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_第1页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_第2页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_第3页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_第4页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患病率增加的原因人口老龄化肥胖人增多活动少高热量饮食特

常见病

终身疾病

可控制的疾病

自我管理的疾病

不断变化的疾病(一)

1型糖尿病(二)

2型糖尿病(三)

妊娠糖尿病(四)

特殊类型糖尿病1997年ADA提出糖尿病的分类标准1998年WHO报告(一)1

型糖尿病(Dia

be

te

s

me

llitus

1

)主要指由于胰岛

细胞破坏而导致内源胰岛素或C肽水平绝对缺乏。发病机制

特发性(原因未明)(1

B

)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罕见,遗传性状强,与

HL

A无关联。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缺乏,依赖胰岛素

酮症酸中毒倾向

多发生于青少年,患者多消瘦

自身免疫反应,标志为

ICA、IAA、GAD抗体

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和IA-2

β

与HL

A有很强的关联,DQA、DQB、DR基因

易伴发其它自身免疫病成人晚发(潜伏)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

la

te

nt

a

utoimmune

dia

be

te

s

in

a

dult

目前主要有3个标准:

成年起病

有胰岛自身抗体

诊断后至少6个月是非胰岛素依赖期

确诊糖尿病后一定时间内的非胰岛素依赖期用于区分与1型糖尿病,血清中存在胰岛自身抗体用于鉴别与2型糖尿病(二)2

型糖尿病(Dia

be

te

s

me

llitus

2

)包括多基因遗传背景,在多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造成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并存。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和/或分泌胰岛素缺乏

无自身免疫反应发生

可不依赖胰岛素生存

多见成年发病(>40岁)

患者多肥胖

无自发性酮症酸中毒倾向,应激下出现

遗传易感性较1型强,多基因遗传,异质性2型糖尿病代谢异常导致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葡萄糖摄取减少胰腺胰岛素分泌受损肝脏肝糖元分解增加脂肪及肌肉组织Ada

pte

d

from

De

F

ronzo,

Dia

b

e

te

s

1988

;

37

:

667

–6

87

.(三)妊娠糖尿病(Ge

s

ta

tion

Dia

be

te

s

me

llitus

妊娠中初次发现的糖尿病

75

g糖OGTT试验中糖耐量异常

产后6周需复查重新诊断

正常

IGT

糖尿病

重新分型危险因素高龄DM家族史超重/肥胖反复阴道真菌感染自然流产(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胰岛

细胞功能性基因缺陷

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

胰腺外分泌疾病

内分泌疾病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

感染

罕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其他遗传疾病伴糖尿病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平衡细胞功能25

y50

y75

y100

y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衰老自然衰老自然衰老

细胞功能下降的2型DM超重MODY高尿酸高血脂1997年ADA提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8年WHO咨询委员会报告此标准空腹血糖

7

mmol/LOGTT

2小时

11.1

mmol/L症状+随机血糖

11.1

mmol/L必须重复试验确诊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标

本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0

~15%(-11%)室温放置,血糖每小时下降5

~7%未添加抑制剂时必在采标本后1

h内离出血清氟化钠抑制糖酵解(烯醇化酶)葡萄糖浓度在25℃稳定8

h,4℃稳定72

h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一)血糖测定(g

luc

os

e

)1997年ADA、1998年WHO及我国目前采用参考值:3.9

6.1

mmol/L推荐检测方法常规方法参考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

个体内的生物变异大(CV

5

~7%)

空腹血糖≥5.6

mmol/L,可接受OGTT检测无创或微创血糖测定

便携式血糖计

微创性连续血糖检测仪(CGMS)

无创性血糖感应技术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二)尿糖测定

血糖增高性糖尿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肾上腺肿瘤等

正常血糖性糖尿肾糖阈降低—肾性糖尿煉参考值

半定量(—)煉目前尿糖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大大降低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测(三)糖耐量的筛查(Ora

l

Gluc

os

e

To

le

ra

nc

e

Te

s

t,OGTT)煉肥胖超重者煉年龄4

5岁者煉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煉多囊卵巢综合症

煉以前有IGT、IF

G煉曾患GDM或生过巨大儿煉血脂异常者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煉严重精神病煉静坐生活方式煉妊娠期⋯⋯OGTT方法首先取空腹血糖(8

~14

h)5

min内饮完250

~300

ml水(含75

g无水Glu)于120

min时再抽血参考值:煉空腹血糖

6

.1

mmol/L

(WHO)煉2

h血糖

7

.8

mmol/LOGTT305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正常人肾糖阈血糖浓度mmol/L1060

90

120葡萄糖耐量曲线150

min目前我国采用OGTT解释(WHO标准)0

h2

h正常血糖<6

.1<7

.8IFG6

.1

~<7

.0<

7

.8IGT7

.07

.8

~11

.0Dia

be

te

s

7

.0

11

.1目前我国采用血浆GLU(mmol/L

)WHO血糖指标图示DMIF

GIGTNGT75

g

OGTT2

h血糖(mmol/L)7

.8

11

.1空腹血糖

mmol/L7

.06

.1GDM的诊断标准ADA和WHO建议妇女在妊娠期要做OGTT检查

空服50g葡萄糖,1h血糖

7.8mmol/L,需做OGTT

ADA的GDM的诊断标准(2

011年至今)Fa

s

ting

5.1

mmol/Lh

10

.0

mmol

/

Lh

8

.5

mmol

/

LADA推荐GDM进行OGTT检查的标准低危险人群不予检测年龄<25岁,孕前体重正常,出生时体重正常,GDM发病率低种族,无直系亲属患有DM,无糖耐量异常史,无产科意外史中危人群(介于低高之间)在24~28孕周检测高危人群应立即进行检测肥胖,曾有GDM史,尿糖阳性,明显糖尿病家族史无糖尿病孕妇。(四)糖化蛋白(Glyc

os

y

la

te

d

P

rote

in)煉血红蛋白糖基化使Hb所携带氧不易释放煉血浆蛋白糖基化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煉脂蛋白糖基化引起脂代谢异常煉眼晶体蛋白糖基化引起白内障煉髓鞘蛋白糖基化引起神经纤维功能异常血红蛋白可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糖化

Hb

A1

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β链氨基酸末端缬氨酸残基结合的一种特定的糖化血红蛋白

除β链N末端缬氨酸外,糖基化还可发生在Hb其他约10个位点,形成除Hb

A1

c

外的其它糖化血红蛋白,Hb

A1

c

占总糖基化血红蛋白的60%。

除葡萄糖外,其它分子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

为了补偿个体间差异,要测定Hb

A1

c

与总血红蛋白之间的比值。⒁-

chai

nVa

l.

60

%1

.⒁-

chai

n.

.

.

-

chai

n1Va

l⒁-

chai

n17

GluLys

c

-

chai

n2.

.3

..

4.

..

5.

.16Lys.

.

..

.

..

.

.GlucGluc糖化优先的顺序(N末端)Gluc首选结合位置Gluc66Lys血红蛋白的糖基化Labi

l

eHbA1cr

ever

s

i

bl

efas

t醛亚胺St

abl

eHbA1cI

r

r

ever

s

i

bles

l

ow酮胺化合物Glucose

enters

red

blood

cells

where

it

reacts

with

the

hemoglobin非酶促糖化过程成人糖化和非糖化的血红蛋白HbHb

A0Hb

A1Hb

A1

aHb

A1

bHb

A1

cHb

A(⒁⒁)Hb

A2()Hb

F()97

%2

.5

%Adult

HbFe

ta

l

Hb0

.5

%Non-Glyc

a

te

dGlyc

a

te

d6

%94

%A1

a和A1

b浓度低糖化血红蛋白

80%Hb

A1

c

动力学特征01530459010512060

75Da

ys

b

e

fore

Te

s

t25

%15

%10

%50%的Hb

A1

c

值与过去3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相关25%的Hb

A1

c

值与过去31-60天平均血糖水平相关15%的Hb

A1

c

值与过去61-90天平均血糖水平相关10%的Hb

A1

c

值与过去91-120天平均血糖水平相关50

%参考值:Hb

A1

c

占Hb

3

~6%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水平的相关性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UKPDS:心肌梗死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与Hb

A1

C水平的关系UKP

DS

,

B

MJ

,

200010

%11

%7

%9

%8

%6

%Hb

A1

C心肌梗死微血管终点3020504010605

%每1000病人年的发病率(%)Hb

A1

c

与视网膜病变危险性之间的关系ye

a

rs242016Ra

te

/100pe

rs

on-

12849872100Me

a

n

Hb

A1

c

=

11

%10

%9

%8

%7

%Conve

ntiona

l

tre

a

tme

nt3

4

5

6Time

during

s

tudy

(y)DCCT

Re

s

e

a

rc

h

Group.

Dia

b

e

te

s

.

1995

;

44

:

968

-983

.Hb

A1

c

在糖尿病诊断的应用2009年ADA、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

D)共识:煉将Hb

A1

c

的检测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新手段煉以Hb

A1

c

≥6.5%2010年ADA修订糖尿病诊治标准经过NGS

P认证,且由DCCT试验标准化的方法在实验室内测定;Hb

A1

c

在5.7-6.3%糖尿病风险增加Hb

A1

c

6

.5

%FP

G ≥

126

mg

/dl(7

.0

mmol/L)禁食至少8小时按照WHO的标准进行,用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作为糖负荷随机血糖≥2

00

mg/dl(11

.1

mmol/L)患者有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2O0G1T1T年2

hW血H糖O推荐≥2

00

mg

/dl(11

.1

mmol/L)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优点煉无需空腹和特殊准备煉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与空腹血糖比较,特异性和稳定性更好煉美国超过99%实验室使用NGSP认可的方法测定HbA1c存在的问题煉测定方法种类多,参考范围不一致(NGSP努力)煉A1C全球标准化要求还没有被全球采用(IFCC)煉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室的检测都能达到精密度要求煉1型糖尿病中暴发性糖尿病不能用HbA1c来诊断ADA建议煉糖尿病的治疗目标煉Hb

A1

c

一般要求保持在<7%煉对于特殊患者应达到<6.1%煉若8%,重新制订治疗方案煉Hb

A1

c

应至少一年检测2次煉对于治疗发生改变和为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应一年检测4次糖化白蛋白CHO(CHOH)4CH2

OH+NH2ALBCH(CHOH)4NH

ALB+(CHOH)3AL

BCH2

NHC

OAm

a

dorig

luc

os

eCH2

OH

CH2

OHa

lbumin

(S

c

hiff

ba

s

e

)

g

lyc

a

te

d

a

lbumin*白蛋白血中半衰期为大约两周GA、Hb

A1

c

反应的血糖水平GAHbAA11cc25%

25%

50%4个月2个月1个月

17天

採血日过去25%

25%

50%明舞中央病院

内科

田原

保宏先生Hb

A1

c

值和糖化白蛋白值岛

健二 第40

届日本糖尿病学会(东京,1997

年)Hb

A1

c值GA值4.05.06.07.08.09.010.011.514.317.019.822.525.328.0GA参考值11-17%(我国糖化血白蛋白参考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临床意义2

-3

WGA2

-3

MHb

A1

cHb

A1

cGA2-3个月左右2-3周左右血糖水平即刻

GLU72

hCGMS妊娠糖尿病与胚胎先天性畸形煉糖尿病妊娠的婴儿常在胚胎发育第7周之前发生先天性畸形。Hb

A1

c

升高,糖尿病孕妇的婴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明显升高。N

Eng

l

J

Me

d

1981

;

304

:

1331

-1334

在糖尿病女性中,妊娠早期Hb

A1

c

水平增加与不良妊娠结果风险增加相关Dia

b

e

te

s

Ca

re

2006

;

29

:

2612

-2616糖尿病患者术前准备糖尿病的患者在外科手术前准备期间,仅检测空腹血糖是不够,由于FP

G有波动性,所以手术前病人最好测Hb

A1

c

,以了解较长时间内病人糖代谢的情况。Northe

a

s

t

F

lorida

Me

dic

ine

2008

;

Vol.

59

,

No.

1

:

23

-27w

w

w.DCMS

online

.OrgGA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近期血糖控制情况

Hb

A1

c

血红蛋白异常时

贫血的疾病干扰Hb

A1

c

值溶贫血红细胞寿命短:大量出血后、慢性肾衰的贫血,红细胞的寿命缩短Hb

A1

c

呈现低值。而在缺铁性贫血,Hb

A1

c

呈高值(五)酮体检测

血β-羟丁酸测定可用于DKA的诊断

血、尿酮体检测可作DKA的辅助诊断

尿酮体检测不能单独用于DKA的诊断和监测尿酮体原理: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50

-100

mg

/L

)丙酮(400

-700

mg

/L

)亚硝基铁氰化钠紫色早期:估计不足

(β-羟丁酸

)缓解:估计过量

(乙酰乙酸

)注意事项DM酮症酸中毒尿酮体的检测不能很好的反映糖尿病酸中毒的严重程度,而血β-羟丁酸测定能真实反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六)尿白蛋白定义mg

/2

4

hg

/m

ing

/m

g

of

CrNorma

l<

30<

20<

3020

-20030

-300M-a

lbuminuria 30

-300(3次测定中2次)Albuminuria>300>200>300尿白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物,与发展至晚期肾病相关尿白蛋白的诊断煉注意应排除一些引起尿中白蛋白升高的因素(尿路感染,短期高血糖,运动,高血压,心衰,高脂血症,发热)煉

3

~6

个月内重复测定3

次,2

次升高才能诊断ADA推荐煉糖尿病和/或肾病患者每年均应进行尿白蛋白检测煉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DM之后5年,在青春期或青春期后,开始进行尿白蛋白检测煉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明确诊断后,无论是否接受治疗,即应进行尿白蛋白检测(七)自身免疫性抗体测定煉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1型60%(+)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新型75%~85%(+)煉胰岛素自身抗体(IAA):1型40%~50%(+)煉酪氨酸磷酸酶IA-2,酪氨酸磷酸酶IA-2

自身抗体测定评价煉胰腺移植时,推荐胰岛细胞抗体用于非糖尿病家族供者的筛查煉但有助于成人糖尿病的分型和儿童在DM1型遗传危险性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八)胰岛素释放试验煉目的:了解胰岛

细胞的分泌功能煉有些IGT或DM早期患者,出现胰岛素释放后滞煉所以做OGTT同时检测胰岛素释放情况便于临床治疗监测OGTT试验血糖餐前1

h2

h3

h血糖峰胰岛素峰2型糖尿病的病生理:餐时胰岛素分泌缺陷FP

G

<8

mmol/lFP

G

<12

mmol/lFP

G

12

–1

5

mmol/lFP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