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他还进一步发挥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他对陈伯达研究墨子称赞有加:“《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毛泽东视墨子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表达了他对墨子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也推崇墨子,他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又说:“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

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缅怀与追思无等级的氏族时代,他的天下大同理想堪称绝唱。

B.因为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主张“兼爱”,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

C.在墨子看来,远近、贵贱、亲疏、上下有别,而“别"是祸乱之源。他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

D.陈独秀认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废止,将改变中国的历史,墨子的思想是人类唯一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执着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由此可以推出,他所谓的体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将遭到来自统治阶层的阻挠。

B.墨子“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这句话既有对墨子救世情怀的肯定与赞美,也隐含着对其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C.墨家的“爱”以平等为原则,儒家的“爱"注重等差和分别。通过两者的对比,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有进步意义。

D.材料二中,毛泽东和萧楚女推崇墨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墨子的思想对共产党人的影响,都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3.下列各选项中哪种思想最符合墨子的主张

A.“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D.“顺应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述墨子的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证券经纪人哈维的机要秘书皮彻,上午九时,看到他的老板和年轻的女速记员莱斯利小姐一起匆匆进来,他那往常毫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诧异。哈维飞快地朝办公桌冲去,埋头在一大堆等着他处理的信件里。

莱斯利小姐替哈维当了一年速记员。她的美丽是一般速记员所没有的。她的灰色衣服虽然很朴素,穿在她身上却合适而文雅。今天上午,她身上有一种温柔而羞怯的光辉,眼睛梦一般晶莹,脸颊桃花般娇艳,带着幸福的神色和追怀的情调。

皮彻好奇地注意到她今天的举止有些异样。她不像往常那样,径直走进她办公桌所在的套间里,而是有点踌躇地逗留在外面的办公室。有一次,她挨近哈维的办公桌,近得仿佛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场。

坐在办公桌前的纽约市的经纪人简直成了一部机器,由那些营营作响的齿轮和正在展开的发条忙碌地推动着。

“哦——怎么?有事吗?"哈维粗声粗气地问道。他那些拆开了的信件堆在那张杂乱的办公桌上,好像舞台上的假雪。他那锐利的灰色眼睛唐突而不近人情,有点不耐烦地扫了她一下。

“没事。”莱斯利小姐回答道,微笑着走开了。

“皮彻先生,"她对皮彻说,“哈维先生昨天有没有对你说另聘一位速记员?”

“说过,"皮彻回道,“他吩咐我另聘一位。昨天下午我就通知了介绍所,让他们今早送几个人过来。”

“那么,在有人顶替之前,我照常工作好啦。"她说罢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经纪人分分秒秒都忙碌不堪。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开始痉挛地吐出一卷卷纸条,电话机犯了不断营营发响的毛病。人们开始涌进交易所,在栏杆外探进身来向他打呼唤,有的高兴,有的慌张,有的疾言厉色,有的刻薄狠毒。送信的小厮捧着信件和电报奔进奔出,办事员跳来跳去,活像风暴发作时船上的水手,连皮彻那不露声色的脸上也泛起了有生气的神态。交易所里的景象变幻莫测,不时有飓风、山崩、暴风雪、冰川移动和火山爆发发生。哈维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他从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跳到电话机旁,从办公桌边跳到门口,灵活得像个训练有素的小丑。

正在忙得不可开交的当口,皮彻领着一个年轻姑娘,给经纪人介绍:“速记员介绍所派来的小姐,来应聘的。”

哈维打了半个转身,皱皱眉头说:“应聘什么?"

“速记员。”皮彻说,“昨天您吩咐我打电话,叫他们今早派一个过来。"

“你糊涂了,皮彻,”哈维说,“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令人十分满意。只要她愿意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

那姑娘愤愤离去。

业务越来越忙,节奏越来越快。哈维像一部高速运转、精巧坚固的机器——高度紧张,全速运行,正确精密,毫不犹豫,言语、动作和决断都恰当而迅速。股票和债券,借款和抵押,保证金和担保品……这是一个金融的世界,其中没有容纳人类世界或是自然界的丝毫空隙。

将近午餐时间,喧嚣暂时平静下来。哈维站在办公桌边,手里满是电报和备忘便条,右耳上夹着一支自来水笔,一绺绺头发凌乱地垂在前额上。办公室的窗子是打开的,春天在大地的暖气管里添了一些热气。窗口飘进一股微妙的气息,一股紫丁香优雅的甜香,刹那间使经纪人动弹不得。因为这种气息是属于莱斯利小姐的,是她的,只是她一个人的。那股气息使她美丽的容貌几乎是触摸得到地显现在他眼前。金融的世界突然缩成一个遥远的小黑点。

“天哪,我现在就去求她。”哈维脱口而出,“我为什么早不去做?"

他冲进里面的办公室,向速记员的办公桌冲过去。

“莱斯利小姐,”他匆忙地说,“我只有一点空闲,我利用它来说几句话。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实在没有时间像常人那样用普通的方式跟你谈情说爱,但是我确实爱你。请你快回答吧,那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呢。"

“喔,你说什么?”莱斯利小姐嚷道,眼睛睁得大大地盯着他。

“你不明白吗?"哈维急切地说,“我要求跟你结婚。我爱你,莱斯利小姐。我早就想对你说了,所以事情稍微少一点就抽空跑来。你肯不肯,莱斯利小姐?”

莱斯利小姐起先似乎愣住了,接着泪水从她惊讶的眼睛里流下来,之后她愉快地笑了,一只胳膊温柔地勾住经纪人的脖子。“我现在懂得啦,"她柔声说,“这些生意使你把什么都忘了,吓了我一跳。难道你不记得了吗,哈维?昨晚八点,我们已经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从机要秘书皮彻的角度描写速记员莱斯利小姐,可以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增强可信度与真实性。

B.作为证券经纪人,证券在哈维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压倒一切的位置,使他的行为变得荒诞而怪异。

C.哈维前一天吩咐秘书皮彻招聘速记员,可推知他当时对速记员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不满,是一时冲动。

D.“金融的世界突然缩成一个遥远的小黑点”,表明莱斯利小姐的人格魅力使哈维暂时走出了金融世界,恢复了正常人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证券交易所里“机械人”的形象,如“办事员跳来跳去,活像风暴发作时船上的水手"哈维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等。

B.小说语言极具内涵和感染力,如“交易所里的景象变幻莫测,不时有飓风、山崩、暴风雪、冰川移动和火山爆发发生”,运用想象和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交易所的忙乱和喧闹。

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哈维夸张荒诞的行为,揭示了西方社会过度注重物质财富,从而对人们精神和人性造成摧残的现实。

D.小说结尾通过对莱斯利小姐一连串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集中展现出莱斯利小姐惊讶、不满、感动、讨好等复杂微妙的心理。

8.小说是如何刻画哈维的忙碌不堪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颇具艺术魅力,请结合全文对此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分其骑以为四队,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节选自《鸿门宴》)

10.材料甲中划波浪线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项王军垓下A兵少B食尽C汉军及诸侯兵D围之E数重F夜闻汉军G四面皆楚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长,文中指官职,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理民事。

B.江东,是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C.长者,古时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以指德高望重的人,文中指前者。

D.邑,文中指食邑,是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又称作采邑、采地、封地。

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作战勇猛。在垓下时,他缺兵少粮,并被刘邦的军队包围,但他还是能凭剩下的八百多人,杀出包围圈。

B.项羽不辨是非。当他逃到阴陵时,迷失了道路而去询问一农夫,结果被骗而失去了最佳的逃跑机会,最终因此丧命。

C.项羽不知反省。当他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自知难以逃脱时,项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想用“三胜"敌人来证明。

D.项羽信奉天命。当乌江亭长建议他东渡乌江时,项羽选择了放弃,并说这是上天亡他,还渡乌江有什么用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14.项羽认为自己的失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结合甲乙语段,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双调大德歌·冬景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15.下列对这首元曲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以梨花喻雪,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异曲同工。

B.前四句写冬雪,“舞”字描写北风紧吹下雪花狂舞的情状,大而密的雪让村落依稀难辨,让画家无法描形写画。

C.“看"字引出下文傍晚冬景,三句分别选取岸上、岸边、水中的典型景物,视角由高及低,层次清晰,色彩鲜明。

D.全曲描绘了一幅傍晚郊野雪景图,用字讲究,境界开阔,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寒而不冽、淡而有味之感。

16.“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写出了怎样的画面和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7.(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中畅快临风、一路酣歌的景象:,。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不畏权贵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

(3)梦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能够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事的时候,老冯喜欢坐在灯塔下看海,出海的时候,他眺望的坐标也是灯塔。岛上的两座灯塔像倒立的套着螺栓的大号螺杆,坐落在人字形的防波堤两侧。A_____________,似乎会随着时间、天光而变幻,有时是黄色、绿色,有时是红色、蓝色。深夜,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光将夜空变得明亮;这些灯塔光让夜航船上的人看到,他们在心中生出温暖与兴奋。

老冯初到岛上时,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石棉瓦板屋,喝的是屋顶上接的雨水。为了蓄饮用水,虽然B_____________,但没过多久小水池里面就有各种跳虫。补给船一个多月才跑一趟,蔬菜水果很快就吃完了,一切都很艰难。想起这段物资匮乏的岁月,老冯倒是很达观——海里岸上,那个年代哪有不难的,捱一捱,就过去了。

好像是一粒种子,老冯在岛上扎根了,C_____________,直到现在也没动过离开的念头。他说,想想连他自己都难以相信,上岛三十多年了——他笑着说,眼睛眨一眨,就过了半生。他回想这些年岛上生活的颠沛与艰苦,闭上眼睛,脑海中是一幅又一幅画面:风雨中大海的纷乱暴虐,阳光下大海的热情灿烂,远行时的紧张期待,归来时的欢欣鼓舞……大海带来了生命的体验,让他眼前变得更加辽阔高远。无论是水平如镜还是暴风骤雨,望向灯塔,到灯塔去,都能让人的心绪愈发安静,拥有力量。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和效果。

(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改革开放初年,我在县委报道组工作。②友人有一天告诉我,③几个城北的村庄因种月季花致富了。④我听了很惊讶,想去探个究竟,⑤说不定还是个合适的报道选题。⑥我骑车奔向城北,⑦花了近半小时左右,⑧就远远地看见望不到边的月季花地,⑨也闻到了扑鼻的花香。⑩风吹花香如浪涌来,不由得神清气爽。

我家一位亲戚正是这个村的人。我想着顺道拜访一下,他正好在家。推门进院,我满眼惊讶——曾经闲置空荡的院子里,如今栽满了月季花,姹紫嫣红,花香满院。坐在小院的月季花旁品茗,花香随风入茶,自有一番况味。这位亲戚告诉我:“现在全村又恢复了种花的老传统,户户种花,家家置圃,不但再现花园美景,而且花苗供不应求。乡亲们靠种花发了家,单是盖新房的就有十几户。”

如今,且看莱州城里,路到哪里,花到哪里,香到哪里。占地500亩的莱州广场,种植着一池池的月季。红的、金的、绿的……直把莱州广场装点成一片花海。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每一处新修道路的路口四周,本是十分值钱的黄金地段,人们也不顾它们的商业价值将其全部辟为月季园。

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我满眼惊讶——曾经闲置空荡的院子里,如今栽满了月季花,姹紫嫣红,花香满院"一句的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顺——山——倒——了——”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B.这幅画得真好,寓意深刻——你为什么这样勇敢,难道就不怕他?

C.阅读经典文言文应当这样,那就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D.迈进大门,穿过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1.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2.(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夸夸群"和“喷喷群”是最近出现的两类微信群。加入“夸夸群"的人,无论发布何种信息,都会被群友极尽辞藻夸赞;进入“喷喷群”的人,不管发布什么信息,都会被群友挖苦嘲讽。有人认为“夸夸群"能让人开心,帮助建立自信,比“喷喷群”好。也有人认为“喷喷群"不但能释放负能量,还能帮助认清自己,更有价值。

上述材料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A

4.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观;②接着,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兼爱"思想产生的原因;③最后,从“爱无等差”“兼以易别"两方面,进一步阐述“兼爱"思想沁润着平等意识。

5.①墨子的“兼爱”思想,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②墨子的“非攻"思想,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③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④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去除个人主义。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中墨子的主张,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⑷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

⑸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1.A.“他提出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错。原文是“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可见大同理想不是墨子提出的。

C.“在墨子看来,远近、贵贱、亲疏、上下有别”错。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

D.两处错误,一是“周朝即当欧洲之希腊”,原文是“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二是“墨子的思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扩大范围,原文是“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被陈独秀成为“国粹"的是墨子的“兼爱”而非墨子的思想。

故答案为:B。

2.C.“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要强于儒家的思想"错。对比的目在于证明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的意识,不是为了证明儒墨两家的优劣之分。

故答案为:C。

3.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A.是墨子的兼爱思想。

B.是孟子的推己及人思想;

C.是孟子的仁政思想;

D.是庄子的顺应自然思想;

故答案为:A。

4.第一部分为第一段,先说墨子自立门户,聚徒讲学,热衷游说,然后说他的政治主张有十项,最后突出“‘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可见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观。

第二部分为第二段,接着引用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和《淮南子要略》对墨子的评价,论述“兼爱”思想的内涵;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隐含着平等观,“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第三部分为第三至五段,然后先总说墨子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接着分别论述,“其一,爱无等差"其二,兼以易别”,从“爱无等差"兼以易别”两个方面论证“兼爱"思想隐含的平等观。

最后采用“首先,……接着,……最后,……”的模式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观;②接着,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兼爱”思想产生的原因;③最后,从“爱无等差"兼以易别”两方面,进一步阐述“兼爱"思想沁润着平等意识。

5.首先看墨子的“兼爱"思想,材料一中“‘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这种思想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从当前现实来看,墨子的“兼爱"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相爱,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材料一中墨子主张爱无等差,“‘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主张兼以易别,“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兼爱"思想蕴含着平等意识,“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可见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

接着看墨子的“非攻"思想。

材料一中墨子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这种“非攻"思想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

然后看墨子的“节用”思想。

材料二中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最后看墨子的“忘我”牺牲精神。

材料二中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可见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他说“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可见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参加劳动,对于劳动教育有意义。

故答案为:①墨子的“兼爱”思想,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②墨子的“非攻"思想,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③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④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去除个人主义。

【答案】6.C

7.D

8.①正面描写。如从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刻画哈维的“忙碌不堪"。②侧面衬托。如通过交易所里喧闹的环境、忙碌的办事员,衬托哈维的“忙碌不堪”。③典型情节。如通过哈维忘记自己已经举行过婚礼的情节,刻画哈维的“忙碌不堪"。

9.①这个结尾出人意料。以哈维和莱斯利已经“举行过婚礼”结尾,让读者意想不到,打破了读者对哈维求婚的猜想。②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前文有许多暗示和铺垫,如莱斯利小姐有些异样的举止,或哈维忘记让皮彻找速记员等情节。③这个结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沉迷于金融世界的哈维,居然狂热到连自己是否结婚、妻子是谁都彻底忘记了,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进一步突出主题。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段的作用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再从意外之外和情理之中两个角度,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6.C.“可推知他当时对速记员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不满,是一时冲动"理解有误。根据原文为“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令人十分满意。只要她愿意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哈维可知:没有对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不满,从后文来看是因为他和莱斯利小姐结婚了。

故答案为:C。

7.D.“集中展现出莱斯利小姐惊讶、不满、感动、讨好等复杂微妙的心理"说法有误。由原文为“莱斯利小姐起先似乎愣住了,接着泪水从她惊讶的眼睛里流下来,之后她愉快地笑了,温柔地勾住经纪人的脖子”可知:讨好的心理分析不当,应该是高兴。

故答案为:D。

8.原文有多处关于哈维的动作描写,如“哈维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他从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跳到电话机旁,从办公桌边跳到门口,灵活得像个训练有素的小丑”,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极力渲染哈维的“忙碌”,塑造出工作狂热,对金钱追求狂热的哈维形象。

原文有多处关于哈维的语言描写,如“他吩咐我另聘一位。昨天下午我就通知了介绍所,让他们今早送几个人过来"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令人十分满意。只要她愿意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文中的哈维说话多是急促的语气,突出哈维的“忙碌"。“我只有一点空闲,我利用它来说几句话。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实在没有时间像常人那样用普通的方式跟你谈情说爱,但是我确实爱你。请你快回答吧,那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呢”哈维在求婚时说的话,让人觉得这简直是在进行一种抢购,这也正契合了哈维经纪人的身份。

侧面衬托。如“莱斯利小姐起先似乎愣住了,接着泪水从她惊讶的眼睛里流下来,之后她愉快地笑了,一只胳膊温柔地勾住经纪人的脖子”,文末哈维的“热情”和异常的举动带给莱斯利的惊喜交加的神态和动作,使哈维这个典型的艺术形象更立体。

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故事情节,如忘记招聘速记员的情节“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令人十分满意。只要她愿意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求婚的场面“我要求跟你结婚。我爱你,莱斯利小姐。我早就想对你说了,所以事情稍微少一点就抽空跑来。你肯不肯,莱斯利小姐?”,这些都塑造了哈维“忙碌"到只能记住追逐金钱的经纪人形象。

故答案为:①正面描写。如从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刻画哈维的“忙碌不堪”。②侧面衬托。如通过交易所里喧闹的环境、忙碌的办事员,衬托哈维的“忙碌不堪"。③典型情节。如通过哈维忘记自己已经举行过婚礼的情节,刻画哈维的“忙碌不堪”。

9.(1)首先,结尾在意料之外。

结合“哈维急切地说,‘我要求跟你结婚。我爱你,莱斯利小姐。我早就想对你说了,所以事情稍微少一点就抽空跑来。你肯不肯,莱斯利小姐’”,和“她柔声说,‘这些生意使你把什么都忘了,吓了我一跳。难道你不记得了吗,哈维?昨晚八点,我们已经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分析,故事以“昨晚八点,我们已经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结尾,读者肯定意想不到哈维和莱斯利小姐昨晚八点已经举行过婚礼这个结局,这个结尾打破了读者对哈维求婚的猜想,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2)其次,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

作者在前面做了许多暗示和铺垫,如莱斯利小姐有些异样的举止——“她不像往常那样,径直走进她办公桌所在的套间里,而是有点踌躇地逗留在外面的办公室。有一次,她挨近哈维的办公桌,近得仿佛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场”,说明她与哈维的关系已非同寻常;

由“哈维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他从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跳到电话机旁,从办公桌边跳到门口,灵活得像个训练有素的小丑"哈维打了半个转身,皱皱眉头说:‘应聘什么?’‘速记员。’皮彻说,‘昨天您吩咐我打电话,叫他们今早派一个过来’”“哈维说,“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令人十分满意。只要她愿意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哈维像一部高速运转、精巧坚固的机器——高度紧张,全速运行,正确精密,毫不犹豫,言语、动作和决断都恰当而迅速。股票和债券,借款和抵押,保证金和担保品……"”分析,哈维让皮彻找速记员的事以及多处描写哈维的忙碌,说明他忘记已经结婚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的。

根据“她柔声说,‘这些生意使你把什么都忘了,吓了我一跳。难道你不记得了吗,哈维?昨晚八点,我们已经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分析,沉迷于金融世界的哈维,居然狂热到连自己是否结婚,妻子是谁都彻底忘记了,这种结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描写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让人回味不已。

故答案为:①这个结尾出人意料。以哈维和莱斯利已经“举行过婚礼”结尾,让读者意想不到,打破了读者对哈维求婚的猜想。②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前文有许多暗示和铺垫,如莱斯利小姐有些异样的举止,或哈维忘记让皮彻找速记员等情节。③这个结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沉迷于金融世界的哈维,居然狂热到连自己是否结婚、妻子是谁都彻底忘记了,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进一步突出主题。

【答案】10.ACF

11.C

12.B

13.①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②范增多次用眼神示意项羽,多次举起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不给予回应。

14.恃勇好战,缺乏远见,寡谋轻信,刚愎自用。

【知识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社会习俗;称谓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耗尽。汉军以及各个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围困起来。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起了楚歌,大吃一惊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那么多呀!”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项王)把他的骑兵分成四队。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拿下他们的一位将官。”这时,赤泉侯为(汉军)的骑兵将领,追赶项王,项王怒目喝斥他,赤泉侯人马都受到了惊吓,后退了数里。(项王)与他的骑兵们聚集为三处。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于是把军队分为三部分,再次围困了他们。项王于是骑马疾驰,又斩了汉军一个都尉,杀了数十上百人,(项王)再次聚集自己的骑兵。

在此情形下,项王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拢船靠岸等候,(他)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尚有)千里,民众(也有)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了。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之后),没有办法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让我灭亡,我渡江还有什么用呢!况且我和八千江东子弟(一起)渡江向西(征战),现在没有一个人东还,纵使江东的父兄辈们怜惜(我)而让我称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我难道就不于心有愧吗?”(项王)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一个年高有德之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马)没有能战胜它的,(它)曾经一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它,把(它)送给您。"(项王)于是命令骑兵们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接着战斗。(项王)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道:“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面对项王,(把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汉军用千金和封邑万户悬赏我的人头,我送给你个人情吧。”(说完话,项王)就自刎而死了。

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10.句意: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耗尽。汉军以及各个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围困起来。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都唱起了楚歌,大吃一惊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那么多呀!"

“食尽兵少”是主谓短语,前后都要断开,选择AC;

“乎"表示疑问,一般是放于句尾,选择F。

故答案为:ACF。

11.C.“文中指前者”错误。长者一般指年龄大、辈分高、德高望重之人。文中不是指年龄大,而是指德高望重之人。

故答案为:C。

12.B.项羽不是因为被骗而死,他后来还有逃生的机会,只是他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意渡河。依据是原文“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故答案为:B。

13.得分点:

(1)“父兄”,父老兄弟;“王”,名词的使动用法,让我做王;“面目”,脸面。

(2)“戳力”,合力;“河北”,黄河以北;“河南”,黄河以南;“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将军(于)河北战,臣(于)河南战”。

故答案为:①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②范增多次用眼神示意项羽,多次举起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沉默着不给予回应。

14.由原文“吾为公取彼一将"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可知,项羽恃勇好战。

由原文“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可知,项羽缺乏远见。

由原文“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可知,项羽寡谋轻信。

由原文“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可知,项羽刚愎自用。

故答案为:恃勇好战,缺乏远见,寡谋轻信,刚愎自用。

【答案】15.B

16.在白茫茫的世界中,一条钓鱼的小船正斜揽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勾画出一种静谧、清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安闲稳定的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15.B.“让画家无法描形写画”错误。“密洒堪图画"中“堪”是值得的意思。雪花稠密地飘洒下来,是值得描形写画的。

故答案为:B。

16.“黄芦掩映清江下"写到黄色的芦花倒映在水里,形成一条黄橙色的彩带,给这荒凉环境带来了几分温馨和一丝快意。黄色为暖色。北风的吹拂,白茫茫的世界中,江岸边的黄芦在清江白景映衬下,更显得光彩夺目,摇曳多姿。“斜缆着钓鱼艖”,那岸边泊着一叶钓鱼舟,独览着一清江之景。船泊在岸边,说明天气太晚,渔夫已归家,这样使意境更显得宁静、清远。

作者摄景“钓鱼艖”,描绘出了人活动的足迹,给荒凉宁静的环境增加了生机和魅力,同时给人以期待和希望。作者长年漂泊在外,生活毫无安宁,自然向往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看到归巢的“晚鸦”和渔夫归去留下的“钓鱼艖”,自然而然想到自己,它(他)们有归,为何自己无归?表达了作者对安闲稳定的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在白茫茫的世界中,一条钓鱼的小船正斜揽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勾画出一种静谧、清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安闲稳定的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17.【答案】(1)风乎舞雩;咏而归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①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④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⑤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雩、摧、事、酹。

故答案为:(1)风乎舞雩;咏而归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A:塔顶发出的光的颜色;B:他建了个小水池;C:然后开花结果

19.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将“风雨中大海的纷乱暴虐,阳光下大海的热情灿烂,远行时的紧张期待,归来时的欢欣鼓舞”四个短语排列,构成了排比的修辞手法;②这里的场景排比,生动体现了老冯在岛上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生命体验,富有气势,节奏和谐,情感表达强烈,从而表达出对老冯的敬佩之情。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和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分为三个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及效果;②结合句子,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18.A处,由前面“岛上的两座灯塔像倒立的套着螺栓的大号螺杆"和后面的“似乎会随着时间、天光而变幻,有时是黄色、绿色,有时是红色、蓝色。深夜,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光将夜空变得明亮”可知,此处说的是塔顶光的颜色,故此处应填“塔顶发出的光的颜色"。

B处,由前面的“为了蓄饮用水”“虽然"和后面“但没过多久小水池里面就有各种跳虫”可知,此处应填“他建了个小水池"。

C处,由前面“好像是一粒种子,老冯在岛上扎根了”可知,此处应依照喻体“种子"的生长特性来写,故此处应填“然后开花结果”。

故答案为:A:塔顶发出的光的颜色;B:他建了个小水池;C:然后开花结果

19.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风雨中大海的纷乱暴虐,阳光下大海的热情灿烂,远行时的紧张期待,归来时的欢欣鼓舞……"连着运用了“风雨中大海的纷乱暴虐,阳光下大海的热情灿烂,远行时的紧张期待,归来时的欢欣鼓舞”四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构成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这里的这组场景排比,生动体现了老冯在岛上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生命体验,让他眼前变得更加辽阔高远。排比的运用使语言富有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读起来和谐上口,情感表达强烈,表达出对老冯无论岛上是物资匮乏还是孤独难耐,生活是颠沛或艰苦,都能坚忍达观地对待的敬佩之情。

故答案为: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将“风雨中大海的纷乱暴虐,阳光下大海的热情灿烂,远行时的紧张期待,归来时的欢欣鼓舞"四个短语排列,构成了排比的修辞手法;②这里的场景排比,生动体现了老冯在岛上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生命体验,富有气势,节奏和谐,情感表达强烈,从而表达出对老冯的敬佩之情。

【答案】20.D

21.语句③可修改为:城北的几个村庄因种月季花致富了。

语句⑦可修改为:花了半小时左右(或者改为:花了近半小时)。

语句⑩可修改为:风吹花香如浪涌来,我不由得神清气爽(或者改为:风吹花香如浪涌来,令我不由得神清气爽)。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破折号,先判断文章中破折号的用法,再逐个判断选项中破折号的用法,然后选出正确的一项。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20.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A.表示声音延长。B.表示话题转换。C.表示递进。D.表示解释说明。故答案为:D。

21.第③句,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将数量词“几个”放在“村庄"前面。

第⑦句,语义重复,删除“近”或“左右"。

第⑩句,成分残缺,“神清气爽”的应是“我”,故应在“不由得神清气爽”前添加主语“我";或者,在“不由得神清气爽”前加上“令我"。

故答案为:语句③可修改为:城北的几个村庄因种月季花致富了。

语句⑦可修改为:花了半小时左右(或者改为:花了近半小时)。

语句⑩可修改为:风吹花香如浪涌来,我不由得神清气爽(或者改为:风吹花香如浪涌来,令我不由得神清气爽)。

22.【答案】【参考例文】

取“喷”之冷眼,怀“夸"之热心

面对社会压力、激烈竞争,夸夸群的爆棚、喷喷群的流行也许正是当下青年内心世界的写照之一。渴望着外界关注抑或壅塞了满腹情绪,却总与现实的碰壁与社会的冷落相龃龉,而两群的出现却给予了感情出口,或多或少地填补了心理落差。

就其效果来说,两群其实难分伯仲,只区别于受众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夸夸群洋溢着和煦春风、阳光雨露般的其乐融融,汇聚着善意友爱的涓流。夸赞者尝试以欣赏的眼光给予他人以鼓励,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正能量,并于此学会以温柔之心善待世界,发现个体的美好闪光点,被夸者则于自卑处迸发自信火花,于逆境中寻得前行力量,于赞美中砥砺拼搏,塑造更好的自我。在相互鼓励中,夸夸群所传递的是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向善向美的期待。

而喷喷群则如激涌的洪水携泥带沙,又带着灰色的冷幽默。他们也许师承以批判“国民性”著称的鲁迅冷眼看破,约言道穿,扯开虚伪与黑暗的纱帐,将个人际遇的不遂与社会的沉疴公之于众。其中虽不乏负面消极的因子,但客观上无疑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矛盾,蕴含着社会进步的渴求。同时,个人情感的洪水得以释放,又为重新接纳生活的风雨忧乐预留库存,再次整装待发。

但在软语温言中泡久了,难免自满而止步;在倾盆大雨中浸透了,亦不免灰心而失望。故而两群也应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过度依赖单薄的赞美,不仅容易迷失自我,而且可能被膨胀的虚荣吞噬。夸夸群取笑喷喷群之冷眼旁观,习得漫看天边云卷云舒之宠辱不惊,用自身内心的修持走完人生的朝圣路。如季羡林婉拒“国学泰斗"之称,仰学术高山谦冲自牧;如陈寅恪不喜张扬,存君子本色潜心治学。真正的高贵从不需外界认可,而是要突破自我藩篱,优于过去的自己。

喷喷群也许该思索:怎样去解决碰到的难题?粗鲁的发泄方式又有何不妥?因为一味的抱怨只能塑造怨妇,无克制的口水只能称为“喷子”。喷喷群该怀夸夸群之古道热肠,多为他人奉献一缕阳光,让社会和谐美好。如李敖,不是止步于著书“骂"人,而是与当局据理力争,争取公道社会;如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没有抱怨施工难度大、技术永平有限,而是凭借奋斗精神,自主攻关,造就世界奇迹。“喷”后要有为,不“喷"也可砥砺前行。

冷眼于心,向外观世界,向内鉴真己;热心在怀,系苍生黎民,达至诚至善。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中两个关键词语是“夸夸群”和“喷喷群”,针对这两个群体,有两类不同的看法,两种观点各有道理,考生应结合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判断标准全面评价,偏向任何一方都是不全面的。

【题干分析】综合看来,在全面掌握双方观点基础上要辩证分析,是深度思维的结果。综合双方观点立意,既要“夸夸”又要“喷喷";接受夸奖,但也应辩证看待,看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被夸奖迷惑,冲昏头脑;但面对“喷喷”时也应头脑理智清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只涉及一个方面而谈,则观点片面。

写作要求为“上述材料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其中“上述材料引发你哪些思考”要求考生写作时必须紧扣材料,要有明确的观点;“议论文"明确了文体要求。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理性看待夸夸群与喷喷群。然后简引材料,指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再剖析“夸夸群”和“喷喷群"二者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接着阐述“夸夸”和“喷喷"的利弊问题,强调凡事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最后应照应材料以及题目和开头,总结全文,重申论点,强调这种现象其本质是一种内心的一种精神需求,同时辩证论述,指出一方面它有利于我们舒缓压力,增强自信、满足虚荣心,另一方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自身的问题,增强自信心潜能,明辨是非莫依赖。

【立意提取】

1.夸奖让人恢复斗志,喷喷让人看清缺点。

2.莫沉迷虚拟的夸赞,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

3.给予感情出口,寻找合理的解决方式。

4.理性看待夸奖和吐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一下·禄劝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他还进一步发挥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他对陈伯达研究墨子称赞有加:“《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毛泽东视墨子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表达了他对墨子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也推崇墨子,他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又说:“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

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缅怀与追思无等级的氏族时代,他的天下大同理想堪称绝唱。

B.因为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主张“兼爱”,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

C.在墨子看来,远近、贵贱、亲疏、上下有别,而“别"是祸乱之源。他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

D.陈独秀认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废止,将改变中国的历史,墨子的思想是人类唯一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执着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由此可以推出,他所谓的体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将遭到来自统治阶层的阻挠。

B.墨子“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这句话既有对墨子救世情怀的肯定与赞美,也隐含着对其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C.墨家的“爱”以平等为原则,儒家的“爱"注重等差和分别。通过两者的对比,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有进步意义。

D.材料二中,毛泽东和萧楚女推崇墨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墨子的思想对共产党人的影响,都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3.下列各选项中哪种思想最符合墨子的主张

A.“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D.“顺应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述墨子的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答案】1.B

2.C

3.A

4.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观;②接着,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兼爱”思想产生的原因;③最后,从“爱无等差"兼以易别”两方面,进一步阐述“兼爱"思想沁润着平等意识。

5.①墨子的“兼爱"思想,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法治观念;②墨子的“非攻”思想,有助于形成热爱和平的思想;③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厉行节约有教育意义;④墨子的忘我的牺牲精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去除个人主义。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