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综合检测(十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综合检测(十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综合检测(十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综合检测(十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专题十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综合检测(十二)(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必修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检测(十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福建质检)下图是关于古希腊科学成就的漫画。该漫画()A.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B.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现过程C.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D.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答案D解析漫画的寓意是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故选D项。阿基米德原理主要是浮力定律,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排除C项。2.(2019·湖北八校联考)在古希腊社会中,人与神的关系诚如让-皮埃尔·韦尔南所说:“凡人们从属于神,没有神的同意,下界的任何事都成不了。”但是在其他民族中得到大量印证的“神的奴隶”的表达,在希腊人中并不通用。造成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希腊人文主义的发达B.希腊民主制度的完善C.希腊人并不是真正敬神D.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其他民族中得到大量印证的‘神的奴隶’的表达,在希腊人中并不通用”可知,希腊人虽然存在神灵崇拜,但也不完全是神的奴隶,体现了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人文主义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希腊工商业的发达,故D项正确。希腊人文主义的发达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故排除A项;希腊民主制度的完善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希腊人不敬神,故排除C项。3.(2019·辽宁葫芦岛调研)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心灵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A.确立城邦主义的道德标准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C.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D.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己的主人”体现了节制适度的理性力量,“自己的奴隶”体现了非理性的自然欲望,故材料反映了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的主旨,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在于运用理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教化的手段,故C项错误。4.(2019·湖南益阳期末)生活在雅典的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年-前406年)被认为“蔑视当时的社会和国家政策,对人人赞美的《荷马史诗》中的半人半神抱着极端叛逆精神,而对沉默寡言、不求闻达的普通人,则寄予莫大的同情,在这些超尘脱俗的老实人身上,他找到了他的英雄主义理想”。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B.贵族民主政治的式微C.人文主义精神的成长D.英雄气短的悲剧情结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半人半神抱着极端叛逆精神”“不求闻达的普通人,则寄予莫大的同情”“在这些超尘脱俗的老实人身上,他找到了他的英雄主义理想”等可知,欧里庇得斯认识到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人文主义精神成长的反映,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状况,排除A项;欧里庇得斯生活的公元前五世纪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欧里庇得斯对于“人”的价值和地位的认识,没有反映英雄气短的悲剧情结,排除D项。5.(2019·河北保定期末调研)根据柏拉图的记述,辩者的末流,如普罗泰格拉,甚至认为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客观的道德规范,所谓公道,所谓德性,也只是弱肉强食的另一说法而已。这体现了()A.两者站在了不同的阶级立场B.两者在道德问题上存在分歧C.智者学派对政局动荡起因的反思D.智者学派否定了人具有德性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拉图主张理性的道德,即节制、勇敢、智慧、正义,而智者学派重视功利,忽视道德,故二者在道德上各有主张,B项正确。二者都代表奴隶主阶级,阶级立场上无本质区别,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智者学派对城邦危机作出反思,故排除C项;智者学派否定客观道德规范,但并未否定人的主观道德思想,故排除D项。6.(2019·全国Ⅱ卷大联考)14世纪初的人文主义者,无论是彼特拉克还是但丁,都向往离群索居的沉思生活;而到了14世纪末,这种生活态度则受到如布鲁尼等人主张的“积极生活”理念的挑战。这反映了()A.早期人文主义者带有明显的保守性B.人文主义者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C.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获得一定发展D.人文主义者正逐渐地走向享乐主义答案C解析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如彼特拉克和但丁等人仍受限于时代,而布鲁尼等人“积极生活”的主张表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束缚,倡导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故选C项。材料的重点在于14世纪末倡导“积极生活”,而非但丁等人的保守,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人文主义者内部的分裂,B项错误;积极生活并不意味着享乐主义,D项错误。7.(2019·河南洛阳一统)15世纪欧洲思想家关注的焦点是将“思想、形象、感觉或事件”在演讲、书信、诗歌和散文中优雅、雄辩地表达出来。这一现象有利于推动()A.因信称义的初步形成B.工商业者阶层成长壮大C.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D.教会权威的进一步提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5世纪欧洲思想家”“将‘思想、形象、感觉或事件’在演讲、书信、诗歌和散文中优雅、雄辩地表达出来”可知,以演讲、书信、散文等文学形式传播个人的思想、形象、感觉等,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故选C项。“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提出的,而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排除A项;工商业者阶层的扩大是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排除B项;这一现象与教会权威无关,排除D项。8.(2019·北京海淀期末)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学者伊拉斯谟说:“假如上帝造人同陶工造瓦罐一样,或者同他造石头一样,那么人作为整体有什么价值呢?”这表明,伊拉斯谟()A.强调人的个性和尊严B.宣扬上帝和教会权威C.质疑人类存在的价值D.提倡人对上帝的服从答案A解析材料是对上帝造人方式的质疑,认为人与物品是有区别的,肯定人的个性与尊严,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9.(2019·宁夏石嘴山三中一模)彼特拉克跳出中世纪抒情诗的框框,以丰富多彩的色调,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恋人劳拉的形体之美,并把歌颂劳拉和描绘自然结合起来。这反映出人文学者()A.高扬人类理性B.提倡享乐主义C.热爱现世生活D.凸显人性高贵答案C解析材料“描绘恋人劳拉的形体之美,并把歌颂劳拉和描绘自然结合起来”符合热爱现世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故选C项。A项是启蒙思想家的特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享乐主义,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否定神性、凸显人性,排除D项。10.(2019·北京东城期末)15世纪的佛罗伦萨有许多学校,包括一所大学,其识字人口比例是欧洲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10万人里有至少8000名儿童进入教会学校、市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对其影响理解正确的是()A.学校教育发展利于古典文化的复兴B.人文主义思想在学校盛行C.市民摆脱了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D.基督教抑制西欧教育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育发展有利于促进对古典文化的传承,故选A项。材料并未提及学校教育的具体内容,排除B项;“摆脱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佛罗伦萨教育的发展而非整个西欧,排除D项。11.(2019·广西南宁一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学术进行研究,主张“回到本源”,在虔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的热潮。可见文艺复兴()A.对教会持一种包容的态度B.恢复了古希腊罗马经典文化C.以重建基督教信仰为初衷D.利于推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回到本源”“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可知,人文主义者“回到本源”的主张,引发了基督教徒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原始文献的热潮,这有利于削弱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推动宗教改革的兴起,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可知,当时人们对教会持一种质疑态度,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是为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B、C两项错误。12.(2019·河南省示范高中期末)中世纪晚期,基督教理想与罗马教会现实之间出现严重分裂,形成了神性和人欲相分裂的尴尬状况,宗教改革运动旨在以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促成了日耳曼民族的崛起和基督教世界的大分裂。可见,宗教改革的动因之一是()A.克服基督教社会的文化矛盾B.推动日耳曼民族的近代化转型C.维护基督教世界内部的大团结D.反对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欺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宗教改革运动旨在以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可知,作者认为宗教改革的动因之一是克服基督教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神性和人欲相分裂的文化矛盾,故选A项。材料没有反映宗教改革推动日耳曼民族的近代化转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宗教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基督教世界的分裂,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改革的动因是反对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欺压,排除D项。13.(2019·安徽定远期末)李平晔教授在评价近代某事件时指出:“使基督教世俗化,或使西欧人民的世俗生活神圣化,把人们的精神和潜能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在现实的拯救和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人们的心灵从追求天国的虚幻,转向现实的生活和劳作,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重新投身于改变现实的活动中。”李平晔教授评价的近代事件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使基督教世俗化”“人们的心灵从追求天国的虚幻,转向现实的生活和劳作”可知,作者评价的是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故选B项。14.(2019·河南名校联盟联考)16世纪初,马丁·路德在欧洲率先以大众化的德语翻译《圣经》,使得众多的平民百姓可以直接阅读《圣经》。这种行为在当时的意义在于()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推动了欧洲民主意识的觉醒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从神学角度肯定了人的独立性答案D解析材料“以大众化的德语翻译《圣经》,使得众多的平民百姓可以直接阅读《圣经》”表明,路德的这种行为既可以推动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又打破了教会对《圣经》翻译权和解释权的垄断,人人都可以独立自主地直接与上帝沟通,故D项正确。B项混淆了“民族”与“民主”的内涵,排除;路德翻译《圣经》并非不信神和上帝,A、C两项对材料理解有误,排除。15.(2019·湖南长沙一中一模)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这体现出宗教改革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项。16.(2019·湖南株洲一检)有学者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本意是希望对赎罪券的效能进行神学辩论,在基督教会的作用和个人虔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举起反对教皇的大旗。然而,他的观点和做法显然道出了对罗马教廷和赎罪券不满的德国人的心声。这表明()A.反对教会腐败统治是其改革初衷B.路德的改革主张未脱离宗教范畴C.德意志的民族国家意识初步形成D.“因信称义”主张得到广泛认同答案B解析材料着重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出发点,“在基督教会的作用和个人虔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举起反对教皇的大旗”说明,其改革并没有脱离宗教范畴,故选B项。“反对教会腐败统治”与材料“在基督教会的作用和个人虔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一致,排除A项;德意志民族国家意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主张,但是材料没有提及其是否得到了广泛认同,排除D项。17.(2019·山东日照期末)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写道:“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由此可知,伏尔泰认为()A.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促进了思想启蒙B.理性主义促进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到来C.近代科学比军事征服更能够改变世界D.牛顿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无与伦比答案A解析材料“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反映了牛顿力学体系对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体现了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促进了思想启蒙,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学对理性思想的影响,而不是理性主义促进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到来,故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将近代科学与军事征服进行比较,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也不是评价牛顿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故排除D项。18.(2019·河北衡水中学一调)卢梭认为,如果个体意志之间的碰撞使建立社会成为必要,那么,个体意志之间的一致则使建立社会成为现实可能。由此可知,卢梭主张()A.社会基于公众的意志而建立B.国家不能干涉个体意志C.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君主代表公民集体利益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个体意志之间的一致则使建立社会成为现实可能”可知,卢梭主张社会是在公众意志的基础上建立的,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个体意志、公共意志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未提及国家、私有制、君主等问题,故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19.(2019·南京六校联考)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材料表明他们都()A.保护弱势群体B.捍卫人道精神C.提倡人性解放D.呼吁司法独立答案B解析根据“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可知,材料不能表明他们都在保护弱势群体和倡导人性解放,故排除A、C两项;孟德斯鸠、卢梭和伏尔泰都在维护他们所维护对象的合法权利,康德倡导世界和平,这些都说明他们在捍卫人道精神,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他们呼吁司法独立,排除D项。20.(2020·湖北沙市中学双周练)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A.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B.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C.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D.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答案C解析法国启蒙运动发展迅速与人类幸福感降低无关,排除A项;理性主义思潮强调理性思考,本身并不会引发精神危机,排除B项;启蒙运动过于强调理性与科技的力量,忽视情感与社会环境,从而造成道德危机等问题,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启蒙运动的弊端,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21题30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2分,共60分。21.(2019·江苏苏州期末)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在继承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阅读材料:材料一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尹虹《略谈欧洲复兴的历史作用》材料二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加以实现。路德的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摘编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材料三启蒙哲学家要启迪民众心智,使之具备自主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他们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人的这种自主认知世界的能力,他们称之为“理性”。——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人类探索精神世界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和政治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10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影响。(10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推动欧洲思想解放的根本原因。(4分)答案(1)基本形式:采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或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2分)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教会阻碍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4分)(2)主张:因信称义(或信仰得救);王权高于教权。(4分)意义: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6分)(3)思想:理性主义。(2分)影响: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8分)(4)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分析可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分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教会阻碍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马丁·路徳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加以实现”“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思想、推动人文主义进一步传播等方面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人的这种自主认知世界的能力,他们称之为‘理性’”可知,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回答。第(4)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以来推动欧洲思想解放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2.(2019·山东临沂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博林布鲁克(1678-1751)通过了解中国文化,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也不是偶像主义,而是自然的道理”,“孔子……所谓‘天’,就是‘自然’,所谓‘天道’,就是‘自然的道理’”。据此,他猛烈攻击基督教的注疏家和神学家是“为上帝制造谣言的人”。伏尔泰说:“我已经仔细读了他(孔子)的……我在其中只看到纯粹的道理,而丝毫没有骗人的东西。”而所谓骗人的东西,“系指一切不合理的事物,如神的启示、神学、形而上学之类”。百科全书派的重要人物霍尔巴赫(1723-1789)从儒学的伦理政治文化中,找寻到反对法国和欧洲野蛮君主专制制度的依据,认为“中国可算是世界上所知的唯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于是,欧洲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中国文化热”。——据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整理材料二在欧洲的启蒙时期,许多的思想家都从耶稣会士译介的儒学著作里汲取灵感,充分发掘儒学的精蕴,与此同时,儒学大本营的国度里正经历明清交替及清朝巩固与强盛的时局变换,一些启蒙思想家针对明末封建君主专制的残暴性和腐朽性,提出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带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的新思想和新理论。梳理其言论主张,他们也是从儒学的经典里寻找批判的武器。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重拾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精蕴,一致把矛头指向君主制度……相距万里之遥的中国和欧洲,一些思想家们皆从儒学中寻找到批判现实的理论武器。此固然因于儒学自身中所存在的“理性之光”,但更重要的应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中寻找能够接纳儒学的基础。——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现实基础的不同。(12分)答案(1)共同之处:采用先秦儒家思想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均反对君主专制;都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6分)(2)不同:中西方所处社会环境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西方民众思想解放程度不同,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封建思想束缚松动,中国封建思想的代表理学兴盛,思想禁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