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高中生物竞赛辅导_第1页
血液高中生物竞赛辅导_第2页
血液高中生物竞赛辅导_第3页
血液高中生物竞赛辅导_第4页
血液高中生物竞赛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血液的组成3、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生理2、血量第2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血液血浆水(90%—92%)晶体物质(2%—3%)血浆蛋白(5%—8%)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细胞(40%—50%)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比容: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Hematocrit)(Plasma)第3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贮备血量循环血量指动物体内的血液总量。占畜体的6%-8%。并且存在种间的、年龄的、所处生态环境等的不同的差异。——参与机体血液循环的血量——贮存于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静脉丛的血量2、血量:第4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颜色、比重和气味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血浆渗透压(osmoticpressure)血液的pH值颜色——鲜红、暗红血腥气——挥发性脂肪酸咸味——NaCl比重——1.04~1.075第5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颜色、比重和气味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血浆渗透压(osmoticpressure)血液的pH值

血液流动时,由于内部分子间相互碰撞磨擦而产生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出粘着的特性,称为血液的粘滞性。(比水高4~5倍)

血液的粘滞性相对恒定——对维持正常的血流速度和血压起重要作用。第6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颜色、比重和气味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血浆渗透压(osmoticpressure)血液的pH值

促使纯水或低浓度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称为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包括胶体渗透压(0.5%)和晶体渗透压(99.5%)

哺乳动物的血浆渗透压约等于7.6个大气压。

把0.9%NaCl溶液称为等渗溶液或生理盐水。第7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颜色、比重和气味血液的粘滞性(viscosity)血浆渗透压(osmoticpressure)血液的pH值

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为7.35~7.45,耐受极限为7.00~7.80——相对恒定。

1、血浆中的缓冲对有:

NaHCO3/H2CO3;蛋白质纳盐/蛋白质;

Na2HPO3/NaH2PO4等

2、肺和肾也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酸和碱。第8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血浆:血液生理1、血浆的化学组成2、血浆的主要功能第9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

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由90%的水和100多种溶质组成,约占血液总量的50~60%,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水(90-92%)养分:血浆蛋白质、脂类、葡萄糖、维生素等电解质:Na+、K+、Ca2+、Cl-、HCO3-、HPO42-等代谢产物:氨基酸、多肽、乳酸、酮体、尿素、尿酸、肌酸、肌酐、马尿酸、胆色素和氨气体:O2、CO2、和N2等气体其他:激素和酶等第10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血浆蛋白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球蛋白:α、β、γ纤维蛋白原第11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运输功能——结合蛋白营养功能——白蛋白形成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缓冲功能——pH免疫功能——γ球蛋白血浆功能第12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如何制取血清和血浆?两者有何区别?※血清(serum):血液流出血管不经抗凝处理,就会很快凝成血块,随血块逐渐紧缩所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血浆(Plasma)

:将采集的血液按5:1的比例与3.8%柠檬酸钠混匀,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呈微黄色或无色的液体部分。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因为纤维蛋白原已转变成纤维蛋白而留在了血块中。再有,血浆中参与凝血反应的一些成分亦被消耗,在血清中也就不复存在了。但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可以说除去了纤维蛋白原的血浆就是血清。第13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红细胞生理血小板白细胞生理三、血细胞及其功能:第14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一种(1012个/升)。同种动物的红细胞数目常随品种、年龄、性别、生活条件等不同而有差异。哺乳动物——无核、双凹圆盘形骆驼和鹿——呈椭圆形禽类——有核、椭圆形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第15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第16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这种抵抗能力,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或简称脆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简称血沉※膜通透性(osmoticfragility)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第17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第18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溶血(hemolysis)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逸出并进入血浆中的现象,称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衰老红细胞的抵抗力较弱,脆性较大;网织红细胞和初成熟的红细胞抵抗力较强,脆性较小。某些化学物质,疾病和细菌等,能使红细胞脆性有所增大,不同程度地引起溶血。第19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这项功能是由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

——珠蛋白+亚铁血红素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第20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第21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在红骨髓在循环血液干细胞髓系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红细胞的生成第22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1)骨髓有正常的造血功能。(2)机体能提供足够的造血原料:

合成珠蛋白用蛋白质、铁等。(3)有促进细胞分化及成熟的物质:

维生素B12和叶酸;铜和锰。红细胞生成的条件:第23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红细胞生成的调节:Androgen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雄激素第24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功能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破坏:平均寿命120天。主要由于衰老而遭破坏在脾脏和骨髓中被吞噬第25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白细胞比红细胞体积大、数目少、比重小,有细胞核。白细胞有颗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50%—70%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20%—40%无颗粒细胞单核细胞2%—8%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第26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第27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第28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消灭侵入机体的外来异物,即免疫功能。白细胞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的功能第29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在机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病原微生物突破皮肤侵入机体时,淋巴细胞将产生大量化学趋化因子,这些趋化因子能诱导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区运动,并参与防御反应。中性粒细胞:第30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胞质颗粒中含组织胺和肝素。

组织胺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上述两种物质以及其他调节因子能增加局部血流,促进其它细胞向炎症或过敏反应区迁移。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碱性粒细胞:第31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1、嗜酸性粒细胞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2、嗜酸性粒细胞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它能够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减弱过敏反应的程度酸性粒细胞:第32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①吞噬和消化作用——吞噬和消化病原微生物、凋亡细胞和损伤组织②分泌功能——在抗原或多种非特异因子的刺激下分泌多种物质③处理和递呈抗原——激活淋巴细胞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④杀伤肿瘤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第33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①T淋巴细胞——实施细胞免疫。②B淋巴细胞——实施体液免疫,即抗体免疫。淋巴细胞:第34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髓系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前体细胞成熟白细胞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第35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的生成和增殖受一组造血生长因子的调节(或称集落刺激因子)。与被破坏的组织残片和细菌一起形成脓液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通过消化、呼吸、泌尿道排出体外破坏白细胞生成素和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第36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第37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1、参与凝血2、参与止血3、纤维蛋白溶解4、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第38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损伤: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

粘附: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松软血栓

聚集: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扩大血栓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收缩蛋白→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血小板的凝血过程(研究生)第39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干细胞血小板巨核细胞巨核定向细胞

血小板的存活时间很短,衰老血小板绝大部分是在脾、肝和骨髓内被网状内皮细胞所吞噬。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第40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

第三节血液凝固1、生理性止血2、血液凝固3、纤维蛋白溶解4、抗凝和促凝第41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生理止血——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正常动物仅在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Endothelialcollagenfibersfibrin第42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血管挛缩血小板血栓形成第43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参与者—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第44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

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或血凝。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过程抗凝系统第45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

凝血因子(bloodclottingfactors)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根据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的凝血因子有12种。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过程抗凝系统第46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过程抗凝系统第47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过程一系列蛋白质水解的过程—“瀑布”样反应链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XXa凝血酶原

II纤维蛋白原

I纤维蛋白

Ia凝血酶

II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抗凝系统凝血过程第48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9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凝概念凝血因子凝血过程抗凝系统

血液中存在着一些抗凝物质,通常把这些抗凝物质统称为抗凝系统。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肝素Heparin抗凝系统第50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

抗凝血酶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精氨酸残基。

凝血因子Ⅱa、Ⅶ、Ⅸa、Ⅹa、均属丝氨酸蛋白酶,其活性中心均有丝氨酸残基。

精氨酸残基与凝血因子中的丝氨酸残基结合,封闭了这些酶的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每一分子抗凝血酶Ⅲ可与一分子凝血酶结合。第51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

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它能抑制对凝血酶原的激活,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肝素与抗凝血酶Ⅲ协助完成、相辅相成。

第52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3、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第53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由肝、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和肾组织合成并释放进入组织中的糖蛋白。作用是:降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activator)纤溶酶原抑制物(plasminogeninhibitor)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第54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1、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有关凝血因子——内源性激活途径。2、来自各种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由肾脏合成的尿激酶(uPA)—外源性激活途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activator)纤溶酶原抑制物(plasminogeninhibitor)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第55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activator)纤溶酶原抑制物(plasminogeninhibitor)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大多是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物,特异性不高。第56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二个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降解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产物为可溶性小肽——抗凝)第57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8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

正常情况,血浆中抗纤溶酶浓度很高,为纤溶酶的20—30倍,因此,纤溶酶在正常情况下不起作用。

凝血、纤溶和抗纤溶三方面活动的相互制约,对于凝血和纤溶局限于创伤局部有重要意义,确保机体血液循环的通畅。※凝血过程纤溶过程纤溶抑制第59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根据对血液凝固机理的认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或血液凝固。4、促进和延缓血液凝固:血液与光滑面相接触减低创面的温度除去Ca2+和纤维蛋白加入抗凝剂添加维生素K提高创口的温度血液与糙面相接触延缓加速第60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五、血型(BloodGroup):

指由遗传决定的血液的各种特性。主要有两大类:1、以细胞膜抗原结构的差异为特征的血细胞抗原型2、以蛋白质化学结构微小差异为特征的蛋白质多态性和同工酶——血细胞抗原型——蛋白质型和酶型第61页,共7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生理1901年Landsteiner发现了第一个血型系统,即ABO血型系统。此外还有Rh血型系统凝集原(agglutinogen):凝集素(agglutinin):人类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特异糖蛋白抗原。——抗原血浆中存在着能与红细胞膜上相应凝集原发生反应的抗体。——抗体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成4型(红细胞凝集与输血原则)。第62页,共70页,20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