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科试卷说明: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2)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3)____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4)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5)《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景,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答案】①.甲光向日金鳞开②.将以遗所思③.路远莫致之④.九万里风鹏正举⑤.蓬舟吹取三山去⑥.仍怜故乡水⑦.两岸石壁⑧.五色交辉⑨.青林翠竹⑩.四时俱备⑪.无可奈何花落去⑫.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注意“鳞”“遗”“致”“鹏”“蓬”“怜”“壁”“俱”“奈”“燕”等字的正确书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邓稼先为研制“两弹一星”(1)jūgōngjìncuì,在荒漠上度过了几十年(2)xiǎnwéirénzhī的生活;居里夫人为了一睹镭那美丽的颜色,在(3)zàorè的实验室中熬制几十吨的沥青;探测队员为了测量珠峰的高度,在恶劣环境下艰苦工作。每一个奋斗者都(4)kèshǒu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时代的华章。(1)jūgōngjìncuì()(2)xiǎnwéirénzhī()(3)zàorè()(4)kèshǒu()【答案】①.鞠躬尽瘁②.鲜为人知③.燥热④.恪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1)鞠躬尽瘁:jūgōngjìn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2)鲜人知:xiǎnwéirénzhī,很少有人知道。(3)燥热:zàorè,(天气)炎热不湿润。(4)恪守:kèshǒu,严格遵守。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_____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无论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燕尾的隶书,还是狂放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都_____________了中华文化之美,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A.记录包含显露 B.收录蕴含显露C.记录蕴含体现 D.收录包含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收录:编辑采用。根据后面的“发展进程”可知,应用:记录。第二空:包含:包蕴;含有。蕴含:包含;内含。根据后面的“精神”可知,应用:蕴含。第三空:显露:明显地现出。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根据后面的“中华文化之美”可知,应用:体现。故选C。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病句修改。C.第③句既有“随着”又有“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去掉任意一个即可。故选C。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国家速滑馆采用最新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进行制冰,这种制冷方式,其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超过120万棵所带来的碳排放减少量。与此同时,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将水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内,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同时,制冰产生的余热还能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每年可节电200万度。(1)根据材料的内容,请概括出“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优点。(2)下面是某同学写的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副对联,请你将下面6个词语正确组合,把其中缺漏的地方补充完整。睦邻夺金雄心与共愿望相同折桂结友上联:四海欢腾,____________下联:九州齐聚,____________【答案】5.①低碳环保,减少碳排放;②减少水面温差;③产生的余热用途广泛6.①.夺金折桂雄心与共(折桂夺金雄心与共)②.结友睦邻愿望相同(睦邻结友愿望相同)【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作答时,找到相关优点的句子。由材料“其减少的碳排放量担当于植树超过120万棵所带来的碳排放减少量”可概括为:低碳环保,减少碳排放。由“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将水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内,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可概括为:减少水面温差。由“制冰产生的余热还能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每年可节电200万度”可概括:产生的余热用途广泛。【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夺金”与“折桂”近义,可组成并列短语“夺金折桂”或“折桂夺金”;“睦邻”与“结友”近义,可组成并列短语“结友睦邻”或“睦邻结友”,主谓结构“雄心与共”可对“愿望相同”,且“共”是仄声字,应放在上联,“同”是平声字,应放在下联。据此得出答案。6.请帮助文佳完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篇目作者作品类型阅读方法①《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_____作品摘抄:长征的数据是触目惊心的……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度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批注:________②阅读方法总结;读“事实”,读作者想说的“真话”。《昆虫记》③______科普作品摘抄:于是我产生了这样的揣测:螽斯的卵像植物的种子一样种在土中,没有任何阻挡,接受了阳光雨露的滋润。可我瓶中的卵,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实在干旱的沙土上度过的,也学她们缺乏种子萌芽所绝对需要的东西,它们的孵化也需要潮湿。于是我决定试一试。批注:科学探索需要大胆揣测和实践求证。阅读方法总结,阅读科普作品,需要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④______。【答案】①.纪实作品②.用一系列真实数据突显红军长征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伟大奇迹的赞叹。③.法布尔④.科学精神(或“科学思维”“科学理念”)【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①本题考查文体常识。《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是报告文学,所以是一部纪实作品。②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鉴赏。由“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度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一系列真实、准确的数据,突出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不易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红军战士的敬佩和对长征这一伟大奇迹的赞叹。③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著作,据此可作答。④本题考查启示感悟能力。通过作者决定尝试用潮湿的方法使螽斯的卵孵化,让我们体会到了文章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即科学探索需要敢于尝试,用事实来说话。二、阅读(40分)(一)(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管夷吾举于士()(2)行拂乱其所为()(3)衡于虑()8.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疚疾①。独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③,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④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⑤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⑥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选自《孟子·尽心上》)【注释】①疢(chèn)疾:疾病,引申为灾患。②孽子: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③故:事故,指灾患病丧。④怍(zuò):惭愧。⑤财:通“才”。⑥淑:通“叔”,拾取。艾(yì):同“刈”,取。也就是说,淑、艾同义,“私淑艾”也就是“私淑”,意为私下拾取,指不是直接作为学生,而是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的。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恒存乎痰疾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独孤臣孽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C.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仰不愧于天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11.【甲】文主要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第一段提到的忧患给人带来的好处是:A____________;【乙】文第二段提到了“君子有三乐”:一乐B____________,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A处用原文回答,B处用四字词语概括回答)【答案】7.①.狱官②.违背③.同“横”,梗塞,不顺8.(一个国家)在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9.A10.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11.①.有德慧术知②.家人(庭)平安【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士:狱官。(2)句意: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拂:违背。(3)句意:思虑阻塞。衡:同“横”,梗塞,不顺。【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恒:常常;亡:灭亡。然后:这样以后。【9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副词,常常\副词,常常;B.副词,只有\形容词,独一无二;C.代词,他们\动词,达到;D.介词,对于\介词,在,到;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只有那些不受重视的远臣庶子,因为他们为了生存,心里发愁的是危难,考虑灾祸深远,所以通晓事理,洞达人情。“其操心也危”与“其虑患也深”句式结构一致,“故达”表示结果。故断句为: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一空:“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灰疾”意为: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这句话中的“有德慧术知”点明了忧患给人带来的好处,可以让人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第二空:根据第二段中的“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可得:家人(庭)平安。【点睛】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乙】孟子说:“有德行、智慧、谋略、见识的人,常常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只有那些不受重视的远臣庶子,因为他们为了生存,心里发愁的是危难,考虑灾祸深远,所以通晓事理,洞达人情。”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灾没病,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大快乐。”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私下学习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梦回繁华(节选)毛宁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12.根据语气判断下面句子的类型正确的一项是()(1)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毛宁《梦回繁华》)(2)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朱德《回忆我的母亲》)(3)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鲁迅《藤野先生》)(4)妙!妙极了!(夏浩然樊云芳《“飞天”凌空》)A.祈使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B.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感叹句C.祈使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D.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13.选文中大量使用四字词语,有什么作用?14.选文第①段和《中国石拱桥》中描写赵州桥的句子相比,你一定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请你分析探究得出两点结论。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6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中国石拱桥》【答案】12.D13.连用四字词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清明上河图描绘出的光景,颇具文学色彩。(意对即可)14.示例:(1)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都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严谨;(3)都明确指出说明对象;(4)都是总体概括说明(总说句)。【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类型。(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事实或观点的句子,通常以动词的陈述式结尾,没有疑问词。该句主语是“拱桥”,描述了拱桥结构精美的事实;(2)祈使句。祈使句是用来发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通常以动词的命令式开头。该句表达的是朱德对已故母亲的怀念和祝福;(3)疑问句。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以疑问词(如“什么”、“哪里”、“何时”等)开头。该句询问的是关于去其他地方看看的提议是否合适或被接受;(4)感叹句。表达强烈情感或感叹,以感叹号结尾,使用强烈的形容词或副词来表达情感。该句表达的是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赞扬和喜爱;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本文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如第②段用‘结构精美,宛如飞虹”“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道纵横,房屋林立”“一应俱全”“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等四字短语,语言典雅,言简意赅,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展现了画作中所表现的街市的繁华景象。看起来形式整齐,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韵味。【14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本文第①段中有准确的数字,材料中也有准确的数字,所以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顺序。本文第①段中的“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材料中的“全长6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同样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本文第①段中的“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和材料中的“赵州桥非常雄伟”都明确指出了说明对象。本文第①段中的“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总体概括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特点,是总说句。材料中的“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概括了赵州桥的特点,也是总说句。(三)(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吃鲫鱼说冯骥才①鸡不能吃自家养的,鱼必须吃自己钓的。②前者的缘故是,家禽通人性,吃时下嘴难;后者的缘故是,钓鱼又吃鱼是双倍的乐趣。③深秋晨时,在水塘边择一幽僻处,取香饵一珠,粘于银钩之尖,悄悄下竿于苇草间。水色深碧,鱼漂明亮,尖头露出水面,显得十分灵通。漂儿连着细如发丝一般的敏感的线,再接着埋伏在香饵中锐利的钩儿。少焉,鱼漂忽地一动,通报了水底的鱼讯。这时千千万万沉心屏息,握竿勿动,待这漂儿再动两下,跟着像出水的潜水艇顶上的天线,直挺挺升起来,一直升到根部。一个生活中那种小愉快将临的关键时刻到了,手腕一抖,竿成弯弓,水里一片惊慌奔突的景象。钓者最大的乐趣也就在这短暂时刻里。倘是高手,必然不急于把鱼儿提上来,而是用欲擒故纵之法,把鱼儿在水里拉近放远,直遛得没了力气,泄了气,认了头,翻过雪白的肚子,再拉上岸来。④当然这鱼既不是鲤鱼草鱼,也不是武昌白鲢。唯鲫鱼,秋日里最大最肥,而且吃饵的表现,是一种极优美的“托漂”。不像鲤鱼草鱼,吃食时横扫而过,把鱼饵吞下去一拉就走,鱼漂也被一同拉入水中,这称“黑漂”。黑,就是鱼漂在水面上一下看不见了。鲫鱼吃食要文静幽雅得多,它们习惯于垂头吸食,待把鱼饵吸入口中,一抬头,鱼漂便直挺挺浮升上来,就叫作“托漂”。天下渔人,一见托漂便知是鲫鱼;一见鲫鱼心中必大喜。唯鲫鱼之味才鲜美也。⑤若钓到半斤左右鲫鱼,勿烧勿焖,勿用酱油。鱼见本色,最具鱼味。⑥鲫鱼是最常见的鱼,多种烹调之法中,首推如下:⑦先把鱼除鳞去肠,收拾干净。愈是银光透亮模样,则愈诱人生出烹调的快感。然后将收拾好的鱼摆在案板上,反正都用刀背轻轻拍打几下。刚钓到的鱼,尽管已把鳃片取掉,眸子仍旧闪闪发亮,时而还会扭动一下身子,把瘪嘴张成一个圆洞。鱼鲜肉紧,拍打几下,松其肉,烹煮时味道才好出来。拍打过后,放在油锅煎炸,微黄即止,取出晾在一边。⑧另取一锅烧白水。待水滚沸,投鱼入水煮将起来。待汤水见白,放入葱花,姜末,精盐,茴香豆,以及加饭酒。此中要点有三:其一,必须等待汤水变白,再放作料。汤水变白,是鱼被煮透的征象;倘若鱼未煮透,作料的味道不能入鱼便被熬尽,失去作料的意义。其二,上述几种作料葱姜蒜盐和料酒必须同时放入。倘若有先有后,先入者则为主,味道则必不能丰富。其三,加饭酒必须是绍兴出产,防止假冒,一假全糟。这样,一煮便要十分钟,煮好即成。⑨煮好的鱼,分作一菜一汤。⑩先说菜:用一上好青花瓷盘,将鱼摆好,再把汤中的葱花嫩绿摆在银白鱼腹上作为装饰。不需再加任何作料与辅料,只备一小碟老醋在旁,属于蘸用的调料。小碟应与盛鱼的青花盘配套。醋要选用山西或天津独流的老醋为佳,不要加辣。一辣遮百味。⑪再说汤:锅中鱼汤,盛入小碗,再备瓷勺一只,也应与青花盘配套。若桌布也是青白颜色,则会为这绝好汤菜更添兴味。汤中应加调味品,便是胡椒。⑫菜以醋调味,汤以胡椒调味,以示区别。然胡椒与醋,都是刺激食欲的开胃品,不败鱼味,反提鱼鲜。⑬食之时,盛精米白饭一小碗。一边吃米,一边吃鱼。白米亮如珠,鱼肉软似玉,鲜美皆天然。由此可知,一切美味,皆是本味,犹如一切美色,皆是本色。故此鱼之美,胜于一切名师御厨锦绣包装也。⑭饭菜之后,便饮鱼汤。汤宜慢饮,每勺少半,徐徐入口。鱼之精华,尽在汤中。倘能从中品出山水之清纯乃至湖天颜色,不仅是美食家,亦我此汤之知音者也。⑮我生来心急怕刺,吃鱼不多,唯此样鱼,却是家常喜爱食物。一是鲜美滋味,天下无双;二是自钓自吃,自食其力,自食其果。我人生中最喜欢尝到这种成果。⑯君若有意,不妨照方一试。但别忘了,不能不钓而吃,而是先钓后吃。自钓自吃,才是此种美食之要义也。(选自冯骥才《世间生活》,略有删改)15.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16.一道家常菜,作者不仅写出其味,也写出了“色”,如第⑩段画波浪线句子就富有画面美。美味潮菜名扬天下,请你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一道你钟爱的潮菜。17.根据理解,为下面语句设计朗读的重音,请陈述你的设计和理由。饭菜之后,便饮鱼汤。汤宜慢饮,每勺少半,徐徐入口。鱼之精华,尽在汤中。18.本文将生活中的小事,写得雅致而有情趣。你从文中品出了哪些趣味?怎样的情感?【答案】15.“泄了气”“认了头”采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幽默地写出鱼儿在水中被钓鱼高手拉得筋疲力尽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钓鱼的喜爱。16.示例:说起潮菜,必说“潮州卤鹅”。一个家常白瓷盘,码上切得薄厚均匀的卤鹅肉,把新鲜嫩绿的芫荽摆放在泛着焦糖光泽的卤鹅肉上做点缀,再备一碟蒜泥醋做蘸料。吃时,夹上一片鹅肉一点芫荽,蘸点酸酸甜甜蒜泥醋,便是人间美味。17.“鱼之精华,尽在汤中”的“尽”字要重读,强调鲫鱼汤的美味,一种满足感洋溢其中。(意对即可)18.有钓鱼之趣,烹调之趣,吃鱼之趣。趣味中蕴含着作者对悠然自得生活的热爱,对“一切美味,皆是本味”的感悟,对“自食其力,自食其果”这种生活态度的肯定。【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从“直遛得没了力气,泄了气,认了头”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采用拟人手法,将鱼人格化,再结合“必然不急于把鱼儿提上来,而是用欲擒故纵之法,把鱼儿在水里拉近放远”“再拉上岸来”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鱼儿在水中被钓鱼高手拉得筋疲力尽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钓鱼的喜爱之情。【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画面的描述。选取自己钟爱的一道潮菜,可从色彩搭配、餐具的搭配等方面来描述,语言优美通顺即可。示例:肠粉是潮汕的风味小吃。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大大小小的肠粉店,每天早晨,学生和上班族都纷纷光顾肠粉摊,摊主热情地招呼,忙得不可开交,“老板,我要青菜、虾、猪肉和蛋”“老板,我要两条……、一条……”过了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肠粉就端上来了,白色的粿条好似一张薄纱包裹着各式食物——有虾仁的、有猪或牛肉末的、青菜、蛋花……,要不是为了品味这份美食,还真让人不忍心破坏它的这层雪白外衣。【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停顿和重音。注意句子的语气和含义即可。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喝鱼汤的过程主要是要强调喝鱼汤应该慢慢地品味。所以在朗读“徐徐”时语速要慢,用舒缓的节奏,既能与其字面意思相符,也能表现鱼汤应该慢慢地品味这一意思。强调慢慢地喝鱼汤的意思这样可以更好的体会到鱼汤的美味。示例:“汤宜慢饮”应该在“慢”这里应该是重音。原因是:这一句主要是写的吃鱼喝汤的步骤,所以作者想要强调慢慢地喝鱼汤的意思这样可以更好的体会到鱼汤的美味。【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作者的情感。根据文章第②段“后者的缘故是,钓鱼又吃鱼是双倍的乐趣”,第③段“深秋晨时,在水塘边择一幽僻处,取香饵一珠,粘于银钩之尖,悄悄下竿于苇草间”“一个生活中那种小愉快将临的关键时刻到了,手腕一抖,竿成弯弓,水里一片惊慌奔突的景象。钓者最大的乐趣也就在这短暂时刻里”可知,这是钓鱼的乐趣;根据第⑤段“若钓到半斤左右鲫鱼,勿烧勿焖,勿用酱油。鱼见本色,最具鱼味”,第⑥段“鲫鱼是最常见的鱼,多种烹调之法中,首推如下”可知,这是做鱼的乐趣;根据第⑭段“饭菜之后,便饮鱼汤。汤宜慢饮,每勺少半,徐徐入口。鱼之精华,尽在汤中。倘能从中品出山水之清纯乃至湖天颜色,不仅是美食家,亦我此汤之知音者也”可知,是吃鱼的乐趣;由第⑮段“二是自钓自吃,自食其力,自食其果。我人生中最喜欢尝到这种成果”,第⑯段“君若有意,不妨照方一试。但别忘了,不能不钓而吃,而是先钓后吃。自钓自吃,才是此种美食之要义也”可知,表达作者对于这种悠闲自得生活的喜爱之情,对“自食其力,自食其果”这种生活态度的肯定。三、作文(50分)19.人生如棋,我们不能做一旁的看客,须躬身入局。生活如酒,无论倒出苦辣酸甜,品出喜怒哀乐,我们都要勇敢地说:“让我来!”请以“让我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答案】例文:让我来夕阳将天空染得通红,如同少女脸颊上的一抹红晕。“嘀……36.7摄氏度。”体温计响起,我看一眼屏幕上的数字,低头做记录。那天,班主任右手捧着一叠单子。左手拿一支测温枪走进教室,环顾全班:“哪位同学愿意担任本学期的义务测温员?”大家面面相觑,最后一个学期学业繁重,谁会有这个闲工夫啊?我愉偷看向四周,有些人已经把头埋到了书堆后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