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题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1页
《美学》试题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2页
《美学》试题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3页
《美学》试题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4页
《美学》试题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A.1775年 B.1757年C.1755年 D.1750年正确答案:D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伊安篇 B.斐多篇C.大希庇阿斯篇 D.会饮篇正确答案:C3.“隐秀”说的提出者是()A.钟嵘 B.陆机C.司空图 D.刘勰正确答案:D4.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A.自然物质层 B.心理意识层C.知觉表象层 D.社会历史层正确答案:D5.德育主要依据的是()A.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 B.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C.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 D.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正确答案:A6.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B.“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C.“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D.“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正确答案:A7.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康德 B.王国维C.蔡元培 D.柏拉图正确答案:D8.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精神关系 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 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正确答案:A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A.通感 B.理解C.想象 D.情感正确答案:B10.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A.朱光潜 B.李泽厚C.蔡仪 D.宗白华正确答案:D1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王国维 B.吕荧C.严羽 D.蔡元培正确答案:A12.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雨果 B.马拉美C.庞德 D.梅里美正确答案:D13.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A.有意境的世界 B.有意象的世界C.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D.有意象的意境世界正确答案:C14.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A.社会干预功能 B.心理平衡功能C.道德教育功能 D.娱乐消遣功能正确答案:B15.艺术意象是一种()A.虚拟的存在 B.客观的物质存在C.精神的存在 D.物质—精神存在正确答案:C16.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A.意象 B.意境C.表象 D.内容正确答案:A17.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自律性 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 D.开放性正确答案:A18.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正确答案:C19.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A.弗洛伊德 B.荣格C.海德格尔 D.克罗齐正确答案:D20.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正确答案:B21.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生产是()A.物质生产的重要形式 B.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C.物质—生产的重要形式 D.理性生产的重要形式正确答案:B22.曾将天才区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天才”的理论家是()A.胡塞尔 B.科林伍德C.莫扎特 D.艾迪生正确答案:D23.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 B.艺术技巧C.艺术敏感 D.艺术灵感正确答案:C2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A.阿恩海姆 B.弗洛伊德C.柏格森 D.荣格正确答案:B25.维特根斯坦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实验美学 B.格式塔美学C.接受美学 D.分析美学正确答案:D26.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的意象是()A.仿象 B.兴象C.喻象 D.抽象正确答案:C27.提出美是人生“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的美学家是()A.梁启超 B.叔本华C.蔡元培 D.尼采正确答案:A28.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A.抽象 B.喻象C.兴象 D.仿象正确答案:C29.以下不属于实验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A.观察法 B.思辩法C.内省法 D.核对法正确答案:D30.美感的起点是()A.感受 B.体验C.知觉 D.品味正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倡“快乐说”的理论家是()A.格兰特·艾伦 B.托马斯·阿奎那C.斯宾塞 D.亨利·马歇尔E.席勒正确答案:AD32.狄德罗曾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谓的“关系”不包括()A.一事物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关系B.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自我的关系E.事物与人的关系正确答案:CD33.以下属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念的是()A.美来源于数的秩序B.数是宇宙的本源C.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对立、冲突D.人体美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E.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正确答案:ADE34.作为审美关系主体的人,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本质属性()A.自然性 B.物质性C.社会性 D.精神性E.历史性正确答案:ABCDE35.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A.突然荣耀说 B.乖讹说C.生命的机械化 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E.游戏说正确答案:ACD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第36、37小题每小题4分,第38、39小题每小题3分,共14分)36.心理距离说:这是美学家布洛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这种学说认为人在审美时应该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性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37.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精神上的自由感。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38.艺术的审美功能: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39.无我之境:是王国维所区分的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有我之境: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与艺术意向中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0、41小题每小题7分,第42小题6分,共20分)40.简述审美活动中会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答:审美活动中会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1)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器官出发,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我们在欣赏美时,差不多所有的感官都调动了起来。(2)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需要借助其他器官的帮助和补充。(3)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最后,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41.简述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2005.4)答: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1)现当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对艺术的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抛弃了传统的美学原则;艺术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艺术品和非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模糊。(2)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性定义的做法。42.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答: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3小题12分,第44小题14分,共26分)43.从矛盾统一的观点出发,举例说明美感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答: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1)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2)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3)巨响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4)自觉性育肥自觉性矛盾的统一(5)功利性欲费工理性矛盾的统一注:本题需要拓展举例分析。44.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不可逾越的环节?二者的关系如何?(2003.4)答:(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