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簇新(chù)阔绰(chuò)笔砚(yàn)伤痕累累(lěi) B.勒令(lé)涉猎(shè)纤夫(qiàn)不屑置辨(xiè) C.间或(jiàn)恐吓(hè)盘桓(huán)如坐针毡(zhān) D.国殇(shāng)锱铢(zhī)滞碍(ài)天伦之乐(lún)2.(2分)判断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谮害荫庇慰藉眼花瞭乱 B.腻烦真谛雷庭根深蒂固 C.隔膜推祟孪生通宵达旦 D.帷幕骊歌伫立相形见绌3.(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4.(2分)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与前后文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异了。一眼望去,__________,﹣﹣这正是秦淮河的夜。①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②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③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④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⑤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A.⑤②④①③ B.②④⑤③① C.②③④⑤① D.⑤①②④③5.(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6.(6分)名著阅读。“简,安静点,别这么挣扎,像个在绝望中撕碎自己羽毛的疯狂的野鸟似的。”“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我再做了一次努力就自由了,我笔直地站在他面前。“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你在演一出滑稽戏,我看了只会发笑。”“我要你一辈子都在我的身边﹣﹣做我的第二个自己和最好的人间伴侣。”“对于那种命运,你已经做出了你的选择,那就得遵守。”(1)以上文段出自英国作家的小说《简•爱》,这里是女主人公简•爱与男主人公的对话。(2)简•爱的人生追求由哪两个基本“旋律”构成?7.(8分)综合性学习。青春的岁月值得铭记。初中生活,是无比美妙的一段时光,记录着同学们成长的轨迹。有难忘的片段,更有人生的感悟。成长的足迹是那样的清晰。(1)离别前,依依相聚。初三(1)班同学计划于6月20日19时到21时举办“共话友情,畅想未来”的师生联欢晚会,如果大家推选你负责,请你设计活动实施的步骤。第一步: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合唱校歌;第二步:第三步:(2)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请你设计一则结束语,宣告晚会结束。8.(7分)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3)一抹晚烟荒戍垒,。(纳兰性德《浣溪沙》)(4),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5)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互文写天气奇寒的诗句是:,。(7)《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写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语句是:“,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二、阅读与理解(共53分,选择题每小题22分)9.(22分)古诗文阅读。【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节选自《曾国藩家信》)【注】乙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②四支僵劲不能动③腰白玉之环(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3)下面对两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乙】文于“拉家常”中蕴含许多真知灼见,充满人文关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召力。B.《曾国藩家书》不只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含为人哲理、指导做人处世、持家教子的家风宝典!C.【甲】文中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D.当代父母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得到启发:培养孩子可以“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但不要“为大官”。(4)【甲】文中作者主要记叙了。【乙】文中阐述君子的语句是“”。【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10.(6分)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以下各题。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①宋•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②。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③。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②鸣廊:在回廊上发出的声响。③妨:遮蔽。(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来风叶已鸣廊”写出了环境的凄清寒冷。B.“酒贱常愁客少”写出词人因没有好酒招呼客人而发愁的情状。C.下片写出了词人独自一人在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D.词末两句点出了作词的时间与主旨。(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几度秋凉”一句采用问句的形式,引人深思,让人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暂。B.词末两句表达出词人与朋友欢聚畅饮的淋漓之情,以及仍希望被朝廷重用的深意。C.词中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明月”象征词人的美好理想与高尚人格,“云”则象征奸佞小人。D.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藻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有人生哲理,耐人寻味。11.(6分)现代文阅读。你了解大脑吗①每个孩子的出生都可以看作是一次创世大爆炸﹣﹣一个规模虽小,但极为复杂的“脑宇宙”开始运行了。其实,创造这个“宇宙”的活动从妊娠期刚开始的几周内就已经上演了。胎儿的大脑以每分钟25万个神经元的神奇速度制造了大量的神经细胞﹣﹣数量比人类最终需要的足足多了一倍。当然,这是为了增加新生儿大脑健康的概率,大多数的多余神经元都会在怀孕期间消失。②尽管新生儿的大脑里有大量的神经元,但这些神经元仍然无法工作,因为它们之间的网络还没有接通。几乎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起,他大脑里的神经元之间就开始形成上万亿个通道,使婴儿有了视觉、听觉和嗅觉,让他能够开始思考和学习。等新生儿能感受到光线、声音等外部世界的刺激的时候,不同神经元(亦称突触)之间的通道就被大脑内部的电活动导通了。③两岁左右的婴儿的大脑内的突触数量是成人的两倍,其能量消耗也是成人的两倍。大概从这时开始,许多突触间的联结由于使用较少而被废弃,而经常使用的则随着大脑的自我完善而增强。在这关键的几年里,一个人的神经结构就基本定型了。④大脑出现剧烈变化的下一个时期是青春期,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也是人一生中最为混乱的时期。例如,研究人员发现,额叶中的灰质(大脑处理情感、冲动并进行判断的部分)在青春期到来前突然开始生长,而到了十一、二岁时却又停止生长,并在整个青春期内都处于停滞状态。等到了20岁的时候,额叶的生长又恢复了正常。这能帮助我们解释青少年的冲动行为以及他们难以捉摸的情绪波动。⑤当然,年龄的增长并不一定能让人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在人类生产率最高的成人阶段,人们仍然会时不时地被长期的压力困扰,这会对大脑产生明显的损耗。在巨大压力的情形下,身体会产生一种增强型的类固醇﹣﹣糖皮质激素。这种激素能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并保持机警,但不幸的是,对于大脑来说它简直就是毒药。一旦压力持续不断,神经元就会被其削弱,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海马体也会衰退。⑥脑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通常情况下,20岁至90岁,大脑会减轻5%至10%的重量。尽管如此,人类认知能力的衰退也不是无法避免的。许多高龄人士依然在坚持不懈地工作、学习和研究。越成熟的大脑,其稳定性就越令人放心。不仅如此,由于年长的人积累了更多的知识,他们大脑中的联结网络也比年轻人更加丰富,从而帮助大脑更好地完成工作。(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1)下面关于选文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新生儿大脑B.神经元的形成C.大脑的成长D.脑细胞的衰退(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①﹣③段中加点词“大多数”“几乎”“左右”“基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B.第④段和第⑥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和列数字。C.第④段画线句子“十一、二岁”中的顿号应去掉,因为这个数字表示的是概数。D.本文按照“婴儿﹣﹣青春期﹣﹣成人”三个阶段的时间顺序进行说明。12.(11分)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以下各题。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余荣华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第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2)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材料: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13.(14分)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以下各题。是谁爱着你的背影邓迎雷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1)文中“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一句中的“才”可不可以删去,理由是什么?(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一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3)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三、作文(60分)14.(60分)自觉可能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最高奖赏,因为它能使我们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困境与抉择:因为自觉,我们不再纠结于路遇红灯时的等待是浪费时间;因为自觉,我们不再认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是人的自由;因为自觉,我们不再把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看作是自己的权利……但自觉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从不自觉走向自觉,需要生活来教会我们;也许是成功,也许是失败;也许是表扬,也许是批评;也许是鼓励,也许是打击;也许是挑战,也许是危机……那么,究竟是什么教会了你自觉呢?请以“______教会了我自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解答】A.有误,“簇新”的“簇”应读作“cù”;B.有误,“勒令”的“勒”应读作“lè”;C.正确;D.有误,“锱铢”的“锱”应读作“zī”。故选:C。2.【解答】A.有误,“眼花瞭乱”的“瞭”应写作“缭”;B.有误,“雷庭”的“庭”应写作“霆”;C.有误,“推祟”的“祟”应写作“崇”;D.正确。故选:D。3.【解答】A.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B.成分残缺,在“爱心送考”后加上“的活动”;C.正确;D.项属于句子杂糅,删去“由于”“的原因”;故选:C。4.【解答】本文段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句②承接上文“一眼望去”描写所望之景,句④继续写望向“那边”的情景;句⑤总结了前面所望的情景“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句③语气一转,写近处河中的情景;句①“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与下文衔接。所以排序为:②④⑤③①。故选:B。5.【解答】ABC.正确。D.有误,《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故选:D。6.【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识记能力。文段是简•爱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对话,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要做一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语段出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简•爱》。(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而理解能力。《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答案:(1)夏洛蒂•勃朗罗切斯特(2)①富于激情(幻想、反抗、坚持不懈)。②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7.【解答】答案:(1)示例:第二步:小组合唱表现中学生活的歌曲;讲述初中三年最难忘的事;朗诵文艺作品:诗歌、散文等;表演相声、小品、戏曲、舞蹈;说心里话,师生深情话别;第三步:集体合影留念;合唱《明天会更好》,晚会结束。(2)示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让我们珍藏起离别的愁绪,挥一挥手,道一声珍重。祝恩师们事业顺利,桃李满天下。祝同学们学业天天进步,生活开开心心。老师们,同学们,初三(1)班毕业晚会到此结束。再见!8.【解答】(1)气蒸云梦泽(重点字:蒸)(2)回首向来萧瑟处(重点字:萧瑟)(3)半竿斜日旧关城(重点字:竿)(4)四面歌残终破楚(重点字:残)(5)不求闻达于诸侯(重点字:诸)(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7)只见草萧疏(重点字:萧疏)二、阅读与理解(共53分,选择题每小题22分)9.【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①句意:一般人大多数希望子孙做大官。望:希望,盼望。②句意: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支:同“肢”,四肢。③句意:腰间佩带着白玉环。腰:腰间佩带。(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有:尚,还;惯习,习惯。句意: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②句中重点词有:缊,旧絮;敝,破;略无,毫无。句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1)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时可先理解文本,再将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ABC.分析正确;D.有误,乙文中只是说“余不愿为大官”,而不是告诉人们“不要为大官”。故选:D。(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甲文有一个概括性的语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从这里可知,甲文主要记叙了“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根据乙文中的“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可作答第二空。细读甲乙两文可知,作者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勤奋刻苦,坚持理想。答案:(1)①希望,盼望②同“肢”,四肢③腰间佩带(2)①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②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3)D(4)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勤奋,自持,能吃苦(或刻苦)10.【解答】(1)本题考查对词作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对“酒贱常愁客少”一句理解有误。这一句是说酒并非好酒,常常因为客人稀少而发愁。所以词人愁的并不是没有好酒待客,而是没有客人。故选:B。(2)本题考查对词作的赏析。ACD.正确;B.有误,对全词的主旨理解有误。表达的是思念亲人的凄凉孤寂之情,并非是希望被朝廷重用。故选:B。答案:(1)B(2)B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11.【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的概括。选文说明了大脑从妊娠期、新生儿、两岁左右的婴儿、青春期到成人的成长变化过程,说明对象是大脑的成长。故选:C。(2)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ACD.正确。B.有误,第④段中“例如,研究人员发现……”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⑥段中“通常情况下,20岁至90岁,大脑会减轻5%至10%的重量”则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但是选文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故选:B。答案:(1)C(2)B12.【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可得: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根据“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可得: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根据“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可得:4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运用及作用的分析。列举了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医生、教师等人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英雄精神还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找到与所给材料的结合点,答出自己对“英雄”的认识即可。答案:(1)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4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2)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英雄精神还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示例:英雄,不一定是光芒万丈,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人;也不一定是所向披靡,成就丰功伟绩的人。生活中处处有英雄,我们每一个人皆可成为英雄,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做出贡献,就可成为我们自己的“英雄”。13.【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时讲明“才”的表达效果,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即可。结合语境“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可知,“才”在这里指母亲目送的时间很长,这样能真切地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如果删去,则过于平淡。(2)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理解句意,进行合理分析即可。“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意思是说,雨天里“我”被淋湿了,但是比淋湿更难受的是母亲,因为她会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而自责。作者用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说明,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深。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分析,突出母爱即可。(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的三件事,都写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离去的不舍,可见母亲是一位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母亲;母亲虽然对孩子的离去很是不舍,但她并没有向孩子提出留下或是同居的要求,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明事理,懂得替孩子着想的母亲。据此整理出答案。(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两次流泪的语境,答出“我”对母亲的两种情感,并分别进行简单地分析。结合语境来看,这两次流泪的原因相同,都是为知晓母亲对自己的不舍而流泪,为母亲的孤单而流泪,也为母亲对自己的理解、关爱而感动。答案:(1)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