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1页
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2页
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3页
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4页
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基本情况表基本情况采矿权人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性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磷矿方案编制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资质证号项目性质变更范围编制目的因保康县磷矿采矿权整合等政策而变更采矿权范围,重新办理采矿证。矿权范围拐点数量交通及建设条件矿区有磷矿专用公路与保康县马桥镇相通,交通十分便利面积2.7635开采标高1200m至800m;1400m至420m。编制主要依据采矿证C4200002010026120055448储量文件鄂土资储备字[2014]102号生产规模文件38万吨/年其他文件依据范围划定文件以往开采情况九里川采区:Ⅰ采区+890m以上、Ⅱ采区+1062m以上、Ⅲ采区+1005m以上已采空;康家沟采区:+523m中段以上已采储量消耗(kt)设计主要开采指标(%)损失率19.33333贫化率5资源利用率61.25矿石资源量(kt)地质储量4011设计储量3524设计损失7其他矿柱开采储量2643矿层(体)特征本区磷矿层赋存于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第二段(Z1d2)含磷岩段中,主要发育3层磷矿层(Ph11、Ph12、Ph13)。矿层受构造影响,呈层状、似层状、藕节状分布,矿层呈陡倾斜分布总体产状变化较大,倾向北-北东,倾角45-85°,一般为65°,矿层由含磷含硅白云岩或含白云岩团块硅质岩及白云质(硅质)磷块岩、块状磷块岩组成。Ph11矿层顶板为含磷白云岩也为Ph12矿层底板,Ph12矿层顶板为含磷含硅白云岩也为Ph13矿层底板,Ph13矿层顶板为含硅白云岩,三层矿之间的间距分别为:Ph11距Ph12矿层约0.16~13.2米,Ph12距Ph13矿层约0~13米。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类型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九里川864;康家沟747康家沟896涌水量简单最大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总体评价类型顶板含磷白云岩矿层磷块岩夹白云岩、泥岩类型其它瓦斯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矿床类型(Ⅲ-3)底板含锰白云岩其它复杂无开拓方式平硐─斜坡道开拓开采方法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开采规模230九里川采区30康家沟采区200服务年限全区11.50可采储量全矿山2643分采区九里川采区康家沟采区三级矿量(kt)开拓备采准采224.72418.5开拓工程布置简要描述设计采用平硐─斜坡道开拓。九里川采区及康家沟采区同时开采。九里川采区:Ⅰ采区(尧治河)利用现有的800平硐作为该采区后期的主运输巷,利用上部的1015平硐作为该采区的主回风巷;Ⅱ采区(金斗)利用原有的+1062平硐、+1026平硐及两个平硐的中段巷道;Ⅲ采区(青岭沟)利用原有的+1005平硐、+980平硐及两个平硐的中段巷道作为该采区的主回风巷和主运输巷。康家沟采区:本次设计采用平硐-斜坡道开拓,利用探矿平硐PD456并开拓斜坡道至+430m水平,开拓至储量边界并向上与回风斜井连接。开拓工程量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主要设备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九里川采区主体工程m3750主风机N091空压机6采准切割m700No.16、3扒渣机4康家沟采区:+456中段开拓工程m378凿岩机柴油发电机斜坡道及+430平巷开拓工程m640空压机2-10/82矿用四轮车选矿及尾矿设施选矿方法尾砂处理尾砂库容量(万m3) 4.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6.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费用估算 12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地形地质及井3456789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复绿方案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复绿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图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复绿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布置图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土地利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1湖北省保康县峰山矿区九里川矿段位于保康县马桥镇北东方向,现有三家矿山根据《保康县开展磷矿资源整合及矿产资源生态开发试点创建绿色矿业发展示通过省、市、县级矿政管理部门研究确定,本次矿权整合由“康家沟磷矿”申请采矿权变更,九里川磷矿同步申请采矿权注销;“康家沟磷矿”申请变更的采矿权面积为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申请资料的通知》(鄂土资第(二)条“变更矿区范围”的有关条款,采矿权变更登记审批需提交《矿山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复绿方案》评审意见及公示结果。此外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矿基于上述文件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特委更的采矿权范围进行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设计,编制《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2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严格执行责任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提高矿业权政务服务资源政策,加强前期管理,并为土地复垦实施提供依据,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受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院编制《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山办理采矿权登记、变更及延续手续、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加强矿山地质根据矿山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本矿山特点和生产现状,确定本《方开发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坚持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减少损毁土地面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土地损毁程度、降低地质灾害破坏程度;将地具有长期稳定的利用价值。力求社会和生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主席令第65号2009年修订);3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2);5、《省安监局关于落实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10、《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鄂土资发4);1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12、《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复绿方案编制及);););););););););););););5););););););););););););););););5、《保康尧治河矿业有限公司九里川磷矿青岭沟不稳定斜坡应急治理工程设6),),11、《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矿产资源开发原),7本项目开采对象为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区范围内震旦系),开拓方案:设计采用地下开采,平硐开拓、无),),);开拓方案:设计采用地下开采,平硐开拓、无8设计采用地下开采,平硐开拓、无轨运输,三层矿分别开采。该矿经过多年的开采,地面工业场地已很完善,地面办公、机修、职工住房、供配电等设施齐全完好,并有区内公路相连,上山运矿公路及矿石外运公路经本项目以康家沟磷矿的矿权范围为基础,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本次评估范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林地覆盖良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原生地质灾害不堆积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两处区域地质灾害对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均为严重。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的破坏较为严重,但矿区生活用水并未受到影响,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破坏程度为较严重。矿山采矿活动建设了大面积的工业广场、废渣场和储矿场,对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为严重,压占的土地资源类将评估区划分为三个级别,即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A),大、危险性大、危害程度较大,可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严重。预测矿山地表随着采空区的扩大可能再次发生塌陷,对9定的岩移区以外的采空区塌陷的可能性较低或塌陷深度可忽略不计,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由于矿山为地下开采,未来的采矿活动会继续破坏含水层,但由于采矿活动总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切不会影响周边用水户的用水安全,因此,含水层的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严重。由于为矿山为意见矿山,配套建筑设备已近完善,因此不需占用未破坏的土地资源,但预测塌陷区可能导致的地面工业广场和储矿场对地形地貌景观以及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均为严重,矿山公路和根据恢复治理分区原则及方法,结合矿山开采规划,将评估区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防治区(I区)、次重点防治区(II区)和一般防治区(III):),已塌陷区和预测岩移塌陷区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灾害,并可能诱发山体崩滑、危岩体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重点在于减轻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方案布置采矿活动,不超采、越采,严格按照规范预留安全矿柱,针对已形成的滑塌区域,要及时清除残留的危岩体和碎石碎渣,保证过防治重点在于及时减轻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采取削高填低的方式增强坡体的稳定性,在坡脚处及时修筑拦渣坝。采空区对于含水层的破坏程度为严重,防治重点以监测为主,需要对矿井涌水进行动态监测,实矿山工业广场、储矿场和已治理或正在治理的废渣场主要对矿山的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防治重点以尽量恢复原土地功能为主,在结束矿山开采活动以后,通过将废渣回填至采空区并实施场地平整、覆土复绿等综合治理工程,以尽可能将破坏的区域与周边环境相):山公路、办公生活区、预测塌陷区以外的采空区和一处废弃地,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破坏了矿山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防治目标为尽可能恢复破坏区域的土地功能,与地形地貌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一致。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场地平整、覆):为评估区地质环境受采矿破坏影响较轻的区域。本区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含水层破坏程度相对较轻,地形地貌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较轻。该区防治措施主要以监段废渣场坡脚处修建拦渣坝、对堆体实施削坡整形工程以增强坡体的稳定性;在矿闭坑阶段实施硐口封堵工程,对土地破坏区域进行场地整平、覆土复绿以恢复原有525.76万元(康家沟采区建安费135.95万元,监测费用315.86万元;九里川采区建安),12.35hm222本方案采取的土地复垦措施主要为工程技术措施和生物和化学措施。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有清理工程、覆土工程、整平工程;生物措施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本次设计复垦土地总计约为831.50万元,静态亩均投资13576元,其中采区工程施工费404.12万元,九里川采区工程),原九里川磷矿与康家沟磷矿矿权相邻设置,同属九里川矿段,矿山位于襄阳市2.1.2矿山基本情况采矿权信息一览表+800~+1200m+420~+1400m11223344556678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保康县创建磷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及整合工作方),产资源开发管理相关事宜的意见,积极支持保康县磷矿资源整合工作,原则同意按照《方案》要求,由整合矿山主体提交采矿权变更申请,依法依规按程序办理相关本次矿权整合以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并变更“康家沟磷矿”采矿表2-21+800~+1200m23456789+420~+1400m插图2-2采矿权位置关系示意图2.1.3社会经济概况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林业、矿产业为辅。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稻谷、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芝麻、花生、木耳等。县办工业主要有黄磷厂、工项目区行政上隶属保康县马桥镇管辖。马桥镇位于鄂西北部,东望襄阳,西接名列全国八大磷矿区第四位,在湖北乃至中原地区占居首位,制肥条件居全国第二项目区地处鄂西高山山区,山峦重叠,深沟峡谷,地形切割强烈,地形坡度较保康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典型山地气候特征,雨量充沛,降雨矿区西部,自南向北汇入汉江,其支流苏溪河、干溪沟呈南北向径流,由北而南汇项目区东临老樟沟,西接苏溪河,均长年有水;中部祁家沟、寨沟、干溪沟和园台沟流水呈季节性变化。溪沟均呈南北向径流,后由北向南入南河汇入汉江,南项目区大量出露基岩为灯影组晶质白云岩和陡山沱组泥质白云岩,土壤母质决有大量的野生红豆杉分布,是中国野生牡丹最集中的分布区,是世界野生紫薇的重区内多以野生植被群落为主,仅有少量人工林地。野生植被主要以低矮灌木为主,杂以多年生草本,以槭、栎、青冈、柳杉为主,人工林地以核桃、板栗、华山2.1.5项目区土地利用状况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以保康县),业面积量算,获得项目区土地利用数据。矿区面积276.35hm2,项目区总面积表2-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2.3矿区资源概况2.3.1矿区总体规划概况襄樊市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保康县境内,南漳县境内有少数低品位混合矿,磷源丰富,特别是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八大磷矿第四位,俗有“中部磷都”之美称。境内现有洞河、马桥、寨沟、菜籽岭、秦蔡垭、峰山、毛河、观音岩、白竹、石灰山共十个矿区,除秦蔡垭暂未设置探矿权和采矿权外,其它九个矿区共设置磷矿采矿近年来,保康县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实施矿化结合战略,团、新希望集团、洋丰集团、湖北天源公司、山东奥宝集团、长沙矿冶研究院等磷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保康尧治河矿业有限公司九里川磷矿、保康县九里川2.3.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补充报告”工业指标是原湖北省石油化学工业厅鄂石化矿[1992]012号文下达的,具“10年度资源储量报告”中新增块段按一般工业指标圈定,具体如下:控制程度差,储量级别低,对本次地质测量工作精度有一定影响,同时地形地质图及井上井下对照图中地形线及矿层露头线存在一定的误差,对矿山开采设计和矿山②矿山资源逐渐减少,为充分利用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矿山应利用采掘井巷工程进行生产探矿,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多回收矿产资源,而不应受推湖北保康磷矿位于扬子准地台北缘,龙门—大巴台缘褶皱带东端北临秦岭褶皱带。区域构成线呈近东西向展布,由近似平行的紧密线形褶皱和压性、压扭性断裂):2、神农架群大岩坪组(Ptd):灰绿色绢云母板岩,含炭绢云板岩,砂砾岩厚3、震旦系(Z):该地层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系列,中部夹含磷岩系,据岩):内部变化均较大,由下而上总体为含磷泥岩—磷块岩—含磷白云岩—磷块岩—含磷发育薄~中厚层状硅质白云岩。顶部浅灰色白云岩与上覆灯影组硅质白云岩分界。):中有关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分区,保康县属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第四代地峰山矿区九里川矿段位于保康磷矿范围内,保康磷矿位于扬子准地台北缘龙主要为元古界天花群石家冲组,神农架群大岩坪组,南华系下统南沱组,震旦系下续性较差。矿体厚度沿走向往北东逐渐变薄,沿倾向厚度整体变化较大,品位从南西往北东方向有所升高至地表。矿区矿层整体厚度0.28~61.46m,全区平均厚矿体较连续,层位较稳定。矿体厚度沿走向往北东逐渐变薄,沿倾向往南西深部厚度整体变化较大,品位变化不大。矿区矿层整体厚度0.66~22.84m,全区平均厚度约3.56m,工业矿层厚度1.00~22.84m,平均厚度3.85m,工业矿层品位18.83~矿体西起康家沟(FⅡ~1断层)西侧平硐PD),出,矿体连续性较差,。矿体厚度沿走向往北东逐渐变薄,沿倾向往南西深部厚度整但因受后期断裂、褶皱等构造因素影响,地表局部地段矿层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露的情况看,连续性较差,呈似层状或藕节状产出,其厚度变化悬殊,尤以东部更),),矿(Ph13)可分为三个小矿体,由西向东依次编号为:Ph13—1(FⅡ~1~KC04),从总体上看,九里川矿段的矿带不稳定,沿走向变化较),表2-4矿体特征情况一—1—245~200(88)—3—4—5—124~471(242)—2—3—4—5—1—223~135(79)—3—4—5—6情况看,连续性较差,呈似层状或藕节状产出,其厚度变化悬殊,尤以东部更为明),),),),),三矿层均呈似层状或藕节状产出,连续性较差,厚度变化大,整个矿段中只有第二白云岩。矿层与底板分界线明显,便于区别,但与顶板则接触界线不清。矿体由三个平行的矿层组成,三个矿层均属于矿山企业开采的对象。本矿体属急倾斜多层矿体,矿层厚度及其夹层厚度变化大,地质资料中无相关描述,据现场查看和与矿方与底板分界线明显,便于区别,但与顶板则接触界线不清。矿体由三个平行的矿层组成,三个矿层均属于矿山企业开采的对象。本矿体属急倾斜多层矿体,矿层厚度及其夹层厚度变化大,地质资料中无相关描述,据现场查看和与矿方技术人员交流九里川矿段位于神农架复背斜东端次级孙溪滩复式倒转背斜南翼东段,受区域构造的影响,矿段内地层倒转,倾向北东、北西,倾角较大,一般在50°以上。褶矿区褶皱构造较复杂,诸多性质不明的小褶皱断层FⅡ-1位于康家沟中部,走向近南北,倾向近南西,倾角较陡,一般70~层连续性破坏较大。矿层向东延伸无矿,出露地层岩性为神农架群石家冲组紫红色),总之,矿区断层构造较复杂,诸多性质不明的小断层对矿层连续性均有不同程本区原生磷矿石颜色多呈青灰色、黑色,风化后呈黄褐色,灰白色,局部矿石受淋滤作用多形成空洞构造。孔洞形状不规则,多无充填物,少数被铁质充填或浸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泥质,其次为褐铁矿,少量石英、方解石、玉髓、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及物质成分的不同,矿段内矿石可分为五种不同的自然类型:致密状磷块岩、白云质磷块岩、白云质团块磷块岩、白云质条带状磷块岩、泥质条带状磷块岩。Ph11矿石类型以致密状磷块岩为主,偶夹白云质磷块岩,品位为石类型较复杂,以条带状和团块状磷块岩为主,条带状又以白云岩条带为主,泥质但与顶板则接触界线不清。矿体由三个平行的矿层组成,三个矿层均属于矿山企业开采的对象。本矿体属急倾斜多层矿体,矿层厚度及其夹层厚度变化大,地质资料中无相关描述,据现场查看和与矿方技术人员交流了解,三层矿同时存在时夹层厚七、矿石加工选矿性能邻近白竹矿区勘探过程中已作磷矿石选矿试验,通过对比白竹矿区矿石质量特征,两区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化学成份、嵌布特征极为相似。因此,区内磷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可参考白竹矿区选矿试验成果。选矿试验表明采用重液~反浮选联合流程可获得高品位、有害杂质含量低的优质磷精矿,且选矿成本低,该表2-5重液~反浮选结产率22│选2.3.4开采技术条件九里川矿段属于本区域中的南翼单斜含水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于降水。岩等,中等富水的岩溶裂隙含水层组;该层沿走石家冲组上段上部(PtS32)薄层白云岩、中~厚层白云岩,弱富水的岩,弱富钻进接近该断层时,突然发生严重漏水。TC8X南端的小断裂,糜棱岩和角砾岩厚矿层顺东西向地表分水岭的近山顶南侧分布。北面有九里川沟,南面水泊河,裂下盘接触带为隔水层(e1s~e1sn)或弱含水层(e2q西盘岩溶不发育而相对阻水的原因,东端接羊胡垭断裂含水区。总之,矿段呈长条地下水位和泉水流量变化,随降水有无增减除上述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外,降水这个因素不可忽视。一方面地下水动态对降水反映迅速,另方面尤其是夏季,降水量多且集中,急骤或连续的暴雨,不论是此外,矿坑开采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自然循环遭受破坏后,还必须考虑区域),该矿山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充水岩层以溶蚀裂隙为主,顶板直接进水,水文块裂体,但无矿。总之,它们对矿坑开采不构成直接的威胁。仅仅控制矿段工程地Ⅲ级结构面。主要是分布于石家冲组上部岩层中的贯通溶隙,充填粘土,粘土相交。再加上矿山施工中的爆破松动、岩体卸荷及回弹,雨水冲刷等诸因素的联合开采过程中的废石填于沟谷中,将会缩小山区珍贵的农田坡地。同时由于沟谷影响本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采矿产生大面积地面塌陷,对地质环境破坏较大;矿区及周边无污染源,地下水水质良好,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矿坑排水基本无污染;矿坑疏干排出已使区域水位大幅度下降。因此本区现状条件矿层赋存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为一套浅海相沉积岩层,属中、高等品位矿整个矿段中只有第二层矿段连续性较好,矿体分布垂高也属第二层矿最大,第一、矿层产于含磷岩系的中下部,其底板为含锰白云岩,顶板为含磷白云岩。矿层与底板分界线明显,易于区别,但与顶板则接触界线不清。矿段内断层,小型褶皱较发育,多以闭合状为主。目前矿区坑道一般不需支护,但遇破碎带或溶蚀裂隙地段易发生掉块或坍塌,崩落现象。由于矿体由三个平行的矿层组成,三个矿层均属于矿山开采对象,因此开采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目前国内可借鉴的资料较少。本矿体开采属急倾斜多层矿体的开采,矿层厚度及其间夹层厚度小,矿层间夹石受工业品位限制混采可能性极小。急倾斜的多层矿开采主要考虑矿层间夹层厚度及其稳),根据前面的叙述,矿段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环境地质条“康家沟磷矿”证内占用的磷矿资源量为7954千吨,其中保有控制的经济基础储“九里川磷矿”证内占用的磷矿资源量为6300千吨,其中保有控制的经济基础储矿层代号范围采矿权人证内康家沟磷矿),采空升级42合计∑九里川磷矿合计∑2.3.6对地质工作的评述地层层序、岩性、厚度及含磷岩系的岩石组合、业矿层的规模、形态、产状和厚度变化,基本查构构造、自然类型及工业类型。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开采技术条件,论证结果合理,可作为本次开发利用与作用下,顶部白云岩的变形破坏会加强,受风化、构造等影响,抗压强度降低,稳但矿渣堆于沟谷上游,暴雨期间可成为山洪泥石流的物质来源),2.4矿山已建治理工程概况在接受方案编制的委托后,设计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矿区开展了野外实地恢复治理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设计报告》、《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以及现场调查结果,矿山企业针对矿区地括拦挡工程、排水工程、塌陷坑回填工程以及复绿工程。具体已实施治理的工程如对采区范围内暂不使用的8处废渣堆实施了削坡整形工程,整形工作量约),碎石土回填夯实、然后沿基岩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整板浇筑以外,其余均采用块石回一1二1m三1四123亩陷坑回填治理工程费用依据《保康县红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矿区地面塌2、九里川采区:2019~2020年,矿山企业先后依据九里川磷矿青岭沟不稳定斜坡应急治理工程设计》和《保康尧治河矿业有限公司九里川磷矿东湾至柏山地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对矿山地表地质环境实施了应急排险和恢复治理工程。根据现场调查矿山企业主要采取了削坡放坡工程+坡面整形工程+塌陷坑回填工程+排水沟工程+挡土墙工程+覆绿工程+监测工程对采区西部的三处不稳定边坡和东部青岭沟不稳定斜坡表面松动的岩石、孤石对大包子南侧废渣堆采取挖高填低的方式进行了平整,并依地势设置了平台,矿山企业重点对东湾至柏山以及青岭沟的废渣堆、废弃地、不稳定斜坡、露天矿山企业采取了地面宏观巡视以及地表位移监测的手段,对已治理的边坡和废一12二12三12四123五1234m六124230003株4株七1个通过对上述已治理工程工程量的初步核算,矿山企业针对采区东湾至柏山区域综上所述,截至目前,康家沟磷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已建工程)总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3.1矿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3.1.1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分析(1)矿石资源和生产现状磷是不可再生的自然矿产资源之一,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用于生产磷肥、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产品,广泛用于农业、医药、食品、轻工、化工、国防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国内外磷矿床类型主要有海相沉积型、岩浆型、变质型和鸟粪堆积型,其中以海相沉积型为主,岩浆型次之。海相沉积型磷矿成矿时代主要为晚元古代、寒武纪、二叠纪、晚白垩—始新世、中新—上新世。岩浆型磷矿主要有超基性—碱性—碳酸盐型、基性—超基性岩型和伟晶岩型。目前世界上共有38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磷矿,2009年产量约1.66亿吨,折P2O5约5140万吨。主要生产国有中国、美国、摩洛哥、西撒哈拉、俄罗斯和突尼斯,这几个国家磷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2%以上。据美国地质勘探局《2012年矿产品报告-磷矿石篇》报道,世界磷矿石基础储量为710亿吨。其中,摩洛哥及西撒哈拉地区以500亿吨基础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占比70%,中国以37亿吨基础储量居第三位。(以上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矿山协会资料汇编)插图3-1全球磷矿石储量及产量图四川、贵州和云南是磷矿富集区,5省份磷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135亿吨,占全国75%。按矿区矿石平均品位计算,5省份磷矿资源储量(P2O5中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湖北宜昌地区、胡集地区、保康地我国磷矿主要矿床类型有沉积磷块岩矿床,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床和内生2O5大于30%的富矿只有11.98亿吨,仅占总储量的6.4%,主要分布在云、中低品位矿石中,85%以上又是沉积型胶磷矿,需经选矿富集才能作为高效磷肥的原料。表3-1主要省份磷矿资源储量和品位P2O5含量排名资源储量(亿吨)P2O5量(亿吨)平均品位140.222.2%222.4%327.822.3%421.9%5(2)矿石加工利用趋势于化工、轻工和国防等工业。我国磷矿石消费结构稍有不同,从2000年开始饲料磷酸氢钙占6%,少量出口东亚、南亚地区。2006年后我国磷肥已可全部自给,并有富余出口。磷矿主要用于生产磷肥,其市场主要取决于磷肥市场容量。磷肥作为作物需要补充的三大化肥品种之一,对农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用化肥特别是氮、磷、钾三种化肥以合适的比例施用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我国近十多年来化肥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磷、钾肥的快速发展使一直不甚合理的氮、磷、钾比例得到了较大的改善。2004年磷肥产量达到1003万吨,2005年达到1125万吨,2006年达其是高浓度磷肥高速增长,其比重由1995年的15.1%增长到2005年左右,2006年达到67.8%,且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国内高浓度磷复肥目前基本能满足农业的需要,已由前几年每年进口400万吨左右(实物)磷复肥发展到2010年净出口264.9(折纯量)多万吨。磷化工是以磷矿石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备含磷化工产品的工业。一般包括湿法路线和干法路线。湿法路线是由磷矿石与硫酸反应制备湿法磷酸及磷肥等对杂质要求不高产品的过程;干法路线一般是由磷矿石与硅石、焦炭反应,先制备黄磷,再生产氯化磷、磷酸盐、有机磷化物等产品的过程。今后国内外磷矿的加工利用仍以生产磷肥为主,产品方向为高浓度磷(复)肥,我国黄磷用矿比例较大,但黄磷及热法磷酸能耗高,产量已逐年下降,湿法磷酸的比重正逐步增加。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售预测国际磷矿石市场处于供大于求,但库存量逐年减少,趋于供需平衡。每年磷矿石的贸易量约为30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7%左右。其中非洲和中东地区是主要的出口地区,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口。由于美国、中国等传统的生产大国开始限制磷矿石出口,美国磷矿石产量持续下降并已沦为进口国,出口高浓度磷复肥;中国亦对磷矿石实行配额出口,改为出口黄磷及高浓度磷肥等下游产品,矿石出口量近年来稳定在150万吨左右。全球磷矿石贸易越来越倚重于非洲(主要是摩洛哥)、中东等储量丰富区域。插图3-2全球磷矿石贸易数据图插图3-3美国磷矿石产量净进口及依存度数据图国内市场磷矿石已由供不应求趋向于供需平衡,但随着高效磷肥的快速增长,品位高、质量优,适合加工高浓度磷复肥的磷矿石缺口还较大。我国0.93亿吨,基本产量在逐年降低。根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磷肥市场分析及投资远景研究报告》,2015-2018年我国磷肥产量分别为1857.2、1859.11、1501.05、1215.85万吨,产量在亦逐年减少;而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测算,近几年来我国磷肥出口再逐年增加。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为保证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的持续增长,据农业部门预测,2020年需化肥总量5500万吨,其中磷肥1257万吨。磷肥的持续增长将直接转化为对磷矿石需求的增长;非磷肥其它行业对磷矿石的需求将保持1.5%~2%的增长速度。综合预测,2020年需磷标矿7860万吨。目前磷矿石供应虽然得到高速发展,但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3.1.2磷矿石价格分析摩洛哥)或50~60美元/吨(CIF印度),2008年上半年,随着国际市场上硫磺价格的上涨,磷矿石价格也大幅上涨,高达200美元/吨(FOB摩洛哥)。2010年国际磷矿石价格又有大幅上涨,摩洛哥磷矿石已从年初的40~翻了一倍以上。国内磷矿石价格各地差别较大,主要决定因素为矿石质量和运距。2010年下半年前国内磷矿石价格较平稳,自2010年底来全国磷矿石价格随着国际价格的上扬也开始有较大幅度的上涨,2012年全国磷矿石价格呈现先上涨年起磷矿石价格一路走低,2015年12月30%品位磷矿石市场均价为420元/吨,2016-2017年磷矿石价格比较稳定,2018年下半年起国内磷矿石市场又开始略有回暖。根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湖北省主要矿产品销售价格动态监测月元/吨,不含税售价依次为191.85、226.33元/吨。表3-2保康区域2018年08月-2020年08月磷矿石售价(含税)统计表2018.082018.092018.102018.112018.122019.01P2O5-22%249234243244239239P2O5-24%2902752842852802802019.02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P2O5-22%239275275275216216P2O5-24%2802552552019.082019.092019.102019.112019.12P2O5-22%216205P2O5-24%255246235235226226P2O5-22%P2O5-24%226220212209208208本项目产品方案为平均品位为23.00%的原矿,依上述售价采用插入法估算,估算得该品位坑口平均售价(不含税)为209元/吨。本方案以此售价取值进行技术经济评价。3.2主要建设方案3.2.1开采方案3.2.1.1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及开采方式本《方案》设计开采范围由14个拐点组成,总面积2.7635km2,分为九里川采区及康家沟采区两个独立采区,详见表3-3。表3-3设计开采范围(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九里川采区13519350.3237496814.23+800~+1200m23519350.3237497784.2333519450.3237498314.2443519450.3337498674.2453518800.3237498674.2563518800.3237497784.2473518550.3137497784.2483518550.3137496814.23康家沟93519950.1537496263.79+420~+1400m3519950.1537496783.793518550.1437496783.793518550.1437496848.793519050.1437496848.793519050.1537496263.792、开采对象九里川采区开采范围及对象主要为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的Ph11矿层、Ph12矿层及Ph13矿层;康家沟采区开采范围及对象主要为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的Ph113、开采方式根据各采区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采区开采现状,采区可开采矿体埋藏较深,仅适合地下开采。3.2.1.2开采资源量1、保有的资源量根据第二章第六节矿山资源储量相关叙述,本次开采范围内磷矿石保有资源储量为《湖北省保康县峰山矿区九里川矿段磷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3年12月底)》(鄂土资储备字[2014]102号)查明的保有资源量扣除“九里川磷矿”及“康家沟磷矿”(《保康尧治河矿业有限公司九里川磷矿2017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耗资源量。经估算,2019年12月底,本次设计开采范围内查明磷矿石保有资源量根据《固体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20)附录B及“自然资源部矿保司关于征求《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产资源储量新老分类标准数据转换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自然资矿保函[2020]38号)的规定,对开采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进行套改,故本次设计开采范围内查明磷矿石保有资源量为401.1万吨,矿石平均品位25.76%,其中控制资源量161.2万吨,矿石平均品位26.41%;推断资源量239.9万吨,矿石平均品位2、设计利用资源量本《方案》设计利用的矿体为开采范围内保有磷矿矿体。参考矿山以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有关规定,控制资源量(原122b类型)地质控制程度较高,一般全部参与设计利用;而推断资源量(原的可信度系数设计利用,本《方案》仍取0.8的可信度系数。本《方案》设计利用资源量为[161.2+(239.9*0.8)]=353.12(万吨)/矿石平均品位25.85%。各采区保有资源量及设计利用资源量见表3-4。表3-4各采区保有磷矿资源量及设计利用资源量统计表开采对象采区保有资源量考虑地质影响系数后设计利用资源量矿石量矿石品位地质影响矿石量区控制资源量27.1827.18推断资源量26.8426.8426.9630.6626.99区控制资源量26.3526.35推断资源量220.725.2125.21366.625.66322.4625.76401.125.76353.1225.853、潜在资源本项目中部深部具备扩界增加资源储量的可能,今后可在矿区中部进行生产探矿,为此,本项目预计增加的可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量较大。故采区最低开采标高以下未占用磷矿石可为矿山以后扩大生产、延长服务年限提供矿产资源。4、“三率”指标及设计损失量(1)回采率以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九里川磷矿”及“康家沟磷矿”回采根据《湖北省保康县峰山矿区九里川矿段磷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3年12月底)》(鄂土资储备字[2014]102号)、《保康尧治河矿业有限公司九里川磷矿2017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和《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2019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历年年报统计结前两采区均采用嗣后废石充填法对采空区进行回填,采区回采率比较稳定,矿山可进一步提高回采工艺。故,本《方案》设计回采率为75%。(2)贫化率依据以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原“九里川磷矿”及“康家沟磷矿”本次根据本矿区磷矿体赋存特征、矿山开采开拓方式及矿山实际生产矿石品位,本《方案》设计矿石贫化率为5%,则矿山开采出矿混合品位约(3)选矿回收率本项目产品方案为原矿,不考虑选矿回收率。(4)设计损失量本项目为生产多年的老矿山,2014年核实报告以前已形成大面积采空区,根据《湖北省保康县峰山矿区九里川矿段磷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3年12月底)》(鄂土资储备字[2014]102号)及“九里川磷矿”及“康家沟磷矿”《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采空区内的保安矿柱、边界保安矿柱、断层保安矿柱、地表压矿保安矿柱及主体巷道保安矿柱等均已划入采空区内一并核销,《本方案》不再统计上述原设计损失量,仅计算本次保有资源量内的设计损失量。根据“康家沟磷矿”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生产现状康家沟采区开采范围内各中段保有资源量内主体巷道已完成,主体巷道基本为矿体脉内施工,矿体无大断层破坏,矿体较连续,故本《方案》康家沟采区亦不设计损失量。①设计损失量及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九里川磷矿三采区青岭沟矿段需留设一定量的断层保安矿柱,设计损失5、可采储量九里川采区和康家沟采区各中段设计利用资源量、可采储量见表3-6、表3-6九里川采区设计开采储量汇总表单位:千吨(截至2017年底)保有资源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开采损失量设计可采储量74-723.7550.2521647.16306.665.16224.7表3-7康家沟采区设计开采储量汇总表单位:千吨(截至2019年底)保有资源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开采损失量设计可采储量康家沟采区826351.6263.7279429.6322.2474379.294.8284.4297.674.4223.2297.2521.7572.821947.75456941.4235.35706.0536663224.6806.152418.45综合上述数据,可估算本项目的磷矿可采储量为:[设计利用资源储量353.12-设计损失量0.7]×回采率75%=264.32万吨。表3-8各采区可采储量计算表开采分区设计利用设计损失量储量生产规模年限(年)九里川30.6622.4737.49康家沟366.6322.460241.85401.1353.12264.326、回采率等指标评述本项目属地下开采矿山,截至目前开采范围内保有资源量401.1万吨,设计利用资源量352.42万吨,可采储量264.32万吨,设计回采率为75%,设计利用资源利用率为75.00%(计算式:264.32÷352.42设计可采资源利用率65.90%(计算式:264.32÷401.1)。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的公告》,地下开采矿山最低回采率为72%,本方案的设计回采率75%高于该指标,符合规定要求。本次开采范围内不存在共、伴生矿产,故本《方案》无共伴生矿产利用3.2.1.3开采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九里川磷矿”的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康家沟磷矿”的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矿山已形成的开拓系统及配套的机械设备能力可达到规模生产能矿山已开采多年,矿山地表及浅部磷矿基本已开采殆尽,深部可采资源量较少。根据矿山开采能力及业主要求,本《方案》设计23万吨/年的生产2、产品方案矿山深部矿层较薄,富矿厚度不大,不具备贫富分层开采的技术条件,因此只能全层。设计可采储量的矿石平均品位为25.85%,考虑矿石贫化率5%,平均出矿品位为24.56%(注:不计围岩的P2O5含矿石运至马桥的配矿厂进行高低品位搭配后,以原矿出售。3.2.2开采方式矿区为多年地下开采的老矿山。根据矿区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矿山剩余可采储量仅适用地下开采。3.2.2.1开拓运输方案康家沟磷矿原已形成的主体井巷工程基本可以利用,为此,本方案开拓运输方案是在现已形成的主体井巷的基础上进行,仍然采用平硐+斜坡道开拓、无轨运输方案。3.2.2.2开拓工程布置九里川采区根据现有井巷和拟采用的开拓运输方案,本方案开拓工程仍采用分区布(1)Ⅰ采区(尧治河):保有资源储量位于+800至+890之间,现有800平硐及1019斜井均可作为该采区的主运输巷道,根据开拓系统的优先原则,采用平硐开拓比斜井开拓系统更为简单且运输成本更低、安全条件更好,因此,设计将利用矿区南部的800平硐作为该采区后期的主运输巷,该平硐以穿脉形式掘至各个矿层后布置+800中段平巷;利用上部的1015平硐作为该采区的主回风巷,该回风巷通过暗斜井已到达+890水平,并沿脉布置有+890中段;设计在两个中段之间新设+845中段,三个中段之间设置脉外斜坡道用于各个中段之间的运输及通风行人,中段平巷在掘至矿段端部后设置端部通风行人天井与上部中段贯通。(2)Ⅱ采区(金斗):保有资源储量位于+1062至+1000之间,设计利用原有的+1062平硐、+1026平硐及两个平硐的中段巷道,各个中段在矿段西侧的端部设置端部通风行人天井与上中段贯通。(3)Ⅲ采区(青岭沟):保有资源储量位于+1005至+980之间,设计利用原有的+1005平硐、+980平硐及两个平硐的中段巷道作为该采区的主回风巷和主运输巷,两个中段巷道的端部设置端部通风行人天井相互贯通。康家沟采区+779m中段以上若干通风天井封闭。2014年-2015年二年+730和+693中段也已采空,故本次设计对+730和+693平硐硐口以及+693m中段以上若干通PD566及PD523分别作为各中段的矿体开采时矿石运输、人员、设备及材料的运输任务,以及进风作用,西风井作为西采区全区的总回风井。西风井井口坐标为X=37495667.36,Y=3518896.34,Z=+815m。主要承担西采区全区的回风任务以及安全出口。PD672井口坐标为X=37495177.38,Y=3518874.36,Z=+672m。主要承担西采区+672m中段矿体开采时矿石运输、人员、设备及材料的运输任务,以及进风作用和安全出口。PD646井口坐标为X=37495111.62,Y=3518853.88,Z=+646m。主要承担西采区+646m中段矿体开采时矿石运输、人员、设备及材料的运输任务,以及进风作用和安全出口。PD606井口坐标为X=37494954.72,Y=3518836.86,Z=+606m。主要承担西采区+606m中段矿体开采时矿石运输、人员、设备及材料的运输任务,以及进风作用和安全出口。PD566井口坐标为X=37494847.68,Y=3518834.18,Z=+566m。主要承担西采区+566m中段矿体开采时矿石运输、人员、设备及材料的运输任务,以及进风作用和安全出口。PD523井口坐标为X=37494810.52,Y=3518756.64,Z=+523m。主要承担西采区+523m中段矿体开采时矿石运输、人员、设备及材料的运输任务,以及进风作用和安全出口。根据矿方提供的资料,探矿平硐PD456井口坐标为X=37494743.40,Y=3518563.12,Z=+456m。主要承担+456m中段和+430m中段矿体开采时矿石运输、人员、设备及材料的运输任务,以及进风作用。本次设计开拓+456中段延伸至东部储量计算边界,再向上开拓连接到通风行人斜井。中段平巷采用三心拱巷道,断面尺寸3.3×3.0m。+456中段之下通过斜坡道连接,斜坡道沿矿体底板脉内布置,采用折反式斜坡道,转弯半径设计为5m,设计坡度为10%,设计总长为260m,斜坡道巷道断面与中段巷道断面相同。斜坡道开口点设计在+456中段西储量计算边界,向西下方向开拓130m之后再折返向东下方向开拓直至+430m水平,继续开拓东储量计算边界,再向上开拓连接到通风行人斜井。PD456内布置排水沟,新增部分井巷工程在掘进的过程中,如地质条件较好,一般不支护,但如遇断层及破碎带,根据不同地质结构及涌水量大小,分别视情节采用混凝土、料石、或锚喷支护,以确保安全生产。3.2.2.2厂址方案本项目为两个矿山整合而成,为改扩建矿,采矿生产设施与辅助生活设施均已形成,不需新建。根据“原康家沟磷矿”与“原九里川磷矿”的采矿生产设施与辅助生活设施分布情况,企业由下列场地组成:采矿工业场地、废渣场、办公生活区、高位水池、变电站、矿山公路等。(1)采矿工业场地:地下开采采矿工业场地布置各采区在主运输平硐附地下开采工业场地内布置调度室、变电所、空压机站、简易材料棚等。(2)废渣场:位于工业场地附近,目前已投入使用,用于堆放剥离、开采废石。(3)矿山公路:自西向东穿过矿区,宽约4米,长约10公里。(4)高位水池:由于矿区范围较大,采区高位水池布置在采区南、北侧沿线的山坡上。(5)变电站:设在采矿工业场地内。(6)办公生活区:位于工业场地附近。本项目现有工业场地能够满足矿山的生产要求3.2.2.3防治水方案根据本项目地质报告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该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且采用平硐开拓、自流排水方式,为此九里川磷矿的防治水问题相对较简单。尽管如此,在矿山基建生产过程中仍应重视防治水工作,具体措施如下:(1)地表应采取防水措施,在可能汇水的四周开挖泄水沟以截流,泄水沟应避开矿体露头、裂隙和透水岩层,同时将井下抽出的水加以循环利用或排入附近的小沟、引流到矿区之外。(2)井下局部地段可能出现积水,必要时应挖掘多个临时小水仓,并及时采用潜水泵进行抽排。(3)防止老窿积水危害,采掘生产过程中须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探放水作业安全措施。(4)制定防治水和防洪预案,指定专人负责,规定人员撤离路线;在雨季要特别注意地表降雨和地表水的活动情况,如有危险应立刻撤离井下生产3.2.3绿色矿山建设3.2.3.1基本要求2017年“九里川磷矿”及“康家沟磷矿”为科学、系统、有效的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特委托“湖北化勘院”编制了《保康尧治河矿业有限公司九里川磷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及《保康县鑫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家沟磷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规划》根据国家绿色矿山相关政策及法规,结合国家、省及市县绿色矿山创建的目标任务,以本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现状为基础,紧密联系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为矿山绿色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性意根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的《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定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鄂自然资办函[2019]57号)等相关的绿色矿山建设文件精神,本项目将进一步按照《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绿色矿山创建行业标准进一步落实并强化绿色矿山的建设工作。3.2.3.2绿色矿山建设概况(1)康家沟采区矿山一直遵循依法办矿、守法经营的原则。正常生产期各类证照合法有效;近几年来未受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部门行政处罚,或处罚已整改到位,未发生过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采区剩余保有资源储量可采年限为0.97年;采区范围未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区。①矿容矿貌采区各功能区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较齐全;生产区标牌较齐全;设备、物资材料管理较规范;固体废物的堆放及管理较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较好;主干道定期清洁;矿区环境干净整洁;区内建筑物管理妥善。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98.5%以上。②资源开发利用在矿山近十年开发过程中,矿山专注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始矿山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具有完善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等方案和保障措施。矿山按照环境环保与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并定期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设有专项小组及专人③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目前生产的废石80%用于井下采空区充填,防治采空区塌陷;剩余部分作为建设原材料,用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废石综合利用率达到95%。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实现全层开采,低品位和薄矿体充分开发利用。矿山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建立30万吨/年配矿场,矿山将矿石直接运至配矿场,通过机械破碎、震动筛选,将矿山高、低品位磷矿石合理配矿至26%左右进入市场,年利用低品位矿石3.8万吨。矿山极少矿坑涌水,仅少量雨季地表水裂隙渗透。矿井渗水由井下水仓收集后,用排水泵打入地面高位水池,经沉淀处理后再次用于井下的采矿生产,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④节能减排矿山积极开展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企业生产上减少人力工作量,增加机械服务时间;生产设备上淘汰高耗能设备,引入低耗能、高功效的新型设备;改造改进供电(供水)线路及设备,减少资源能耗;生产废石就地充填,做到废石不出井口,同时安全合理回收部分保安矿柱,降低损失率;合理利用水仓收集矿井坑道水,地表修建高位水池,减少低位抽水量,减少能源消耗。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对生产产生的矿石、废渣及尾矿等固体废弃物有专门堆场和储存场地,安排有员工进行管理,采用综合利用方式全部妥善处置。对固体废弃物产生的环境破坏情况采用拦渣坝、挡土墙等进行边坡治理、坡下加固等,再开展覆土绿化措施,对可绿化场地进行植树种葛,利于保持水土流失,提高环境质量,减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开采区、运输区及加工区的道路进行碎石硬化或水泥硬化,路边采区防尘、抑尘、降尘等措施,保障了矿石运输的清洁。⑤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矿山依靠自主开发和联合研究的方式,充分发挥专业院校和采矿设计研究院的技术优势,进行了磷矿生产、安全、信息化等多方面的技术创新研究,引进了先进采矿设备,建设以安全避险“六大系统”、OA管理办公平台、生产调度监控视频系统为主的数字化矿山。每年实现设备更新和科技创新投入矿山不断改进采矿生产工艺,引进高效采矿设备,综合回收利用低品位矿石及生产废石,扩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模,确保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有效保⑥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矿山现有职工245人,拥有矿山地质测量采矿专业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5名;企业内部建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公司董事长黄传智、分管矿山副总经理周军、康家沟磷矿矿长宦忠新为主要领导班子,以安全督查科、生产技术科、财务科、办公室等部门为主要领导部门,领导多个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矿山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了办公室、生产技术科、安全督查科、财务室等管理科室,指导和督促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治理等管理工作;修订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编制了各岗位人员的操作规程,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编写了专项应急预案,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加大源头安全管理力度,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实行矿领导下井带班、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跟班等多种格局的日常检查。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等,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落实“五定”措施,督促整改落实到位。长期以来公司企业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着力改善矿群关系,密切配合地方政府,积极向地方民生、福利事业捐款捐物,参加包村帮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共建良好的企地关系,企业形象良好。公司被省工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连续七年北保康县委、县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矿业紧急工作先进单位”和“纳税大户”。(3)九里川采区矿山自获得采矿许可证后,一致遵循依法办矿、守法经营的原则。正常生产期各类证照合法有效;近几年来未受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部门行政处罚,或处罚已整改到位,未发生过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采区剩余保有资源储量可采年限为12.09年;采区范围未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区。①矿容矿貌采区各功能区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较齐全;生产区标牌较齐全;设备、物资材料管理较规范;固体废物的堆放及管理较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较好;主干道定期清洁;矿区环境干净整洁;区内建筑物管理妥善。绿化覆盖率较高。②资源开发利用矿山不断改进采矿生产工艺,引进高效采矿设备,综合回收利用低品位矿石及生产废石,逐步实现全层开采,综合回收和利用了生产废石和矿井水,扩大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模,确保资源的高效开发和有效保护。矿山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严格按照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地质灾害。③资源综合利用目前矿山生产的废石,多数用于井下采空区充填,防止采空区塌陷,提高回采率和残留矿体回采,保障安全生产;剩余废石主要作为砂石厂和制砖厂的原材料,生产的沙石和砖主要用于矿山及村基础建设。废石利用率可到矿山的矿坑涌水主要来源于雨季地表水裂隙渗透,经井下水仓收集后,与地表高水位池蓄水一同用于生产。生产废水经低标高巷道井下水仓收集、沉淀处理后再次用于井下生产,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④节能减排矿山积极开展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通过优化生产过程,设备更新维护,线路系统升级改造,资源综合利用,在降低消耗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得资源能源消耗下降,污染物排放减少,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企业生产上减少人力工作量,增加机械服务时间;生产设备上淘汰高耗能设备,引入低耗能、高功效的新型设备;改造改进供电(水)线路及设备,减少资源能耗;生产废石就地充填,做到废石不出井口,同时安全合理回收部分保安矿柱,降低损失率;合理利用水仓收集矿井坑道水,地表修建高位水池,减少低位抽水量,减少能源消耗。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三废”排放达标,井下废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对生产产生的矿石、废渣及尾矿等固体废弃物有专门堆场和储存场地,安排有员工进行管理,采用综合利用方式全部妥善处置。对固体废弃物产生的环境破坏情况采用拦渣坝、挡土墙等进行坡下加固、边坡治理等,再开展覆土绿化措施,对可绿化场地进行绿化,利于保持水土流失,提高环境质量,减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开采区、运输区及加工区的道路进行碎石硬化或水泥硬化,路边采取防尘、抑尘、降尘等措施,保障了矿石运输的清洁。⑤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强化磷矿企业的“五化”管理,矿山建设避险“六大系统”,公告公示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危险危害因素、重大危险源、隐患排查治理和执法处罚等情⑥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九里川磷矿秉承“崇尚劳动、精益求精、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塑造形成了“诚信守约、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矿山把人才队伍建设、员工培训纳入矿山发展规划,充分调动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了人才储备,确保企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竞争力。企业鼓励并奖励自学自考。企业全面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并专门成立了职业病防治科,专项管理企业职工职业病。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大有关人员每月不定期下井、对一线职工的安全用具穿戴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组织有关部门深入矿山开展两次《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的宣传和预防职业病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确定体检时间和人数(包括进岗、离岗职工及临时工、合同工等),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管理,最大限度的将职业病危害控制在源头;做好岗位常规尘毒监测,聘请上级有关部门对生产工作现场作监测;不断完善产尘、产毒点的抽尘排毒设施和加强职业病隐患的整改工作,确保抽尘排毒设施的良好运行。长期以来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改善矿山与群众矛盾,畅通矿山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妥善调解矿地、矿农矛盾;保障了矿山安全生产、运输;积极配合村集体开展当地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了村内基本生活条件;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推动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健全了村集体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密切配合地方政府,积极向地方民生、福利事业捐款捐物,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共建了和谐的企地关系,企业形象良(3)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矿山公路硬化情况较差;矿山绿化保障机制不健全。②矿山早期浅部开采的大面积采空区尚未规模化充填,未能有效减少地面沉降;开采工作面质量不完全满足要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动态监测制度、设备及监测情况不齐全。③生产区生活污水的排放未经过有效处置。④废气、废水、废石的处置和排放未建立有效清单及台账报表。⑤矿山小型开采矿山,未与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矿山智能化矿山建设较差;无自动化集中管控平台;无环境在线监测3.2.3.3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及目标(1)确保组织机构的完善和持续稳定发挥作用,比如继续保持以矿长为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该小组严格按照国家和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的有关文件和规范的要求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按《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度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通知》(鄂自然资办函[2020]17号)附件1、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对矿山开展初步自我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纳入企业年度计划,尽快投入人力、财力对矿山进行改造。(2)根据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相关要求,井下产生的废石等其它固体废弃物,原则上100%回填到采空区;井下涌水等废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得低于8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等污染物,通过机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第四章“土地复垦方案”的设计内容和要求,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恢复治理,对破坏的土地全部进行复垦、恢复植被。保持矿区环境优美。(3)结合矿山生产实际,在资金条件允许时,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网络3.3矿床开采3.3.1首采地段选择及开采顺序1、开采对象及首采区选择九里川及康家沟采区开采对象均为为Ph1磷矿层。九里川采区:Ⅰ采区(尧治河)的首采地段选择在+845中段(开采Ph12Ph11矿层),Ⅲ采区(青岭沟)首采地段选择在+980中段(依次开采Ph13、Ph12、Ph11矿层)。新建的+996平硐也处于原有的工业场地附近,目前均已布设了简易的地表工业场地,包括矿仓、简易综合房、空压机房等机电房、废石堆场等。康家沟采区:本次设计开采利用的是康家沟磷矿西采区+430m至+523m之间的矿体。本次延伸设计开采的对象主要是Ph11(下层)和Ph12(上层)两层矿。为保证矿山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依据从上到下和由里向外开采的原则,故首采地段布置在康家沟西采区+456中段Ph12矿层东部,共布置3个采场。2、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根据矿山自然地形条件及磷矿体赋存特征,目前两采区均已形成独立完善的开采系统,可同时回采。九里川采区磷矿赋存有多层矿、矿体分布规模较大,采用多个采区同时再采中层矿(Ph12后采下层矿(Ph11)、中段由上而下的开采顺序,中段内自一端或两端向平硐方向后退式开采,上层矿超前下层矿开采距离控制在两个中段(约50m)。康家沟采区回采顺序总体上是自上而下,由里向外进行开采,中段内采用后退式,即先开采上层矿Ph12再开采下层矿Ph11,同一个矿层内由东向西退采。二个中段同时开采时,上一个中段应超前下一个中段2个矿房回采。3.3.2生产能力验算3.3.2.1九里川采区1、矿山工作制度矿山年工作日330天,每天3班作业,结合当地矿山的工作习惯,一般3~12月连续生产、1或2月安排检修与休假。2、推荐的矿山设计生产能力九里川磷矿现有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t/a。3、生产能力验证1)按可同时回采的矿块(采场)数能达到的生产能力验证A=N·q·K·E·t/(1-Z)(式3.2-1)式中:A—矿山建设规模,万t/a;N—可同时布置的有效矿块数,个;q—矿块生产能力,t/d;K—矿块利用系数;E—地质影响系数;t—年工作日,d;计算结果见表3-9。表3-9可同时回采矿块数生产规模验证表1N个2q平均取403K4E0.705td6Z%7A3.882)按合理经济服务年限验证可/A(1-ρ)(式3.2-3)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a;可—设计可采储量,为22.47万吨;ρ—贫化率,为5%;3.3.2.2康家沟采区1、矿山工作制度矿山年工作日330天,每天3班作业,结合当地矿山的工作习惯,一般3~12月连续生产、1或2月安排检修与休假。2、推荐的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康家沟磷矿现有设计生产能力为20万t/a。3、生产能力验证(1)按可同时回采的矿块(采场)数能达到的生产能力验证A=N·q·K·E·t/(1-Z)(式3.2-1)式中:A—矿山建设规模,万t/a;N—可同时布置的有效矿块数,个;q—矿块生产能力,t/d;K—矿块利用系数;E—地质影响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10。表3-10可同时回采矿块数生产规模验证表1N个2q3K4E0.705td6Z%7A203347约合20.33万吨/年(2)按合理经济服务年限验证可/A(1-ρ)(式3.2-3)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a;可—设计可采储量,为241.85万吨;ρ—贫化率,为5%;根据上述有关参数取值,估算得九里川采区开采年限为7.49年;康家沟采区开采年限为12.09。3.3.3开采移动范围的确定根据矿体赋存条件、顶板岩层性质、矿区地形地貌特征及采用的采矿方法,采用类比法确定地表移动角。结合现有采空区地表塌陷情况,参照类似移动矿山资料,确定磷矿层上盘和下盘岩体平均移动角65°,据此圈定的开采移动范围详见附图2《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本项目为开采多年的老矿山。区内的原村民均已由矿山企业出资搬迁,无村庄民房;区内主要建筑物为办公区及炸材库,目前正常使用的九里川采区矿部及康家沟采区矿部均位于开采移动范围之外。个别位于开采移动范围内的办公区已不再使用,将按土地复垦方案等设计进行处置。3.3.4采矿方法1、采矿方法的选择本区磷矿产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为浅海沉积矿床。矿层由三个小分层组成,由下至上分别编为Ph11、Ph12、Ph13。三层矿以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层连续性差,厚度变化较大,走向上呈藕节状产出,倾斜上由地面向下逐渐变薄直到尖灭。2.5m之间。矿层顶底板界线明确,但P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