早期矽卡岩阶段即;②晚期矽卡岩阶段即;

③;④早期硫化物阶段即;⑤晚期硫化物阶段即。

金刚石的母岩主要有和。

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世界上三个著名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为:、和。

根据含矿原岩建造在变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变质矿床可以分为两类:铁镭等变质矿床为

矿床;而石墨矿床则属于矿床。

三、论述题(40分)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10分)

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15分)

沉积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15分)

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成矿作用:是指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成矿元素,在一定的地质

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它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所以成矿作用与地质作用一样,

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可以划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

矿体与矿床:矿体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产状的,含有在现在技术经

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一个连续的地质体,矿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矿床:

矿床是地壳中某些有用矿物的集中产地,一个矿床可以是由单个矿体组成也可以是由二个或

多个矿体组成。

矿石的品位与品级:矿石的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矿物或元素的含量,可以元素%、矿物%、

化合物%或者g/T,mg/T,g/m3等多种表示方法。矿石品位的要求,是随着选矿

和工艺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矿石的品级(或称技术品级):是指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

害组份的含量确定的矿石的级别。例如磁铁矿矿石:平炉富矿石,TFe>55%;高炉富矿石

TFe>50%;需选矿的贫矿石TFe>20—25%。对于某些非金属矿石,主要根据矿石或矿物

的工艺技术特性以及不同用途和加工方法,也可把矿石划分为•级品矿石和二级品矿石,如

云母、石棉等。矿石品级的划分,同样也是随着选矿和工艺技术发展而变化的。

交代作用:是指流体与岩石的接触过程中,流体与岩石相互之间发生了些组分的带入和一些

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这种作用是岩石(或矿石)与渗滤在孔隙中的流体发生化学反应、

溶解作用与沉淀作用同时进行,作用的结果是原有矿物逐渐被溶失、代之出现一种或几种新

矿物。交代作用在内生、外生和变质作用中都可以发生,是一种特殊和普遍的地质作用。

同化作用:岩浆在其形成和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会熔化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

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

海绵陨铁结构:是岩浆矿床的一种矿石结构。是在岩浆冷凝过程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

响下,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如磁铁矿、钛铁矿)比硅酸盐矿物从熔浆中晶出较晚、

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颗粒之间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如辉石)而形成的一种矿石结构,它类似

于在海绵体的空隙中充填其它物质后形成的结构。

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矿床,如沉积作用中形成盐类矿

床以及岩浆分异过程中形成的钮钛磁铁矿、铝铁矿矿床都属于同生矿床。同生矿床一般成层

状、似层状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具浸染状、块状构造等。

风化矿床:风化矿床(风化壳矿床):是指陆地表层或近表层的岩石、矿床、矿石经过风化

作用后,风化产物中的有用组分(矿物)发生富集,且其质和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有用矿

物的堆积体(地质体)。风化矿床往往是第三纪和第四纪的产物、常呈面型分布,矿石多为

土状、多孔状或网格状构造。

[键入文字]

矽卡岩矿床:指在中酸性一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

上或附近,山于含矿气水溶液进行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矿床。包括镁矽卡岩矿床系列和钙矽卡

岩矿床系列。

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矿石由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矿石矿物是可以被利用的有

用矿物,脉石矿物是不能被利用的无用矿物。例如铜矿石中的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等是

矿石矿物,石英、方解石及不能利用的方铅矿等是脉石矿物。

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可燃有机矿床主要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和天然气。

发育完好的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垂直表生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氧化带、次生硫化物

富集带、原生硫化物矿石带。

岩浆矿床根据其形成作用可分为岩浆分结矿床、岩浆熔离矿床和岩浆爆发矿床三大类。

伟晶岩矿床通常会发育带状构造,从伟晶岩体的边缘到中心,一般可分为①由细粒长石和石

英组成的边缘带;②粗粒或文象结构由长石、钾微斜长石、石英、云母构成的外侧带;③成

分复杂的中间带(矿床的主要部分)和④石英、石英一长石或石英一锂辉石构成的内核。

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两个成矿期,进一步可分为五个成矿

阶段包括:①早期矽卡岩阶段即干矽卡岩阶段;②晚期矽卡岩阶段即湿矽卡岩阶段(磁铁矿

阶段);③氧化物阶段:④早期硫化物阶段即铁铜硫化物阶段;⑤晚期硫化物阶段即铅锌硫

化物阶段。

金刚石的母岩主要有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

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主要有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两种。

世界上三个著名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为:环太平洋成矿带、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特提斯一喜

马拉雅)成矿带和古亚洲(中亚一蒙古)成矿带。

根据含矿原岩建造在变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变质矿床可以分为两类:铁铳等变质矿床为受

变质矿床;而石墨矿床则属于变成矿床。

三、论述题(40分)

1.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此题不需求全部数字都能记清,但四个要点要掌握,同

时能相应举例说明)

我国矿产资源品种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相对不足,其总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主要方面:

①大宗矿产相对不足,稀有稀土资源丰富。

Fe、Cu、Mn、Al、Cr矿不足;W矿保有储量529万吨(W03),是国外鸨矿总量的3倍;Sb矿

[键入文字]

保有储量278万吨,占世界Sb储量40%以上;稀土金属仅内蒙古白云鄂博一个矿床就相当

国外稀土总量的3倍。

②贫矿较多,富矿较少。

铁矿石中,贫矿占97%;镭矿石中,贫矿占94%;铜矿石中,Cu>l%的约占总储量36%;铝土

矿石质量差,耗能大的一水硬铝石型占98%;岩金6g/t以下的低品位矿石占83机

③多组份矿石多,单一组份矿石少。

铁矿石的1/3为多组分,Pb-Zn矿大多伴有Cu、Ag、Auo

900多个铜矿床中,综合矿占73%;金矿总储量中,伴生金占28临Ag总储量中,伴生矿占

60%,,

④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在已探明的15000个矿床中,66%为小型,23%为中型,11%为大矿。金属矿产储量主要集中

在大型、超大型矿床中,如白云鄂博稀土氧化物有6000多万吨,全国8700万吨;甘肃金川

矿床拥有500万吨Ni和350万吨Cu;湖南锡矿山Sb储量达80多万吨;云南个旧和广西大

厂两锡矿储量之和占全国总储量40%;湖南柿竹园是世界罕见的W、Sn、Mo、Bi、Be、萤石

超大型矿床。

2.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15分)

热液矿床是指含矿热水溶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由充填

和交代等成矿方式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其基本特点是:

1)含矿热液多来源:深部的岩浆热液;火山-次火山的热液;地下水的地下水热液;与深构

造层变质水有关的变质水热液;不同来源的含矿热液在长距离运移过程中经混合而成的混合

热液。由于含矿热液的来源不同,成矿地质环境不同,因而形成众多的矿床类型,其矿床地

质特征也各不相同;

2)含矿热液的成分复杂:主要是水,并有S、C02、CKF、B等和:Fe、Cu、Pb、Zn、Hg、

Sb、Ag、Au、W、Sn、Mo、Co、Ni、Bi、U等多种金属组份。

3)形成温度和深度较其它内生矿床低和浅:矿床形成的温度,一般在400℃以下,最高在500

-600℃,最氐在50℃左右。矿床形成的深度:深-中深(4.5—1.5km),或浅到超浅(1.5km

—近地表),甚至在地表形成;

4)构造控制作用极为显著:各种构造空隙既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又常是成矿物质沉淀的

场所;

5)成矿时间一般晚于围岩:属后生矿床。由于含矿热液作用于围岩,因而常具不同程度的围

[键入文字]

岩蚀变,有的矿床围岩蚀变十分显著:

6)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为主。因此矿体多呈脉状、网脉状、似层状、凸镜状等

多种形态。矿石构造常呈栉状、对称带状、皮壳状、角砾状、晶洞状、浸染状及块状等;

7)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金属矿物以硫化物、氧化物、碎化物及含氧盐等为主,非金属矿物有

碳酸盐、硫酸盐、含水硅酸盐、石英等。多数热液矿床中(特别是各种脉状矿床)矿石的物质

成分与围岩的基本物质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8)矿床的形成过程的多期多阶段性:热液矿床的成矿过程往往是长期而复杂的.常具明显的

多期性和多阶段性。不同的成矿期和成矿阶段,形成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

总之,热液矿床类型众多,工业价值巨大。它包括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Cu、Pb、Zn、Hg、

Sb、W、Sn、Mo、Bi等),一些对尖端科学有特殊意义的稀有和分散元素矿产(U、Be>Ga、

Ge、In、Cd...等)以及放射性元素(U)矿产。

此外,还有Fe、Ni、Co和许多非金属矿产:硫、石棉、重晶石、萤石、水晶、明机石、菱

镁矿、冰洲石等。这些矿产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中都是极为重要的。

3.沉积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15分)

沉积矿床的成矿作用分为化学沉积、机械沉积及蒸发沉积等多种类型。本类矿床的形成涉及

到成矿物质来源、搬运、沉积多个环节。其主要成矿地质条件是:

1)物质来源:地表存在的各种岩石地质营力作用下,发生化学风化或机械风化作用,而破

碎分解成细粒物质或化合物,以及火山喷发物质、生物残骸等。

2)气候地貌条件:是决定风化作用的重要因素,在温湿气候带的低缓地貌区域易于发生化

学风化,一些含变价元素的矿物由于氧化作用而发生分解,形成新的化合物或溶质进入溶液。

在高寒干燥、高差较大的山区易于发生机械风化,现存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形成碎屑物质,

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非变价元素组成的矿物极易分解成独立的重矿物。

3)物质搬运:地表物质搬运以碎屑搬运和化学及胶体化学等多种形式搬运。根据搬运介质

的强度,碎屑物质搬运又可以分为滚动搬运、悬浮搬运等形式,较粗的颗粒以滚动形式搬运,

细颗以悬浮形式搬运。化学搬运主要以溶液的形式搬运,胶体化学搬运则介于真溶液与悬浮

液之间的溶液,带电核的悬浮颗粒在介质中被携带。

4)沉积成矿:机械沉积分异,在一定水动力条件下,碎屑物按颗粒大小、比重大小的顺序

有规律的分别在不同地段沉积。胶体化学及化学沉积分异,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由于

不同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对酸碱度的敏感性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分别沉淀,如在滨海

地区从铁铳氧化物-铁偏硅酸盐-铁锦碳酸盐-硫化物的分带。蒸发沉积分异,是按化合物溶

[键入文字]

解度大小的顺序,发生的沉积分异,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是:碳酸盐-石冒-石盐-钾盐等。

沉积分异作用导致沉积矿产分布于不同的沉积相带,因此沉积相是控制沉积矿产分布的重要

因素。

沉积矿床的形成与大地构造条件有一定关系,在稳定的构造区域,有多种沉积矿床形成,如

煤、油页岩、黏土、铁镒、砂矿等;在活动构造区域常形成热水沉积型金属矿床。

《矿床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1、矿体与矿床6、变质矿床

2、克拉克值与浓集系数7、围岩与母岩

3、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8、斑岩铜矿

4、有益组份与有害组份9、矿石与脉石

5、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10、结晶分异作用

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矿产资源按其性质和工业用途可分为四大类:主要包

括、、、和。

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包括、和。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主要有①;②;③。

含矿热液的来源或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类:、、和。热液成矿的温度可通过测

定矿物获得,

常用的方法有:法和法。

构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包括:、和O

我国沉积铁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在北方为纪,以式铁矿床为代表;在南

方为纪,以式铁矿床为代表。

变质矿床按形成作用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影响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和

三、论述题(40分)

矿床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0分)

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15分)

SEDEX型矿床的主要特征?(15分)

一、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表达准确、完整且无错别字时给满分)

[键入文字]

1、矿体与矿床:矿体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产状的,含有在现在技

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一个连续的地质体,矿体是矿床的基本组成部分。

矿床:矿床是地壳中某些有用矿物的集中产地,一个矿床可以是由单个矿体组成也可以是由

二个或多个矿体组成。

2、克拉克值与浓集系数: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值称克拉克值;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

值之比叫浓集系数,它表明某种元素要富集成矿需要比地壳平均含量富集的倍数。

3、边界品位与工业品级:边界品位指划分矿与非矿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指当前能供开采

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一般工业品位比边界品位要高,如铜矿的边界品位

0.2-0.3%,而工业品位一般要达到0.4-0.5机

4、有益组份与有害组份:有益组份指可以回收的伴生组份或者能改善产品性能的组份,如

铜矿床中伴生的金银。有害组份指对矿石加工利用有害的元素,如铁矿石中的硫、磷。

5、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矿石由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矿石矿物是可以被利用

的有用矿物,脉石矿物是不能被利用的无用矿物。例如铜矿石中的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

等是矿石矿物,石英、方解石及不能利用的方铅矿等是脉石矿物。

6、矿物的显微硬度(H):是指矿物光片在显微镜下的刻画硬度。一般分为3级:钢针刻不

动的是高硬度;钢针可刻动、铜针刻不动的是中硬度;铜针可刻动的则是低硬度。

7、围岩与母岩:围岩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母岩指矿体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

围岩侧重与矿体的空间关系,母岩与矿床在空间上的成因上都有密切的联系。

8、斑岩铜矿:又称细脉浸染型铜矿,是指在时间上、空间上与成因上都与具有斑状结构的

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次火山侵入岩体有关的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具有明显的围岩蚀

变及分带现象。典型的蚀变分带是从核心带一钾质蚀变带一石英绢云母化、泥化带一青盘岩

化带f次生石英岩带。斑岩铜矿的产出受区域断裂-构造带控制,因而常呈带状分布。

9、矿石与脉石:矿石是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或矿物)

的矿物集合体。脉石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

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10、结晶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是岩浆矿床的基本成矿作用方式之一,它指岩浆在冷凝过

程中,各种组份将按照一定的顺序(•般按照矿物的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先后

结晶出来,这种矿物按顺序先后进行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称

为结晶分异作用。

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矿产资源按其性质和工业用途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产和地下水资源四

大类。

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包括地质属性、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主要有①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②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

要求;③矿区的经济因素。

含矿热液的来源或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类:岩浆热液、地下水(大气降水)热液、变

质热液和海水热液。热液成矿的温度可通过测定矿物气液包裹体获得,常用的方法为:

均一法和爆裂法。

构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包括:生油岩(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

我国沉积铁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在北方为震旦纪,以宣龙式铁矿床为代表;在南

方为泥盆纪,以宁乡式铁矿床为代表。

变质矿床按形成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接触变质矿床、区域变质矿床和混合

岩化矿床。

影响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溶解度、介质的Ph值和Eh值。

三、论述题(40分)

1、矿床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0分)

矿床学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五个方面,收集资料;野外调查;实验分析;模拟实验;总

结综合。

收集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区域报告,区域矿产图及报告等公开资料;矿产研究报告、矿区

矿床研究报告;科研论文,采用检索和论文通过追踪的方法查阅。

野外调查:测剖面,详细观察、记录、编图和坑道调查;典型现象观察;精测平面地质图。

观察内容包括矿物组分、岩石、矿石、矿化、构造等,并采集系统标本进行室内测试

实验室研究:①矿相光薄片研究;②成分分析,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光谱分析、探

针分析、化学分析等;③矿物形貌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双目镜等;④成矿流体分析,冷

热台均一法、爆裂法测温,气相色谱,拉曼探针等;⑤稳定同位素分析,12C/C13,1H/2H],

160/180,34S/32S,87Sr/88Sr,10B/11B,204Pb/206Pb,207Pb/208Pb,35C1/36C1,

143Nb/144Nb.稳定同位素的分馈系数受地质作用影响,因此是指导成矿物质来源的有利示踪

剂。⑦放射性同位素,39K/40K,39Ar/40Ar,235U/238U,232Th,14C.⑧晶体结构分析。

成矿实验:①高温高压实验,温度恒定与压力恒定实验;②溶解淋滤实验;③等温蒸发实验

等。

遥感与计算机技术:遥感与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的结晶,广泛应用于各个部门,在矿床学

研究中应用遥感与计算机技术,使得人们观察视域更开阔,进行数字化模拟可以节省大量的

人力物力,并且更精确接近实际。

综合研究归纳整理(抽象、概括)与演绎推理(三段论式),建立成矿模型,进行科学的成

矿预测。

2、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15分)

岩浆矿床是由各类岩浆在地壳深处,经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

聚集而形成的矿床,以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为主,成矿作用方式有结晶分异作用和岩浆熔离作

用。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条件是岩浆侵入喷发过程中温度、压力的降低,同化混染作用及氧

化作用等,这些作用均可以导致岩浆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从而结晶成矿。

岩浆矿床的主要特征是:

成矿作用和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岩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母岩体的冷凝结晶过

程,在时间上大体一致。少数岩浆矿床的成矿用可以延续到较晚时间,但基本上不超出岩浆

活动时期。

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岩体内。在有的矿床中,整个岩体就是矿体,如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

管、含浸染状铭铁矿的纯橄榄岩体等。但多数矿床的矿体,即是岩体内成矿物质特别富集的

部分,矿体之间被不含矿的岩浆岩所隔开。少数情况下,矿体可离开母岩,进入邻近的围岩

中。

浸染状矿体与母岩般呈渐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则具清楚、明显的界线。围岩蚀

变一般不发育,但自变质作用较普遍。

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仅矿石中矿石矿物相对富集。如在纯橄榄岩中,

铭尖晶石一般含量小于1%,作为副矿物出现,但当其含量富集到15%,即矿石中的Cr203

含量达10%以上时,则构成了铭铁矿矿体。

由于成矿作用是在岩浆熔融体中大体同时发生的,因此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达

1500-1200℃o而其中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温度较低,在1100-500℃之间,甚至有些硫化物形

成温度低至300C左右,表明是在岩浆演化到热液阶段下形成的。形成的深度或压力的变化

范围也很大,如金刚石矿床是在距地表一、二百公里以下开始形成的。多数岩浆矿床是在地

下几一几十公里深处形成的。

3、SEDEX型矿床的主要特征?(15分)

海底喷流-沉积矿床(SEDEX型矿床)的主要特征:

SEDEX型矿床(SEDEX-SynsedimentaryExhalativeDeposits)是指在古大陆边缘(或陆间)

裂陷槽(裂谷带)中山海底喷流(气)-沉积作用形成的、以碳酸盐岩(白云岩为主)或碳质

泥页岩等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硫化物矿床。

其主要特征是:

1、构造地质背景:主要产在古大陆边缘、或陆间裂陷槽(或裂谷带)。赋矿盆地常为裂陷

槽(或裂谷带)中的三级断陷盆地。

2、具有鲜明的'、层控性":所有硫化物矿体都是产在容矿岩系的一定的层位中。全世界范

围内的SEDEX型矿床都是如此,例如,狼山的东升庙、炭窑口矿床的各种矿体都是产在中元

古界狼山群二组(Pt21)的岩段中。

3、具有明显的''时控性":全球范围内,本类矿床的形成地质时代局限、多集中产在中

元古代和泥盆纪。中国的SEDEX型矿集区主要有三类:狼山型(Pt21)、秦峰2(D)和金顶

型(K-T),分别产在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裂陷槽、南秦岭中泥盆纪裂陷槽、和兰坪一

思茅盆地。

4、具有''岩控性":容矿岩石主要是碳酸盐岩(以白云岩为主)、碳质粉砂质页岩。现多已

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碳质千枚岩、片岩等。

5、矿体具有层状特征:总体呈层产出。因受后期构造挤压,多已变形、产生褶皱。

6、矿石特征:主要矿石矿物是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重晶石等。

具有变条带状、纹层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7、普遍发育同生断裂:同生断裂活动导致岩性、岩相和矿体厚度的变化。有角砾状层间砾

岩和角砾状矿石。

8、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Zn、Pb、Cu矿化存在十分明显的分带现象,

如东升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