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蒙城中学八年级语文试题(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诗歌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读《诗经·式微》中的“①___________,②_______”,让我们读出劳役者天晚还在泥中辛苦劳作的悲愤和苦痛;读《诗经·子衿》中的“③______,④______”,让我们读出要读出女主人公对心中恋人的深深思念。(2)言为心声,诗歌是表达心志的重要载体。“⑤______,⑥______”《诗经·关雎》是河边邂逅的一见钟情;“⑦______,⑧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⑨________,⑩______”是孟浩然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苦衷。【答案】①.微君之躬②.胡为乎泥中③.一日不见④.如三月兮⑤.窈窕淑女⑥.君子好逑⑦.海内存知己⑧.天涯若比邻⑨.欲济无舟楫⑩.端居耻圣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的默写。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易错字有:窈窕、逑、涯、楫。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A作这本《经典常谈》的目的,就是用以作为国学经典的指路灯,凭借这本书引发读者对经典的兴趣,并增加一些国学经典的基础。过于华丽的辞藻和粗bǐ的语言同样容易使人心生反感,而这本书的语言结合当时的白话文水平,在现在看来则显得朴实而又俏皮。翻开书随便截取一段:“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dàng气。”语言让人很是下饭。(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凭借()辞藻()粗bǐ()回肠dàng气()(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国学经典”不相同的一项是()A.华丽的辞藻 B.白话文水平 C.显得朴实 D.诗的源头(3)把划线句改成反问句。(4)选段中A名字叫____,他所作的《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____、史、____、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____”书放在最前头。【答案】(1)①.píng②.zǎo③.鄙④.荡(2)C(3)示例:作这本《经典常谈》的目的,难道不是用以作为读者阅读国学经典的指路灯吗?(4)①.朱自清②.经③.子④.说文解字【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凭借(píng):依靠;倚仗。②辞藻(zǎo):诗文中精练优美的词语,常指运用的典故和古人诗文中的现成词语。③粗(bǐ)——粗鄙:粗鲁;俗气。④回肠(dàng)气——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国学经典”是偏正短语。A.偏正短语;B.偏正短语;C.动宾短语;D.偏正短语;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原句:朱自清作这本《经典常谈》的目的,就是用以作为国学经典的指路灯。改成反问句:肯定词“是”变为否定词“不是”;在否定词“不是”前面加上反问句气“难道”;句末添加问号。修改之后句子为:朱自清作这本《经典常谈》的目的,难道不是用以作为国学经典的指路灯吗?【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作家作品积累能力。①空,依据“《经典常谈》”可知,其作者是朱自清。《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②—④空,依据全书内容和体例可知,《经典常谈》共十三篇文章,书中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而写。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始,延以《周易》《尚书》《诗经》等经部,《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部,后加诸子、辞赋、诗、文,脉络清晰条理,对于读者了解中国国学经典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可据此作答。3.民俗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遥远的先民遗风,时下的世态人情,尽在其中。八年级某班开展“走进民俗,传承文化”专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2)小山同学为本次活动写了一篇校园新闻报道,以下是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4月5日下午,[A]八(1)班开展了《走进民俗,传承文化》的主题活动。[B]不仅本次活动的会场布置独具文化特色,而且环节设计也紧扣主题。同学们为了本次活动能顺利开展,都积极地进言献策,参与热情高涨。[C]本次活动增长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①[A]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B]处画线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C]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3)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再补写一组。传统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样纳福;冬至(前夜)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答案】(1)示例1:我推荐悬挂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悬挂在会场,每布民族的特色,也可以烘托出会场里热烈、喜庆的气氛。示例2:我推荐张贴一些窗花。红色的窗花,多姿多彩的图案,一定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2)①.《》②.“”③.本次活动的会场布置不仅独具文化特色④.增长⑤.加深(3)示例:春节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示例:我推荐中国的传统剪纸。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以纸为材料,通过剪刀或刻刀雕刻出各种图案,如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幸福。

【小问2详解】①考查标点符号。“走进民俗,传承文化”是主题名,应用引号。②本题考查病句。“本次活动的会场布置”应放在“不仅”前。③本题考查病句。“增长”与“了解”不搭配,应将“增长”改为“加深”。【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符合“传统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的主题。示例:除夕守岁,寓意珍爱光阴、辞旧迎新、合家欢聚、希望新年吉祥。

二、阅读(55分)【一】(23分)老井刘强①旅居异乡,常常怀念故乡,尤其是老井。每次返乡,必定会去看看村里的两口老井,那是故乡水汪汪的眼睛。②故乡仅存的两口老井已经严重淤塞,残破不堪,就像两只伤残的眼睛,完全没有童年时的明净、清澈。故乡仿佛已经老去,曾经明亮的眸子已经四陷、干瘪、浑浊,甚至即将失明。③这两口老井何时挖掘的,只有村子里最年长的老人才能大致说出它的身世。我们只知道它像一位德高望重的乡贤,一生都在为全村的父老乡亲奉献深沉的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些一层一层砌起的青砖,长满绿苔,仍然清晰可见曲迂回环的花纹,这是哪个时代的青砖,未有考证。井沿井栏是方块条石,所凿纹脉错落有致,仿佛是古往今来的时光刻度,是寒暑交替的年轮印迹。④童年里的老井是全村的恩人,无私地哺育着全村居民。每天清晨,彻夜未眠的老井已经为各家各户准备好了甘甜的清液,挑水的担子络绎不绝,你来我往,每家的水缸很快就被蓄满,然后炊烟四起,粥饭溢香。⑤夏天,它提供清凉沁脾的甘泉,让荷锄归来、挥汗如雨的村民,痛快地喝上一瓢,顿时暑气全消,疲劳减退。冬天,它绝不与冰雪为伍,秉持着不变的体温对抗严寒,吐着白气,给人们带来温和。在干旱年月,老井还承担着浇灌庄稼的职责,解救干渴的土地。⑥记得那一年夏天,重病在床的父亲忽然吩咐我去打一罐井水。当我把新鲜清凉的井水打回来后,父亲捧起竹罐,大口“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母亲知道后,把我狠狠骂了一顿,因为那时候的父亲已经病危,身体已经极度虚弱,根本不能喝生冷的井水。多年以后,我似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在弥留之际还想喝一口老井水,那是对故土最后的眷恋。⑦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压水井进入了村民们的庭院,这种吸取式抽水机让人们吃水用水足不出户,更加方便。十多年前,自来水连通了千家万户,只要拧一下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卫生的水,改善了人们的吃水条件,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而那几口老井,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几乎被遗忘,失去了过去的灵气。有的甚至被废弃填埋,永远深藏于故乡的黄土地。⑧这次归乡,我分别来到仅存的两口老井前,它还是静默地嵌在村子边缘,里面斜插着树枝竹竿,水面漂浮着各种杂物,它黯然的瞳孔已映射不出一个游子归来的面容。我趴下对它喊了声“喂”,它只能短促地回应我,像是沉重的呻吟。我抚摸着斑驳的井沿,那深浅不一的勒痕,像是永远的疼痛。我知道,它们病了,再也没有那深邃、明亮的眼神。⑨我站起身,瞥了一下村子,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可故乡的老井就像已经忘记哭泣的眼睛,只能将一泓浑浊的泪水深藏。或许,老井知道它们已完成了使命,在垂暮的年华里默默回望无悔的一生,最终有一天它们会失明,直至安然地闭上眼睛。(选自《商丘日报》2022年12月9日)4.下面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开篇点题,语言质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B.文中插入病危的父亲不忘喝一口老井水的情节,体现父亲对家乡的眷念。C.而今的老井树竹斜插、杂物漂浮,暗示村民们抛弃老井时的绝情。D.“老井”这个题目,既点明写作对象,又成了全文的线索。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特点作用或命运童年的老井热闹(络绎不绝)②________恩泽村民(作用)眼前的老井①_________干瘪、浑浊③________(命运)6.作者说:“童年里的老井是全村的恩人。”请简要概括其原因。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文字。我趴下对它喊了声“喂”,它只能短促地回应我,像是沉重的呻吟。8.文章以“老井”为题,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充满现代气息的水龙头和楼房?【答案】4.C5.①.明净、清澈②.静默

③.几乎被遗忘6.每天清晨,为村民准备好甘甜的清液;夏天,为辛劳的村民消暑气、减疲劳;冬天,带给人们温和;干旱年月,灌溉庄稼、解渴土地。(任意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7.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老井以人的情感,将老井的回声比作沉重的呻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井的黯然、落寂,表达了“我”对老井被时代遗忘的惋惜、无奈。8.用水龙头、楼房反衬出老井代表一种古朴的生活方式;突出了老井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落寞;强调了老井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安然离去的品格让作者敬佩;引发了作者的深思,呼吁人们要保护像老井一样曾经奉献一生的美好事物。(任意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解析】【4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与艺术特色赏析。C.作者描写而今的老井树竹斜插、杂物漂浮是为了表现老井随时代的发展而落寞,并没有“暗示村民们抛弃老井时的绝情”的意思。故选C。【5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①根据第⑧段中的“它还是静默地嵌在村子边缘”可得:静默。②根据第②段中的“完全没有童年时的明净、清澈”可得:明净、清澈。③根据第⑦段中的“而那几口老井,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几乎被遗忘”可得:几乎被遗忘。【6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④段中的“每天清晨,彻夜未眠的老井已经为各家各户准备好了甘甜的清液”可得:每天清晨,为村民准备好甘甜的清液;根据第⑤段中的“夏天,它提供清凉沁脾的甘泉,让荷锄归来、挥汗如雨的村民,痛快地喝上一瓢,顿时暑气全消,疲劳减退。冬天,它绝不与冰雪为伍,秉持着不变的体温对抗严寒,吐着白气,给人们带来温和。在干旱年月,老井还承担着浇灌庄稼的职责,解救干渴的土地”可得:夏天,为辛劳的村民消暑气、减疲劳;冬天,带给人们温和;干旱年月,灌溉庄稼、解渴土地。【7题详解】考查语句赏析。“它只能短促地回应我”把老井人格化,这是拟人。“像是沉重的呻吟”把老井的回声比作呻吟,这是比喻。联系前句中的“它还是静默地嵌在村子边缘,里面斜插着树枝竹竿,水面漂浮着各种杂物,它黯然的瞳孔已映射不出一个游子归来的面容”可知,此处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老井不复从前模样,变得黯然、落寞。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老井被时代遗忘后的惋惜与无奈。【8题详解】考查写作手法。老井与水龙头、楼房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前者是一种古朴的生活方式,后者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前者注定将渐渐消亡,后者会逐渐成为生活的主流。写充满现代气息的水龙头和楼房,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那种古朴的生活方式的怀念。水龙头出现,楼房出现,老井逐渐消失。老井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昔日的老井不再热闹,取而代之的是无人问津,是落寞。表现了作者对老井消亡的惋惜与无奈。联系末段中的“或许,老井知道它们已完成了使命,在垂暮的年华里默默回望无悔的一生,最终有一天它们会失明,直至安然地闭上眼睛”可知,老井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最后安然离去。这种品格让作者敬佩。充满现代气息的水龙头和楼房映衬着老井的落寞与消亡,作者以老井的消亡来提醒人们应珍惜那些曾给我们的生活奉献一生的美好事物,保留它们曾存在的印迹,也让乡村留得住记忆,留得住乡愁。【二】(18分)材料一: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我们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第一颗行星就是火星,含铁的氧化物覆盖了它大部分的固体表面,使它发出了引人注目的火红色。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它有大气,只是十分稀薄,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即使全部化为水,覆盖在火星表面上,也只有0.01毫米深,火星上的“极冠”,冬天会增大,夏天会缩小,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地球两极的大量冰块。材料二:茫茫星空,哪里可以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呢?人类瞄准了地球的老邻居——火星。因为它不光距离地球近,关键是和地球长得太像了,它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四季分明。它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为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这些听起来真是太靠谱了。但是,只有这些就够了吗?经过探测器发现,事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其实,火星是一个荒凉恶劣的不毛之地,各种自然条件很难适合人类生存。从它的运行轨道来看,有一点是很确定的,火星很干燥,尽管火星上也有水、冰,甚至流动的水,但与地球相比,火星简直就是一片荒漠。它不但干燥而且异常寒冷,在火星上最热的地方最热的时候温度只有21℃。这还不算糟,火星上的平均气温可是-47℃,冬天火星两极的温度更是低到-143℃,所以火星大部分地区都是四季严寒的状态。不过,人类是可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存的,尽管人类要在火星上保暖不容易,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也并非不能实现。还有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火星的大气层极薄。这就意味着航天器在火星表面下降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在减速上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也意味着火星上缺乏供人类呼吸的氧气。事实上,火星大气中只包含0.14%的氧气,而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高达21%。不过经研究发现,火星表面上大量聚集着一种名叫高氯酸盐的化学物质,这种分子包含着一个氯原子和四个氧原子,一些氧原子可以分离出来并聚集在一起,形成可呼吸的空气。但是这种分子对人体是有剧毒的,它被人体吸收后会扰乱人的代谢功能,从而影响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造成睡眠紊乱,并引发一些血液疾病。目前,人类对这种分子还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材料三: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公里。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上的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公里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9.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一项是()A.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它的表面看起来是火红色的。B.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C.火星上一点水也没有。D.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往返地球和火星也要两年。10.请结合语境,分析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它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为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这些听起来真是太靠谱了。11.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你觉得人类未来有可能移民火星吗?请说明理由。(不少于两点)【答案】9.C10.“大约”指大概,表示估计、推测。这里指火星上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是人类估计的结果,实际如何并不确定,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11.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火星大气中含氧气的百分比及地球大气中含氧气的百分比,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准确具体地突出强调了火星上缺乏供人类呼吸的氧气,不适合人类居住。12.示例一:不可能移民火星。①火星的环境和条件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②由于许多现实原因,人类没法飞往火星。示例二:可能移民火星。①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②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飞往火星、改造火星的环境有可能成为现实。【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C.根据材料一“它有大气,只是十分稀薄,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即使全部化为水,覆盖在火星表面上,也只有0.01毫米深”可知,“火星上是有少量水的”;而非“一点水也没有”;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它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为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这些听起来真是太靠谱了”可知,“大约”是“大概”意思,表估计、推测;这里指火星上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是人类估计的结果,实际如何并不确定;“大约”一词用在这里,更符合实际;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材料二中划线句子“事实上,火星大气中只包含0.14%的氧气,而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高达21%”可知,“0.14%的氧气”“21%”,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同时把“火星中的大气的氧气”和“地球中大气的氧气”作比较,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强调了火星的大气层极薄,火星上缺乏供人类呼吸的氧气,不适合人类居住。【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理解。针对“人类未来有可能移民火星吗?”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可能移民。根据材料一“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我们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第一颗行星就是火星,含铁的氧化物覆盖了它大部分的固体表面,使它发出了引人注目的火红色。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它有大气,只是十分稀薄,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即使全部化为水,覆盖在火星表面上,也只有0.01毫米深,火星上的‘极冠’,冬天会增大,夏天会缩小,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地球两极的大量冰块”、材料二“因为它不光距离地球近,关键是和地球长得太像了,它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四季分明。它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为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人类是可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存的,尽管人类要在火星上保暖不容易,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也并非不能实现”可知,因为火星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还有就是随着科技的发达,改造火星环境也是有可能的;另一种是:不可能移民。根据材料二“其实,火星是一个荒凉恶劣的不毛之地,各种自然条件很难适合人类生存”、“还有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火星的大气层极薄。这就意味着航天器在火星表面下降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在减速上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也意味着火星上缺乏供人类呼吸的氧气”、“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公里。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可知,因为火星的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且由于许多现实原因,人类没法飞往火星。【三】(17分)1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递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逃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①。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②,或至百二三十岁……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③而寿益表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节选自苏轼《和桃花源诗序》)【注】①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②寿:长寿。③五味:日常调味品。(1)解释下列加点词①无论魏晋②便扶向路③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④或至百二三十岁(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3)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②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4)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说明【答案】(1)①不用说,(更)不必说;②从前的、旧的;③通“只”;④有的人。(2)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表/桃源盖此比也欤(3)①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②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4)示例:我和苏轼的看法相似,世上所传说的桃花源很多都是夸大其词的。当太守找到桃花源,那里早已变成名利争夺场了。陶渊明文中渔人太守后再寻桃花源,结果是不复得路,后世人遍寻不得,以致无人问津。是因为桃花源只是他心灵和理想的一种寄托,而非现实的存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为: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②句意为:就沿着从前的路回去。向:从前的、旧的③句意为:只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止:通“只”。④句意为: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岁。或:有的人。【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近些年道路稍微通常,逐渐能够接触到日常的调味品,故而寿命减短,所以这就和外面的人寿命差不多了吧。故断句为: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表/桃源盖此比也欤。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①云,说;足,值得;为,给、向;道,说。②云,说;岂,哪里,怎么。【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筛选信息,找准原句回答。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便是最堪寻味之笔。对《桃花源记》有明确表达看法,能结合甲文或乙文阐述理由,语句通顺流畅即可。示例:我觉得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灵的真实存在。桃花源里景美人美,没有纷争。虽然看似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所在,但它是陶渊明心灵酿出的一杯美酒,是他留给后世美好的向往。所以我们直到今日仍以“世外桃源”来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点睛】参考译文:【甲】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乙】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只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都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其人,所以说并非那个秦朝人是不死的。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香甜,住了三十多家人,喝那里的水都长寿,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岁……近些年道路稍微通常,逐渐能够接触到日常的调味品,故而寿命减短,所以这就和外面的人寿命差不多了吧?当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里的时候,那里已经早就成为很多人争夺的地方。一般来说,天下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不单单是桃花源而已。

三、作文(55分)14.作文。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着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请以“为________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套写抄袭;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答案】范文:为生命着色“呜哇……呜哇……”伴随着阵阵响亮的啼哭声,我如同一张纯洁的白纸茫然地来到这个世界。当我睁开懵懂的双眼时,生命之中便有了颜色——那绚丽的光!小的时候,我就是个喜欢热闹的孩子,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喜欢那在一起时的相互问候和关心。就像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