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拟试卷114_第1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拟试卷114_第2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拟试卷114_第3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拟试卷114_第4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拟试卷1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模拟试卷114一、图形推理(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1、左图为给定的多面体,从任一角度观看,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多面体的视图?A、

B、

C、

D、

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观察给定多面体,A项为其主视图,B项是从下往上看的图,C项为其右视图,D项不是该多面体的视图。故本题选D。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

B、

C、

D、

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每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从每行来看,图形的对称轴方向依次顺时针旋转45°,故本题选B。3、下面四个立体图形中,哪一项不能用一个平面分割为两个完全相同或互为镜像的部分?A、

B、

C、

D、

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C、D三项的分割方式如图所示。故本题选B。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

B、

C、

D、

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每个图形的交点数都是5。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⑥,②④⑤D、②③⑥,①④⑤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①③⑤的部分数都是6,②④⑥的部分数都是4。6、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④⑥,②③⑤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图形①②④可通过旋转相互转化,图形③⑤⑥可通过旋转相互转化。7、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④⑥,②③⑤B、①②④,③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③④,②⑤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①③⑤中线条之间都有3个十字交叉点。②④⑥中线条之间都有4个十字交叉点。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

B、

C、

D、

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箭头的方向依次是右、下、左、上,顺时针旋转90°,所以只有D项符合。二、定义判断(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9、刑事科学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收集、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物证,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技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刑事科学技术的是:A、通过核对公司台账、采购合同等文件资料,确定犯罪嫌疑人行贿的具体数额B、交通肇事伤亡案件中,根据车辆损毁情况推断车辆的接触点、行驶方向及事故成因C、应用声谱仪对手机录音与犯罪嫌疑人的语音进行声学特征分析,作出是否为同一人的判断D、对警犬识别出来的可疑物进行成分鉴定,判断嫌疑人所携带的物品是否为违禁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刑事科学技术的定义要点:①公安、司法机关;②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收集、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物证。A项,通过核对公司台账、采购合同等文件资料,确定犯罪嫌疑人行贿的具体数额,核对文件材料并没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不符合要点③。B项,交通肇事伤亡案件中,根据车辆损毁情况推断车辆的接触点、行驶方向及事故成因,需要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检验事故情况,符合定义。C项,应用声谱仪对手机录音与犯罪嫌疑人的语音进行声学特征分析,需要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对手机录音与犯罪嫌疑人的语音进行鉴定,符合定义。D项,对警犬识别出来的可疑物进行成分鉴定,需要公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进行判断,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10、证实性偏见是指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证实性偏见的是:A、自从小王产生辞职的念头以后,总觉得经理处处刁难他,甚至看不起他,就连经理和他开个玩笑,都认为是对他的嘲笑B、小林今年未考上重点大学,他明知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但他总是对同学说:“要不是考试前患了感冒,我肯定考得更好。”C、小张总觉得室友最近的表现很反常,好像出什么事了,第二天公安局的人找小张询问情况,证实了他的猜测,室友被牵扯进了一起盗窃案D、小张前天夜里梦见自己的钱包被偷,昨天钱包真的被偷了;昨晚他又梦见自己被车撞,结果今天一整天没敢出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证实性偏见的定义要点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A项符合。B项“患了感冒”不是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不符合定义;C项是根据信息作出猜测,而不是先作出决策再选择关注的信息,不符合定义;D项只是梦见,而没有真实的信息的支持或推翻,不符合定义。11、埋伏营销是指企业利用媒体和公众对重大事件的关注,通过举办与重大事件相关的活动,使自己与重大事件产生关联,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联想和媒体的注意。这类营销通常是隐蔽的、突发的,不以赞助者的身份出现,却对自己的品牌悄无声息地进行了宣传。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埋伏营销的是:A、某矿泉水公司邀请著名运动员为其代言,并将广告投放在电视媒体的黄金时段和一些大型酒店的视频媒体中B、地震发生后,某户外用品公司向灾区捐赠价值100万元的帐篷,并举行了捐赠仪式C、某市举办中小学生知识竞赛,一出版集团在现场向参与者免费发放其出版的图书D、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比赛期间,观众席中时不时会有人挥舞着印有某轮胎企业商标的彩色旗帜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埋伏营销的定义要点为:①通过举办与重大事件相关的活动,使自己与重大事件产生关联;②隐蔽的、突发的,不以赞助者的身份出现。A项邀请著名运动员代言并投放广告,既未与重大事件相关联,又很明显地打广告,不符合定义要点;B项和地震事件关联、C项和知识竞赛关联、D项和方程式锦标赛关联,均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12、“创新”作为严格的经济学概念,特指企业以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的管理和商业模式获取利润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经济学概念中的创新的是:A、某供销社的“三创三先”为农服务新模式B、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C、“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潜核心技术D、某菜农在网上销售自家大棚的蔬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经济学概念中的创新的定义要点为:①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的管理和商业模式;②获取利润。A、B、D三项均符合定义要点;C项为新技术,不符合定义要点①②,当选。故本题选C。13、生活方式营销是指以消费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为诉求,通过将公司的产品或品牌演化成某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建立起稳定的消费群体的目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生活方式营销的是:A、在化妆品行业中,强调“美丽带来积极的生活状态”B、在商场促销中,强调“消费是一种时尚”C、减肥保健品强调“减肥是一种生活态度”D、空调产品强调“科技带来清凉生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生活方式营销的定义要点是:以消费者追求的生活方式为诉求。A项积极的生活状态、B项时尚、C项生活态度均是生活方式的一方面,符合定义;D项“清凉”实际上说的是空调产品的功能,而不是生活方式,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14、情报是指运用一定的媒体(载体),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以解决科研、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根据以上定义,以下不属于情报的是:A、某企业从客户那里得知竞争对手对产品进行技术革新大幅降低了成本后,决定转产B、果农赵某利用网络向农林研究所技术员小李请教,治好了樱桃的褐斑穿孔病C、看到电视台报道某地出产的土豆大量堆积且售价低廉,某学校食堂电话订购了2000斤D、小孙和朋友每次外出旅游前,都在网络上用电子地图查好路线,并将路线发到手机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情报的目的是:以解决科研、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D项旅游前用电子地图查路线,不涉及科研、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故不符合定义。其他三项都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15、侵犯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非法干涉或损害人民有权享受的权利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行为属于侵犯人权?A、父母强迫厌学的儿童上学B、依法取缔邪教组织C、严惩走私D、私设公堂,审问、拷打公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侵犯人权定义的关键信息是:非法干涉或损害人民有权享受的权利。儿童在未成年时应由父母监督管理,A项不属于侵犯人权;B、C两项并非违法行为,排除;D项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16、新式数字迷信指由于数字的谐音,人们将一些生活的寓意强加在一些特殊数字上的现象,这种基于数字迷信的“人造节日”,让很多原本普通的日子变得生动了起来,成为社会各个阶层追逐的对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新式数字迷信的是:A、2013年1月4日被读作“爱你一生一世”受到打算结婚的人追捧B、2012年12月12日被电商称为“要爱要爱要爱”日开展新一轮促销C、每年的11月11日被认为是光棍节,因为1这个数字可视为一根棍子D、每年5月20日被称为网络情人节,因为人们认为520寓意为“我爱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新式数字迷信特指根据数字谐音而强加寓意。C项不是根据谐音,而是根据象形来命名。三、类比推理(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17、木材:抽屉:收纳A、钢铁:剪刀:切割B、棉花:毛线:保暖C、城墙:石头:防御D、橡胶:气垫:缓冲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木材是抽屉的原材料,抽屉的功能是收纳;橡胶是气垫的原材料,气垫的功能是起缓冲作用。A选项剪刀的主要作用是剪,而非切割。18、认真:一丝不苟A、清楚:一清二楚B、正确:分毫不差C、温暖:风和日丽D、干净:一尘不染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一丝不苟形容很认真;一尘不染形容很干净。19、成者英雄:败者寇A、屋漏偏逢:连夜雨B、船到桥头:自然直C、身在曹营:心在汉D、秤砣虽小:压千斤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成者英雄和败者寇为对应关系,身在曹营和心在汉也是对应关系。A项为转折关系,B项为顺承关系,D项为转折关系。20、游子:思念:家乡A、政府:制定:法律B、法庭:审理:案件C、农民:耕种:庄稼D、老人:回忆:往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游子思念家乡;老人回忆往事。且思念和回忆都带有人的情感。21、()对于摄像相当于短信对于()A、相机手机B、胶卷留言C、摄影微信D、照相通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摄影和摄像是并列关系;短信和微信是并列关系。22、颜色:红色A、自行车:卡车B、房子:屋顶C、明沟:暗沟D、食物:饺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种属关系。红色是颜色的一种,饺子是食物的一种。B项屋顶是房子的一部分。23、垃圾:垃圾桶:清洁工A、信件:邮箱:邮递员B、书:书架:读者C、铅笔:铅笔刀:学生D、剑:剑鞘:剑客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垃圾桶是用来盛放垃圾的,清洁工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垃圾;邮箱是用来盛放信件的,邮递员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信件。而且,清洁工和邮递员都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四、逻辑判断(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24、应激本身没有致痛能力,但是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应激与疼痛慢性化的发生正相关,即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下的人群,其疼痛症状更易迁延,进而发展为慢性疼痛。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调查结果?A、长期应激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使人的疼痛抑制系统的功能被削弱B、具有焦虑倾向的人,其应激水平往往较高,疼痛慢性化的发生率也会更高C、吸烟使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对疼痛感知的影响与应激相似D、如果能有效缓解应激,保持心态平和,疼痛慢性化的发生率将会降低5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干调查结果:长期应激易导致慢性疼痛。A项,解释了长期应激会导致疼痛慢性化的内在原理,能够支持题干结论。B项,通过举例说明应激水平高会使疼痛慢性化的发生率高,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但与A项相比,没有解释内在原理的支持力度强,排除。C项,说的是吸烟对疼痛感知的影响与应激相似,并未说明应激是否会导致慢性疼痛,属于无关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D项,通过举反面事例来说明缓解应激会使疼痛慢性化的发生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但与A项相比,没有解释内在原理的支持力度强,排除。故本题选A。25、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A、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B、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C、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D、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由气候变化导致植被减少,藻类、水生植物绝迹,同时产生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的现象,得出气候变化是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D项说明两种文化的迁移均是由于气候的变迁,加强了题干观点。C项只能解释大汶口文化的迁移,而不能解释龙山文化的迁移,加强程度不如D项。故本题选D。26、一项研究发现.新鲜蔬菜分别常温、冷藏放置两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并不同程度高出国家标准限值,对人的身体会造成轻到重度的中毒情况。对此,研究人员将5种久置的蔬菜用果蔬洗涤剂浸泡5到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又测试了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降低,并很快降低到安全值。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久置蔬菜经果蔬洗涤剂清洗后可放心食用。下面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人员的实验结论?A、5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同B、果蔬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蔬菜的口感C、实验中亚硝酸盐含量只是短时间内降低,很快就恢复到超标状态D、在清水中浸泡20分钟以上也能达到在实验中同样的效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题干根据果蔬洗涤剂清洗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降低推出,经清洗后可放心食用。C选项指出降低是暂时的,还会恢复到超标状态,则清洗后仍不能食用,削弱了题干结论;A、B两项均与结论无关;D项说清水也有同样效果,但是不能证明果蔬洗涤剂没有效果,也不能削弱。故本题选C。27、科学家在克隆某种家蝇时,改变了家蝇的某单个基因,如此克隆出的家蝇不具有紫外视觉,因为它们缺少使家蝇具有紫外视觉的眼细胞。而同时以常规方式(未改变基因)克隆出的家蝇具有正常的视觉。科学家由此表明,不具有紫外视觉的这种家蝇必定在这个基因上有某种缺陷或损坏。以下哪项陈述是这个论证所需要的假设?A、科学家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家蝇的基因与其视觉之间的关系B、这种家蝇在生成紫外视觉细胞时不需要其他的基因C、所有种类的家蝇都具有紫外视觉D、除缺少紫外视觉细胞外,改变这个基因对家蝇没有其他影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由“不具有某个基因的家蝇不具有紫外视觉”推出结论:不具有紫外视觉的这种家蝇必定在这个基因上有某种缺陷或损坏。要使该结论成立,必须假设这种家蝇在生成紫外视觉细胞时仅与该基因有关,不需要其他的基因参与,否则还可能是其他基因受损坏,即B项是必须假设的。A、C、D三项均与题干推论无关。故本题选B。28、一种部分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是将很小的塑料用玉米淀粉等黏合剂粘在一起而制造出来的。因为只有黏合剂分解掉了,留下了细小的塑料,这些饮料罐被丢弃时每个罐子产生的塑料垃圾并不比类似的不可被生物分解的罐子被丢弃时产生的塑料垃圾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A、部分可被生物分解的和不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都能被垃圾压缩机完全压平B、部分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的生产程序比不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的生产程序产生更少的塑料废物C、为了弥补黏合剂的弱化效果,制造部分可以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比制造不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需要更多的塑料D、许多消费者关心生态问题,他们宁愿购买装在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的产品而不愿购买装在不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的产品,即使前者价格高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题干结论是:部分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产生的塑料垃圾不比不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罐产生的塑料垃圾少。C项表明制造部分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饮料罐比制造不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