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4届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4届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4届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4届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4届中考化学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4届中考化学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它有三个电子层B.它的核电荷数为16C.它表示阳离子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2.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3.“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己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类别上看:环已胺属于有机化合物B.从性质上看: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C.从结构上看:环己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D.从组成上看: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7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 B.熄灭酒精灯C.夹持试管 D.倾倒液体5.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人体健康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②人体缺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③人体缺氟会导致龋齿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C“低碳经济”的措施D日常生活经验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③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A.A B.B C.C D.D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粮食酿酒C.纺纱织布D.用石块堆砌墙壁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t2℃时,溶质质量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溶液质量:甲<乙D.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8.物质的检验与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纯棉线和合成纤维观察颜色B鉴别化肥NH4Cl和KCl取样,加熟石灰,研磨,嗅气味C除去O2中混有少量的CO2通过足量NaOH的溶液,再通过足量浓H2SO4D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9.下列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B.过氧化氢、水都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C.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是因为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体现了碱的通性10.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取氧气 B.大米酿成米酒 C.粘土烧成陶瓷 D.钢铁锈蚀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1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胶头滴管的使用 B.试管夹套入试管 C.熄灭酒精灯 D.液体药品的取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属化学肥料中的______(填字母)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碳酸氢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字母)A.易溶于水B.有挥发性C.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Ca(OH)2═CaCO3+2X+NH3↑,则X的化学式是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14.(1)用化学式填空①金刚石、石墨与氧气完全燃烧的产物_______________。②常用作补钙剂的难溶性盐_______________。(2)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它填补了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①“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如图1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②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其中甲物质在我国南海地区大量发现的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丙物质是空气中的一种气体,常用作食品保护气,写出图2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将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ag加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①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大于ag。②滤液中的溶质个数最多为________个。(4)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且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物质完全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铝与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________的方法.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1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_____g;t1℃时,20g乙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B和C装置均可制取气体,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以先在D集气瓶中装满水,再从________(选填“a”或“b”)导管通入氢气。1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实验室可以用装置D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时,检验CO2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当看到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25.0g完全溶解于75.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粗盐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微粒有三个电子层,故正确;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数,所以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6,故正确;C、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知该粒子为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错误;D、由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8,所以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故正确。故选C。2、C【解析】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A正确;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故B正确;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D正确。点睛∶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3、C【解析】

A.环己胺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即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故正确;C.环己烷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4=36:7,故正确。故选:C。4、B【解析】

A、过滤操作需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上端紧靠烧杯口,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A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B选项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试管夹夹持试管,将试管夹沿试管底部向试管口的方向进行夹持,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C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倾倒液体,取下试剂瓶瓶塞到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D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过滤、酒精灯的使用、试管的夹持和倾倒法取液体的实验操作。识记常见的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做题时认真观察图形,结合相关操作进行分析。5、C【解析】

A、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等方式,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低碳经济”的措施有: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

A、在甲骨上刻文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纺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石块堆砌墙壁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7、C【解析】A.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B.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故错误;C.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溶质质量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溶液质量:甲<乙,正确;D.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则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C。8、A【解析】

A、纯棉线和合成纤维都是白色的,要鉴别纯棉线和合成纤维,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故选项A不正确;B、鉴别化肥NH4Cl和KCl,加入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氯化铵,无氨味的是氯化钾,故选项B正确;C、除去O2中混有少量的CO2,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再把气体通过足量浓H2SO4吸收水分,得到氧气,故选项C正确;D、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粗盐中的食盐能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在粗盐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蒸发滤液就得到食盐,故选项D正确。故选:A。9、D【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A正确;

B.过氧化氢、水都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B正确;

C.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

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结合,碱的共性是氢氧根离子显示的性质,故D错误。

故选:D。10、A【解析】

A、工业制取氧气是根据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实现分离制取氧气,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B、大米酿成米酒是将糖类分解生成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C、粘土烧成陶瓷的过程中经过高温化学反应形成硅酸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D、钢铁锈蚀是由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使钢铁发生锈蚀,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关键看反应前后有无新物质的生成,若有新物质生成则一定为化学变化。11、B【解析】试题分析∶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故A错误。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B正确。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拉闸,再立即用水浇灭。故C错误。D.室内起火,不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故D错误。考点∶考查安全知识。12、C【解析】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B、根据试管夹的使用方法分析即可;C、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应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平放,更不能倒置,以免被试剂腐蚀;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A选项错误;B、试管夹应从试管的底部套入,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B选项错误;C、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C选项正确;D、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B;AC;H2O;碱性;【解析】(1)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化学肥料中的氮肥;(2)根据注意事项:防潮防晒,可知碳酸氢铵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热稳定性差,物理性质是易溶于水;(3)由NH4HCO3+2NaOH=Na2CO3+2X+NH3↑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是H2O;据此判断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14、CO2CaCO32可能33:1【解析】

(1)①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②常用作补钙剂的难溶性盐是碳酸钙;

(2)①要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x=28-2-8-16=2;

②通过题干所给信息可知甲是甲烷,丙是氮气,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N2+2H2O+CO2;

(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的活动性是:镁>锌>铁>铜,将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ag加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镁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镁和铜,硫酸铜反应完成后镁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硫酸镁和铁,镁反应完成后,锌再先后与硫酸铜、硫酸亚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一定有铁、铜,可能含有锌、镁,因此:

①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镁与硫酸铜、硫酸亚铁反应会使滤渣的质量增大,锌与硫酸铜、硫酸亚铁反应会使滤渣的质量减小,由于镁、锌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大于ag;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有硫酸锌、硫酸亚铁、一定没有硫酸铜,溶质个数最多为三种;

(4)由于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g,需要镁的质量为x,需要铝的质量为y,则有x=24gy=18g

铜铝合金的质量与镁的质量相等,故铜的质量为24g-18g=6g,所以铝和铜的质量比为18g:6g=3:1。

故答案为:(1)①CO2;②CaCO3;

(2)①2;②CH4+2NO2N2+2H2O+CO2;

(3)①可能;②3;

(4)3:1。15、乙相等降温降温37.5%【解析】

(1)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由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4)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温的方法;(5)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50不饱和乙>甲>丙【解析】

由图可知,则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50g;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20g,将20g乙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得t1℃的饱和溶液。,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降温时,丙的溶解度变大,溶质不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等于t2℃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丙在t2℃时的溶解度比甲在t1℃时的溶解度小,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丙,故降温到t1℃后,三种物质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解析】(1).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A,高锰酸钾法或氯酸钾法制取氧气可以用A装置;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2)B和C装置均可制取气体,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理是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