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教学管理系统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ERP教学管理系统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ERP教学管理系统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ERP教学管理系统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ERP教学管理系统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分析与设计范例:教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1、请选一个你熟悉系统进行调查,完成企业模型设计和主题数据库设计。2、对上题规划汇报中某子系统进行详细调查,画出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并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最终完成一个新系统逻辑结构。做出系统分析汇报3、对上题分析文档资料进行系统设计(包含功效设计、数据库设计、分类编码设计)。4、规划汇报、分析汇报、设计汇报详细要求及详细提提交时间会在上课时候实时确定,请同学们注意。注:最终各组交一份最终文档(电子文档及打印稿)制作成PPT,各组挑选一各同学讲演。1/34

某校教学管理是由校教务处教务科和下属系、学院教学办公室共同完成,其组织结构图以下:教务处教务科科长排课管理业务人员学籍管理业务人员教室管理业务人员数学系教学管理办公室物理系教学管理办公室化学系教学管理办公室哲学系教学管理办公室管理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系统规划汇报2/34对各个部门、各业务人员进行详细调查,现行管理业务是:新生入学后填写学生情况记录表报各系、院后,再上报教务处教务科,教务科将这些报表汇总后与学校招生办公室进行查对,准确无误后以备使用。每年各个专业在制订完教学计划后,交系教学办公室进行审核,然后上报教务科,由教务处和教务科出面组织全校进行讨论,最终形成年度教学计划下发各系组织。各系将落实后教师任务分配表和教室情况,排出本系课程表,再报教务科,由教务科进行统一协调,最终制订出全校课程表下发各院系。学校在部分专业中实施了学分制管理,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还要进行学生选课工作。期末考试结束后,各院系将学生成绩归档并进行学籍处理,然后将成绩及学籍处理结果报教务科审批执行。另外教务科还依据教师任课情况、学生情况制订各种报表上报教委、学校及各相关单位。

一、现行系统调研及企业模型建立3/34

教学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中一个职能域。将上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将教学管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部分,组织/业务关系图以下:即业务过程: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学生选课管理排课管理教室设施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管理统计管理报表管理

学籍处理成绩管理教学计划学生选课排课管理教室设施教师信息统计管理报表管理教务科科长※

※※※学籍管理业务人员※

××排课管理业务人员

×

教室管理业务人员

院、系教学办公室×※※※×

\

※主要责任人和决议者×业务过程主要参加者\业务过程部分参加者4/34一、业务流程分析

依据总体规划中对线行业务描述,该系统高层业务流程图如图1。

系统分析汇报5/34日常事务处理图1教学管理系统高层业务流程图学生情况记录表核实学生情况记录表学生招生办公室学生情况档案建立学生变动台帐学生变动台帐学生情况统计各类统计报表省教委校长各相关单位教务科教学执行计划教学执行计划

开会讨论打印教学执行计划各专业各院系教务科教学执行计划学生成绩单学生学籍处理教务科学生成绩档案教师任务分配表教室情况记录表课程表

排课学生教师教务科6/34

普通来说,反应子系统总体业务概况高层业务流程图只有一张,它描述了各项业务过程之间处理关系。而由此向下扩展低层业务流程图有若干张,它们是对每个业务过程详细描述,反应是业务活动之间处理关系。

经过对“学籍处理”业务详细调查,能够了解到其业务处理有:1、跳级、转专业、休复学、退学、降留级处理。学生跳级、转专业、休复学、退学(指自动退学)都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系、院教学办公室审查初步同意后,报教务处教务科进行复核,最终报请学校领导同意由教务处教务科负责执行,对应执行结果要记入学生情况档案。2、每学期期末教师将学生成绩单送交各系院,由教学办公室负责将学生成绩存档,在新学期开学早期,各系院要依据学生学习成绩进行降留级或退学等学籍处理,并报教务处教务科审批实施。3、另外每年各教学办公室还要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确定其毕业资格有三种类型:拥有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仅拥有毕业证书、仅拥有结业证书,然后报教务科复审上报,再将证书下发学生,对应结果也要载入学生情况档案。学籍处理详细业务流程图如图2。7/34学生毕业资格清单学生毕业证书复审及报批毕业资格初审毕业资格学生教务科图2扩展后详细业务流程图学籍变动申请审查学生申请初审学生申请实施学生学籍变动

审批审批意见学籍变动申请学籍变动申请学籍变动通知学生学生校长教务科教务科学生情况档案系、院教学办公室降留级处理通知降留级处理清单学生成绩存档学生成绩单学生降留级处理学生降留级预处理学生教师教务科学生成绩档案系、院教学办公室学生情况档案系、院教学办公室8/34二、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图实质上是对业务流程图进行分析结果,它也是采取“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方法绘制。(1)教学管理系统高层数据流程图:从教学管理高层业务流程图中分析能够发觉,在这张图中“核实学生情况记录表”是在招生办公室参加下进行,对于教学管理系统而言,最终只是负责将准确学生情况记录表存入档案,以备学生在学习期间各项业务处理使用。所以,能够考虑本系统只实现信息输入功效。“开会讨论”是在教务处教务科主持下,各院系中各专业针对每一年课程安排进行相互协商,最终产生教学执行计划过程,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而言,只能实现将协商确定后教学执行计划存入档案。“日常事务处理”业务中经常包括到一些信息检索放在其它业务过程中实现,而不考虑详细实现这项业务过程。经过以上分析,能够画出教学管理系统高层数据流程图。如图3所表示:9/34图3现行教学管理系统1-DFDP3学生情况变动处理D1学生变动台帐P1输入学生情况学生情况记录表D2学生情况档案学生P5打印教学执行计划教师执行计划各系、院P4学生情况统计各类统计表省教委校长各单位P2输入教学执行计划教学执行计划D3教学执行计划各专业P7学生学籍管理学生成绩单D4学生成绩档案教师P6排课课程表教师任务分配表学生D5教室情况记录表10/34(2)教学管理系统扩展层数据流程图

依据教学管理系统高层数据流程图扩展出数据流程图若干张。下面以“学生学籍管理”为例,扩展出“学生学籍管理”数据流程图。从“学生学籍管理”业务流程图中分析能够看出,校长对学生学籍变动审批过程由信息系统完成是不现实,所以考虑将其排除在系统实现功效之外,同时能够将“审查学生申请”和“实施学生变动申请”合并,然后画出“学生学籍管理”数据流程图。如图4所表示:11/34

图4“学生学籍处理”2-DFDP7.3学生情况变动处理初审后学生变动申请P7.2初审学生毕业资格学生毕业资格清单P7.4复查学生毕业资格降留级通知D4学生成绩档案P7.5学生成绩存档学生成绩单教师P7.1初步审查学生申请学籍变动申请学生学生毕业资格证书P7.7降留级处理降留级学生清单P7.6降留级预处理D2学生情况档案D2学生情况档案学生变动通知学生12/34三、数据字典为了对数据流程中各个元素作出详细说明,要建立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内容主要是:数据流程图中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放和外部实体等六方面进行详细定义。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能够图形和文字两方面对系统逻辑模型进行完整描述。注:自己补充数据字典内容13/34按照实体分析方法所设计主题数据库共有8个:1)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奖惩情况、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等信息,它反应了学生本身在校4年主要情况。2)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学生各门课程学习成绩,反应了学生在校4年学习情况。3)教师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教师本身基本信息及所属教研室、所属院、系基本概况。4)课程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教学执行计划详细内容。二、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主题数据库模型14/345)教室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学校全部教室基本配置及使用情况。6)教师任课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每一个任课教师任课情况及日常必须调课信息。7)课表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各专业、各班级课程安排详细表达。8)统计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依据教师、学生各类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形成初步综合统计信息。为了支持高层统计分析,可在该数据库基础上拓展,建立更高层次统计数据库以辅助高层管理人员决议活动。15/34

SDB过程学籍成绩教师课程教室任课课表统计学籍CU教学计划C教师CC教室C排课UUUUC选课U成绩UC统计UUUUUUUC报表U

SDB过程学籍课程教师任课教室课表成绩统计学籍CU教学计划C教师CC教室C排课UUUUC选课U成绩UC统计UUUUUUUC报表UU/C矩阵16/34教务处主数据库包含学籍管理数据库、成绩管理数据库、课程管理数据库、教师任课数据库、教师管理数据库、教室管理数据库、课表数据库、学生统计数据库。教务处负责学籍管理、统计管理、报表管理、排课管理、教室设施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管理和教务处日常事务管理。各院系子集数据库包含学籍管理数据库、成绩管理数据库、课程管理数据库、教师任课数据库、课表数据库。各院系负责教学计划录入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生基本情况录入、成绩管理和日常事务处理。三、进行数据分布分析17/34从主题数据库需求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对用户标识和确认、用户授权提出实施方案,即针对每一个主题数据库依据它分布规划,确定它应该由那些用户负责建立、维护和使用,这些用户身份确实认采取什么伎俩。比如:四、主题数据库可靠性规划

SDB过程学籍成绩教师课程教室任课课表统计教务人员CUCCUCCC教师UCQQQQQ学生QQQQQ表中Create(C),Query(Q),Update(U)18/34四、主题数据库规范化设计

1、按照实体分析方法所设计主题数据库共有8个。1)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奖惩情况、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等信息,它反应了学生本身在校4年主要情况。2)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学生各门课程学习成绩,反应了学生在校4年学习情况。3)教师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教师本身基本信息及所属教研室、所属院、系基本概况。4)课程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教学执行计划详细内容。5)教室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学校全部教室基本配置及使用情况。6)教师任课数据库。该数据库统计了每一个任课教师任课情况及

日常必须调课信息。7)课表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各专业、各班级课程安排详细表达。8)统计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依据教师、学生各类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形成初步综合统计信息。为了支持高层统计分析,可在该数据库基础上拓展,建立更高层次统计数据库以辅助高层管理人员决议活动。

19/342、将概念主题数据库分解为一组基本表学籍管理主题数据库包含一系列数据项,显然,按规范化理论和方法,应将括号中内容分做六部分,建立六个基本表:学籍管理数据库学生基本情况表STUDDBSTU学生处罚情况表STUD_P

学生奖励情况表STUD_E

学生变动情况表STUD_C

学生验证情况表STUD_D

学生课外活动情况表STUD_A20/343、确定基本表组成

学籍管理主题数据库包含了教学管理系统高层数据流程图中“学生变动台帐”和“学生情况档案”两个数据存放中信息。将相关这些信息载体搜集上来以后,经过分析、识别、定义出教学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主题数据库逻辑数据模型以下。主键:学号+奖励时间学号奖励时间奖励原因奖励形式奖金

学籍管理主题数据库模型(部分)学生基本情况表STUD主键:学号学号,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出生日期学生处罚情况表STUD_P学生奖励情况表STUD_E学生变动情况表STUD_C主键:学号+处罚时间学号处罚原因处罚形式处罚时间主键:学号+变动时间学号原学生学号变动原因变动时间课外活动情况表STUD_A主键:学号+活动小组名称学号活动小组名称起始日期终止日期学生验证情况表STUD_D主键:学号+新学生证号学号学生证挂失时间新学生证号学生学籍管理主题数据库DBSTU21/34五、新系统逻辑结构建立新系统逻辑结构建立主要依据数据分析所建立主题数据库,将现行系统数据流程图转换为新系统数据流程图,形成新系统逻辑结构。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对总体规划中提出8个主题数据库进行了规范处理后,所建立数据库模型是建立新系统逻辑结构基础。新系统逻辑功效应该是围绕这8个主题数据库而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内容包含了“学生变动台帐”和“学生情况档案”中信息,所以相关“输入学生情况记录表”和“建立学生变动台帐”功效能够归并为“学生学籍管理”功效模块中,同时该模块还要完成相关学籍管理其它功效。各系院送交教师任务表进入系统后,其信息要进入“教师任课数据库”、教学执行计划数据存放中信息在新系统中被放在“课程管理数据库”中,对这两个主题数据库能够由“教学计划管理”功效模块来完成。22/34档案信息放在“学生成绩数据库”中,对应地依据由教师送交学生成绩单所进行学生成绩存档功效由“成绩管理”功效模块来完成。对“教师管理数据库”和“教室管理数据库”管理也经过“教师基本信息管理”和“教室设施管理”两个功效模块来完成。依据“课程管理数据库”、“教师任课数据库”、“教室管理数据库”和“教师管理数据库”信息所进行“排课管理”产生排课信息放入”课表数据库“中。考虑到实际应用需求,将现行系统中“学生情况统计”所实现功效在新系统中分解为“统计管理”和“报表管理”。其统计信息放入“统计数据库”中。值得注意是该统计数据库中存放了大量统计信息,还包含日常事务统计和对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以备未来需求扩充。

由此能够画出新系统逻辑结构图:23/34图5教学管理系统总体逻辑结构图P8教室设施管理DBCLA教室管理数据库DBSTA统计数据库P3统计管理P1学籍管理学生情况记录表DBSTU学籍管理数据库学生P.2成绩管理DBGRA学生成绩数据库学生成绩单教师DBCOU课程管理数据库DBTC教师任课数据库P5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执行计划教师任务分配表各专业P7教师基本信息管理DBTEA教师管理数据库教师基本情况表人事处DBCT课表管理数据库P6排课管理

课程表学生教师P4报表管理各类统计表各单位校长省教委24/34

图5中所表示各项处理功效实际上是教学管理系统子系统划分,表示是各子系统之间数据存取与交换关系,而这些子系统功效描述只是表示了它们内部数据处理业务范围。为了愈加详细地描述其内部处理功效,必须按照一样方法对它们进行扩展分析,设计出每个子系统逻辑结构图。现以“学籍管理”为例设计子系统逻辑结构图。

由教学管理系统总体逻辑结构图中能够看出,与学籍管理子系统相关数据库有“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和“学生成绩数据库”,与外界联络是学生外部项提供“学生情况记录表”。相关学籍各项现行管理表示出学生学籍变动申请、学生毕业资格审查以及学生降留级处理,首先都要经过各系、院先期处理后再交教务处教务科做最终处理,从管理内容上来说这是一个复杂劳动,新系统建立则要考虑系统优化问题。

学籍管理子系统逻辑结构图表示以下:25/34P1.2汇总学生基本情况DBSTU学籍管理数据库(主库)STUD学生基本情况表P1.9毕业资格审查P1.5自费试读处理DBGRA学生成绩数据库(主库)GRAD学生成绩情况表GRAD_B学生补考情况表学生证丢补申请住址变更换证申请P1.8学生换证处理DBSTU学籍管理数据库(主库)STUD_A学生验证情况表学生P1.1录入学生基本情况学生情况记录表学生DBSTU学籍管理数据库(子集)STUD学生基本情况表P1.4降留级处理DBSTU学籍管理数据库(主库)STUD_P学生处罚情况表P1.6学生受奖处理DBSTU学籍管理数据库(主库)STUD_E学生奖励情况表学生受奖名单各院系P1.7学生处分处理学生处罚名单DBSTU学籍管理数据库(主库)STUD_P学生处分情况表图6学籍管理逻辑结构图P1.3学籍变动处理学籍变动申请DBSTU学籍管理数据库(主库)STUD学生基本情况表STUD_C学生变动情况表26/34系统设计汇报

一、功效结构设计

教学管理系统高层数据流程图中包含了8个处理功效,采取事务分析方法将其转换成结构图。教学管理系统成绩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排课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报表管理统计管理教室基本设施管理学籍管理12345678A27/34

教学管理系统高层结构图教学管理系统学籍管理汇总学生基本情况表学籍变动处理录入学生基本情况表11.21.31.41.51.61.71.81.1降、留级处理自费适读处理学生受奖处理学生处罚处理学生换证处理毕业资格审查1.9AB28/34

教学管理系统三层数据流程图中包含了若干个处理功效,也可采取变换方法将其转换成结构图。下面以“学籍变动处理”为例,将其转换成结构图:学籍管理下层学籍变动处理转专业处理跳级管理学籍管理下层:学籍变动处理功效结构图1.31.3.21.3.1跳级处理汇总跳级信息转专业处理汇总转专业信息修、复学处理汇总修、复学信息修、复学管理退学管理1.3.31.3.4退学处理汇总退学信息B29/34HIPO概念层次输入、处理、输出图简称,由层次化结构图与IPO图两部分组成。学籍管理系统处理输入1.3层次化结构图基本情况输入简历输入查询修改基本情况查询简历查询输出统计表分数表降留级处理统计30/34IPO图处理功效标识:P1.4处理功效名称:降留级处理输入数据:学生成绩数据库(DBGRA)中学生成绩基本表(GRAD)和学生补考成绩表(GRAD_B)输出数据: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DBSTU)中学生基本情况表(STUD)和学生变动请况表(STUD_C)功效描述:取得降留级处理年号,对于每一个学生,循环进行:打开学生基本成绩表(GRAD)取得本学期不及格门数,放入KS打开学生补考成绩表(GRAD_B)取得补考成绩不及格门数,放入BS假如KS>=4则修改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中学生所在班级,变动信息输入学生变动情况表.假如KS>=3且BS>0则修改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中学生所在班级,变动信息输入学生变动情况表.假如KS>=2且BS>=3则修改学生学籍管理数据库中学生所在班级,变动信息输入学生变动情况表.处理方式:在每学期开学补考工作完成后,按照学生学生成绩对学生进行一次处理。31/34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应从实际管理需求出发,按照用户对数据处理要求,考虑到系统运行效率、可靠性、可修改性、灵活性、通用性和实用性等各个方面,主要完成以下设计内容:1、数据库物理设计2、用户权限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