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政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1页
乌海市政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2页
乌海市政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3页
乌海市政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4页
乌海市政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海市海勃湾区市政综合治理项目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乌海市政项目部编制人:杜亚超编制日期:2016年6月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要求 第三章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第四章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第五章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评定制度 第六章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 第八章施工材料检测制度 第九章质量教育制度 第十章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第十一章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十二章成品保护措施 附录一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划分表 附录二单位工程及检验批划分表 1为了贯彻执行现行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创优方案的实施,明确各部门及各级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乌海市政综合治理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制度。1.2凡在本工程中从事施工生产等有关活动及实施监督管理的各分包单位各部门及各级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1.3本制度未明之处,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的规定。1.4本制度仅适用于乌海市政综合治理项目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要求2.1建立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质检员、技术员、施工员为成员的工程质量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完善各种质量控制制度。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落实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检查督促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定期召开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分析、研究、制定改进措施。2.2安排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检测和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2.3组织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在施工到关键部位时,由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指导。2.4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2.5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2.6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入隐蔽工程的施工。2.7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将自检资料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2.8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第三章质量管理责任制度要对各级技术人员建立明确的职责范围,以达到各负其责,各司其事,充分调动各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贯彻相关质量施工及验收规范,搞好技术管理,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保证工程的质量。3.1项目经理质量管理责任项目经理是项目施工的领导者和直接组织者,对项目工程质量负全面的领导责任。3.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3.1.2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工程质量管理的全面工作,确定工程质量目标,组织研究制订工程项目质量计划;主持工程质量领导小组会议或质量工作会议。3.1.3督促检查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确保实现质量目标。3.1.4随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对影响工程质量的重大技术性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3.1.5负责组织抓好质量管理教育,领导全项目人员开展质量活动,对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和重大质量问题,组织质量攻关。3.1.6高标准,高要求,统筹抓好质量管理工作。3.1.7负责工程回访和质量保修工作。3.2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责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对全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3.2.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3.2.2组织本项目贯彻实施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工作。3.2.3主持编制并组织实施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目标实施计划书和施工质量管理制度。3.2.4参加质量管理小组会议或质量工作会议,提出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2.5主持本项目的质量事故分析会,对因技术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负技术领导责任。3.2.6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工作,研究质量改进措施。3.2.7指导质检员、施工班组的工作,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半成品)责令返工,并对违反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的班组和个人实施罚款。3.2.8协助项目经理处理重大责任事故,并组织有关部门分析原因,提出防治、改进措施。3.2.9经常听取质量检查的汇报,积极支持技术检查部门的工作,努力提高工程质量。3.2.10负责组织基层领导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征求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抓好质量管理工作。3.3生产班组长的质量管理责任3.3.1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对本班组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认真执行施工技术交底。3.3.2尊重专检人员的工作,并组织好自检,互检活动,严禁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行为,开好班前会,充分发挥班组质量管理的作用。3.3.3严格执行工艺和技术操作规程,重点抓好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工作。3.3.4组织有序的文明生产,保证施工质量指标的完成。3.3.5组织本班组参加技术学习,针对影响质量关键因素,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3.3.6组织班组成员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防治办法。3.4质检员质量管理责任3.4.1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及人员对国家有关保证质量的方针、政策、指示以及上级颁发的规章制度、命令、措施等贯彻执行。3.4.2参加工程开工前检查、工程质量定期检查,以及施工中的经常检查,并对隐蔽工程检查签证。3.4.3审查有关保证质量的措施,参加技术和生产会议。3.4.4参加工程质量检查,评定质量等级、竣工预检及验收交接工作。3.4.5参加班组施工质量自检、互检工作,分析工程质量,随时掌握质量动态,深入班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4.6总结施工质量及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3.4.7督促并协助现场单位建立群众性的工程质量检查制度,指导兼职检查人员的工作。3.4.8对不按规定施工或违反施工规则的情况提出改正要求,必要时要签发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和质量罚款通知单,遇有严重影响后续施工质量的情况,有权责令暂停施工,并报告领导处理。3.5施工员质量管理责任3.5.1熟悉施工图纸与设计文件,并对各工长、测量工和班组进行技术交底3.5.2严格按照施工过程控制程序进行施工,并做好施工标记和施工日志。3.5.3负责施工项目的技术鉴定和技术复核。包括对工程测量的控制轴线、标高及坐标位置的复核,对基础尺寸、标高及砌体轴线位置、构配件位置的复核,对材料、工程质量的鉴定等。3.6技术员质量管理责任3.6.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参加图纸会审工作3.6.2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资料,向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3.6.3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定位、放线、测平、沉降、观测记录。3.6.4参与施工质量技术攻关,对保证施工质量提出技术措施。3.6.5检查现场施工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和工艺操作要求。第四章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4.1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工程师按照职责范围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技术途径,确定工程项目适用规范、工法、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用其作为施工过程指导性文件。对设计文件有疑问或认为设计文件存在问题,应及时向业主、监理、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文件会审应以《设计文件会审记录》形式做出会审记录。4.2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向施工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出并明确工程项目、技术标准、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措施及要求,以及工程项目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及操作规程,并以《技术交底记录》形式下达并记录。必要时可邀请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参加。4.3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项目部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并经复核签字后方可下发。4.4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及施工管理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关键性的施工问题,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采用技术文件、检测要求以及安全技术要点。4.5施工员对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图纸要求,采用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法要点,技术措施要点,质量标准要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点。4.6班组长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结合具体操作部位,明确各部位的操作要点,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以及岗位职责。4.7各级技术交底应有文字记录,参加交底人员履行签字手续,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第五章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评定制度5.1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5.2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5.3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应按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5.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验收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5.4.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规范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5.4.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5.4.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5.4.4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5.4.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5.4.6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测项目,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测或见证取样检测;5.4.7验收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每个检查项目的检查数量,除有关规范有明确规定外,应全数检查;5.4.8外观质量应由质量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5.5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验收批的划分按本制度附录一和附录二确定。5.6验收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5.6.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5.6.2一般项目中的实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应达到80且超差点的最大偏差值应在允许偏差值的1.5倍范围内;5.6.3主要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复验合格,试块、试件检验合格;5.6.4主要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资料齐全、正确;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5.7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5.7.1分项工程所含的验收批质量验收全部合格;5.7.2分项工程所含的验收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正确;有关质量保证资料和试验检测资料应齐全、正确。5.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5.8.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全部合格;5.8.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5.8.3外观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5.9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5.9.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全部合格;5.9.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5.9.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5.9.4外观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5.10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5.10.1经返工重做的验收批,应重新进行验收;5.10.2经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验收批,应予以验收;5.10.3经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验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验收批,可予以验收;5.10.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文件和协商文件进行验5.10.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5.11验收批及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5.12分部(子分部)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项目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5.13单位工程经施工单位自行检验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应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验收,验收时总承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及时地将有关资料移交总承包单位。5.14对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单位工程,应由建设单位按规定组织验收。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等有关负责人以及该工程的管理或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应参加验收。5.15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解决。5.16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将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5.17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归档。第六章隐蔽工程检查及验收制度6.1凡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如园林滴灌管和路灯电缆套管等,均应经质量检查人员检查并签证,方准隐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2隐蔽检查应及时。先自检合格后,备齐有关附件,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到现场办理检查验收。6.3隐蔽工程报验资料规定全部打印,签字用碳素墨水的钢笔填写,字体工整。6.4工程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的那一部分工程,特别是重要部位及有关特殊要求的部位都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6.5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应由施工员会同质检员进行自检,并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指定日期内,由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签具验收意见。6.6隐蔽工程在未进行验收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有违反验收制度,造成返工损失时,应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6.7对关键或重点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要保留影像资料。6.8隐蔽工程验收资料由资料员整理,竣工整理成册,纳入工程档案。第七章施工质量“三检”制度7.1.1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要求进行自检,并经班组长验收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7.1.2施工员应督促班组长自检,为班组创造自检条件(如提供有关表格、协助解决检测工具等)要对班组操作质量进行中间检查。7.2.1各工种间的互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组长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表,经双方签字,方准进入下道工序。7.2.2上道工序出成品后应向下道工序办理成品保护手续,而后发生成品损坏、污染、丢失等问题时由下道工序的单位承担责任。7.3.1所有分项工程、隐检、预检项目,必须按程序,作为一道工序,邀请专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第八章施工材料检测制度8.1对进场烧结砖、PE给水管、水泥等原材料严格验收其外观质量、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检,复检不合格的材料坚决退场。8.2材料复检项目统计表编号名称复检项目检验依据备注1烧结路面砖抗压强度GB/T26001-2010同类别、同规格、同等级的路面砖,每15万块为一个检亦按一批计。抗冻性能耐磨性能吸水率2PE给水管拉伸强度QB/T3803-1999用同一批原料、同一型号树脂、同一配方、同一工艺条格、同一颜色的管材作为一批,每批20℃水压试验(瞬时爆破压力)断裂伸长率3混凝土塌落度GB/50107-2010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抗压强度4水泥细度GB175-2007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验收批,但一验收批的总量不得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5砂表观密度每200m³或300t为一个验收批,者,应按一个验收批进行验收。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孔隙率6钢筋屈服强度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一个检验批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冷弯7电缆套管环段热压缩力QB/T2479-2005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料和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的统一规格套管为一批,每批数量体积电阻率落锤冲击试验纵向回缩率维卡软化温度8原土最大干密度JTGE40-2007每种配比取样一组,每个检验批送检一次。最佳含水率9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GB5101-2003同等级的砖,每5万块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万块,亦按一批计。花岗岩路缘石弯曲强度每200m³或300t为一个验收批,者,应按一个验收批进行验收。第九章质量教育制度9.1定期召开质量教育教育专题会议,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建立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第一”的思想。9.2每周进行一次现场质量工作总结,就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9.3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在施工到关键部位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指导。9.4将工程质量抓到实、落到位,定期对质量教育的内容进行考核、再教育,彻底消灭理论上的错误,正确指导施工。第十章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10.2.1.1.1施工前,应对道路中线控制桩、边线桩及高程控制桩等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10.2.1.1.2当施工中破坏地面原有排水系统时,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10.2.1.1.3施工前,应根据现场与周边环境条件、交通状况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交通疏导或导行方案,并实施完毕。施工中影响或阻断既有人行交通时,应在施工前采取措施,保障人行交通畅通、安全。10.2.1.1.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规模、环境条件,修筑临时施工道路。临时施工道路应满足施工机械调运和行车安全要求,且不得妨碍施工。10.2.1.1.5城镇道路施工范围内的新建地下管线、人行地道等地下构筑物宜先行施工。对埋深较浅的既有地下管线,作业中可能受损时,应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出加固或挪移措施方案,并办理手续,予以实施。10.2.1.1.6施工中,发现文物、古迹、不明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通知建设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到场处理。10.2.1.1.7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大致整平。10.2.1.1.8路基范围内遇有软土地层或土质不良、边坡易被雨水冲刷的地段,当设计未做处理规定时,应办理变更设计,并据以制定专项施工方案。10.2.1.1.9人、机配合土方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走行范围内。配合人员在机械走行范围内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10.2.1.1.10路基填、挖接近完成时,应恢复道路中线、路基边线,进行整形,并碾压成活。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规定。10.2.1.1.11遇有翻浆,必须采取处理措施。当采用石灰土处理翻浆时,土壤宜就地取材。10.2.1.1.12挖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0.2.1.1.12.1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10.2.1.1.12.2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建(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且宜在管理单位监护下进行。10.2.1.1.12.3严禁挖掘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需在其一侧作业时,垂直及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10.2.1.1.12.4挖掘机、起重机(含吊物、载物)等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电力架空线路电压(kV)<11~1520~4060~110220(m)垂直方向水平方向10.2.1.1.12.5弃土、暂存土均不得妨碍各类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正常使用与维护,且避开建筑物、围墙、架空线等。严禁占压、损坏、掩埋各种检查井、消火栓等设施。10.2.1.1.13填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0.2.1.1.13.1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积雪(冰)和冻土层、生活垃圾等清除干10.2.1.1.13.2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10.2.1.1.13.3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10.2.1.1.13.4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cm。10.2.1.1.13.5透水性较大的土壤边坡不宜被透水性较小的土壤所覆盖。10.2.1.1.13.6受潮湿及冻融影响较小的土壤应填在路基的上部。10.2.1.1.13.7在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应视压实机具的功能确定。人工夯实应小于20㎝。10.2.1.1.13.8路基填土中断时,应对已填路基表面土层压实并进行维护。10.2.1.1.13.9原地面横向坡度在1:10~1:5时,应先翻松表土再进行填土;原地面横向坡度坡度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形,每级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在沙土地段可不作台阶,但应翻松表层土。路床顶面以(cm)道路类别(%)(重型击检验频率法范围点数0~3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1000m2每层次干路支路及其它小路0~8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灌砂法次干路支路及其它小路>80~15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其它小路>15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其它小路10.2.1.1.13.10.2压实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一致。压路机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10.2.1.1.13.10.3填土的压实遍数,应按压实度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10.2.1.1.13.10.4压实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安全。10.2.1.1.13.10.5碾压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压实度应达到要求,且表面应无显著轮迹、翻浆、起皮、波浪等现10.2.1.1.13.10.6压实应在土壤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值的±2%时进行。10.2.1.1.13.11旧路加宽时,填土宜选用与原路基土壤相同的土壤或透水性较好的土壤。10.2.1.2.1土方路基(路床)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数量: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组(3点)。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m)点数程(mm)+101用水准仪测量位(mm)2用经纬仪、钢尺量取最大值压实层(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9~2>3筛筛(mm)值+B1用钢尺量路床横坡±0.3%且不反坡(m)<92用水准仪测量9~4>6边坡值2用坡度尺量,每侧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等。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10.2.2.1级配砂砾可作为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10.2.2.2级配砂砾应符合下列要求:10.2.2.3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得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10.2.2.4级配砂砾的颗粒范围和技术指标宜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通过质量百分率(%)基层底基层砾石砾石砂砾(mm)(mm)90~10080~10090~10081~9473~8863~8149~6945~6640~10029~5427~5125~8517~3716~358~208~208~450~7②0~7②0~15液限(%)塑性指数<6(或9①)<6(或9①)<9注:1表中①示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2表中②示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接近高限。10.2.2.5.1压实系数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30cm。10.2.2.5.2砂砾应摊铺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集中或离析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10.2.2.5.3摊铺长至少一个碾压段30~50m。10.2.2.6碾压成活应符合下列规定:10.2.2.6.1碾压前应洒水,洒水量应使全部砂砾湿润,且不导致其层下翻浆。10.2.2.6.2碾压过程中应保持砂砾湿润。10.2.2.6.3碾压时应采用12t以上压路机进行,初始碾速宜为25~30m/min,砂砾初步稳定后,碾速宜控制在40m/min,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砂石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等现象。10.2.2.6.4上层铺筑前,不得开放交通。10.2.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0.2.3.1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10.2.3.1.1.2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0.2.3.1.2.1当作底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10.2.3.1.2.2各种粒料,应按其自然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规范的规定;10.2.3.1.2.3碎石、砾石、煤矸石等的压碎值: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得大于30%;对其他道路基层不得大于30%,对底基层不得大于35%;10.2.3.1.2.4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10.2.3.1.2.6城镇道路中使用水泥稳定类材料,宜集中拌制。10.2.3.1.2.7集中搅拌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0.2.3.1.2.8集料应过筛,级配符合设计要求。10.2.3.1.2.9混合料配合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搅拌均10.2.3.1.2.10搅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水泥用量、粒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R7强度标准值。10.2.3.1.2.11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10.2.3.1.2.12.1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系数宜为10.2.3.1.2.12.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10.2.3.1.2.12.4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10.2.3.1.2.13.1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10.2.3.1.2.13.2宜用12~18t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的压路机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10.2.3.1.2.13.3水泥稳定砂砾材料,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10.2.3.1.2.13.4当使用振动压路机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构筑物的安全要求。10.2.3.1.2.14.3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路面层。10.2.4沥青混合料面层10.2.4.1.1施工中应根据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组成、施工季节,确定铺筑层次及各分层厚度。10.2.4.1.2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10.2.4.1.3城镇道路不宜使用煤沥青。需使用时,应制定保护施工人员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的措施。10.2.4.1.4当采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有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0.2.4.1.4.1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使用。10.2.4.1.4.2旧路面有明显损坏,但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对损坏部分进行处理。10.2.4.1.4.3填补旧沥青路面,凹坑应按高程控制、分层铺筑,每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cm。10.2.4.1.4.4旧路面整治处理中刨除与铣刨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应集中回收,再生利用。10.2.4.1.5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0.2.4.1.5.1对原混凝土路面应作弯沉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经表面处理后,可作基层使用。10.2.4.1.5.2对原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填充处理。10.2.4.1.5.3对局部破损的原混凝土面层应剔除,并修补完好。10.2.4.1.5.4对混凝土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10.2.5.1.1人行道应与相邻建(构)筑物接顺,不得反坡。10.2.5.1.2有特殊要求的人行道,应按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制定铺装方案及验收标准。10.2.5.2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面层10.2.5.2.1预制人行道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得低于30MPa。砌块应表面平整、粗糙、纹路清晰、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等现象;彩色道砖应色彩均匀。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允许偏差(mm)长度、宽度(mm)厚度(mm)厚度差①(mm)平面度(mm)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mm)≤5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mm)非贯穿裂纹长度最大投影尺寸(mm)贯穿裂纹(mm)不允许分层不允许色差、杂色不明显注:①示同一砌块厚度差。10.2..5.2.2预制砌块宜由预制厂生产,并应提供强度、耐磨性能试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10.2..5.2.3预制人行道砌块进场后,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0.2.5.3盲道铺砌除应遵守下列规定:10.2.5.3.1行进盲道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10.2.5.3.2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10.2.5.3.3路口处盲道应铺设为无障碍形式。10.2.5.4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0.2.5.4.1.1路床与基层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10.2.5.4.1.2预制砌块(含盲道砌块)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同一品种、规格、每检验批1组。检验方法:查抗压强度试验报告。10.2.5.4.1.3行进盲道砌块与指示盲道砌块铺砌正确。检查数量:全数。检验方法:观察。10.2.5.4.2.1铺砌应稳固、无翘动,表面平整、缝线直顺、缝宽均匀、灌缝饱满,无翘边、翘角、反坡、积水现象。预制砌块铺砌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平整度(mm)≤520m1用3m直尺和塞尺量横坡(%)不反坡20m1用水准仪量测井框与面层高差(mm)≤41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mm)≤320m1用钢尺量纵缝直顺(mm)40m1用20m线和钢尺量横缝直顺(mm)20m1沿路宽用线和钢尺量缝宽(mm)+3-220m1用钢尺量10.2.6.1砌筑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0.2.6.2预制砌块强度、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10.2.6.4宜采用32.5~42.5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质地坚硬、含泥量小于5%的粗(中)砂及饮用水拌制砂浆。10.2.6.5墙体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0.2.6.5.1施工中宜采用立杆、挂线法控制砌体的位置、高程与垂直度。10.2.6.5.2砌筑砂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稠度宜按表14.4.2控制,加入塑化剂时砌体强度降低不得大于10%。稠度(cm)砌块种类块石料石砖、砌块正常条件5~77~107~10干热季节或石料砌块吸水率大--10.2.6.6砌块应上下错缝、丁顺排列、内外搭接,砂浆应饱满。10.2.7.1路缘石宜由加工厂生产,并应提供产品强度、规格尺寸等技术资料及产品合格证。10.2.7.2路缘石采用花岗岩石材。路口、隔离带端部等曲线段路缘石,宜按设计弧形加工预制,也可采用小标准块。10.2.7.3路缘石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外形尺寸长宽对角线长度差外露面平整度210.2.7.4路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10.2.7.5安装路缘石的控制桩,直线段桩距宜为10~15m;曲线段桩距宜为5~10m;路口处桩距宜为1~5m。10.2.7.6路缘石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路缘石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灌缝应密实,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10.2.7.7路缘石背后宜浇筑水泥混凝土支撑,并还土夯实。还土夯实宽度不宜小于50cm,高度不宜小于15cm,压实度不得小于90%。10.2.7.8路缘石宜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缝。灌缝后,常温期养护不得少于3d。10.2.8.1.1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确定冬、雨期的起、止时间。10.2.8.1.2冬、雨期施工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做好防范准备。10.2.8.2.1本地区的防汛期,宜作为雨期施工的控制期。10.2.8.2.2雨期施工应充分利用地形与既有排水设施,做好防雨和排水工作。10.2.8.2.3施工中应采取集中工力、设备,分段流水、快速施工,不宜全线展开。10.2.8.2.4雨中、雨后应及时检查工程主体及现场环境,发现雨患、水毁必须及时采取处理措施。10.2.8.3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0.2.8.3.1路基土方宜避开主汛期施工。10.2.8.3.2易翻浆与低洼积水地段宜避开雨期施工。10.2.8.3.3路基因雨产生翻浆时,应及时进行逐段处理,不得全线开挖。10.2.8.3.4挖方地段每日停止作业前应将开挖面整平,保持基面排水与边坡稳10.2.8.3.5.1低洼地带宜在主汛期前填土至汛期水位以上,且做好路基表面、边坡与排水防冲刷措施。10.2.8.3.5.3当日填土应当日碾压密实。填土过程中遇雨,应对已摊铺的虚土及时碾压。10.2.8.3.5.4雨后摊铺基层时,应先对路基状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摊铺。10.2.8.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0.2.8.4.2搅拌厂应对原材料与搅拌成品采取防雨淋措施,并按计划向现场供10.2.8.4.3施工现场应计划用料,随到随摊铺。10.2.8.4.4摊铺段不宜过长,并应当日摊铺、当日碾压成活。10.2.8.4.5未碾压的料层受雨淋后,应进行测试分析,按配合比要求重新搅拌。10.2.8.5沥青混合料类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0.2.8.5.1降雨或基层有集水或水膜时,不得施工。10.2.8.5.2施工现场应与沥青混合料生产厂保持联系,遇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供应计划。10.2.8.5.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10.2.8.3.1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环境气温低于-3℃时,应视为进入冬期施工。10.2.8.3.2.1施工中遇有冻土时,应选择适宜的破冻土机械与开挖机械设备。10.2.8.3.2.3路基土方开挖宜每日开挖至规定深度,并及时采取防冻措施。当开挖至路床时,必须当日碾压成活,成活面亦应采取防冻措施。10.2.8.3.3.1铺土层应及时碾压密实,不得受冻。10.2.8.3.3.2填方土层宜用未冻、易透水、符合规定的土。气温低于-5℃时,每层虚铺厚度应较常温施工规定厚度小20%~25%。10.2.8.3.3.3城市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c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10.2.8.3.3.4级配砂砾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当抗冻剂为氯盐时,氯盐溶液浓度和冰点的关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溶液密度(g/cm3)氯盐含量(g)冰点15℃时在100g溶液内在100g水内(℃)注:溶液浓度应用比重控制。10.2.8.3.4沥青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0.2.8.3.4.1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10.2.8.3.4.2城市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10.2.8.3.4.3沥青混合料施工时,应视沥青品种、标号,比常温适度提高混合料搅拌与施工温度。10.2.8.3.4当风力在6级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不得施工10.3钢筋混凝土10.3.1.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等分项工程。10.3.1.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观感质量验收。10.3.1.3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10.3.1.4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0.3.1.4.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合格;10.3.1.4.1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时,其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10.3.1.4.2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重要工序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记录。10.3.1.4.3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并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10.3.1.5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0.3.1.5.1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检验批不合格时不得使用;10.3.1.5.2混凝土浇筑前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返工、返修,并应重新验10.3.1.5.3混凝土浇筑后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处10.3.1.5.4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场验收时检验批的容趋可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扩大一倍,且检验批容量仅可扩大一次。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产品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10.3.1.5.5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可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10.3.2.1.2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10.3.2.1.3模板及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10.3.2.2.2模板及支架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时抽样检验模板和支架材料的外观、规格和尺寸。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10.3.2.2.3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10.3.2.2.4支架竖杆和竖向模板安装在土层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0.3.2.2.4.1土层应坚实、平整,其承载力或密实度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10.3.2.2.4.2应有防水、排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应有预防冻融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土层密实度检测报告、土层承载力验算或现场检测报告。10.3.2.2.2.1.3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清洁;10.3.2.2.2.1.4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清洁,不应有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10.3.2.2.2.1.5隔离剂的品种和涂刷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隔离剂不得影响结构性能;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察。10.3.3.1.1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0.3.3.1.1.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匿;10.3.3.1.1.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10.3.3.1.1.3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10.3.3.1.1.5钢筋、成型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10.3.3.1.1.5.2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10.3.3.1.1.5.3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10.3.3.2.2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锕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1499.3、《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YB/T4260、《冷轧扭钢筋》JG1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冷拨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10.3.3.2.3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最偏差检验。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10.3.3.2.2.1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10.3.3.3.1.1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0.3.3.3.1.1.2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10.3.3.3.1.1.3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10.3.3.3.1.1.4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光圆钢筋末端作180°弯钩时,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应小干钢筋直径的3倍。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10.3.3.3.1.2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0.3.3.3.1.2.1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10.3.3.3.1.2.2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10.3.3.3.2.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3.5的规定。检查数揖: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的净尺寸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箍筋外廓尺寸10.3.3.4.1.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10.3.3.4.1.2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10.3.3.4.2.1钢筋安装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尺量网眼尺寸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偏差值绑扎钢筋骨架长尺量宽、高尺量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尺量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偏差值尺量排距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基础尺量柱、梁尺量板、墙、壳尺量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偏差值钢筋弯起点位置尺量,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10.3.4混凝土分项工程10.3.4.1.1.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10.3.4.1.1.2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0.3.4.1.1.2.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OO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10.3.4.1.1.2.2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10.3.4.1.2.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混凝土养护记录。10.3.5现浇结构分项工程10.3.5.1.1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0.3.5.1.2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士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10.3.5.1.3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0.3.5.1.4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10.3.5.1.5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确定。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严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孔洞混疆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夹渣混疆土中央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裂缝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位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有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清水棍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饰效果的外形缺陷外形缺陷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10.3.5.2.1.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裂缝、连接部位出现的严重缺陷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10.3.5.2.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10.3.5.3.1.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测、检查处理记录。10.3.5.3.2.1现浇结构的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整体基础经纬仪及尺量独立基础经纬仪及尺量柱、墙、梁8尺量10.4.1.1砌体结构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型式检测报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块体、水泥、钢筋、外加剂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10.4.1.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前,应编制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10.4.1.3砌体结构的标高、轴线,应引自基准控制点。10.4.1.4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m)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m)L(或B)≤3060<L(或B)≤30<L(或B)≤L(或B)>9010.4.1.5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中的模板应拆除干净,不得夹有砂浆、块体及碎渣等杂物。10.4.1.6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0.4.1.6.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L不应小于基础底的高差H,搭接长度范围内下层基础应扩大砌筑。10.4.1.6.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搓、接搓。10.4.1.6.3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分为三级,并应按下表划分。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等级ABC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监督检查制度基本健全,并能执行;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人员齐全,并持证上岗有监督检查制度;施工方有在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砂浆、混凝土强度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小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较小试块按规定制作,强度满足验收规定,离散性大砂浆拌合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严格机械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一般机械或人工拌合;配合比计量控制较差砌筑工中级工以上,其中,高、中级工不少于70%初级工以上人高级工不少于30%注:1、砂浆、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小根据强度标准差确定;2、配筋砌体不得为C级施工。10.4.1.7雨天不宜在露天砌筑墙体,对下雨当日砌筑的墙体应进行遮盖。继续施工时,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如果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应拆除重新砌筑。10.4.1.8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10.4.1.8.1所用材料类型及同类型材料的强度等级相同;10.4.1.9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本制度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有允许偏差的项目,最大超差值为允许偏差值的1.5倍。10.4.1.10砌体结构分项工程中检验批抽检时,各抽检项目的样本最小容量除有特殊要求外,按不小于5确定。10.4.1.11在墙体砌筑过程中,当水泥砂浆初凝后,块体被撞动或需移动时,应将砂浆清除后再铺浆砌筑。10.4.2.1水泥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0.4.2.1.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10.4.2.1.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10.4.2.1.3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抽检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品种、同等级、同批号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10.4.2.2砂浆用砂宜采用过筛中砂,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0.4.2.2.1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10.4.2.2.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硫酸盐及氯盐含量(配筋砌体砌筑用砂)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10.4.2.2.3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水泥砂浆技术条件要求。10.4.2.2.4拌制砂浆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10.4.2.2.5水泥砂浆应进行配合比设计。当水泥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10.4.2.2.6施工中不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于M5水泥砂浆替代同强度等级水泥混合砂浆,如需替代,应将水泥砂浆提高一个强度等级。10.4.2.2.7在砂浆中掺入的砂浆防水剂,其品种和用量应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验和试配确定。所用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的质量要求。10.4.2.2.8配制水泥砂浆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质量计量,水泥及各种外加剂配料的允许偏差为±2%;砂的允许偏差为±5%。10.4.2.2.9水泥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20s;10.4.2.2.10现场拌制的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的砂浆应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10.4.2.2.11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湿拌砂浆,除直接使用外必须储存在不吸水的专用容器内,并根据气候条件采取遮阳、保温、防雨雪等措施,砂浆在储存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10.4.2.2.12水泥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0.4.2.2.12.1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强度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10.4.2.2.12.2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5%。注:①水泥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同一验收批砂浆只有一组或二组试块时,每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1.1倍;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及以上的房屋,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的数量不得少于3组。②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28d龄期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③制作砂浆试块的砂浆稠度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类、各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验收批的预拌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抽检可为3组。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或在湿拌砂浆的储存容器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现场拌制的砂浆,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试块标养28d后作强度试验。预拌砂浆中的湿拌砂浆稠度应在进场时取样检验。10.4.2.2.13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或砌体强度进行实体检测,并判定其强度:10.4.2.2.13.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10.4.2.2.13.2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10.4.2.2.13.3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10.4.2.2.13.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10.4.3.1.1竖向灰缝不应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10.4.3.1.2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搓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10.4.3.2.1砌体灰缝砂浆应密实饱满,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砖柱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90%。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10.4.3.2.2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10.4.3.3.1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内外搭砌,上、下错缝。墙中不得有长度大于300mm的通缝,长度200mm~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体上。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砌体组砌方法抽检每处应为3m~5m。10.4.3.3.2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检验方法:水平灰缝厚度用尺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竖向灰缝宽度用尺量2m砌体长度折算。10.4.3.3.3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项目(mm)检验方法抽检数量1轴线位移用经纬仪和尺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承重墙、柱全数检查3墙面垂直度每层5用2m托线板检查不应小于5处10m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检查外墙全部阳角10m4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不应小于5处10.5.1.1.1从事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应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10.5.1.1.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管理体系,制订各项施工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10.5.1.1.3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界域内地下管线等构(建)筑物资料、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沿线调查,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准备工10.5.1.1.4施工单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实行自审、会审(交底)和签证制度;发现施工图有疑问、差错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照相应程序报审,经相关单位签证认定后实施。10.5.1.1.5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关键的分项、分部工程应分别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有变更时要办理变更审批。10.5.1.1.6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0.5.1.1.7所用管节、半成品、构(配)件等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损坏、锈蚀或变质。10.5.1.1.8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10.5.1.1.9施工单位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应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施工。10.5.2.1管节及管件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时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0.5.2.2不得有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及接口连接的质量缺陷。10.5.2.3内、外壁光滑、平整,无气泡、无裂纹、无脱皮和严重的冷斑及明显的痕纹、凹陷。10.5.2.4管节不得有异向弯曲,端口应平整。10.6.1.1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其他公共设施资料,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10.6.1.2沟槽的开挖、支护方式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围环境等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10.6.1.3沟槽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应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单位共同验槽;发现岩、土质与勘察报告不符或有其他异常情况时,由建设单位会同上述单位研究处理措施。10.6.1.4管道交叉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0.6.1.4.1应满足管道间最小净距的要求,且按有压管道避让无压管道、支管道避让干线管道、小口径管道避让大口径管道的原则处理;10.6.1.4.2新建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管道进行临时保护时,所采取的措施应征求有关单位意见;10.6.1.4.3给水管道铺设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槽。回填前,应符合下列规定:10.6.1.4.3.1回填时采取防止管道发生位移或损伤的措施;10.6.2.1沟槽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0.6.2.1.1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10.6.2.1.2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10.6.2.1.3槽壁平顺,边坡坡度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10.6.2.2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0.6.2.2.1超挖深度不超过150mm时,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10.6.2.2.2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10.6.2.2.3设计要求换填时,应按要求清槽,并经检查合格;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10.6.3.1管道沟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0.6.3.1.1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清除干净;10.6.3.1.3保持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不得带水回填。10.6.3.2井室、雨水口及其他附属构筑物周围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0.6.3.2.1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时进行;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10.6.3.2.2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10.6.3.2.3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10.6.3.2.4路面范围内的井室周围,应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材料回填,其回填宽度不宜小于400mm;10.6.3.3柔性管道的沟槽回填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0.6.3.3.1回填前,检查管道有无损伤或变形,有损伤的管道应修复或更换;10.6.3.3.2管基有效支承角范围应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10.6.3.3.3管道半径以下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10.6.3.3.4管道回填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时段,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实;10.6.4沟槽开挖与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0.6.4.1.1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受水浸泡或受冻;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10.6.5沟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0.6.5.1.1沟槽不得带水回填,回填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10.6.5.1.2柔性管道的变形率不得超过设计要求或相关规范的规定,管壁不得出现纵向隆起、环向扁平和其他变形情况;检查方法:观察,方便时用钢尺直接量测,不方便时用圆度测试板或芯轴仪在管内拖拉量测管道变形率;检查记录,检查技术处理资料;检查数量:试验段(或初始50m)不少于3处,每l00m正常作业段(取起点、中间点、终点近处各一点),每处平行测量3个断面,取其平均值。10.7.1.1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检验结论应有记录,确认符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才能在施工中应用。10.7.1.2材料进场后应按照相关规范送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抽样检测,试验室应出具检测报告,确认符合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规定,才能在施工中应用。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对绝缘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室外直埋导管的路径、沟槽深度、宽度经检查确认,才能埋设导第十一章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1.1质量通病及造成原因11.1.1.1路面下沉、裂缝:大多因基础密实度不够,基础部分严格控制材料及施工操作规范。11.1.1.2路面积水:高程控制不严或测量失误造成。11.1.1.3行、列直线度偏差较大:面料规格尺寸偏差较大或施工中操作不规范。严格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备料,施工中严格按操作规范施工。11.1.1.4平整度差:面料规格偏差或施工不规范造成,控制措施同上。11.1.2质量通病防治具体措施11.1.2.1.1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对基层做好洒水、碾压工作,基层原土压实系数达11.1.2.1.2基层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好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